作為吃貨,沒有不知道三杯雞的,
但是究竟為什麼叫三杯雞,
卻很少有人知道,
今天小公舉就來給大家講講關於「三杯雞」的故事~
印象中,三杯雞是一道地道的臺灣小吃,但其實,三杯雞最早發源於江西,風靡於臺灣。
傳統的三杯雞,不放水,只放一杯油、一杯醬油和一杯米酒,這就是「三杯」的由來。但是,按照這個比例做菜,三杯雞的味道又油又鹹,於是,經過響應的調整之後,形成了現在三杯雞~
羅勒是三杯雞的必備配料,沒有它,你做出來的可能就是個醬油炒雞!
羅勒有很多品種,常見的有甜羅勒、檸檬羅勒、丁香羅勒、紫羅勒和九層塔...西餐中常用甜羅勒,裝飾性強,味道清香,適用於擺盤。
▲ 甜羅勒
中餐常用九層塔,味道更加濃厚,適宜燒煮,三杯雞最好選用九層塔哦~
▲ 九層塔
可以從網上買種子做成盆栽,隨用隨摘,新鮮而且易於觀賞~
下面就一起來學做三杯雞吧~
三 杯 雞
雞全腿 1隻 / 蒜 1個 / 姜
辣椒 3個 / 羅勒
黑麻油 / 料酒 / 生抽 / 老抽 / 冰糖
1.備料:雞全腿(4隻琵琶腿)洗淨切塊,姜切片,蒜切末、辣椒切段,按8勺料酒,3勺生抽,1勺老抽,2勺冰糖的比例調汁(酒用臺灣米酒口感更好);
2. 焯雞肉:雞肉冷水下鍋,倒少量料酒;
3. 洗雞肉:焯好的雞肉用冷水衝洗,清洗雜質、收緊肉質(東坡肉、燉牛腩用溫水衝洗);
4.起鍋,少量植物油,先後放入薑片,蒜爆香;
5.再放入蔥段、幹辣椒段翻炒;
6. 倒入幾塊,大火翻炒,雞皮部分需要多煎一下;
7. 待雞皮金黃後,倒入事先調好的醬汁,不斷翻炒,小火收汁;
8. 湯汁收的差不多的時候,放羅勒,蓋鍋蓋,燜燉片刻;
9. 湯汁收幹後,淋少量黑麻油調味即可(有生抽、老抽就不用加鹽了哦~)
10. 出鍋裝盤,放上羅勒做裝飾,準備開吃!!
鮮香軟嫩,忍不住多吃N碗飯!
掌握了做法,舉一反三什麼三杯鴨、三杯蝦都so easy~
▲ 三杯蝦
喜歡的小老婆不如試試吧~
嗶哩嗶哩~安利各種小零食!
▽
點1個大拇指,我的工資就能漲5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