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君再來下廚 之 三杯雞

2021-02-17 枇杷生活室

食堂的菜一向豐盛又美味,最近有道菜吃到三分之一才認出來這居然是三杯雞,作為臺灣菜代表卻有江浙做羹才會勾的濃芡,這不是我心中的三杯雞。

每當遇到自己認為不正宗又不算創新成功的菜品,就會心癢手癢想要烹飪一番。不能做,只好寫。

顧名思義,三杯雞=三杯+雞,雞我們都知道(如果不知道請替換成任何你知道可以吃的🙄),那麼三杯是哪三杯呢?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不對不對,走錯片場了。

三杯,即烹調全程只用一杯芝麻油,一杯米酒和一杯醬油。(網圖)

當我們有幸採購了一隻「有雞味」的雞,小炒不同燉湯,最好用仔雞,越嫩越好,洗淨斬塊。切姜拍蒜,喜辣可添紅椒,顏色上也更豐富,醬油可生抽,喜深色增胃口則使用生老混合醬油。

此菜還有一味備料不可或缺,Basil,羅勒又叫九層塔,泰國稱金不換,一種有特殊香味的藥草,兼具薄荷與丁香之味。

我一向是喜歡各種特殊香氣的,最愛茴香餃子,可以生吃香菜薄荷茼蒿芹菜,然而Basil奇特到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接受它,一度唯一能接受的食用場景就是三杯雞。(網圖)

大火先放芝麻油,下姜蒜聞香下雞塊,依次下米酒與醬油,煸炒快翻,放羅勒,增添香味,紅椒可選添辣味。

雖然辣味可以由含辣醬油帶來,更建議紅椒,呈盤的掛著焦糖色的帶骨帶皮雞塊、白色蒜、黃色姜、綠色羅勒與紅色辣椒,倒更顯得五色圓滿。

三杯的做法可以引申到其它合適的食材,比如三杯杏鮑菇。

Anti-practice:如果用香菇和雞,這是黃燜雞米飯,如果只用雞翅還把米酒換成料酒和可樂,那是可樂雞翅。

三杯雞就是三杯雞。

無圖,有條件做飯了再補吧,現在只能腦補曾經烹調過的,可參考封面圖看起來頗正宗。

認真吃飯,慢慢生活​​​,然後相遇。

Give me five👏

相關焦點

  • 童子雞秘籍之二——這個夏天最饞人的三杯雞!
    一位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將被行刑,就帶了一隻雞和一壺酒來獄中探望他。在一位獄卒的幫助下,在瓦缽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了雞。文天祥心懷亡國之恨吃完了最後這頓飯。這個獄卒回到老家江西後,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這道菜祭奠他。後來,廚師將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這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江西三杯雞。
  • 臺灣三杯雞,不同於江西三杯雞的是,有九層塔的加持
    麻油是臺灣三杯雞的精髓,豬油烹飪顯得香氣撲鼻,而麻油烹飪不但香,還多了一份熱補。如果說豬油烹飪的三杯雞是一道菜的話,麻油烹飪的三杯雞不但是一道菜,更是一道營養補品。而至於米酒和醬油的變化不大,江西人喜歡用甜酒釀,臺灣人則用不那麼甜膩的紅標米酒。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看我整日整日循環養雞的歌,有人挖苦我說,「回家養雞不如吃雞。」雖然沒什麼道理,但是聽起來毫無違和感。為了表示對養雞的支持,花吃姐姐決定做一道「雞」料理——人見人愛的三杯雞!三杯雞為啥叫三杯雞呢?三杯雞到底有哪三杯?
  • 三杯雞是哪三杯?主廚露臉啦
    ●●三杯雞便當●●
  • 三杯雞、兩杯雞、半杯雞
    名菜「三杯雞」更是典型裡的典型,號稱一杯酒、一杯醬、一杯油就能做出好菜,但這個「一杯」究竟是多大的杯子,300ML、500ML?而作為主材的雞又要多大,3斤、5斤?這些問題,想必最優秀的大廚都說不上來,最終的答案肯定又是「手感」。
  • 想要又簡單又美味的快手菜,就來做三杯雞!
    三杯雞,製作簡單、色澤誘人,味道更是沒得說。
  • 懶人在家也能自制的美味三杯雞.
    雞腿洗淨,質地不錯,極盡新鮮,不如順手再做一份照燒雞腿飯如何。剛要改道,猛然想起不對,洒家正是減肥期間,不敢吃主食,況且店家都已經把雞腿剁好了。還是一心一意做三杯雞吧。把雞腿冷水下鍋焯一遍,焯的時候水裡放鹽和料酒。浮沫和雜質還真不少。不過,我也見過有人做三杯雞雞腿不焯水直接下鍋炒的,其實那樣味道更好,但咱心理脆弱,想想都受不了。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99%的人都不知道!
    作為吃貨,沒有不知道三杯雞的,但是究竟為什麼叫三杯雞,卻很少有人知道,今天小公舉就來給大家講講關於
  • 三杯雞是哪三杯?米酒,醬油和麻油,最重要的還有那香草羅勒葉
    曾經有位吃貨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三杯隨便煮都好吃,三杯很香很下飯。這是在她吃完三杯雞後說的話,還催促我做三杯豆腐,三杯杏鮑菇,三杯鴨舌,三杯排骨巴拉巴拉,要把喜歡的食材都用三杯的方法來做一圈,可見三杯雞好吃的程度。那麼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 何日君再來
    他的臉再一次紅了。小丁不說話了,把玩著手裡的酒杯。他久久看著她無名指上的戒指,他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有個男人佔領了你的一根手指。這話有些意思,小丁有點開心,就舉了杯子,她第一次在這個酒吧喝了酒,並且第一次感覺到原來酒不像以前那樣難喝。於是和那男子頻頻舉懷,到午夜時,他有了醉意,她醉意更甚。
  • 潛心閣菜譜:客家三杯雞的前世今生
    上次說的蛋包飯,其出處不在日本,而在日本著名;今天說的三杯雞,大多數人以為是臺灣菜,但其實它卻是實實在在的贛菜。三杯雞正體    所謂三杯雞的三杯,是一杯米酒、一杯醬油和一杯豬油,雞是江西寧都的寧都三黃雞,算是贛菜的一道經典名作,北京奧運那會還入選奧運主菜單。
  • 正宗臺式三杯雞的做法
    有個朋友問我要三杯雞的製作方法,今天周末有時間所以就做了一次,把方子分享給大家,這種做法是比較正宗的三杯雞做法,喜歡吃的朋友們可以試試,非常簡單
  • 三杯雞中的「三杯」到底是哪3杯?自己做正宗「臺式三杯雞」,甩臺菜館一百條街!
    ,有句話叫「不會做三杯雞的不是正宗臺菜館」,足見三杯雞在臺菜中的地位。關於三杯雞,問題肯定集中在「三杯」上,到底是哪三杯?三杯雞中的「三杯」指的是:1杯香油、1杯醬油、1杯米酒。那另一個問題會在:「臺式」上,為啥強調「臺式三杯雞」,有什麼不同?臺式三杯雞與普通三杯雞的區別就是需要加入九層塔(羅勒)來增加一種清新的綠草香味。
  • 鄧麗君,何日君再來?
    但眼見這個小女嬰如此可愛,趙素桂無論如何也難以割捨,後來送人之事便作罷,取名「鄧麗筠」(鄧麗君真名)。也所幸趙素桂把孩子留下了,否則華語流行歌壇就少了一顆如此璀璨奪目的明珠。如果說有人是被時代裹挾著前進的,那鄧麗君,便是那個創造時代的人。任時光匆匆,只要有她的歌聲相伴,再苦悶的歲月也可以有一份清甜。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這個美食冷知識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要是沒嘗過的話,那可要找機會去嘗上一下,保證你會流連忘返,口水直流~相傳很久以前,江西寧都一戶人家的兒子為了孝敬病重的母親,設法討來一隻雞來給母親吃。三杯雞本是發源於江西,後來流傳到臺灣省,改良之後成了臺菜的代表性菜品。臺式三杯雞通常選用臺灣黑麻油和米酒烹飪,用雞肉、幹辣椒、小紅蔥頭、九層塔等食材製作而成。
  • 大廚寶典 正宗三杯雞製作解密(香港名廚秘籍)
    他離家那天,姐姐把家中僅剩的一隻三黃雞殺了燒好,為之送行。窮家也找不出什麼調料,就把櫥裡僅剩的食油、醬油、酒,同雞塊一起放在砂鍋裡燒燜。一個時辰過去了,不想滿屋濃香撲鼻,吃來鮮美無比。後來,弟弟流落到寧都縣城,在一家飲食店幫工,東家見他做事勤勉,為人誠實,就招為女婿。過了一些年,弟弟回萬載把姐姐接來一起住。他念念不忘當年離家時姐姐做的那道菜,要求姐姐重做一遍。
  • 三杯雞原來這麼簡單!不用一滴水,這三杯燜一燜,超好吃
    「三杯雞」是一道江西寧都的傳統名菜,不是因為把雞肉裝在三個杯子裡吃才叫「三杯雞」,這看似奇怪的名字還跟文天祥有點關係呢!南宋末,文天祥抗元被俘虜即將被殺,一位江西的老婆婆聽聞後,帶了一隻雞、一壺酒去監獄中探望,在一位老鄉的幫助下老婆婆見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她把雞切塊,倒了三杯米酒小火慢煨半個時辰,文天祥心懷亡國之恨吃下了最後一頓飯,之後每逢文天祥忌日,當時的獄卒就做這道菜來祭祀他,後來有人將三杯米酒改成了: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豬油,而後又演變成了多種三杯雞,在臺灣也形成一支龐大的分支。
  • 深夜食堂 ▏三杯雞、壽司和蜜藕
    決定用它做個三杯雞。三杯雞很簡單,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香油,倘若缺了九層塔,那就說明都不是了。雞塊入鍋,煸至兩面呈金黃色,依次倒入大半杯米酒、一小杯醬油和一小杯香油,加入九層塔,翻炒片刻。三杯雞,全程不需要加一點水,琺瑯鍋或砂鍋受熱均勻,且鎖水好,雞肉裡的水分慢慢出來,米酒和九層塔的香味卻慢慢滲入,而雞皮的油脂讓雞肉不顯柴,而冰糖收汁後的糖色,讓一切變得更加美好。味道,總在不經意間轉化,我喜歡。就像女兒超級愛吃這份三杯雞一樣。
  • 混搭:梅酒燒三杯雞&土豆泥夾饃
    二是在紀州帶了兩瓶完熟梅酒,梅酒跟朋友喝了一次,剩下的,全部用來做三杯雞了。梅酒甜度高、果香重,燒出來的三杯雞,好吃得無法!幾乎每個周都要吃一回。 剛好冰箱裡有雞全腿,靈機一動,做一個三杯雞風味的雞肉夾饃。煮三杯雞的時候,又加了一顆土豆進去一起燉爛,那味道真的絕了!忍不住分享給你們。
  • 三杯雞是哪三杯?不加一滴水教你破解家庭版三杯雞
    ▲點擊關注 | 每次學到一個做菜的小竅門三杯雞▼吃雞,儼然已經成了一種新生事物(某遊戲)的代名詞。不過,對於小編這種吃貨而言,相比於遊戲,當然更愛吃吃吃了。大盤雞、炒雞、燜雞都已經吃了個遍,要不,今天咱們在家試試做三杯雞?可別一說要學三杯雞,心裡就打起了退堂鼓。雖說名字聽起來很洋氣,也常出現在飯店的菜單上,但它做起來可是一點都不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