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媽「大肚子」,可能是這個原因——一定要警惕的腹直肌分離!

2021-02-08 完美孕婦

如果要問一個產後媽媽,最擔心的是什麼?一可能是擔心沒奶水,第二就是擔心身材!

是的,當媽後要操心的事情真不少!

這個時代對媽媽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啊。特別是總有些明星、藝人產後身材恢復又快又好的照片爆出,唉,壓力還真的蠻大的呢。

不過,細想想這也沒什麼不好,就當是激勵一下自己吧!

如果實在是做不到也不強求。反正瘦不瘦的,也不是關鍵,相信自己遲早會瘦下來的。

但是,如果是產後依舊大肚子遲遲瘦不下來的話,就要擔心產後腹直肌分離了。

因為這可不僅影響的是外觀哦,而且還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呢。

對於腹直肌分離的幾個核心問題,我們專訪了資深專家湯睿醫生。來聽聽他的專業解答吧。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腹壁外科專家;

腹直肌分離治療領頭人

產後腹部鬆弛非常常見,我們要擔心的一個就是:是不是存在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腹部中央,就是腹直肌的中央,有一條線腹白線。在懷孕的過程當中,尤其到了孕晚期,我們的腹部膨脹以後,會使白線變薄、變寬,腹直肌會向兩側輕度分離。

一般來說到了產後三個月到半年,這個分離應該就會完全恢復正常,那麼如果這個白線仍然是變薄變寬,腹直肌是要往兩邊分離的情況, 就叫做產後腹直肌分離。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需要具體的數值去判斷的,如果產後半年腹直肌的寬度在3cm以上,就是病理性的產後腹直肌分離。

很多媽媽認為產後腹直肌分離僅僅是一個外觀方面的問題,其實並非如此。

那麼產後腹直肌分離還是會導致一些不良後果,可以這樣形容,就像一個桶狀,下面是盆底,前面是腹壁,後面是背部,整個腹部是屬於動態的力量平衡當中,當我們產生了腹直肌分離以後,那麼我們前腹部的力量平衡就打破了,那麼這個時候,容易導致的情況就是脊柱的前突,包括盆底也會受到一些牽連。

所以說時間長了以後,容易產生一些腰背疼痛、脊椎的一些問題,同時在盆底方面,也會表現為盆底鬆弛,甚至於有漏尿的情況。

肚皮鬆松垮垮,經過了半年一年還是收不回去,那麼這個是要警惕腹直肌分離。

如果出現腹部肌肉的無力,比如起床,甚至運動感覺不協調,也是需要警惕產後腹直肌分離,那麼如果在腹部松垮的情況下,同時伴有腰背的疼痛,那麼更要擔心是不是存在腹直肌分離。另外有一些情況也可以提示是否存在,比如說在肚子鼓起的時候,在我們腹直肌中間有一塊隆起,這是腹直肌分離的一個症狀。

此外,當我們吸氣的時候,兩塊腹直肌的中間出現一個深的溝的時候,我們也要警惕腹直肌分離。

那麼產後腹直肌分離是需要積極幹預的,確實絕大部分媽媽通過鍛鍊就能得到康復。需要手術的比例很少。

鍛鍊的角度來說,其實也是包括多方面的,那麼第一方面是全身的有氧運動,比如說跑步、遊泳、騎自行車、跳繩等,通過這些有氧運動能夠調動整體的機能。

第二方面是要做一些非核心的練習,從非核心的角度來說,需要做的是鬆緊(鍛鍊),然後我們可以通過核心肌群的鍛鍊來進一步改善腹直肌分離的情況,最常用的就是平板支撐,平板支撐包括腰部的平板支撐,但是如果你的力量不夠的話,也可以做膝部著地的減量平板支撐。

腹直肌分離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鍛鍊方式,但是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女性儘管是鍛鍊了,但是採取的是比較錯誤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確實是鍛鍊腹直肌的常見的動作,但是仰臥起坐不僅僅是對腹肌的一個作用,它是需要腰背臀的聯合的力量,在仰臥起坐的過程當中,腹腔的壓力是有一定的增高,腹腔壓力的增高是對(腹直肌)分離不利的,還有呢,包括一些俄羅斯的轉體,包括一些過度拉伸的瑜伽動作,其實也是禁忌的,需要我們媽媽注意的。

產後恢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關乎媽媽們的健康,所以還是要多注意哦。希望媽媽們都擁有好身材!

相關焦點

  • 產後大肚子遲遲不消?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身材走形,幾乎是每個媽媽產後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產後媽媽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腰圍越減越粗,肚子怎麼都瘦不回去,甚至連腹部肌肉都開始變得無力,可能還伴有全身腰酸背痛!如果媽媽們出現了以上情況,那麼,熊貓媽就要提醒你了:「你現在的大肚子,可能不是因為胖!而是——你的腹直肌分離了!我們都知道,肚子上有 8 塊腹肌。
  • 產後肚子大收不回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為什麼產後媽媽肚子還是那麼大?孕期隨著胎兒的增長,媽媽的肚子也會慢慢變大。大多數剛剛生完的媽媽,腹部依然會比較鬆弛和腹圍較大,肚子看起來仍像懷孕5個月時候一樣,這是因為子宮還沒有恢復,屬於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女性產後恢復的快慢都是因人而異的,總體來說,通常女性產後6周左右,腹部能夠有較為明顯的收縮。
  • 比起大肚腩、妊娠紋,產後腹直肌分離更可怕!很多媽媽卻不知道
    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腹直肌分離!據統計,大約33%-60%的孕婦會發生腹直肌分離,但分離的程度因人而異。那到底什麼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有什麼危害?如何改善呢?小脈今天就和我各位媽媽講一講幾乎每個人都會到腹直肌分離。什麼是腹直肌分離?腹部左右兩邊的腹直肌是由筋膜連接起來,連接腹直肌的部位叫做腹白線。
  • 3個動作幫你搞定腹直肌分離,告別產後大肚子
    相信很多產後媽媽都有這樣一種體驗,自己明明已經生完寶寶了,但是肚子還是很大,更有甚者肚子大得跟個球一樣,看起來就像懷了二胎一樣。哪怕這時候進行飲食控制和訓練,體重雖說下去了,但是這肚子就是瘦不下去。這個問題真的很讓人苦惱!今天Baymax就帶大家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 產後肚子鬆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也許是腹直肌分離症,媽媽要重視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女性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從而導致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 :腹直肌出現分離。 據統計,60%-90%的孕婦在生產之後身上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當女性出現腹直肌分離的情況以後並不只是小腹突出,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骨盆前傾、臀部無力、腰痛、膝關節痛等一系列的問題。 那麼到底什麼是腹直肌分離呢?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今天由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急診中心主任周曙光教授給大家談談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的相關知識。只要身體狀況允許,產後媽媽就應該儘早開始產後修復鍛鍊,每天適當鍛鍊,可以促進子宮早早恢復。其實,大多數媽媽恢復不了產前的好身材,都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骨盆變形」和「腹直肌分離」對身材的影響。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原因,就是懷孕期間,為了讓胎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和讓寶媽能順利分娩,寶媽的身體在體內激素的影響下,腹部壓力越來越大,導致腹橫肌無法支撐,腹部的淺層肌肉就被迫來幫忙承擔一部分。
  • 產後小肚子總是減不掉? 可能是腹直肌分離在惹禍!100%產後媽媽都有!
    市第三人民醫院產科的冉雪蓮副主任醫師提醒,產後別迫不及待地開始腹部鍛鍊(如仰臥起坐等),最好先到醫院做一個全面檢查與評估,看看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再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下進行鍛鍊。盲目運動,非但達不到理想效果,還可能損傷腹部肌肉,加深腹直肌分離程度,如果導致盆底功能障礙,那可是得不償失。
  • 關於腹直肌分離的幾個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女人生孩子前,估計做夢都不會想到產後的自己也要練腹肌,更沒有想到的是,產後那松松垮垮的大肚子居然和腹直肌扯上了關係。生孩子前小腹平平,生孩子後大腹便便。任何一塊核心肌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腹直肌分離。腹部肌肉組織的異常分離,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只是妊娠的一種副作用。實際上,不同體質、性別和年齡的人均有可能出現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是產後常見的一種損傷,但懷孕、分娩並不是造成腹直肌分離的唯一的、根本的原因。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媽媽忍受著坐月子的痛苦,帶孩子的不易,產後恢復的煩惱,而看著自己產後留下的松垮大肚子,心情更加煩悶了。為什麼明星產後的身材都是光速恢復,自己的肚子怎麼就像撒了氣的氣球一樣松松垮垮,產後大肚腩收不回去。
  • 產後小肚子總是減不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孕育是個非常神奇的過程,隨著小寶寶的長大,媽媽的肚皮也一點點的長大,大到後面會肚皮緊繃,會癢……會長妊娠紋。本想著生完孩子後肚子就會恢復原狀,但有很多媽媽抱怨說生完孩子,人瘦了但肚皮卻收不回去了。有研究表明,陰道分娩後女性腹直肌分離患病率為60.3%,剖宮產後女性腹直肌分離患病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女性腹直肌分離患病率高達90.8%。
  •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什麼?怎麼判斷?能夠修復嗎?
    如果產後的大肚腩收不回去了怎麼辦?還很可能是與腹直肌分離有關。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腹直肌分離和生產方式是沒有必然聯繫的,這個主要是在懷孕的期間子宮不斷增大,導致兩側的腹直肌會從腹中線向兩邊分離而產生的。
  • 有問有答:產後腹直肌分離的運動康復
    >產後腹直肌分離跟其它的產後恢復一樣,被渲染得沸沸揚揚,眾多年輕媽媽頓時誠惶誠恐:感覺產後一身病而病篤亂投醫!別急,大歆康健現在就帶你進入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有問有答,讓產後的媽媽們了解腹直肌和產後腹部肌群運動康復。 問:什麼是腹直肌和腹部肌群?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為什麼腹直肌會分離? 產後腹直肌恢復鍛鍊建議從產後6周以後就可以鍛鍊了,產後半年之內是一個最佳的恢復期,另外寶媽們要格外注意產後應先做盆底肌康復,再做腹直肌修復,以預防增加的腹直肌力量會對盆底產生過大的腹壓,從而影響盆底功能的恢復,可以在手機上專門下個G動做盆底肌修復,可以有效改善產後漏尿膨出的症狀,盆底肌修復好了再做腹直肌修復,健康科學,幫助寶媽早日恢復產前健康體態
  • 產後盆底肌、腹直肌分離康復訓練圖解
    產後42天至1年,是修復盆底肌的最佳時間,產後半年內是修復的黃金時段。即使產後檢查身體沒有問題,也要注意加強盆底鍛鍊,因為妊娠對盆底肌是一定有損傷的。動作:吸氣,屈髖屈膝下蹲,雙手先前平舉,膝蓋儘量不超過腳尖,上半身的傾斜儘量與小腿平行,下蹲時要放鬆盆底肌。呼氣,身體起立回到預備姿勢,當完全站立後一定要記得做凱格爾的「收」的動作,同時記得收腹收臀。
  • 什麼時候做產後腹直肌修複比較好呢?如何恢復產婦腹直肌分離呢?
    女人經歷了懷孕生子這個過程,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而產後腹直肌分離,就是產後媽媽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腹直肌分離」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但它卻光顧了大多數孕晚期的準媽媽們和新媽媽們。據有關調查顯示:幾乎99%的孕晚期媽媽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
  • 媽媽們請關注腹直肌分離的危害及預防!
    為什麼明明產後已經及時恢復鍛鍊了,還是瘦不下來?為什麼活動不了一會兒就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來? 敲黑板!!這很有可能就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據統計,每3個媽媽中就有1個人有腹直肌分離!但是,為什麼同樣是生孩子,明星就完全不一樣呢? 別急!
  • 產後康復 | 康復師手把手教!腹直肌分離的康復運動,快來交作業~
    許多媽媽在生完寶寶後,都會為肚子上那一大坨贅肉而苦惱。這是源自懷孕後期,媽媽們的肚子越來越大,肋骨下角過度打開,兩條腹直肌被逐漸拉長,形成了腹直肌分離,所以會導致腹部鬆弛、骨盆形態及穩定性的改變、盆底肌鬆弛等產後常見問題。
  • 產後肚子減不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試試用這種方法自測
    很多媽媽生完寶寶最關心的就是肚子怎麼減,孕期肚子被撐大,皮膚變得鬆弛,脂肪也趁機搶佔地盤,所以產後肚子像要恢復到產前一樣的狀態,不是那麼容易的。 產後減肚子試過很多方法,可是效果都不明顯,這種情況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我們常說的「8塊腹肌」,指的就是腹直肌,腹直肌中間由腹白線連接,正常情況下1~2指的寬度。
  • 產後修復乾貨分享 腹直肌分離的科學診斷方法
    從孕中晚期開始,孕媽媽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部分人可以在產後2-3個月內自然恢復到正常狀態,但也有不少人在產後三個月後仍存在腹直肌分離現象,這就是「腹直肌分離症」。腹直肌分離的診斷評估方法:(一)在進行指壓檢測的時候,我們要找準檢測區域,分別在臍上兩橫指與臍下兩橫指區域開始測試。(二)進行指壓檢測時,受測者需要屈膝仰臥,進行輕微的卷腹動作,讓腹直肌處於用力繃緊的狀態。
  • 明星的小蠻腰與腹直肌分離
    於是,追求美的你下定決定,一定要在生完孩子後迅速把肥肉甩開,恢復到孕前的緊緻小蠻腰。你開始這樣 ,使腹直肌分離更加嚴重。 什麼樣的運動會加重腹直肌分離? 答:例如:仰臥起坐、卷腹運動、空中單車等都是不可以進行的。身體在彎曲和旋轉時,會增大分開程度,分開的腹直肌久而久之,你的腹直肌就會變成菱形。(可以看上圖想像一下)。平時健身的馬甲線練習,不合適!還有在腹直肌分離特別嚴重的時候,平板支撐同樣是不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