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一個產後媽媽,最擔心的是什麼?一可能是擔心沒奶水,第二就是擔心身材!
是的,當媽後要操心的事情真不少!
這個時代對媽媽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啊。特別是總有些明星、藝人產後身材恢復又快又好的照片爆出,唉,壓力還真的蠻大的呢。
不過,細想想這也沒什麼不好,就當是激勵一下自己吧!
如果實在是做不到也不強求。反正瘦不瘦的,也不是關鍵,相信自己遲早會瘦下來的。
但是,如果是產後依舊大肚子遲遲瘦不下來的話,就要擔心產後腹直肌分離了。
因為這可不僅影響的是外觀哦,而且還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呢。
對於腹直肌分離的幾個核心問題,我們專訪了資深專家湯睿醫生。來聽聽他的專業解答吧。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腹壁外科專家;
腹直肌分離治療領頭人
產後腹部鬆弛非常常見,我們要擔心的一個就是:是不是存在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腹部中央,就是腹直肌的中央,有一條線腹白線。在懷孕的過程當中,尤其到了孕晚期,我們的腹部膨脹以後,會使白線變薄、變寬,腹直肌會向兩側輕度分離。
一般來說到了產後三個月到半年,這個分離應該就會完全恢復正常,那麼如果這個白線仍然是變薄變寬,腹直肌是要往兩邊分離的情況, 就叫做產後腹直肌分離。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需要具體的數值去判斷的,如果產後半年腹直肌的寬度在3cm以上,就是病理性的產後腹直肌分離。
很多媽媽認為產後腹直肌分離僅僅是一個外觀方面的問題,其實並非如此。
那麼產後腹直肌分離還是會導致一些不良後果,可以這樣形容,就像一個桶狀,下面是盆底,前面是腹壁,後面是背部,整個腹部是屬於動態的力量平衡當中,當我們產生了腹直肌分離以後,那麼我們前腹部的力量平衡就打破了,那麼這個時候,容易導致的情況就是脊柱的前突,包括盆底也會受到一些牽連。
所以說時間長了以後,容易產生一些腰背疼痛、脊椎的一些問題,同時在盆底方面,也會表現為盆底鬆弛,甚至於有漏尿的情況。
肚皮鬆松垮垮,經過了半年一年還是收不回去,那麼這個是要警惕腹直肌分離。
如果出現腹部肌肉的無力,比如起床,甚至運動感覺不協調,也是需要警惕產後腹直肌分離,那麼如果在腹部松垮的情況下,同時伴有腰背的疼痛,那麼更要擔心是不是存在腹直肌分離。另外有一些情況也可以提示是否存在,比如說在肚子鼓起的時候,在我們腹直肌中間有一塊隆起,這是腹直肌分離的一個症狀。
此外,當我們吸氣的時候,兩塊腹直肌的中間出現一個深的溝的時候,我們也要警惕腹直肌分離。
那麼產後腹直肌分離是需要積極幹預的,確實絕大部分媽媽通過鍛鍊就能得到康復。需要手術的比例很少。
從鍛鍊的角度來說,其實也是包括多方面的,那麼第一方面是全身的有氧運動,比如說跑步、遊泳、騎自行車、跳繩等,通過這些有氧運動能夠調動整體的機能。
第二方面是要做一些非核心的練習,從非核心的角度來說,需要做的是鬆緊(鍛鍊),然後我們可以通過核心肌群的鍛鍊來進一步改善腹直肌分離的情況,最常用的就是平板支撐,平板支撐包括腰部的平板支撐,但是如果你的力量不夠的話,也可以做膝部著地的減量平板支撐。
腹直肌分離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鍛鍊方式,但是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女性儘管是鍛鍊了,但是採取的是比較錯誤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確實是鍛鍊腹直肌的常見的動作,但是仰臥起坐不僅僅是對腹肌的一個作用,它是需要腰背臀的聯合的力量,在仰臥起坐的過程當中,腹腔的壓力是有一定的增高,腹腔壓力的增高是對(腹直肌)分離不利的,還有呢,包括一些俄羅斯的轉體,包括一些過度拉伸的瑜伽動作,其實也是禁忌的,需要我們媽媽注意的。
產後恢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關乎媽媽們的健康,所以還是要多注意哦。希望媽媽們都擁有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