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小肚子總是減不掉? 可能是腹直肌分離在惹禍!100%產後媽媽都有!

2022-01-04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

常有媽媽抱怨

怎麼生了三四個月了

好像肚子裡還有一個

也有不少心急又勤奮的媽媽

一生完娃就跟仰臥起坐死磕

辛苦做了幾個月

肚子還是松垮垮地凸在那裡

甚至肚子越做越大

更有卸完貨好幾年還在的大肚肚

其實在辣媽人生的道路上

還有這麼個「絆腳石」 

——腹直肌分離

  東莞市第三人民醫院每月會接診患腹直肌分離的產後女性。市第三人民醫院產科的冉雪蓮副主任醫師提醒,產後別迫不及待地開始腹部鍛鍊(如仰臥起坐等),最好先到醫院做一個全面檢查與評估,看看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再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下進行鍛鍊。盲目運動,非但達不到理想效果,還可能損傷腹部肌肉,加深腹直肌分離程度,如果導致盆底功能障礙,那可是得不償失。

其實,當了媽媽的人都知道,生產後肚子並不會馬上變回懷孕前,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肚子都是松松垮垮的,部分媽媽還經常便秘,怎麼鍛鍊都無濟於事。冉醫生表示,這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啥是腹直肌分離呢?

我們的肚子上有8塊腹肌,這8塊腹肌之間,有一條白色的組織,叫做腹白線,就像拉鏈一樣,把肌肉拉在一起。但是懷孕期間激素會讓肌肉組織變得鬆弛,而被胎兒撐大的子宮會把肌肉群給撐開,於是腹直肌中間就出現了一片空隙,這就是腹直肌分離。

幾乎所有孕媽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區別在於分離程度。第二次妊娠的時候,腹直肌分離的程度會加大。

哪些人容易招惹產後腹直肌分離呢?

身材嬌小的媽媽、腹壁肌肉較弱的媽媽(高齡二胎),腹肌容易被撐得更開;雙胞胎、多胞胎的媽媽,懷得比別人大,腹肌也容易被撐得更開;二胎的時候,腹直肌分離比頭胎更大一些;胎兒大的情況,腹肌分離也更大。

在孕期,這種腹直肌分離不會有疼痛感,但是無法恢復。有些嚴重的,躺下屏住呼吸時,觸摸肚臍能感覺到有個大洞。

嚴重者產後肚子突出,怎麼也瘦不來,而且腹直肌分離會還會影響健康,使得脊柱穩定性下降,導致腰酸背疼等問題。

冉醫生表示,分娩後如果沒有正確的康復指導,分離的腹直肌很難恢復原位。治療師一般會結合每位患者的情況,設計專用的治療程序。

市第三人民醫院盆底康復中心護士長鍾玲,就遇過一位來就診的產後媽媽,腹直肌分離嚴重,寬度達到8公分,腹部看起來就像一個乾癟的氣球,不僅難看,這位媽媽還常感覺腰疼得直不起來。

後來,這位媽媽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2個多月的規範治療,分離寬度收縮為1.5公分,外觀上基本恢復正常。

一般來說,去醫院做CT,可以準確地測量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和長度。不過,大家也可以在家進行自我測試。

自檢方法:


1、先仰臥,兩腿彎曲露出腹部;

2、腹部用力屏氣,將頭和肩緩慢地抬離地面;

3、配合手指下壓臍部稍上的區域,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然後用手指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

肚臍上方、下方或同一高度,三個區域都要測試!

正常:2指以內(含2指)

需改善:2-3指,別盲目運動

需就醫:3指以上

 

● 超過3指以上

屬於比較嚴重,可能會引起疝氣、漏尿,甚至小腸從腹壁突出,需要及時就醫。

● 兩指以上,三指以內

可採用正確方式來改善腹直肌分離。但要注意,千萬不要做仰臥起坐、卷腹等軀幹扭轉負重練習,因為會加重腹直肌分離情況。

產後運動要循序漸進,不建議一下子就去參加普通健身房的各種操類運動。可以通過瑜珈、普拉提等舒緩的動作找到身體感覺,恢復體力。

這是國外健身教練的一個8分鐘鍛鍊腹直肌的視頻,動作簡單輕緩,在家就能完成。




Step1

核心收縮

緩慢躺下,全身放鬆,抬起雙腿,保持雙手放在腹部肌肉上,緩慢呼吸地同時收縮腹部肌肉,感受到內部肌肉緩慢地靠近脊柱。保持這個姿勢30秒後,放鬆肌肉,大概重複10次左右。

Step2

交替伸腿

雙腿屈曲,向下滑動一側腿部,再滑回來,重複20次,換另一邊。

Step3

踩車輪

一側腿倒踩車輪,20個,然後換另一邊腿。或者兩邊一起做也行,就像倒踩自行車。

Step4

仰臥抬腿

雙腿彎曲,仰臥抬頭,肩膀離地,手推大腿,腹部用力,堅持3秒,放鬆。做10組。

注意事項:

>>始終保持脊柱和骨盆的中立位,能感到做動作時腹部有用力。想像骨盆上放了一瓶水,不能讓瓶子倒掉。

>>過程中配合呼吸,滑動/伸展/觸地時呼氣,恢復時吸氣。

進階版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平板支撐是練習腹部核心力量的很好方式!

保持身體穩定,停留1分鐘,可以將膝關節離開地面,做完全式平板支撐。在動作標準的情況下,保持時間越長越好。


注意事項:

>>標準動作是整個過程中不要塌腰,收緊腹部,不要塌肩,肘關節用力壓向墊子。

覺得很難堅持?

想想肚子又可以恢復到平坦性感的樣子

趕緊咬咬牙訓練去……

祝點讚的都有漂亮馬甲線!

相關焦點

  • 產後小肚子總是減不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孕育是個非常神奇的過程,隨著小寶寶的長大,媽媽的肚皮也一點點的長大,大到後面會肚皮緊繃,會癢……會長妊娠紋。本想著生完孩子後肚子就會恢復原狀,但有很多媽媽抱怨說生完孩子,人瘦了但肚皮卻收不回去了。有研究表明,陰道分娩後女性腹直肌分離患病率為60.3%,剖宮產後女性腹直肌分離患病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女性腹直肌分離患病率高達90.8%。
  • 產後小肚子總是減不掉? 原來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100%產後媽媽都有!
    小編因為一直母乳餵養等原因一直來不及對付肚子上的贅肉鬆松垮垮每次出門時候總會被別人笑話又懷孕了真是尷尬得要死更難受的是每次給娃洗完澡就腰疼得直不起來直到來到金沛產後恢復中心才知道原來,產後恢復還有這麼個「絆腳石」 ——腹直肌分離
  • 產後肚子減不掉,可能是腹直肌分離,試試用這種方法自測
    很多媽媽生完寶寶最關心的就是肚子怎麼減,孕期肚子被撐大,皮膚變得鬆弛,脂肪也趁機搶佔地盤,所以產後肚子像要恢復到產前一樣的狀態,不是那麼容易的。 產後減肚子試過很多方法,可是效果都不明顯,這種情況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我們常說的「8塊腹肌」,指的就是腹直肌,腹直肌中間由腹白線連接,正常情況下1~2指的寬度。
  • 產後大肚子遲遲不消?可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身材走形,幾乎是每個媽媽產後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產後媽媽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腰圍越減越粗,肚子怎麼都瘦不回去,甚至連腹部肌肉都開始變得無力,可能還伴有全身腰酸背痛!如果媽媽們出現了以上情況,那麼,熊貓媽就要提醒你了:「你現在的大肚子,可能不是因為胖!而是——你的腹直肌分離了!我們都知道,肚子上有 8 塊腹肌。
  • 產後媽媽「大肚子」,可能是這個原因——一定要警惕的腹直肌分離!
    因為這可不僅影響的是外觀哦,而且還可能引起不良的後果呢。對於腹直肌分離的幾個核心問題,我們專訪了資深專家湯睿醫生。來聽聽他的專業解答吧。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腹壁外科專家;腹直肌分離治療領頭人產後腹部鬆弛非常常見,我們要擔心的一個就是:是不是存在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情況。
  • 比起大肚腩、妊娠紋,產後腹直肌分離更可怕!很多媽媽卻不知道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生完孩子後,肚子是最容易胖的,也是最難減的。什麼仰臥起坐、平板支撐、卷腹都做過了,但還是減不下去。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腹直肌分離!據統計,大約33%-60%的孕婦會發生腹直肌分離,但分離的程度因人而異。那到底什麼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有什麼危害?如何改善呢?小脈今天就和我各位媽媽講一講幾乎每個人都會到腹直肌分離。
  • 產後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訓練
    觀察惡露變化產後3~4天從陰道中流出的幾乎都是血液,但很少有血塊,顏色較紅,這個階段通常稱為血性惡露。其實,大多數媽媽恢復不了產前的好身材,都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骨盆變形」和「腹直肌分離」對身材的影響。導致腹直肌分離的原因,就是懷孕期間,為了讓胎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和讓寶媽能順利分娩,寶媽的身體在體內激素的影響下,腹部壓力越來越大,導致腹橫肌無法支撐,腹部的淺層肌肉就被迫來幫忙承擔一部分。
  • 產後肚子大收不回去?可能是腹直肌分離!
    為什麼產後媽媽肚子還是那麼大?孕期隨著胎兒的增長,媽媽的肚子也會慢慢變大。大多數剛剛生完的媽媽,腹部依然會比較鬆弛和腹圍較大,肚子看起來仍像懷孕5個月時候一樣,這是因為子宮還沒有恢復,屬於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女性產後恢復的快慢都是因人而異的,總體來說,通常女性產後6周左右,腹部能夠有較為明顯的收縮。
  • 有問有答:產後腹直肌分離的運動康復
    >產後腹直肌分離跟其它的產後恢復一樣,被渲染得沸沸揚揚,眾多年輕媽媽頓時誠惶誠恐:感覺產後一身病而病篤亂投醫!別急,大歆康健現在就帶你進入產後腹直肌分離的有問有答,讓產後的媽媽們了解腹直肌和產後腹部肌群運動康復。 問:什麼是腹直肌和腹部肌群?
  • 產後腹直肌修復不是小事,還和減肥有關
    產後媽媽體型上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腰粗了,小肚子非常嚴重。很多媽媽就急著減肥,但是發現減來減去也沒有什麼用,這是什麼原因呢?產後肚子松垮可能跟腹直肌分離有關。雖然腹部贅肉橫生和孕期月子期的飲食也脫不了關係,但根本原因卻出在了腹直肌上。
  • 產後腹直肌分離是什麼?怎麼判斷?能夠修復嗎?
    如果產後的大肚腩收不回去了怎麼辦?還很可能是與腹直肌分離有關。 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也不是——並不是所有的腹直肌分離患者都有症狀,如果產後6-12個月症狀仍然持續的,可以考慮治療。 腹直肌分離對寶媽有什麼影響?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媽媽忍受著坐月子的痛苦,帶孩子的不易,產後恢復的煩惱,而看著自己產後留下的松垮大肚子,心情更加煩悶了。為什麼明星產後的身材都是光速恢復,自己的肚子怎麼就像撒了氣的氣球一樣松松垮垮,產後大肚腩收不回去。
  • 「超全脫水乾貨」腹直肌分離修復——產後大媽變辣媽!
    很多媽媽生產完之後很久身材都沒有恢復到孕前狀態,即便是已經管理好飲食和進行全身運動減脂之外,小肚子還是肉多突出,這可能就是腹直肌的分離還沒有恢復導致的。什麼是腹直肌分離?孕期不斷增大的肚子會把腹直肌拉長,使得腹肌被迫向兩邊分開。
  • 產後盆底肌、腹直肌分離康復訓練圖解
    仰臥,腿往回收屈膝,小腿和膝蓋90度,兩腿分開,與髖同寬。進行盆底肌收縮,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分鐘,做兩分鐘感到累了的時候,可以將身體放下來,休息30秒再做。適合所有人,對於有腹直肌分離、腰椎有問題的人這是一個安全的練習方式。微信公眾平臺:脊椎健康聯盟溫馨提示:在熟練運用盆底肌收縮鍛鍊方式後,在走路、坐著的時候都可以進行盆底肌的收縮鍛鍊
  • 產後腹直肌分離大肚腩?如何正確認識腹直肌分離?滿滿乾貨!
    為什麼腹直肌會分離? 產後腹直肌恢復鍛鍊建議從產後6周以後就可以鍛鍊了,產後半年之內是一個最佳的恢復期,另外寶媽們要格外注意產後應先做盆底肌康復,再做腹直肌修復,以預防增加的腹直肌力量會對盆底產生過大的腹壓,從而影響盆底功能的恢復,可以在手機上專門下個G動做盆底肌修復,可以有效改善產後漏尿膨出的症狀,盆底肌修復好了再做腹直肌修復,健康科學,幫助寶媽早日恢復產前健康體態
  • 什麼時候做產後腹直肌修複比較好呢?如何恢復產婦腹直肌分離呢?
    而產後腹直肌分離,就是產後媽媽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腹直肌分離」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但它卻光顧了大多數孕晚期的準媽媽們和新媽媽們。據有關調查顯示:幾乎99%的孕晚期媽媽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接下去我們來看看,究竟哪些人群最容易發生腹直肌分離呢?1.高齡產婦:高齡孕產婦由於膠原蛋白比不上年輕媽媽,於是就很容易形成腹直肌分離。
  • 產後小肚子減不掉?別急,這可是個技術活兒~
    產後2、3個月了,肚子還是圓滾滾的,外出乘坐地鐵還被別人讓座,新媽媽真是一臉大寫的尷尬啊。已經很努力的減肚肚上的肉了,可怎麼也不見肚子變小呢?別急~減肚子可是個技術活!我們常說小腹要平坦,但其實腹部並不是越平坦越好看。健康年輕的腹部一般都是凹凸有致的,小腹微微隆起,兩側腹直肌看得到凸起,肚臍及正上方凹陷,肚臍呈長橢圓形。
  • 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岱嶽區婦保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
    每個產後媽媽都希望自己依然有讓人羨慕的小蠻腰,但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這個卻成了很多人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例如,大多數的孕婦身上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現象。近日,泰安市岱嶽區婦幼保健院開展腹直肌分離治療,助力產後媽媽恢復小蠻腰,產後變「辣媽」。
  • 產後骨盆修復、盆底肌康復、腹直肌分離康復——圖解+詳解都在這裡!
    仰臥,腿往回收屈膝,小腿和膝蓋90度,兩腿分開,與髖同寬。進行盆底肌收縮,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分鐘,做兩分鐘感到累了的時候,可以將身體放下來,休息30秒再做。適合所有人,對於有腹直肌分離、腰椎有問題的人這是一個安全的練習方式。微信公眾平臺:脊椎健康聯盟溫馨提示:在熟練運用盆底肌收縮鍛鍊方式後,在走路、坐著的時候都可以進行盆底肌的收縮鍛鍊
  • 產後骨盆修復、盆底肌康復、腹直肌分離康復——圖解+詳解都在這裡
    仰臥,腿往回收屈膝,小腿和膝蓋90度,兩腿分開,與髖同寬。進行盆底肌收縮,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分鐘,做兩分鐘感到累了的時候,可以將身體放下來,休息30秒再做。適合所有人,對於有腹直肌分離、腰椎有問題的人這是一個安全的練習方式。微信公眾平臺:脊椎健康聯盟溫馨提示:在熟練運用盆底肌收縮鍛鍊方式後,在走路、坐著的時候都可以進行盆底肌的收縮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