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人目盲》

2021-02-19 燕妮道友會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出自道德經《十二章》,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其中五色、五音、五味代表的都是人的感官追求,意思是人如果不把感官需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就容易發狂,所以聖人心不外馳,而是注意守住自己陰性的一面。

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人的每個感官都需要滿足,一個滿足結束了又會衍生新的需要,人生的痛苦就是徘徊在「痛苦、欲望、滿足,再痛苦」的怪圈中。老子的理論無疑比叔本華的更有深度,這與老子的宇宙觀有關係,老子最終求的是道,他認為走向道就要走向人的靈性,而走向感官,則會阻礙自己與道合一。
     道家思想認為過度的感官追求會迷失人的本性。商代有一個叫師涓的樂師,他專門收集、整理樂曲,並能奏出一手動聽的樂曲。一次,殘暴的紂王把師涓抓來,要師涓專門為他演奏。可師涓奏出的樂曲都不和紂王的口味,紂王威脅要殺死他。他冥思苦想,創造出一種名叫靡靡之樂,北裡之舞」的歌舞來應付紂王。紂王聽了很高興,免師涓一死。從此,紂王整天陶醉在這種「靡靡之樂」的歌舞中,不用心去治理國家,不久被周武王打敗了。
   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亡國之君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他對皇后情有獨鍾,雙宿雙飛,遊戲人間,慢怠了政務。李煜的《浣溪沙》將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描寫的極其生動:「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又聞蕭鼓奏。」他時常沉醉於兒女私情中不能自拔,直到淪為俘虜才如夢初醒。
     「五色、五音、五味」這些感官享受看上去是好東西,實際上卻可以透支自己的生命,導致人類的災難,所以聖人負陰抱陽,讓自己守住樸素的一面。    

現代人聚在一起論道者寥寥無幾,大家談論最多的是比較現實的話題,甚至連小學生們都在討論誰家裡最有錢?誰父母的官最大?誰身上穿的名牌最貴?這些思維方式是根深蒂固的,已經影響了宇宙的集體潛意識,使人類深陷其中不自知。要想改變思維方式,就要學習聖人的智慧。道家主張:「清心寡欲」。孔子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聖人們主張關閉肉眼,打開心眼,不讓肉眼局限人的視聽,用自己的心眼聯通宇宙。

本文選自《燕妮文集》,即將出版。

 

相關焦點

  • 五色丨令人目盲
    所以能安於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為腹),而不去追求過度的物質享受(為目),這是人生的智慧,同樣也是快樂之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細說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色彩絢爛,繽紛繚亂會使人眼迷,從而喪失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和判斷(電視、電腦、手機,正一步一步的奪去我們的眼睛和視力,我們看到了更多的虛擬的、虛假的、紛亂的色彩,而對自然的色彩卻難以辨識,視覺進一步退化。)
  • 「五色令人目盲」說的是哪五色?
    他目擊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況,因而他認為社會的正常生活應當是為「腹」不為「目」,務內而不逐外,但求安飽,不求縱情聲色之娛。在此,老子所反對的奴隸主貴族的腐朽生活方式,並不是普通勞動民眾的,因為「五色」、「五味」、「五聲」、打獵遊戲、珍貴物品並不是一般勞動者可以擁有的,而是貴族生活的組成部分。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這是王弼通行本《道德經》裡講「五色令人目盲」的一句話。到底是「五色令人目盲」,還是「五色令人目明」,一字之差,卻是理解這句話的最關鍵,因為會得到相反的理解。目盲,即失明,看不見。五顏六色,怎麼會讓人失明呢?這著實理解不通。但根據後面的「聾」字,以及儒家思想,王弼通行本還是改成了「盲」。儒家要求,非禮勿視,或者少看五色,這樣眼睛就不會受到幹擾。非禮勿聽,或者少聽,耳朵就不會受到幹擾。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 老子說「五色」使人盲,我們要做個明白人,別讓「亂花」迷住雙眼
    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的一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令人過目不忘,寓意深遠。在現實物質世界浮光掠影,光怪陸離的世界裡,人們像是徜徉在早春百花爭妍的花海中,早已看花了雙眼,再也找不到心中的所屬。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原文】   《老子﹒道篇》(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 老子《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道經十二(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令人目盲① ,五音令人耳聾② ,五味令人口爽③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④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⑤ 。
  • 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二章中說: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那麼,五色五音五味,分別是指哪五色,哪五味,哪五音呢?
  • 《道德經》「五音」令人盲是怎麼回事?老子告訴我們要把握一個度
    《道德經》第十二章第一句話是「五色令人目盲」,接著老子又講「五音令人耳聾」,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五音是什麼。我國古人把音階分成了宮、商、角(jué)、徵(zhǐ)、羽這五個音,這和《易經》的五行學說相對應,五行要配五音。宮和土,商和金,角和木,徵和火,羽和水。
  • 12輕鬆讀懂《道德經》第十二章:為腹不為目.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 《經絡全書》:目眶 目內
    又曰∶人之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 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玄珠》曰∶上下瞼腫者,脾氣熱也。一曰∶脾之候在瞼,瞼動則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則瞼澀嗜臥矣。又曰∶脾虛則瞼腫。朱丹溪曰∶陽明經有風熱,則為爛眼眶。沈承之曰∶直兩目瞳子上,接頭之第三行,屬手少陽三焦經、陽維之會。直目瞳子下七分,名承泣穴,屬足陽明胃經、任脈、陰蹺脈之會;一寸名四白穴,屬足陽明胃經)。
  • 中醫看眼睛:肝開竅於目,脾升清養目,中華兒女必看
    《黃帝內經》指出眼的視覺功能正常,主要有賴於肝的氣血的濡養,即所謂「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清代醫學著作《醫宗金鑑》直言眼為視覺器官:「目者,司視之竅也」。目盲,則目視萬物的功能就不能發揮。  2.傳遞心神  眼可傳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 五色梅(臭花啊)的功效與毒性
    中文學名   五色梅拉丁學名   Lantana camara L.別稱山大丹、如意草、五彩花、臭花、五雷丹、五色繡球、變色草、大紅繡球界   植物界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綱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目   管狀花目 Tubiflorae科   馬鞭草科 Verbenaceae屬   馬纓丹屬 Lantana
  • 黃帝內經·靈樞·五色
    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
  • 藤虎蟄伏多年最終選擇以海軍身份出山,是否證明其目盲心也盲?
    藤虎目盲心不盲,尤其對力庫王的驚天一跪透射出與其他海軍高層的迥異,赤犬說他此舉喪失了海軍本部的威嚴,丟了正義的臉面,可在我看來,藤虎的所作所為才真正擦亮了海軍名存實亡的正義招牌。雖說藤虎如今身居海軍高位,有了一定的實權,但是他的正義之心在天龍人掌控的世界政府——海軍本部體系之下,必然會多有掣肘,根本不可能完全放開手腳。
  • 五色針
    五色針,就是針柄做成黑色、青色、赤色、黃色、白色五種顏色的毫針。為什麼要把毫針做成五色?好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