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

2021-02-07 安意家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二章中說: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那麼,五色五音五味,分別是指哪五色,哪五味,哪五音呢?


五色:指青、黃、赤、白、黑。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
五味:指酸、苦、甘、辛、鹹。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對於這一章,人們普遍認為老子是針對奴隸主貴族貪慾奢移、縱情聲色而寫的,是揭露和勸誡,也是嚴正警告。但對此章在具體解釋時,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


      老子生活的時代,正處於新舊制度相交替、社會動蕩不安之際,奴隸主貴族生活日趨腐朽糜爛。他目擊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況,因而他認為社會的正常生活應當是為「腹」不為「目」,務內而不逐外,但求安飽,不求縱情聲色之娛。在此,老子所反對的奴隸主貴族的腐朽生活方式,並不是普通勞動民眾的,因為「五色」、「五味」、「五聲」、打獵遊戲、珍貴物品並不是一般勞動者可以擁有的。


      因此,我們認為老子的觀點並不是要把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對立起來,並不是否定發展文化,不像有些學者所言,認為老子的這些觀點是他對人類社會現實和歷史發展所持的狹隘庸俗的反歷史觀點。他希望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建立內在寧靜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貪俗的生活。


      一個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渦裡,則越會流連忘返,產生自我疏離感,而心靈則會日益空虛。所以,老子才提醒人們要摒棄外界物慾的誘惑,保持內心的安足清靜,確保固有的天性。如今,現代文明高度發達,許多人只求聲色物慾的滿足,價值觀、道德觀嚴重扭曲,在許多場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發狂的事例。


      讀了本章,令人感慨不已。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應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而不是物質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緊跟其後。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繽紛的色彩讓人的眼睛失去冷靜的目光,美妙的音樂讓人的耳朵聽不到真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美味讓人的味品出錯,失去真正的品味。「目盲」其實不是真正的眼睛瞎了的意思,但對於聖人而言實在與瞎了無異。因為達到一定的高度,目光所及,看到的並不只是眼前的實物,還有實物背後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說規則,比如道。而這些深層的東西才是聖人真正想看到的。所以看多了繽紛豔麗的色彩,沉浸在對色彩的欣賞之中。這就使得目光流於表面,勢必會影響對更深層的東西的探索。後面的「耳聾」、「口爽」也是一樣的意思。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就是說騎馬疾馳打獵,讓人心情亢奮,熱血沸騰,沒辦法保持冷靜的心態。稀罕貴重的物品讓人心頭起了貪念,心中猶豫,心念不堅,修行停止。就像在路上看到路邊有一百塊錢,你還能目不斜視的一心趕路嗎?你會不會有把它撿起來揣進兜裡的念頭?你會不會擔心被別人發現?你還能保持心如止水不起波瀾的境界嗎?你會發現你不淡定了。


孔子

      所以聖人只求吃飽,滿足養身的需求,而不去追求一些享受。也就是捨棄了外在的享受而去追尋大道真義追求自身修養。


      這一章說的大概就是外界的種種誘惑對自身修養的損害。聖人的修行必須拋棄這些虛幻的享受,才能一心修行追尋大道。而我們也要抵住誘惑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才能提高自身修養有所成就。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關注安意家,為您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悟古聖先賢之大智慧,道家哲學思想精髓。喜歡,您就給個「好看」、並分享給身邊朋友吧!感謝您的收聽!咱們下期再見!


-END-

 

往期精彩內容:



|來源:中華傳統國學

|圖片:百度搜索

|編輯:吳澤鋒

|播音:郝洪潔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並致歉!


「安意家」約稿啦!


你有文採,我有平臺

現安意家向全國徵稿/徵圖:

1、稿件:我們想要鮮活的素材,分析當前熱點話題,經濟局勢,生活狀態或不吐不快的觀點。內容要求原創首發,文體不限。

字數控制在1000—5000以內。

2、圖片:風景、生活、民俗、旅遊等。

稿件一經採用,必有稿費。

想了解或投稿的朋友可添加微信:dengd1213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這是王弼通行本《道德經》裡講「五色令人目盲」的一句話。到底是「五色令人目盲」,還是「五色令人目明」,一字之差,卻是理解這句話的最關鍵,因為會得到相反的理解。目盲,即失明,看不見。五顏六色,怎麼會讓人失明呢?這著實理解不通。但根據後面的「聾」字,以及儒家思想,王弼通行本還是改成了「盲」。儒家要求,非禮勿視,或者少看五色,這樣眼睛就不會受到幹擾。非禮勿聽,或者少聽,耳朵就不會受到幹擾。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原文】   《老子﹒道篇》(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 道經十二(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令人目盲① ,五音令人耳聾② ,五味令人口爽③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④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⑤ 。
  • 細說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色彩絢爛,繽紛繚亂會使人眼迷,從而喪失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和判斷(電視、電腦、手機,正一步一步的奪去我們的眼睛和視力,我們看到了更多的虛擬的、虛假的、紛亂的色彩,而對自然的色彩卻難以辨識,視覺進一步退化。)
  • 《五色令人目盲》
  • 五色丨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使人聽覺不靈敏,五味使人喪失口感,縱情圍獵使人心發狂,稀罕的寶物使人行為變壞。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五臟五腑,五色五味
    上次給大家介紹了五行相關的基礎,下面繼續講講五臟、五腑、五色、五味,並了解一下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