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翻譯我自己來!美國記者用中文提問 自己譯成英文

2021-01-19 太平洋電腦網資訊中心
不用翻譯我自己來!美國記者用中文提問 自己譯成英文

2017-03-06 17:08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大淑責任編輯:huangshumin

【PConline 資訊】最近,兩會召開,翻譯小姐姐成為熱門話題。在今天的發改委答記者問上,上熱門的卻是一位外國記者,因為他「搶了翻譯的活」。

來自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的記者站起來是直接用中文說提問的!

「我的問題是京津冀計劃裡的兩類人,一類是被疏散的外地的商戶,那些人希望得到合理的經濟賠償,特別受關注的是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你能否告訴這些商戶國家能賠償給他們多少錢,什麼時候能發放。」

「另外一類人是,環首都所謂的貧困地帶的人。我去過這些地方,的確跟北京有天壤之別,有些居民很難以置信,13年間,在經濟計劃基本實現的這段時間內,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你怎麼回答這些人的疑慮。」

這地道的中文就算了,女翻譯剛準備翻譯成英語,這位外國記者突然又拿回話筒,用英文表示,「算了,我自己來吧。」現場的領導們都笑了……

網友們調侃:「搶生意啊喂」、「自己能幹的事,就不麻煩翻譯了」

相關焦點

  • ...懶驢打滾」「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英文出版,把...
    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 馬來西亞財長發中文稿被批不尊重國語 反問:總理用英文答記者問也...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日前針對敦拉薩國際貿易中心議題發出中文新聞稿,引來親國陣團體批評他不尊重馬來語的國語地位。對此,林冠英24日回應稱,學習及使用中文或母語是聯邦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因此他堅持以後將同時發表馬來文及英文聲明,並在必要時準備中文翻譯稿。
  • 美國萬佛聖城的佛經為何仍是中文而非英文?宣化上人也是無可奈何
    翻譯佛經首先必須具備五種般若:文字般若、實相般若、方便般若、境界般若和眷屬般若。般若是梵文,譯成中文是智慧的意思。這五種般若都不是現實中學來的,而是在禪定中獲得的智慧,又稱一切智。若不具備這五種智慧,則不能翻譯佛經。
  • 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多種版本 神奇翻譯引發思考
    原標題:文言版、文藝版、詩經版、離騷版、七律版……一首英文詩譯成中文變出這麼多版本導讀:《另尋滄海》這個翻譯版本體現了譯者深厚的中文功底:「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嫁。已聞君,得償所想。料得是,卿識君望。」言辭簡潔,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韻律優美。
  • 路牌的英文翻譯竟然三處錯誤,堂堂魏都「大梁」竟然譯成這?
    路牌的英文翻譯竟然三處錯誤,堂堂魏都「大梁」竟然譯成這?「一個路牌的英文翻譯竟然三處錯誤。堂堂魏都『大梁』,竟然譯成Girder,譯者可真是棟梁之材啊!一個二十平方的賣旅遊讀物和飲料的小書店,怎麼就成蘭登書屋(Random house)。
  •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
    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 「市場主體」怎麼翻譯?新華社記者質疑美媒華人記者歪曲原意
    美國《華爾街日報》一名在中國出生長大的記者把這詞翻譯成了英文,寫進了有關中國的報導裡。但新華社記者讀後認為,報導搞錯意思,歪曲了中方的原話。 儘管新華社記者做了詳盡解釋,但不光這位美媒資深記者堅稱自己「沒有錯」,登上《華爾街日報》印刷版的翻譯,也一字未動。網友也開始懷疑,這是真弄錯,還是假不懂?
  • 張偉麗獲勝後被英文採訪,翻譯「斷片」是激動還是英文水平不行?
    筆者大學是在新加坡讀的,全英文授課,全英文溝通,我自認為我英文不得了,但後期工作被派去美國的時候才發現,我什麼也聽不懂,不論是倫敦還是紐約。是我的英文白學了嗎?真不是,原因在於老師從來沒教給過我吞音的技巧和俚語。如果不是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所謂的英文8級初期去了美國真的什麼也聽不懂。
  • 英文詩譯成中文多種版本 意境美回味無窮
    語言簡約 底蘊豐富  現代中文傳承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根本,吸收了民間語言的精華,借鑑了外來文化的優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風格。《另尋滄海》這個翻譯版本體現了譯者深厚的中文功底:「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嫁。已聞君,得償所想。料得是,卿識君望。」言辭簡潔,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韻律優美。
  • 中英文進化壓力對比:中文的壓力在英文,英文壓力在自己
    中文和英文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兩種文字,在進化上顯著不同。1、中文進化在古代,中文是高度自我為中心的文字,早在公元前就形成了龐大的詞彙量,具備了描述世界的能力。它的進化動力源於自我需求,新造字、新造詞、字體變化、字形簡化等都是自己內部完成的,很少受外來文化影響。
  • 遇到中文公司名稱,如何準確地翻譯成英文?
    在日常翻譯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中文公司名稱翻譯。作為一名專業翻譯,該如何正確翻譯一個中文公司名稱呢?首先第一步是「查」。即使你英文水平很好,也最好不要先自行翻譯,稍後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查」的具體步驟如下:先將中文公司名詞輸入到搜尋引擎中,例如:百度、google或必應,點擊搜索。如果公司有官網,點擊進去,看是否有對應的英文翻譯。有些英譯文直接出現在中文名稱下方,有些則會出現在網站的英文版本中。
  • 「市場主體」怎麼翻譯?新華社記者質疑美媒歪曲原意
    美國《華爾街日報》一名在中國出生長大的記者把這詞翻譯成了英文,寫進了有關中國的報導裡。但新華社記者讀後認為,報導搞錯意思,歪曲了中方的原話。儘管新華社記者做了詳盡解釋,但不光這位美媒資深記者堅稱自己「沒有錯」,登上《華爾街日報》印刷版的翻譯,也一字未動。網友也開始懷疑,這是真弄錯,還是假不懂?
  • 中文在谷歌上翻譯10次會發生什麼?親測高能!網友全懵了……
    這句話如果被谷歌翻譯來回倒騰個幾十遍,最後在翻譯成中文會變成什麼樣呢?泰語到希臘語 希臘語再翻譯回中文 稍微腦子轉轉完,按意義來理解成是你不懂無語好像也沒毛病,畢竟沒有語言你就不懂,有點道理哦~ 趣多多表示不信邪,再來一次。
  • Word去除中文、英文、中英文翻譯詳解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Word中英文處理相關知識點。1.英文單詞被截斷圖42.去除文檔內所有英文字符對於Word中中英文混合的情況下,想要去除英文,如果用字母a-z挨個去替換,那就沒有掌握圖135.1 「翻譯文檔[中文(中國)至旁遮普語(印度)]」,當選擇這個時,會彈出個窗口。如下圖所示。然後我等了10分鐘都沒有等到結果。這個必須聯網才能操作。
  • 英譯《射鵰》成爆款 譯者解釋為何把黃蓉譯成黃蓮花
    書名是我和張菁一起討論出來的,我們希望每一組書名之間有聯繫,同時提到故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我們其實壓力很大,很擔心被批評——「你們憑什麼給金庸小說另起名字?」但我們真的是為了讓更多英文讀者接受而考慮了很多。  為什麼把「黃蓉」譯成「黃蓮花」  記者:從英語讀者那裡收到過什麼樣的反饋?郝玉青:推特上一直有人在@我,談他們的讀後感,其中有一類是我特別感興趣的。
  • 屈暢英語沒過六級 卻將《冰與火之歌》譯成中文
    屈暢的做事理念則是「不完美不如不做」,從20歲開始翻譯《冰與火之歌》,他花在修改上的時間遠遠大於翻譯。凡是「急活」——沒給他時間修改的譯稿,屈暢都不接。有讀者評論,作為80後的翻譯,屈暢能將這樣一部大部頭作品,翻譯得流利優美,前途無量。鮮為人知的是,在翻譯時,屈暢每天都要用搜尋引擎,把所有涉及「冰火」的中英文消息都看一遍。
  • 馬布裡怒懟英文採訪記者!
    此前北控已經5連勝了,他們和同樣戰績的北京首鋼交手,最終因為實力原因輸球,但是馬布裡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球員也盡力了,輸球也沒辦法。比賽過後,馬布裡接受採訪,記者用英文提問,馬布裡直接回應,這是中國,請用中文表達,雖然馬布裡可能聽不太懂中文,但是他有翻譯啊,況且這裡是中國,為何提問要用英文?
  • 怎麼把ins的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方法
    把ins上的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方法打開ins89選擇一個ins貼文並打開,如下圖3.滑鼠移到到圖片右側的貼文內容尾部飄藍「翻譯」按下就可以把ins貼文中的英文翻譯成中文了,如下圖把英文內容「We still have another 90 minutes to set it straight」 virgilvandijk on remaining confident #LFC #LiverpoolFC #UCL翻譯為中文內容「我們還有90分鐘來糾正它」virgilvandijk談到保持自信的
  • 李白此詩被美國著名詩人譯成英文,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詩
    今天小樓推薦一首李白的經典詩篇《長幹行》,這首詩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還被美國的著名現代派詩人龐德翻譯成英文,可以說是李白一首具有世界影響的詩。長幹行·其一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 如何在英文論文中翻譯和引用中文文獻
    隨著中文語境的研究者和研究環境水平提高,已經有相當大量的研究是用中文發表的。中國各大學的研究所也每年固定生產出相當可觀的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其中不乏優秀且值得引用的研究成果。如何將這些文獻引用在英語發表的論文之中,就需要有一定的規範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