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瑞普利》: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人人都是雷普利

2021-01-08 如來如是

看完電影之後,不得不為雷普利的智慧嘆服。精心謀劃的局,用心良苦的偽裝,以及處事的果敢,手段的殘暴……讓人一面為他的聰明讚嘆,一面又為他的兇狠膽顫。

故事的時代背景是上世紀,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這種飛速發展的科技,諮詢的傳播還不夠發達。所以,雷普利可以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隱瞞自己的身份。今天,在信息社會的時代,即使雷普利有再厲害的聰明才智,我想,也不會完成這樣一個複雜的詭計。

有時想想,雷普利固然是天才的,但也是孤獨且痛苦的。《白夜行》中的桐原亮司,至少還有唐澤雪穗,至少還有一個在陽光下手牽手散步的希冀。而《天才雷普利》中,在影片最後,當麥克被雷普利親手殺死之後,世上就再沒有人可以和雷普利進行正常的交往,再沒有人可以傾聽他的歌曲,也再沒有人可以認識真實的雷普利。那個曾經的少年被拋棄在了亞得裡亞海裡,隨著的屍體一起遠去。而現在的這個盜用了別人身份的雷普利,他今後的一聲都將背負著罪惡,他的世界裡沒有了陽光,只剩下漫長的黑夜。

一個人只要撒了一次謊,後面就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去圓謊。所以,善於說謊的人是聰明的,天才的,但同時也應是痛苦的。雷普利將自己的人生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之中,每日都要戴上一副面具去在眾人面前表演,從來不敢卸下偽裝,害怕別人識破自己,認出自己本來的面目。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人人都是雷普利。羨慕著別人的生活,夢想著成為另一個人。我們從小就在攀比中成長,家長一直在為我們灌輸某種比較的思想,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我們也要怎麼樣。於是,有人學鋼琴,我們也要學。有人學書法,我們也去學。有人參加奧數競賽,我們也馬上就報了名。我們永遠不知滿足,對於金錢,權利,名望,地位,美貌……的追逐貫穿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窮人羨慕富人,小人物羨慕大人物,普通人羨慕明星,平民階層羨慕上流社會,醜人羨慕漂亮的……於是,投機有了市場,腐敗有了市場,造星有了市場,奢侈品有了市場,整容有了市場……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在人慾泛濫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我們已經變得快要認不出自己面目,忘記了自己的姓名。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始終跟隨著馬特達蒙的腳步,去感受一個人對於某種東西的渴望。起初,他的模仿惟妙惟肖。後來,他的聰明令人嘆服。而最後,他的孤獨無以名狀。

相關焦點

  • 我們不擇手段,就是因為這個世界天然的不平等——《天才瑞普利》
    還曾一舉獲得72屆奧斯卡金像獎三項提名,當然這部電影牛的不止劇情,光從純觀賞的角度上來看,本片女主是一大亮點,外表實在迷人,使但凡有一點暗黑的男人,都很難不對她不產生犯罪的衝動。好了不賣太多關子了,這部電影名字叫:《天才瑞普利》。
  • 天才雷普利與魔鬼的風光
    天才雷普利與魔鬼的風光美國偵探小說家帕特裡西亞·海史密斯,顛覆了偵探小說的觀念,說起來她更像一位嚴肅文學作家,她說從未考慮過自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海史密斯的雷普利,基本打碎了這種果報循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道德進一步的坍塌。在最著名的《天才雷普利》中,男主還是個稚嫩平凡生活乏善可陳的小青年,似乎後來連篇累牘的邪惡與犯罪,都與他沒甚關係。佩服而且有點驚懼女人的想像力,這並不是小說隨之而來。
  • 天才雷普利的罪與罰
    而如果相反,養育者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嬰兒反而變成了滿足養育者需要的人,他就會覺得自己的願望不能被滿足,除非自己變成另外的樣子,那麼就會發展出假自體。當然並不能絕對地理解,完全真自體與完全假自體這兩端之間是一個連續譜,每個人要適應社會都必須要有一定的假自體,這是一個平衡的問題。在連續譜的什麼位置,決定了假自體是否過度而構成病態。
  • 電影賞析:《天才瑞普利》
    影片《天才瑞普利》的成功之處:1,影片題材上的顛覆和創新。影片《天才瑞普利》是關於一個天才替代身份殺人的故事劇情,這樣的燒腦懸疑的故事劇情,用了高超的手法,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顛覆常規的感覺,同時影片中的天才,不是學業或者商業乃至各個領域的天才,而是替代身份的殺人天才,殺人於無形,變換於無形,殺人之後,卻能脫離於法律之外,遊走於漏洞之間,最後成功脫離法律的制裁,不得不說,這是天才的推理設計。2,影片情感上的創新。
  • 《天才雷普利》我始終恨不起的惡人
    導演明格拉的解構《天才雷普利》是一部層次感特別豐富的電影。影片的導演是安東尼·明格拉,同時也是電影《英國病人》的導演。明格拉擅長文學改編,他偏愛不尋常的作品,他所參與的作品改編或多或少都涉及到對一些宏大命題的解構。電影《天才雷普利》解構的是階級、犯罪和禁忌之戀。
  • 《天才雷普利》
    你可以把往事塵封在地下室,鎖上心門,永遠不去想,我都這麼做。直到你遇上心上人,你只想把鑰匙交給他,讓他打開心鎖,走進你的心房。但是你辦不到,因為你的心太黑暗,藏了心魔,不想讓人看見你的醜陋。   上面這段話,是湯姆·雷普利的一段獨白,說給彼得聽的,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在他的充滿謊言的話語中,這段話顯得彌足珍貴。
  • 馬特·達蒙實力演繹,在欲望邊緣徘徊的《天才雷普利》
    模仿,其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好感,但隨著模仿的深入,弊端也就會隨之出現,電影中的雷普利開始痴迷迪基,一開始只是為了金錢接近迪基的他,開始對迪基產生一種奇特的情緒。電影中,每當迪基和其他女人或者男人親熱的時候,導演就會將鏡頭切向雷普利,一種窺視感很直觀地暴露在熒幕前。
  • 《天才雷普利》當高富帥遇到屌絲男...
    依靠替人調琴和四處打零工維持生計的美國青年湯姆·雷普利(馬特·戴蒙飾),因穿著借來的普林斯頓校服在富豪雲集的Party上做鋼琴伴奏,認識了紐約船王格林尼先生。逐漸荻克對雷普利失去了興趣,想儘快擺脫他,於是建議兩人一起出海找個機會攤牌。 出海那天,在遊艇飄入大海之時,兩人發生了言語衝突,荻克坦言想讓雷普利離開他,並說他像水蛭甩也甩不掉,很乏味令人厭煩,兩人旋即扭打起來。
  • 天才雷普利,做一個冒牌大人物,甚於做一個真實小人物
    在雷普利與迪基之間的關係構建中,有上流社會對下層階級的一種引誘與消費,也有下層階級對上流社會的一種迷戀與幻想。他們之間的同性張力便在這種具有張力的隱喻關係中得以生發。這種關係很容易讓我們想起電影《夢想家》(The Dreamers, 2003)中描寫的那一群法國六十年代中產階級的年輕人,同樣是一個美國年輕人來到歐洲,對法國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兄妹的迷戀與幻想,充斥滿了濃濃的性意味。
  • 《天才瑞普利》,可怕的不是聰明人,可怕的是心思慎密的聰明人!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早先一看到內容簡介便對這電影產生了強烈的觀看欲。作為一名同人女,固然對主人公的性傾向格外感興趣,但是更重要的還是那劇情。順便一提那電影海報的形式感,應該把設計師拖出去槍斃,如果不是仔細看了主演的名字和劇情簡介。
  • 《天才雷普利》: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麼能愛別人呢?
    最後矛盾在遊艇上爆發,爭執中雷普利殺死了迪克。不管是因愛生恨也好,取而代之也好,雷普利的本我終於佔了上風,獲得了滿足。抱著死去的迪克,他仿佛抱著想像的自己,一個自己無比盼望著成為的人,是理想自我的投射。自我就是現實中的自己,是可以意識的那部分。自我的機能就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同時還要受到「超我」的限制來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自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 假如人人都說行話 我們可能都是「生活在樹上的人」
    行話的作用其實也是比較奇妙的,比如對外可以構築起語言壁壘,把外行人阻隔在外,掌握了這門語言的人才有能力去交流,這是一種準入門檻;對內使用行話某種意義上可以塑造文化認同,行話在使用過程中能夠起到凝聚、強化雙方共識的作用。大家通過行話,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圈子的整合。這個方式聽起來可比拉幫結派高明多了,形成的圈子往往也是志同道合之人。
  • 《天才雷普利》有一種人,雖定性為惡人,卻讓人憎恨不得
    機緣巧合之下雷普利見到了迪基,被他窮奢極欲的上流社會生活嘆為觀止,為此對其產生了深深的迷戀。猶如天降其遇般的一次意外,雷普利失手殺掉了迪基,他繼而編制一個個謊言掩蓋自己的罪惡,並將迪基取而代之。影片的導演是安東尼·明格拉,在這之前他還導演過電影《英國病人》。這兩部作品在某些層面上有著共通性,他所參與的作品改編或多或少都涉及到對一些宏大命題的解構。
  • 天才雷普利故事拍新版劇「莫裡亞蒂教授」安德魯斯科特主演
    一個新的「天才雷普利」來了!安德魯·斯科特(《神探夏洛克》《倫敦生活》)將主演Showtime的高關注度劇集《雷普利》,飾演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筆下著名的連環殺手湯姆·雷普利。據悉《雷普利》的故事來自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五本小說《天才雷普利》《鬼才雷普利》《跟蹤雷普利》《雷普利的遊戲》《雷普利先生歸來》,聚焦雷普利如何從一個詐騙犯成為連環殺手,展現他的變化路線。這部新劇的劇情簡介為:「1960年代,紐約的一個騙子被一個有錢男子僱傭,他要去到義大利,試圖說服有錢人的無業游民兒子回家。
  • 諸葛亮和曹操,在某種程度上真的非常相似嗎
    諸葛亮和曹操,在小說中,這兩個人就是一忠一奸,諸葛亮就是神機妙算的,曹操就是奸詐無賴的,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個人其實有很多的相似點,那麼,我們就來一一分析。曹操在漢魏時期屬於非儒類的寒族,就是說他並不屬於儒家正統的士族階級,因為曹操是宦官的養子,我們知道,在東漢時期外戚和宦官的幹政都是很多士大夫非常頭疼的,所以,後來也有人抓著這一條來羞辱曹操,但是在立場上,曹操屬於寒族,並且,曹操所嚮往的目標以及思想,並不是儒家所嚮往的目標,曹操的想法更傾向於法家的統治思想,尤其是在政治制度上,曹操與法家不謀而合,而諸葛亮呢?
  • 「本宮吐槽」美利堅有善口技者:《天才雷普利》
    微博轉發本期內容 我將隨機抽取10位不懼拖更的朋友 送出我的一顆真皮手工縫製小心心~和我手寫的醜醜賀卡~更多小玩意兒詳見公眾號雜貨鋪上新啦~點擊公眾號左下方「雜貨鋪」(老觀眾可能顯示的是「立即點單」),就能進入雜貨鋪玩兒啦~,沒有抽獎得到羊皮小心心的觀眾老爺如果真的喜歡,可以在店鋪裡下單購買,東西都是我朋友手工製作噠,料子做工沒得說(反正比我朋友在她店裡的價格便宜哈哈哈哈哈
  • ——《天才雷普利》
    彼得微笑著講「關於雷普利的一些好的事情」,他的聲音溫柔而低沉,雷普利輕輕俯在彼得的背上,脆弱地笑著傾聽,手中握緊了一條長長的領帶。唯一真正懂得,也真正愛著雷普利的彼得,輕柔地訴說著,他是怎樣幸福地愛著雷普利。雷普利在身後,慢慢的用領帶勒死了他,淚流滿面。
  • 女人,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男人的人生軌跡
    把男人的大度、忍讓、寵愛當做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知足的時候,甚至像試水的深淺一樣,於是乎,到最後,把這些看成是男人的軟弱,女人成為駕馭男人的主人;女人總是抱怨男人的能力,喋喋不休,孰不知,男人再有度量,也是有限度的,感情的漸行漸遠,往往都是因為女人無休止的嘮叨。即使男人對生活消沉,但是,只要有一個通情達理的女人,她就會規勸、感化男人,讓男人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 《天才瑞普利》燒腦驚悚片
    《天才瑞普利》這是一部看到最後你才能恍然大悟的影片。就像有人評論說:剛開始以為是青春勵志片,後來以為是gay片,看到最後原來是一部驚悚恐怖片。還真是不到最後一秒,你永遠猜不到結局。本片主演馬特·達蒙、裘·德洛、凱特·布蘭切特、格溫妮絲·帕特洛。那時候四人主演《天才瑞普利》的時候,都是無名小卒 。
  • 《天才瑞普利》
    電影:一群影帝級演員的出色合奏表演《天才雷普利》在1999年出品,是改編自「雷普利系列」中的第一本。導演安東尼·明格拉曾任任英國電影學院院長,經典電影《英國病人》、《冷山》也都是出自他的手。與梅瑞迪斯下船分開後,雷普利在海灘找到了迪基和他的漂亮女友瑪吉,並假裝是校友巧遇接觸上他們。之後,他很快發現迪基在與別的女人約會,於是趁機接近了善良的瑪吉,先取得了她的好感,等迪基回來後,雷普利向他公開了他來義大利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