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之後,不得不為雷普利的智慧嘆服。精心謀劃的局,用心良苦的偽裝,以及處事的果敢,手段的殘暴……讓人一面為他的聰明讚嘆,一面又為他的兇狠膽顫。
故事的時代背景是上世紀,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這種飛速發展的科技,諮詢的傳播還不夠發達。所以,雷普利可以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隱瞞自己的身份。今天,在信息社會的時代,即使雷普利有再厲害的聰明才智,我想,也不會完成這樣一個複雜的詭計。
有時想想,雷普利固然是天才的,但也是孤獨且痛苦的。《白夜行》中的桐原亮司,至少還有唐澤雪穗,至少還有一個在陽光下手牽手散步的希冀。而《天才雷普利》中,在影片最後,當麥克被雷普利親手殺死之後,世上就再沒有人可以和雷普利進行正常的交往,再沒有人可以傾聽他的歌曲,也再沒有人可以認識真實的雷普利。那個曾經的少年被拋棄在了亞得裡亞海裡,隨著的屍體一起遠去。而現在的這個盜用了別人身份的雷普利,他今後的一聲都將背負著罪惡,他的世界裡沒有了陽光,只剩下漫長的黑夜。
一個人只要撒了一次謊,後面就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去圓謊。所以,善於說謊的人是聰明的,天才的,但同時也應是痛苦的。雷普利將自己的人生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之中,每日都要戴上一副面具去在眾人面前表演,從來不敢卸下偽裝,害怕別人識破自己,認出自己本來的面目。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人人都是雷普利。羨慕著別人的生活,夢想著成為另一個人。我們從小就在攀比中成長,家長一直在為我們灌輸某種比較的思想,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我們也要怎麼樣。於是,有人學鋼琴,我們也要學。有人學書法,我們也去學。有人參加奧數競賽,我們也馬上就報了名。我們永遠不知滿足,對於金錢,權利,名望,地位,美貌……的追逐貫穿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窮人羨慕富人,小人物羨慕大人物,普通人羨慕明星,平民階層羨慕上流社會,醜人羨慕漂亮的……於是,投機有了市場,腐敗有了市場,造星有了市場,奢侈品有了市場,整容有了市場……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在人慾泛濫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我們已經變得快要認不出自己面目,忘記了自己的姓名。
在這部影片中,我們始終跟隨著馬特達蒙的腳步,去感受一個人對於某種東西的渴望。起初,他的模仿惟妙惟肖。後來,他的聰明令人嘆服。而最後,他的孤獨無以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