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省六部」是什麼?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官職?

2021-01-09 王牌太史

前言: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在土地還有人民的管理上都有相應的制度,為的也是更加便於管理,使得一切變得條理清晰不紊亂。在我國古代,朝廷的管理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這是從隋朝開始的。

何為三省六部?三省就是中書省、尚書省、還有門下省,六部就是戶部、禮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是歸於尚書省管的,六部下面的每一個部門又負責一個司,形成了一個管理"金字塔",自然而然管理起來就會方便了。

一:古代分為三省六部,兵部主要管理軍事

六部歸屬尚書省管理,其中吏部在其中的權力最大,吏部主要管理的是文職這一塊,而兵部則管理的是武官軍隊這一塊,兵部按照字面意思上就是管理軍事機構。從士兵的軍事演練到飲食起居,以及士兵的選拔這些種種都是歸於兵部管理的。

軍事這一塊雖然也是一個朝代的立國之本,但是在兵部的話只是做一些軍隊的後勤工作這些,現在看來也就是虛設,調動軍隊的權利兵部實際上是沒有的,真正能夠調動軍隊的其實還是皇帝。

兵部尚書在古代的時候還有一個別稱,叫做"大司馬"。"大司馬"就算是那時候兵部的領導人了,在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中也會偶爾聽過這個稱號,掌管整個軍隊聽起來是很威風的,其實也僅僅是"威風",畢竟真正的實權還是在皇帝和元帥的手中。

而兵部真正的威風的時候,應該是在明清時期了,當時國防還有一些其他的軍隊所有的事物都歸於兵部管理。

二:兵部權力較弱,但又不可或缺

因為不少朝代重文輕武,所以兵部的權利也並不是特別大,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畢竟還在土地防護以及防止外來侵犯。因為兵部尚書需要管理整個兵部,整個軍隊都是歸於兵部尚書管理的,按照現在的看,掌管軍隊的權利肯定是要高於吏部的,但是古代每個朝代的皇帝想法跟推崇文化不一樣,所以兵部的相比較吏部而言就會低了很多。

因為是管理軍隊的,按照今天的說法來看的話兵部尚書因為需要管理國防這一塊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兵部尚書按照現代的分類,其實就是國防部長的職位了,聽起來官職還是相當的高的。

而今天的國防部長跟古代並不太一樣,因為現代對國防這一塊是相當重視的了,過去的兵部尚書是遠遠不及今日的國防部長的職位的,畢竟兵部尚書也只是空有其表,真正調兵遣將的權力其實還是沒有。

結語:

不管六部是怎麼樣的,都是構成國家管理"金字塔"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重要與否還是得看皇帝是如何看待的,權力大小向來都是人定的。能夠當上兵部尚書的人還是很有本事的,想要坐上這個位置,那也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努力了。

三省六部能夠一直為古代所用也肯定是有原因的,畢竟也延續了好幾個朝代。

#歷史#

相關焦點

  •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 吏部、戶部、工部……古代三省六部,相當於今天什麼部門?
    到了隋朝,改設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歷朝變動較大,而「六部」一直沿襲到清末。在影視劇中,我們也經常聽到說「工部」「戶部」「吏部」這些詞,以及尚書、侍郎等官職。今此,做一個全局認知。先看三省。包括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隋初稱「內史省」,是掌管機要、發布政令的機構。
  • 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央政府的中樞神經
    隋文帝在位時(581年-604年),確立了以三省六部為主的中央官制,這一制度在唐代被完善。其中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隋代稱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的是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運行規則是,中書省草擬皇帝的政令,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六部再分理具體事務。
  • 吏部、戶部、工部、兵部、禮部、刑部,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即三省六部制。這一套確立於隋朝,職能承襲秦漢,直到清末才廢除的中央官制,在上千年的時間中,尚書六部基本上沿襲未改。隋唐年間,尚書省由六部組成;元朝年間,六部又歸中書省管轄;明朝初年廢除中書省後,六部此後直接對皇帝負責;由於清朝末年續添新部,六部之名因此廢除。雖說人人皆知六部之名,但是,許多人對於各部獨立的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卻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六部的具體分工又是如何呢?
  • 清朝「六部尚書」分別是哪六部?哪個部門最厲害?
    "六部尚書"是一個在古裝電影、電視劇中經常被提及的名詞。所謂"六部",指的是從隋唐時期開始設立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門。而"尚書"則是從秦朝開始就被設置的一種官名,到了三省六部制出現後,六大部門的主管就被叫做尚書。
  • 古代的六部是哪六部?六部的下面還有什麼機構?它們是管什麼的?
    唐朝三省六部結構圖三省六部制度是隋唐時期創建起來的一種政治結構和官制體系,古裝題材的電視劇裡會經常提到六部,那麼這六部是哪六部呢?六部之下還有別的政治機構嗎?它們的職責和管理範圍分別是什麼?吏部的一把手是吏部尚書,這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人事部部長,吏部之下設立了四個部門,簡稱「四司」四司的具體部門名稱因為朝代的不同而各不一樣,但不管哪個朝代它的職能都是大同小異、基本類似的:1、第一個部門主要是負責官員的考授、揀選、升降和月選。2、第二個部門主要是執行封爵、世襲、恩蔭、請封的職能。3、第三個部門負責管理官員的復名複姓、入籍、出籍、和養老。
  • 【漲知識】古代三省六部是指?其特點和作用是什麼?
    三省六部制簡介:三省六部制是哪三省?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和作用是什麼?本文這就為你介紹:三省六部制簡介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
  • 起源於隋文帝的三省六部制,相當於現在什麼部門?有哪些利弊?
    我國古代王朝制度中,官僚制度是中華的一大非物質遺產文化,其中最出名的就數鼎鼎大名的三省六部制,何為三省六部制呢?三省六部制,一般泛指總管政務大權的中書省、協助中書省共議國事的門下省,以及撰寫和頒布政令的尚書省。而六部泛指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工部、兵部。
  • 古今官職等級對比,現有官職對應的古代官職
    中國古代官職每個朝代都不同,從三國魏國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開始,把官員分為九品,一品相當於國級幹部,二品相當於部級幹部,三品相當於廳級幹部,四品到九品相當於處級幹部,因為古代地方行政單位最低的縣長也是九品,至於低於縣級的幹部現代屬於科級幹部,而在古代縣級以下屬於無品,按現在的話就是臨時工。各個歷史時期官職不同,沒法嚴格地對比。
  • 清朝的六部是幹什麼的?相當於現在的什麼部門?
    中國古代有一套非常嚴密的中央官制系統,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中央官制系統日趨完善。站在權力最頂端的自然是皇帝,皇帝之下是「三省」,即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三省」之下為「六部」,即我們經常在書籍或電視劇中看到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 一分鐘解讀古代三省六部制,為什麼這個部門地位最低,說不上話?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嚴密的官職制度,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了隋朝,這之後的八年時間裡,他平突厥、攻陳國,最終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將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據,但是南北朝頻繁的朝代更迭還是給隋朝留下了眾多歷史遺留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多官亂的局面,《隋書》中的描述是「
  • 古代的六部是什麼時候成立的?職能分別是啥
    三省六部制的出現相權跟皇權互相競爭有過很多時代,但相權的做大是很難避免的,畢竟人家本來就管理百官,所以在後來的很多個朝代裡,大家都想過把宰相這個職位給廢除,此時就出現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最早建於西漢時期,隋唐時期發展完善,後來成為了延續了2000年的一種制度。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分別是門下、中書、尚書,六部分別是禮部、吏部、兵部、工部、戶部、刑部。
  • 六部中的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都是什麼官職
    清朝時期的官制體系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部分,其中「內閣」和「六部」為「中央官職」的主要組成部分,基本類似於現今的國務院和其領導下的各職能部委。六部的官職主要由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和筆帖式組成。
  • 古代的六部是哪六部?分別都是管什麼?相當於現在的哪些部門?
    到了唐朝,李世民覺得"部"這名稱好聽,高端大氣上檔次,叫起來朗朗上口的,乾脆都叫六部吧。就這樣,六部作為中央機關的名稱被確定了下來。說了半天,六部是哪六部呢?六部依次為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刑部和工部,唐宋時期的六部在尚書省統一管轄之下,尚書省就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
  • 三省六部制——影響中國古代一千多年的隋唐官制,具體是怎樣的?
    三省六部制,作為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時期,能夠沿用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它的形成過程是較為長久的,從西漢時期就開始一步步發展,直到隋唐時期才真正確立,並且完善成嚴謹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其中的三省為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尚書省;而六部指的是尚書省下屬的行政機構,分別為吏部、戶部(李世民之前為民部)、兵部、刑部、工部、禮部,且每部都各轄四司,一共有二十四司。
  • 現在的北京市長,按古代官職分類,相當於什麼官?
    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官職也僅僅是一個名稱,我們也並知道太多關於官職的高低和尊卑的區別,比如北京市現在的市長一職在古代究竟相當於什麼樣的官員存在呢?那麼現在,我們便來了解一下關於古代官職和其對應當今職務的關係。自秦國統一中國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便應運而生,官僚體系正式建立。
  • 古代的科舉與官職
    5.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6.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 古代官職類文化常識匯總
    六部,是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
  • 歷史上的三省六部各司其職,但他們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隋朝時期,隋朝在中央設立了三公、三師、五省等機,構加強自己對整個國家的治理和管控;而在隋朝滅亡後,唐朝在此基礎上沿襲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制度,提出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號,削弱相權加強皇權。隋唐時期的三省為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六部分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 兵部尚書
    你們都知道兵部尚書是什麼嗎?兵部尚書是六部尚書的其中之一,別稱為大司馬,統管全國軍事的行政長官,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問的最多的一款想必就是「兵部尚書」什麼時候發售了,新款發售之前不如先來康康STA「兵部尚書」的最早系列~2015年推出STA Summer N.V.M football jersey【兵部尚書/足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