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配它一起煮,祛溼、健脾、清暑氣!可惜很多人喝錯了,太傷身!

2021-12-28 素食

炎炎夏日,很多人的冰箱中囤滿了雪碧、可樂和各種果味飲料用來降溫,一瓶瓶下肚後,不僅錢包癟了,體重也控制不住了~

 

其實除了上述的這些「肥宅快樂水」,在家喝一碗綠豆湯也不錯,不僅經濟實惠、清涼爽口,還不容易長胖。

 

中醫認為巧用綠豆可以祛熱邪,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解暑的作用。綠豆清熱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不過煮法不同,功效側重也有差異:

綠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大米的三倍,而且蛋白質富含賴氨酸,再加上其含有的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有機磷農藥及汞、砷、鉛等重金屬結合形成沉澱物,使之毒性降低,且沉澱物不易被胃腸道吸收,這就是其解毒能力的來源。

 

而只有煮開花,這些物質才能發揮更好的功效。

綠豆的消暑功效來源於綠豆皮,中醫也叫做「綠豆衣」,主要是其所含的多酚類物質發揮作用。

 

一般來說,綠豆煮的時間越短,多酚類物質含量越高,它的抗氧化活性也越高,解暑功能也非常好,因此若想消暑熱,綠豆無需煮開花。

 

綠豆除了直接煮湯,加點其它配料,能有不同的效果:

【材料】綠豆200克、薏米100克。

 

【做法】

1、薏米提前一個晚上用清水浸泡;綠豆洗乾淨清水浸泡3小時以上。

2、將浸泡好的薏米和綠豆放入高壓鍋,水量儘量多一點。

3、蓋上鍋蓋,大火煮至上汽,調小火煮15分鐘,15分鐘後關火,等蒸汽自然放完。

4、將綠豆薏米湯盛出即可食用。

 

【功效】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腫之功效,適合糖尿病患者服用,且綠豆澱粉中的低聚糖對糖尿病患者空腹與餐後血糖的穩定有一定作用;薏米有清熱化溼健脾的功效,幫助消除體內堆積的水分。

如上消症狀明顯,比如經常口乾、口渴,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為2:1;如果下消症狀明顯,出現尿頻量多、腰腿酸痛,綠豆和白薏仁的比例為1:2。

【材料】綠豆100克、冬瓜100克、茯苓20克、冰糖、清水適量。

 

【做法】

1、綠豆洗淨後泡半小時,然後上火煮至開花。

2、放入切成小塊的冬瓜和茯苓,煮至冬瓜透明出鍋,調入少量冰糖。每天喝2~3次,每次喝1杯。

 

【功效】解暑利溼,特別適合夏季溼氣重時飲用,三伏天可常喝。但陽虛、怕冷人群不建議飲用。

【材料】綠豆100克、百合20克、冰糖適量。

 

【做法】綠豆先煮沸,再放入百合,煮至熟爛,再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百合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和綠豆搭配,清心除煩的功效更好,適合失眠多夢、心情抑鬱等人群作為日常膳食。

 

綠豆湯雖好,但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也不是人人都能喝的。

夏天炎熱,很多人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喜歡把綠豆湯當飯來喝。

 

殊不知,綠豆湯空腹喝並不利於健康——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綠豆性甘涼,脾胃虛寒者空腹飲用會加重對脾胃造成的傷害,可導致腹瀉、(胃寒為症候)嘔吐、胃痛等症狀,脾胃虛弱者甚至可引發慢性胃炎,因此脾胃虛寒滑洩者忌之。

綠豆湯雖好喝,卻不能喝太多,綠豆中含有的低聚糖容易導致脹氣,且綠豆中含有澱粉、纖維素等大分子物質不易消化,過量食用會增加腸胃負擔,引起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狀,易反酸人群更要少喝。

 

建議大家一周喝2-3次,每次一碗即可。

綠豆湯對某些藥物有解藥的作用,比如與溫補類的中藥人參、黃芪、附子、姜等一起服用,會與中藥裡的生物鹼成分發生反應,產生沉澱物,進而降低藥物的藥效,影響身體的恢復情況。

 

但若是患有中暑、咽喉腫痛、急性腮腺炎、口乾、口苦、泌尿系統感染等熱證、實證時以及在服清熱解毒類的中藥時喝點綠豆湯(150毫升),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能促進病情好轉。

 體質寒涼人群,常伴有四肢冰涼、容易腹脹、大便稀溏、腰腿冷痛等現象,不宜喝綠豆湯。

 

 老人、小孩、有胃病等脾胃虛弱人群也最好少吃。綠豆性涼、蛋白質多,脾胃虛弱的人消化功能比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綠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經期女性不宜喝。經期女性的體質偏寒,喝了綠豆湯容易導致氣滯血瘀,引起腹痛,甚至加重痛經。

 

 孕婦不宜多喝。綠豆中含有的賴氨酸、蛋白質、維生素等成分可有效防治妊娠水腫,是食療佳品。但性涼,孕婦不要多喝。

 

 痛風患者少喝,綠豆屬於中等嘌呤含量(每100克含50~100毫克嘌呤),痛風患者(特別是有關節炎症)最好少喝綠豆湯。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原作者並深表敬意,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妥善處理,歡迎投稿,請發送至郵箱:xm6699@163.com,合作聯繫微信:veg520com

素食這麼好!我想逛一逛!

▼點擊「閱讀原文」👇

豐富又美好的素食等你來

相關焦點

  • 綠豆和此物一起煮,溼氣沒、失眠好、甩大肚,夏天最佳飲品!
    現在的天氣十分地悶熱,非常容易上火和中暑,導致了很多人長痘痘和皮膚非常乾燥,肌膚也很容易缺水,一些專家建議,記得要多吃綠色蔬菜和瓜果,還記得要多喝一些清涼解暑的綠豆湯。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綠豆和此物一起煮效果更好,溼氣沒了,失眠好了,甩掉大肚子,可以試試!
  • 煮綠豆粥用白糖還是用冰糖?原來區別這麼大,可惜很多人都不懂
    尤其是南方,高溫籠罩,雷暴雨和颱風頻頻光顧,又悶又熱,難怪有諺語說:小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大暑時節,飲食要清淡,不能吃太過油膩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適量的喝一些易消化的粥類,輕鬆的度過夏天。夏季我家經常會熬綠豆粥,來清熱消暑。考慮到孩子夏天吃冷飲比較多,腸胃消化功能比較弱,在煮綠豆粥的時候,會加一些有健脾祛溼作用的薏米。
  • 喝錯綠豆湯太傷身,三類人禁食,五大禁忌,綠豆湯的正確吃法
    很多家庭開始會煮綠豆湯喝,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方便的方式。然而,在飲用綠豆湯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否則不僅達不到消暑解毒的功效,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非也,有了這些好搭檔,綠豆湯還有健脾祛溼,養陰生津,降脂減肥,清火助眠之功效。綠豆湯正確做法(快速變綠的小妙招),香甜軟糯,個個開花,顏色翠綠。
  • 綠豆和它一起煮,溼氣沒了、脾胃好了,甩掉大肚子,不知道你就虧大了!
    「食中佳品,濟世之食谷」,說的就是綠豆,李時珍稱其為「菜中佳品」。因為它的果實顆粒狀呈綠色,命名為綠豆。作為食材可以入湯和製成豆製品。很多人都喜歡它!綠豆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多吃綠豆可以幫助我們調理身體。
  • 處暑到,吃1豆1根健脾祛溼、喝1茶養陰潤五臟!錯過太可惜
    老規矩,先給大家送上杞寶的節氣海報~(PS:想要高清無水印海報嗎,文末有驚喜哦~)雖說處暑的「處」為終止之意,表示暑氣到此而止。但現實情況是,此時正值末伏最後幾天,暑溼還未完全退去。中醫認為,「暑邪耗氣傷津」,能影響人的正氣。而溼邪易困脾胃,容易使人茶飯不思、脘腹脹滿、吐瀉不止。
  • 冬瓜扁豆薏米水的做法-能健脾祛溼的糖水
    扁豆有很好的除溼效果,還能夠清暑解渴,健脾和胃;冬瓜性涼,能潤肺,具有生津止渴,清熱祛暑,利尿消腫的功效;而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
  • 綠豆和「它」一起煮,溼氣沒了、脾胃好了,甩掉大肚子,不知道你就虧大了!
    4、增強食慾綠豆中所含蛋白質、磷脂均有興奮神經,增進食慾的功能,為機體許多重要臟器營養所必需。許多人在夏秋都會喝綠豆湯,但只煮綠豆,是不是有點單調?如果你放一些它的好搭檔,綠豆湯就會變得更豐富,而且功效也會更好哦!
  • 薏米和它才是天生一對,一周喝3次,祛溼消浮腫,可惜很多人都吃錯了!
    這個時候,空氣會變得潮溼,同時人的體內也更容易溼氣變重。中醫認為,溼邪對人體的殺傷力很強,很多人春天生病的根源就是溼滯。據統計,有超過60多種疾病與溼氣有關。如肥胖、水腫、腹脹、溼疹、皮炎、痤瘡、泌尿系統感染、女性白帶增多等。更嚴重的是,溼氣容易引起頑固性肥胖,從而導致高血壓、高血脂。
  • 健脾祛溼的食物與茶
    健脾祛溼茶1、五花祛溼茶五花茶顧名思義就是由五種花一起熬製成的茶飲,它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具體的做法是金銀花
  • 祛溼健脾粥有哪些?這三款粥,適合祛溼健脾
    現在廣東的人很喜歡自己做祛溼健脾粥來治療聽得溼氣,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祛溼健脾粥有哪些。中醫養生的方法裡,很多都和生活中的食物離不開關係。特別是像廣東這種潮溼的地區,最喜歡用中醫養生的方式來祛除體內的溼氣。很多中醫祛溼都不建議直接吃藥來解決,都是將藥材放入食物當中一起烹煮,這樣既能享受美食也可以治病。
  • 綠豆加TA一起煮,效果翻倍!但這6類人不能喝→
    綠豆配上健脾益氣、補血養血的紅棗,對清熱解暑、健脾補血、增進食慾的效果非常好。材料:綠豆300克、大棗100克、白糖適量做法:直接放入鍋後加水,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看到綠豆和棗都酥軟如泥時關火,最後放入白糖調味食用。加海帶——防痱子高溫天氣,孩子很容易生痱子,家長可以在綠豆湯中加點海帶。
  • 祛溼好方法,枸杞加它泡水!堅持喝溼氣全消,腰都變細了
    枸杞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養生必備品,它也是一味中藥材,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具有養肝潤肺的一個效果,經常是用於過度勞累,海域腰膝酸軟的人。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人們得病的機率反而升高了,體內溼氣重的人也越來越多,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
  • 煮綠豆放這樣東西,氣血雙補又祛溼,夏天可多吃
    喝它熬成的湯,能清熱利水,厚腸胃,去浮風,益氣力,潤皮肉,和五臟。夏天來了,用綠豆煮粥或湯,還可以清暑熱,消煩熱,解毒熱等。 李時珍大人表揚它:久服無枯人之忌。 《日華子本草》甚至給出一個小妙招: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
  • 這五款夏季必備的健脾祛溼湯,讓你無「溼」一身輕!
    廣東人常用的祛溼草藥有很多,溪黃草就是其中之一。祖傳的食療妙方在今天看來仍有一定的科學原理,這是因為,被稱為天然護肝草藥的溪黃草,還有退黃祛溼、涼血散瘀的功效。在廣東,用溪黃草祛溼,除了煲成涼茶,還會搭配豬橫脷等一起燉煮,做一道傳統的健脾去溼湯。
  • 祛溼健脾,外行喝薏米水,內行都吃它!煮粥煲湯丟一點,溼氣一掃而光
    於是,一年一度的「祛溼」大計又提上了日程,很多人自己煲了紅豆薏米水,或者買來各種祛溼湯、祛溼茶、祛溼粥煮來喝。然而,不少人喝來喝去,還是整天睏倦、脾胃差,甚至便秘、拉肚子,溼氣不減反加重,怎麼回事?多半是沒用對祛溼藥材、沒找對祛溼方法!
  • 綠豆湯喝錯太傷身,5個雷區你踩過!告訴你綠豆和它才是天生一對
    炎炎夏日,很多人沒有食慾,會選擇喝點綠豆湯來清熱解暑,而且做法簡單方便,成為餐桌上比較受歡迎的飲品。其實綠豆不僅能夠清熱解暑,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功效。等水開之後,再煮2分鐘綠豆也被煮開花了!開花不開花取決於怎麼吃,如果吃綠豆粥的話,要煮開花;如果喝綠豆湯的話,不需要煮開花。
  • 夏天吃綠豆,消暑開胃又降壓,這5道綠豆養生食譜必看!
    在煮綠豆湯時,放點它的好搭檔們,可以使湯功效更好~夏天氣溫高,很多人感覺嗓子乾燥,像是憋著一團「火」。1.1.1. 準備300克的綠豆、100克的大棗、冰糖適量;2.取綠豆100克、金銀花30克,加水適量煮10分鐘左右即可,喝下清湯消除暑氣。
  • 梅雨季,身體也要祛溼!外行喝薏米水,內行都吃它!很多人還不知道…
    梅雨季節,溼氣此消彼長,纏纏綿綿,讓人渾身不爽。於是,一年一度的「祛溼」大計又提上日程,很多人自己煲紅豆薏米水,或者買各種祛溼茶煮來喝。然而,不少人還是整天睏倦、脾胃差,甚至便秘、拉肚子,溼氣不減反加重,怎麼回事?多半是沒用對祛溼藥材、沒找對祛溼方法!紅豆薏米水不是萬能祛溼方用錯反傷身!說到祛溼,很多人想到的是紅豆薏米這個傳說中的「王炸」組合。
  • 小小一角,健脾理氣,雨水天氣下是該廣東人至愛的它「上場」了
    不過,其實那層白絡也是好東西,刮掉有點可惜。保留白絡的話,也可以配合一些芳香類食材,湯水就不會顯得太苦。 眉扁豆陳皮煲鯽魚湯 主要功效:健脾祛溼 推薦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高尿酸人群不宜過多食用。 材料:眉豆50g、白扁豆50g、陳皮1角、鯽魚1條、生薑適量(3-4人量)。
  • 溼氣重的,薏米和它一起煮,排走溼寒,健脾補血,隔三差五喝一回
    5月6日是立夏節氣,它是24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過了5月6號也就意味著炎熱的夏天真的到來了,在夏季裡由於天氣悶熱,再加上很多的人喜歡在這樣的季節裡吃冰涼的食物,一天24小時也是吹著空調,雖然非常的舒服,但是也很容易造成身體溼氣過重的,溼氣重的,薏米和它一起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