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2020-12-26 川北在線網

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時間:2020-12-15 23: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職業倦怠是人們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競爭時可能出現的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缺乏職業滿意度的症狀。人們在倦怠時所經歷的不適是不可否認的。焦慮,煩躁,記憶力和注意力,迴避,睡眠問題和缺乏動力等跡象都表明身體疲

    原標題: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職業倦怠是人們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競爭時可能出現的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缺乏職業滿意度的症狀。人們在倦怠時所經歷的不適是不可否認的。焦慮,煩躁,記憶力和注意力,迴避,睡眠問題和缺乏動力等跡象都表明身體疲勞,情緒和精神狀態不佳。導致員工陷入倦怠的情況有多面,可能是工作超負荷,不切實際的目標,衝突,缺乏支持,或與他人的痛苦或死亡對抗。這通常是長期壓力的結果,這種壓力與個人在組織要求與無法滿足這些要求之間的不平衡有關。然而,長時間的倦怠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自殺風險或與工作有關的事故。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各個階層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壓力,導致很多人長期受到慢性疲勞的困擾,它雖不像一些嚴重疾病那樣直接危害到人們的生命,但長期疲勞仍然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甚至誘發癌症。許多職業倦怠症狀是在急診住院、交通事故或過度消耗身體之後才被診斷出來的,因此,若想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則不應忽視早期平淡無奇或被否定的預警信號。

  情緒疲憊的主要表現包括:無心工作、越來越少對專業問題的興趣、活動減少、悲觀情緒、持續的心理物理緊張、煩躁、軀體變化(如疲勞感,頭痛,失眠,胃腸道疾病,感冒)等。

 

  睡眠非常重要,休息意味著重建。周末和晚上是重建我們在工作日的資源非常重要的時刻。如果我們沒有系統地重建再生,我們的身體就不會照顧好自己。它們將從失眠開始,關閉基本的生理功能,並可能以嚴重的疾病,如高血壓、中風、梗塞直至抑鬱癥結束。

 

  積極工作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極端的工作狀態已經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則需要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工作狂」狀態了。

 

  首先,要先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職業倦怠會影響健康,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然後,要積極改變生活方式,體驗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在工作之外多運動、多交友、多培養愛好。還有就是注意休息,不要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要懂得有張有弛,不要等到觸碰身體健康的底線再後悔,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如何處理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倦怠
    1974年,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弗登伯格(H.J.Freuden berger) 首次將「職業倦怠」作為一個術語提出來,專指助人行業中的個體在面對過度工作需求時所產生的身體和情緒的極度疲勞狀態。1981 年,馬斯拉奇(Maslach)等人將「職業倦怠」 描述成一種症候群候群,並認為應該至少包含三個維度:一是情緒衰竭,指個體情緒和情感處於極度疲勞狀態,工作熱情完全喪失;二是非人性化,指個體以一種消極、否定、麻木不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同事或來訪者;三是低個人成就感,指個體消極評價自己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的傾向。
  • 3個建議幫你走出職業倦怠期!
    所以,本文主要圍繞以下這三方面來展開闡述,分別是:1.什麼是職業倦怠感2.為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感3.怎麼應對職業倦怠感希望你通過閱讀本篇文章,能獲得應對職業倦怠期的方法,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上班族!1.什麼是職業倦怠感呢?它是員工面對壓力所形成的生理或心理的疲勞狀態。
  • 比崩潰更可怕的是,年輕人已經沒有情緒了
    在情緒感受與情緒表達的失調中,我們的情緒機制也漸漸失常。「我已忘了怎樣去哭。」知乎上,沒有情緒的年輕人如是說。 在微博話題 #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的討論區,我們看到一大批被生活壓力鞭打到「情緒流產」的打工人。「生活死氣沉沉、內心毫無波瀾」、「壓抑到月經不調」、 「工作久了,像個機器人」,而任何的情緒波動都成了一種做作,「每次向外求助都會被說矯情」。
  • 職場人的辛酸:工作累、想辭職,測一測你是不是進入了職業倦怠
    職場打拼是越來越難了,工資遲遲漲不上去,事情倒是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很容易進入職業倦怠。職場人一工作就犯困每個職場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職業倦怠,這是一種個體在長時間的工作壓力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情緒性耗竭的狀態
  • 【關注】帶你走出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在國內的研究起步較晚,並且多是從管理學的角度研究的,而本文嘗試從社會工作的角度探討知識型員工的工作倦怠問題,並運用企業社會工作的技巧給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以緩解員工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員工自身的長遠發展。
  • 「我好累、不高興、我不行」:你可能已經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上班時間久了之後,很多上班族都會表現出工作熱情消失、難以獲得成就感、對未來看不到希望、對現狀無所適從等等的焦慮心態。這都是典型的「職業倦怠」的表現。 「職業倦怠」會嚴重影響我們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的對幸福感的感知,很多研究人員將「職業倦怠」列為一種常見的職業病。
  • 怎樣有效應對職業倦怠感?
    【每日一問】請問您有過職業倦怠感嗎?您有什麼有效的應對方法分享給大家?來自小夥伴姜同學的精彩回答:職業倦怠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職業感受,從原理上解讀,倦怠感的產生往往取決於興趣的缺失,而興趣是一種與不確定程度相關的一種情緒,因此在相對確定的工作中大部分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職業倦怠感,這裡既可能包含最原始的重複勞作的無趣感,也可能包含疲於應付各種工作瑣事的麻木感
  • 一位教師的筆記,什麼是職業倦怠?教師的職業幸福來源這五個方面
    為了學有所獲,吾將精妙之句整理逐一於後供大家分享:01【01】教師職業倦怠三個特徵教師的職業倦怠是指教師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下所產生的持續的失望情緒和身心疲勞的狀態或者由於與他人相處中遇到各種矛盾衝突而引起的持續性的挫折感
  •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而現代人產生職業倦怠的時間也正在越來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個月就開始厭倦工作。在工作中,你需要對職場倦怠的狀態保持警惕。無論是由於長期單一領域的工作,還是由於達到上升瓶頸,或者是因為外部的、企業自身的客觀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你的倦怠心理。當進入職場倦怠期時,有些人可能並不自知,任其發展,直到慢慢產生對工作厭惡的嚴重負面情緒,同時也失去了生活的平衡。
  • 工作無精打採,陷入「職業倦怠期」,3種方法助你擺脫失業危機
    所謂職業倦怠(burnout)是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一般認為,職業倦怠是個體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作出的一種極端反應,是個體伴隨著長時期壓力體驗下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衰竭狀態。
  • 夜思 | 「情緒衰竭」衝上熱搜:開心不起來的我們,究竟怎麼了?
    近日,#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衝上熱搜。
  • 如何走出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大概是所有職場人幾乎都會遇到的問題,或早或晚,持續時間或長或短,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用不了多久,便徹底掉入了瓶頸期,產生強烈的職業倦怠感。更可怕的是,如果無意識,或是找不到突破的方向,職業倦怠很快就會從一種所謂的「感覺」,變成在個人經濟和發展方面,困住自己的殘酷現實。 2、困在低成就感工作裡 琪琪剛轉行成為一家公司的人事助理,原本想著好好積累,爭取儘快有所成長。
  • 年輕人,你可能是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02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問題來自哪,這三個原因,是你產生職業倦怠的根本上班或許令人厭煩,它可能一成不變,也可能麻煩百出,因此,上班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會感受到痛苦。如果想要解決這種痛苦,首先就是要弄清楚痛苦的原因。在現代職場中,讓人變痛苦的原因無非是以下這三種。第一,因為心態不對,在日復一日的上班中產生了職業倦怠。
  • IT職業倦怠:IT領導者必須消除的生產力殺手 - CIO頻道 - 企業網D1...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正遭受著職業倦怠,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截至2019年4月,該症狀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重視。IT領導者有責任幫組織發現,預防和消除這一症狀。 職業倦怠無處不在,但IT領域遭受的打擊最大 世界衛生組織稱,這個由工作場所壓力而導致的慢性症候群尚無有效的應對措施。
  • 「情緒衰竭」引起3.5億人關注:開心不起來的我們,究竟是怎麼了?
    你感覺脫離了現實,只能感覺到日子流逝,沒有任何情緒波動,沒法與任何事物建立聯繫。這9條徵兆裡,隨便中幾條,就足夠讓你有種在沼澤裡掙扎的無力感。評論區裡,有2萬多條留言。不少人說,看著,看著,就哭了,因為這分明說的就是自己,那個明知狀態糟糕卻不知怎麼辦的自己。看似這些徵兆屬於年輕人,但其實,這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專利。幾乎每個人,都可能因為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而遭遇情緒衰竭問題。
  • 都市人職業倦怠症剖析:你對工作膩了嗎?(圖)
    職業倦怠症是一種由於過度和持續的壓力導致的情緒、精神和生理的衰竭。當您感覺無法招架日常工作帶來的壓力或者枯燥,這種倦怠感便會油然而生。職業倦怠症會降低您的工作效率,令您活力銳減,漸漸地,您感覺自己好似無夢無痛無趣的「職場橡皮人」: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成了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人。
  • 年紀輕輕卻產生職業倦怠,我們的職業之路該走向何方?
    什麼是職業倦怠?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職業倦怠(burnout)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個人覺得這個解釋是比較片面的,我們之所以會產生職業倦怠可能不僅僅是因為工作重壓,也可能是因為厭煩了工作的內容,交際,或者是工作的回報達不到預期等等情況下都有可能產生職業倦怠,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同的,導致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不同。
  • 人到中年,升遷無望,3招化解「職業倦怠」危機!
    對於目前的職業狀態,你是不是充滿了厭倦情緒?曾經效率極高的你,現在是不是工作績效明顯降低,而且身體疲憊?如果你有上述「症狀」,說明你已面臨「職業倦怠」的危機。意識到這些危機並積極進行調節,將有助於你重新找到工作的激情。
  • 你知道你正處在職業倦怠期嗎?
    其實,你可能只是進入職業倦怠期職業倦怠指的其實是一種由於工作而引發的心理枯竭現象,並且這種現象和你本身的工作年齡並沒有太大關係。它可以是一個人因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因為沒有升值空間,沒有新挑戰,職業認可度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心理上疲乏厭倦;也可以是一個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而陷入頻繁找工作這個怪圈產生的一種自我否定。
  • 工作幾年就有了職業倦怠感,還有點救嗎?
    久而久之,隨著教學崗位重複性內容的頻繁出現,有一部分教師開始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職業倦怠。尤其是對於體育這一門相對來講不受重視的科目,教師可能很少能夠有強烈的個人榮耀感或者成就感,這些都容易讓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為了避免讓這種消極負面的情緒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嘗試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狀態,讓自己能夠重新煥發出活力與激情去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