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且行動!低碳環保從點滴開始~
江南人喜甜,出了名的糕點多。據古籍記載,明清兩朝的江南一帶的糕點有麻餅、月餅、巧果、松花餅、盤香餅、棋子餅、香脆餅、薄脆餅、油酥餃、粉糕、馬蹄糕、雪糕、花糕、百果蜜糕、脂油糕、雲片糕、火炙糕、定勝糕、年糕、烏米糕、三層玉帶糕等。荷花酥是杭州著名的小吃。酥層清晰,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出淤泥而不染」是人們對荷花高雅潔麗品質的讚譽,用油酥面製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層清晰,觀之形美動人,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是宴席上常用的一種花式中點,給人以美的享受。
要說桂花糕,距今已經有三百多點的歷史了,稱它為老派傳統點心也不足為奇。桂花糕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清甜爽口、桂香濃鬱。秋天是食桂的好時節,滿地鋪桂,一壺濁酒,一盤點心,月下訪香,意境絕不會比唱著法頌的咖啡店差。南京桂花多,不僅中山陵有桂花,隱沒在大街小巷的桂樹更是數不勝數。十月桂花香,如今,南京城瀰漫著桂花的芳香,如此怒放的桂花,讓人忍不住想起了桂花糕。南京的桂花糕不僅式樣漂亮、口感酥軟,而且透著一股特別的清香,即使吃完了,香氣還經久不散。十月吃桂花糕正是時候,嚼著酥軟的桂花糕,含著桂花的清香,何等享受。杏仁豆腐是漢族傳統名點之一,主要用甜杏仁磨漿後加水煮沸,待冷凍凝結之後切塊而成,因形似豆腐而得名。口感Q嫩軟滑,澆上糖桂花,就是地道的北京吃法。杏仁還有有生津止渴,潤肺定喘,滑腸通便,減少腸道癌的功效。雲南特色甜品,甜蜜中不乏清香。老玫瑰糖是雲南大理地區一種傳統食品,在這裡世代居住的白族人在每年的4-5月份採摘自己房前屋後的食用玫瑰花瓣,製作成玫瑰糖。它用新鮮玫瑰通過雲南傳統手法醃製,年頭越陳越香,是這道甜品的靈魂所在。杭州最傳統的點心,具有術後調理的功效,糕點吃起來比較鬆軟。傳說是南宋時百姓為韓家軍出徵鼓舞將士而特製的,糕上有「定勝」兩 字,後就被稱「定勝糕」。桂花定勝糕在製作時要選擇上好的江南糯米,有梅花等形狀,緋紅色,輕咬下去,糯軟中夾雜著細而均勻的顆粒,米香裡滲出豆香和桂花香,甜而不膩,滿滿的秋天氣息。桂花糖芋苗是南京的一道著名傳統甜點,和"桂花蜜汁藕、梅花糕」等一同被譽為金陵南京四大最有人情味街頭小食。光潔的芋苗口感潤滑爽口、香甜酥軟,湯汁呈醬紅色鮮亮誘人,散發著濃鬱的桂花香,吃後唇齒留香。選用新鮮芋苗,蒸熟後剝皮;加上特製的桂花糖漿,放在大鍋裡慢慢熬製。煮的時候要放一點口鹼,這樣芋苗煮才會煮出紅彤彤、誘人的顏色。在舊時的老南京城中,常見小販挑擔走街穿巷叫賣於街頭巷尾,每聽到叫賣聲,大人們便會拿個碗或小鋁鍋,饞嘴的小孩子跟著大人後面,看小販如何嫻熟地接鍋(碗)、掀蓋、取勺、下舀、入鍋、接錢、找零,一絲不亂、一步不錯,有時會看呆了。往日只能在秋日享受,現在因芋苗可以冷凍,故一年四季都可享受到這香甜可口,酥爛軟糯的桂花糖芋苗了。芫荽,《說文解字》裡說「荽」是香口的意思,在民間稱謂中,芫荽即是香菜,是南北方對此種植物的不同叫法,平時生活中亦常見,是最為熟悉不過的提味蔬菜。不過,大概很少人能想到香菜還能做糕點,香菜曬乾磨成粉,與糯米粉一起用木質模具壓成芫荽餅。這極具味覺創意的糕點其實並不是創新,而是廣東中山一帶傳統的點心。漂亮的芫荽餅,根據養生的說法,能利五臟、補筋脈、調食下氣,所以,還有什麼比它更合適作為餐後甜品的呢?這是京津地區著名小吃。銀絲卷以製作精細、面內包以銀絲縷縷而聞名。色澤潔白,入口柔和香甜,軟綿油潤。烤銀絲卷即是先蒸後烤,烤香後趁熱掰成兩半,銀絲鬆軟,味香而甜,別有一番風味。紫薯山藥糕被稱為中式的提拉米蘇,紫薯與山藥的結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山藥和紫薯清腸道,老方法熬粥喝覺得膩了,不如就試試紫薯山藥糕,外表精緻美觀,對身體也是大有幫助的。轉自微信公號 | 素食趣
行酵行素不要等
健康環保送關愛
更多精彩
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