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連科: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小說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純粹Pura 純粹Pura

發生的經驗是一種小說;可能會發生是另一種小說;而根本不可能發生卻成了小說,那就是小說中的小說。《我消失的影子》正是朝小說中的小說走來的一部作品。

——閻連科

面對這本小說,我會記起與博洋第一次於上海相識的那個遙遠的夏夜。

那年的上海電影電視節,忘了具體是哪一天,一位業內令人尊敬的前輩,帶我社交、遊走於上海各個與影視相關的場所,十個小時轉了七八個場,問候寒暄,有時連對方的名字還沒記住,就要告辭。我跟那位前輩說,我受不了了,身心俱疲,頭疼得都要炸了。前輩心疼地望著我,似乎沒有放我走的意思,說,蔣峰,你再堅持一下,一會兒要來的這個人特別難得,我覺得你們會成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志同道合,好老派的說法,但是個令我好奇的安利方式。我決定再等一下,先去路口的藥店買點頭痛藥。待我回到露天咖啡館,前輩身邊的座位上多了一個高個子的(哪怕坐著都要比別人高半個頭)、戴眼鏡的年輕人。前輩滿面春風地向我介紹——蔣峰,這就是高博洋。

給博洋這本書作的序言,贅述許久,他才登場,就像我們第一次見面,一天都要過去了,他才出現。熟悉之後,回想初次見面才覺得,很可能就因為一個細節、一個念頭,就和一個很重要的朋友錯過或因此結交。就如同文學寫作,一個細微的發端,一次血液的回流,一場精神的遲滯,可能都會錯過或者成就一次與世界對話的機會。

博洋試圖與這個世界對話,並通過他筆下的人物和自己對話。毫無疑問,真正的小說創作者,終極意義上的追求或許在試圖與自己對話。

馬爾克斯曾經在訪談錄裡提及,在自己的寫作技巧越來越嫻熟的時候卻感覺到了寫作的苦,因為自己的責任心越來越強,覺得每寫一個字,或許會引起更大的反響,會對更多人產生更大的影響。拋開文學天賦這個難以找到衡量標準的字眼,在寫作方面,博洋具有一個成熟小說作者應有的責任意識和審慎態度,相信閱讀過這本小說的人,當能夠感受到。

這本《我消失的影子》,博洋寫了一年,放了一年,又改了一年,他原本可以將這部作品改寫成一個商業感十足且能暢銷的類型文學——這是通俗意義上的說法,但他沒有。他隱隱覺得,筆下人物的生命流淌,通過目前這種寫法來表達是最合適的。博洋直到寫完這本小說的修改稿,才恍然意識到這個故事和表達,並非是自己憑空鍛造的,有些醞釀一開始就有了。我問,一開始是多久之前,他諱莫如深。馬爾克斯的《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醞釀了三十年,該怎麼理解這樣的三十年呢?博洋一定有他自己的答案。

影子是什麼?百度百科對此定義——由於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它是一種光學現象,理論上是不會消失的。而本書開篇就告訴讀者,一個叫「阿布」的人,他的影子消失了,這幾乎毀了他的舞蹈生涯,乃至一切。閱讀中,我始終在思考,在博洋的世界裡,影子到底代表什麼?最後我如願找到了答案。

《我消失的影子》書名雖是第一人稱的視角,但在謀篇布局中,卻並非以第一人稱起述,我一直在期待,什麼時候作者會回到第一人稱「我」的敘述上,以回應書題。博洋滿足了我的期待。全書前後共十六個章節,有預謀地變換了幾次敘事視角,人物線索也在時空跳轉,形成了一套內在的講述邏輯,結構上也有一種互補與關照。這是一次文學上的冒險,博洋構建了一面真實又懷舊的龐大鏡像,將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描繪得極具辨識度。在現實與記憶的實虛相映中,所呈現的諸多人物關係密織,每一種敘事手法奇詭難料,隱含著一絲慈悲,更帶著一股狠勁。看得出,他心疼筆下的人物,他感到愛莫能助,他篤定這個「阿布」在現實世界裡始終存在著,他的往事值得被懷念,他的明天有理由被牽掛。

關於這本小說、這個故事,我想再多敘述幾句,但又怕將情節和謎底劇透。在序言裡不能多講了。

我想對有幸讀到此書的朋友們說:願你心疼他筆下的人物,就像心疼你自己。

(選自高博洋著《我消失的影子》序言,作者:蔣峰)

延伸閱讀

01

最先感到不對勁的是阿布自己。但他似乎沒受幹擾,隨音樂繼續舞動,直到實在忍不住了。

到底怎麼了?

阿布停下來的時候,後臺的工作人員全都擠在側幕跟前,神情錯愕地盯著幕布。

腳下一塊塊細小的黑膠布條在此刻看起來像是無數隻蟑螂,讓阿布的胃裡一陣陣翻江倒海。演出前他是不敢吃東西的,怕身子沉,影響狀態。

明明站在自己該站的位置上,那些黑膠布條可以證明這一點。身後四米處有一套投影設備,光線讓他的後背變得雪白;面前三米處是透光度極好的幕布——一幅可以罩住整個舞臺的巨大幕布。

一分鐘以前,深色的影子還在蠟白的幕布上舞動著,阿布身材修長挺拔,模糊的輪廓猶如毛筆在宣紙上勾勒出的線條,厚實又極富變化,沒有一絲不協調。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著,阿布是這齣影子舞的主角。

然而只隔了一分鐘,幕布上什麼也沒有了,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阿布又扭動身子,恨不能在臺上翻幾個跟頭,好讓自己的影子重新出現在幕布上。燈光師及時將射燈調到了最大,激增的溫度讓阿布無所適從,然而光線還是不容置疑地穿透了他,將幕布打得雪亮無瑕,似乎擺明了無視他的存在。

再有經驗的工作人員也幾乎要投降了,如此離奇的演出事故還是第一次碰到。

臺下的數千名觀眾或許以為這一切不過是舞蹈設計中的一個環節,但阿布蒙了。他伸開五指,眯著眼從指縫裡瞄向投影機:一片耀眼。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二圓舞曲》響徹劇場,刺得他耳膜生疼。

突然間,音樂戛然而止,阿布孤獨地站在蠟白色的幕布後,雖然並不直接面對觀眾,但比直接面對觀眾還要尷尬和無助。

現場觀眾逐漸失去了耐性,噓聲四起……

太逼真了。

第二次做這種夢。上次阿布夢見的是皮影戲,那個夢境裡的他還是工匠手裡的皮偶,這次直接站上了舞臺,結果被狠狠地戲弄了一番。

太逼真了。對一個舞蹈演員來說,這就是噩夢。

一旦醒來就再也睡不著了,這種中途驚醒的睡眠在他看來比失眠還難受。隨之而來的,還有傷痛的折磨。

長久以來過度的牽拉和扭轉,導致各關節不同程度勞損,近來緊張的排練讓膝蓋更是吃不消了。之前他從沒這麼痛苦過,所以不得不感嘆,這場夢做得苦,這齣舞排得更苦。

他不由自主地用右手的拇指去摸左手手心,那裡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拉了條口子,稍一用力就覺得疼,還沒到結痂的時候呢。

一想就嘆氣,小橙這次離開了不到兩個月,阿布的生活就陷入一團糟的境地。事實上,跟小橙分隔兩地也有一年半了,再堅持不到半年她就能結束在美國的學業回來跟他領證。為了那一天,阿布常常感到度日如年。

好在,快熬到頭了。

(選自高博洋著《我消失的影子》第一章《空空》第一節)

我消失的影子

作者: 高博洋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12

作為都市懸疑小說,《我消失的影子》構建出了一個真實又懷舊的龐大鏡像。

舞者阿布擁有令人羨慕的身姿線條,尤其是投影在幕布之上的影子極富魅力。他好不容易爭取到在一出備受矚目的「影子舞」裡跳主角,自己的影子卻無端消失了,這令他陷入窘境。令阿布崩潰的不只是丟掉舞臺和飯碗,他和未婚妻之間的感情也產生了罅隙。飽受困擾的他開始出現幻覺,失魂落魄如行屍走肉一般。

阿布想弄清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在他身旁圍繞著三個女人,一個是躲著他不見蹤影的未婚妻,一個是他躲之不及的舞蹈總監,還有一個是聲稱可以幫他找回影子的神秘女子。為了尋找影子,阿布周旋在她們之間,卻漸漸逼近了一段撲朔迷離的往事,牽涉出了三條命案,以及他不堪回首的童年……

高博洋,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本科及碩士。曾任中影股份電影開發部副主任,現任中影股份電視公司負責人、常務副總經理,製片人。

2016 年曾出版軟科幻小說《暫停時間的手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光影獨白|花木蘭「充軍」:閻連科的《她們》
    J.D.塞林格的小說《為埃斯米而作——既有愛也有汙穢悽苦》這個題目裡所包含的複雜感受。 《她們》算是閻連科最淋漓盡致和直白地抒發了這種感受的作品,不全是愛,也不全是憶苦思甜。和漢德克的《夢外之悲》——當代最著名的寫母親的長篇散文——相比,閻連科的呢喃絮叨反而讓人感到溫暖,顯出他對這一「題材」的珍惜,因為這不是一個寫作題材,而是生命本身最脆弱又最堅韌的部分——以這些作家身邊平凡的女性為載體,呈現的卻不只是女性。
  • 「禁書作家」閻連科:多部作品國內被禁,卻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
    但是在隔壁日本文壇,他們卻認為有3位作家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閻連科、殘雪。閻連科莫言已經得獎了,殘雪在2019年的時候也是諾獎熱門,唯獨閻連科,這是一個不被大多數人所知的作家。而在鄰國日本,閻連科的作品更是被翻譯成為盲文作品。由此可見,日本文壇對於閻連科的關注並非無憑無據。閻連科"千裡開花牆外香"的原因也很奇特,並非是他的作品符合外國人的口味,而是他的好幾部作品在國內根本買不到。
  • 作家閻連科:母親教給我的「女性生命課」
    但看到兒子出版的厚厚的小說,老太太拿在手裡掂掂重量,然後充滿遺憾的說:「我老了,不能識字識字了,你寫了這麼多書,我認不下來一句話,早知道你這輩子是幹寫書這事兒,我就該在年輕時多認一些字,也好知道你在書裡都寫了一些啥。」說完,老太太的眼角就溼潤了,為自己遺憾,為不能欣賞兒子的傑作難過。我咋覺得這老太太真是個生活導師,輕鬆用自己的話,展現出的狀態。
  • 閻連科:如果生活中沒人需要你,那是最可怕的事情
    但閻連科覺得自己這本書與那些熱點其實毫無關係。  他不太關注那些虛熱的討論,倒是藉由《她們》的寫作重新反思了自己的小說創作。很長時間以來,中國文學中的女性角色大多能被歸納為「女英雄」「賢妻良母」「蕩婦」三類,這顯得粗暴又狹窄。閻連科在以往的寫作中,也從未在意過女性主義視角,但如今,他開始有了自覺意識。
  • 閻連科丨身為作家,我為什麼害怕書店
    可是,今天畢竟書也足了貨,就是你的寫作有著多麼崇高的初衷,也逃不了圖書必是商品的命運。作家不完全都是商人,但作品必須全是商品,不知道這是進步還是倒退。——閻連科恐慌書店一個農人大約不會對滿山遍野的豐收有著惶恐的心理,即使那遍野的莊稼不會全屬於他家的庫藏,想那大片的田地裡,也終會有著他的一塊,有著他的汗水與勞作。
  • 閻連科這位有名的禁書作家,作品在海外很火,究竟寫了什麼
    閻連科洛陽嵩縣人,是個有名的禁書作家,被稱為「中國最有爭議的作家」,這,個稱號起源於他的《為人民服務》。閻連科屬於大器晚成的作家,他直到1997年發表中篇小說《年月日》才開始引起文壇關注。1998年發表的《日光流年》是他創作生涯第一個高峰。
  • 閻連科:對女性過度讚美就是傷害
    △閻連科。 「完成了愛之後,再去完成自我價值,你就再也丟不掉什麼東西。可是如果你先完成自我價值,那很慘,因為你的事業已經到頂。」近日,伊能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相關的採訪中這麼說。就像他說的,「一個孩子從不吃飯而長大是樁奇怪的事,一個人不經男女而成熟,也是一樁奇怪的事。」這些原本和他的生活不相干的女性,正是因為相親這種古老的活動,讓她們和他有了關聯。在《她們》的第一章裡,閻連科寫了某次帶著兒子回老家,偶遇當年相親對象的事。鄉間路上,眼看就要狹路相逢,情急之下,他一頭躲進了男廁所。
  • 閻連科:在婚姻家庭中被遺忘,是女性更大的悲劇
    她們一生可能都說不清。最後因為說不清,就歸結為命和命運。但也許,以「作為人的女人」和「作為女人的人」的問題來解釋,可能就解釋清楚了——「窩囊」就來自於這個地方。三聯生活周刊:「作為人的女人」和「作為女人的人」,能不能談談你的解釋?閻連科:作為人的女人,你首先要尊重她是個「人」,是個個體的人。
  • 閻連科 | 通過寫作進城之後,又想成名成家
    他們在活著時並不知自己的作品會生命久遠,宛若託爾斯泰活著時,不對自己的寫作和作品充滿信心。一個畫家不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長命百歲,並不等於他不理想著自己的作品生命不息。一個作家之所以要繼續寫作,源源不斷,除了生存的需求,從根本去說,他還是相信,或者僥倖自己可以寫出好的乃至偉大的作品來。如果不怕招人謾罵,我就坦然我總是存有這樣僥倖的莽撞野願。
  • 《天府周末》年度圖書榜十大散文隨筆集|毛姆張賢亮閻連科……向...
    一千個讀者可能有一千種方法,但除開他們的小說、劇本、學術研究,記錄他們所思所想的隨筆散文或許是一條更為有效的路徑。2020年,我們看到尼爾·蓋曼、毛姆、張賢亮、閻連科、季羨林等人的隨筆、散文相繼出版,向我們敞開了通往一個又一個有趣靈魂的路。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創辦於1985年3月9日的四川日報《天府周末》副刊,編輯部對一年來新出版或再版的圖書進行盤點,精選出了10本散文隨筆集。
  • 閻連科給80歲老母親搓澡:矮胖還醜陋,搓下來的泥垢卷白灰灰的
    在《她們》裡,閻連科花了七章、近三百頁的篇幅,講述了二十五個女性的故事。這二十五個女性,涵蓋了他的上一代:母親、大娘、四嬸、四個姑姑;他的同輩人:大姐、二姐、嫂子、妻子、曾經的三個相親對象;他的下下代:因為沒有女兒,於是直接就跳到了孫女;以及,一些不在他生活裡,卻活在一個世界裡的「她們」。
  • 閻連科 | 我的第一次相親
    ▲ 作家閻連科 01原來人的命運是被偶然決定的。原來我們都是為了相遇屬於自己的偶然才努力活著的。不知道我是哪一天遇到了一個什麼偶然就突然決定這輩子要離開土地到城市去,決計要把一個農民的身份拋下,把自己變成一個城裡人。
  • 亞文化 輕小說的標題不可能這麼長
    irony - 《我的妹妹不可能這麼可愛》OP說到日本的輕小說,除了插畫師用心繪製的漂亮封面以外,未見其形先聞其名,起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也是能讓自己作品脫穎而出的一個有效手段
  • 兩本小說,主角各種奇遇根本停不下來,網友:作者腦洞跨越銀河系
    兩本小說,主角各種奇遇根本停不下來,網友:作者腦洞跨域銀河系小鵬來推書了,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推薦,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小鵬哦!每天都有更新呢!書名:《全能天尊》作者:哭吧男孩據作者介紹,男主是個生來帥氣,從音樂學院畢業的孤兒,可能有人要問了:孤兒是怎麼有錢上大學的呢?原來主角有個爺爺,在小時候爺爺存了一大筆錢繼承給了男主,可惜男主在去崑崙山遊玩時遇到了一群腦殘劫匪,這群劫匪不僅搶走了他身上的3萬多塊錢,還說要幹掉他,理由竟然是:我們一走他就會報警,一報警我們就完了!
  • 高中小說閱讀賞析:《舊事土黃》
    我掂著鐮刀,卻怎麼也鑽不進去。剛一探手,刺薊一下子刺中我,疼得我「噝噝」地吸溜了幾聲。父親放倒的艾蒿很整齊,我做不到,速度卻要跟上。兩張鐮刀在灌木叢裡撒歡,它們的聲音一個老辣,一個生猛,誰也不服誰。草汁濺到衣服上,不怕,這件衣裳早就五顏六色。十根手指頭一會兒工夫變成青黑色。碰到槐刺,不得不小心,但還是扎中手指手背胳膊。
  • 這6本劇毒小說,一旦開始看,根本停不下來!
    有些小說,一旦開始看就停不下來,吃口飯都怕破壞了醞釀起來的緊張情緒。本期點娘精選了6本此類小說——它們故事情節緊密,高潮一波又一波,不看完哪怕憋壞膀胱都不捨得去廁所。最重要的是,每一本的字數還不算少,因此點娘可以預見,又有一大批小夥伴要開始通宵看小說了。
  • 那個寫小說的年輕人
    林為攀不一樣,他對文字的激情,著實是令人驚嘆與欽佩。他就抓住筆,趴在桌子前,一天能寫個一萬字。然後,就到網吧裡去,把小說敲打出來。我們交換各自的小說,互相點評。我們交流文學觀念,給對方指出不足之處。沒有想到,這樣的聯繫,一晃就是六年。這些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裡,足夠去見證彼此的文字上的變化。每位寫作者都有自己偏好的作家,這就是王小波所說的師承。
  • 最新輕小說《今天開始當蘿莉的小白臉》這麼變態的內容根本不應該銷售?!
    今天卡布和大家聊一聊「標題絕對短不了」的日本短輕小說新作~最新的輕小說《從今天開始當蘿莉的小白臉》(今日から俺はロリのヒモ!這種明目張胆踩底線的標題,果然很快就引起了阿宅們的注意力,雖然也有不少人對此感到很興奮,不過有不少人覺得被幼女包養的噁心輕小說根本不應該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