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行悟真篇

2021-02-06 天清文化


悟真篇

七言四韻一十六首
不求大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貪利祿求榮顯,不覺形容暗瘁枯。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

妻財拋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期。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煉是愚痴。
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二物會時性情合,五行全處虎龍蟠。

本因戊己為媒娉,遂使夫妻鎮合歡。只候功成朝北闕,九霞光裡駕翔鸞。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

金鼎欲留朱裡汞,玉池先下水中銀。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日一輪。
虎躍龍騰風浪粗,中央正位產玄珠。果生枝上終期熟,子在胞中豈有殊?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樞。須知大隱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靜孤?
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把拋。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

井蛙應謂無龍窟,籬鷃爭知有鳳巢?丹熟自然金滿屋,何須尋草學燒茅。
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鉛遇癸生須急採,金逢望後不堪嘗。

送歸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廝配當。藥重一斤須二八,調停火候託陰陽。
休煉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草更非真。陰陽得類方交感,二八相當自合親。

潭底日紅陰怪滅,山頭月白藥苗新。時人要識真鉛汞,不是凡砂及水銀。
陽裡陰精質不剛,獨修一物轉羸尪。勞形按影皆非道,服氣餐霞總是狂。

舉世漫求鉛汞伏,何時得見龍虎降?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元是藥王。
好把真鉛著意尋,莫教容易度光陰。但將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

可謂道高龍虎伏,堪言德重鬼神欽。已知壽永齊天地,煩惱無由更上心。
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四象五行全仗土,三元八卦豈離壬。

煉成靈質人難識,消盡陰魔鬼莫侵。欲向人間留秘訣,未逢一個是知音。
草木陰陽亦兩齊,若還缺一不芳菲。初開綠葉陽先倡,次發紅花陰後隨。

常道即斯為日用,真源返此有誰知?報言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亂為。
不識玄中顛倒顛,爭知火裡好栽蓮。牽將白虎歸家養,產個明珠似月圓。

謾守藥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群陰剝盡丹成熟,跳出樊籠壽萬年。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聖基。
不識真鉛正祖宗,萬般作用枉施功。休妻謾遣陰陽隔,絕粒徒教腸胃空;

草木金銀皆滓質,雲霞日月屬朦朧。更饒吐納並存想,總與金丹事不同。
萬卷仙經語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體,種向乾家交感宮。

莫怪天機具漏洩,都緣學者自迷濛。若人了得詩中意,立見三清太上翁。
絕句六十四首
先把乾坤為鼎器,次將烏兔藥來烹。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
安爐立鼎法乾坤,鍛鍊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氳成變化,敢將玄妙等閒論。
休泥丹灶費工夫,煉藥須尋偃月爐。自有天然真火育,何須柴炭及吹噓。
偃月爐中玉蕊生,硃砂鼎內水銀平。只因火力調和後,種得黃芽漸長成。
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調和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若問真鉛何物是?蟾光終日照西川。
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
竹破須將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合聖機。
用鉛不得用凡鉛,用了真鉛也棄捐。此是用鉛真妙訣,用鉛不用是誠言。
虛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不若煉鉛先實腹,且教收取滿堂金。
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鍊汞鉛。
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坎電烹轟金水方,火發崑崙陰與陽。二物若還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離坎若還無戊己,雖含四象不成丹。只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返還。
日居離位反為女,坎配蟾宮卻是男。不會個中顛倒意,休將管見事高談。
取將坎位心中實,點化離宮腹內陰。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總由心。
震龍汞出是離鄉,兌虎鉛生在坎方。二物總因兒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月才天際半輪明,早有龍吟虎嘯聲。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時辰內管丹成。
華嶽山頭雄虎嘯,扶桑海底牝龍吟。黃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西山白虎正猖狂,東海青龍不可當。兩手捉來令死鬥,化成一塊紫金霜。
赤龍黑虎各西東,四象交加戊己中。復姤自茲能運用,金丹誰道不成功?
先且觀天明五賊,次須察地以安民。民安國富當求戰,戰罷方能見聖人。
用將須分左右軍,饒他為主我為賓。勸君臨陣休輕敵,恐喪吾家無價珍。
火生於木本藏鋒,不會鑽研莫強攻。禍發總因斯害己,要須制伏覓金公。
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在西鄰寄體生。認得喚來歸舍養,配將奼女結親情。
奼女遊行自有方,前行須短後須長。歸來卻入黃婆舍,嫁個金公作老郎。
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閒。大都全借修持力,毫髮差殊不作丹。
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候著於文。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
八月十五玩蟾輝,正是金精壯盛時。若到一陽來起復,便堪進火莫延遲。
一陽才動作丹時,鉛鼎溫溫照幌帷。受氣之初容易得,抽添運用卻防危。
玄珠有象逐陽生,陽極陰消漸剝形。十月霜飛丹始熟,此時神鬼也須驚。
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採得歸來爐裡鍛,煉成溫養自烹煎。
長男乍飲西方酒,少女初開北地花。若使青娥相見後,一時關鎖在黃家。
兔雞之月及其時,刑德臨門藥象之。到此金砂宜沐浴,若還加火必傾危。
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時易日法神功。守城野戰知兇吉,增得靈砂滿鼎紅。
否泰才交萬物盈,屯蒙二卦稟生成。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漫役情。
卦中設象本儀形,得意忘言意自明。舉世迷徒惟執象,卻行卦氣望飛升。
天地盈虛自有時,審能消息始知機。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屍道可期。
要得穀神長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黃金室,一顆明珠永不離。
玄牝之門世罕知,休將口鼻妄施為。饒君吐納經千載,爭得金烏搦兔兒。
異名同出少人知,兩者玄玄是要機。保命全形明損益,紫金丹藥最靈奇。
始於有作人難見,及至無為眾始知。但見無為為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
黑中有白為丹母,雄裡藏雌是聖胎。太乙在爐宜鎮守,三田寶聚應三臺。
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覓真精。有無由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四象會時玄體就,五行全處紫金明。脫胎入口身通聖,無限龍神盡失驚。
華池宴罷月澄輝,跨個金龍訪紫微。從此眾仙相見後,海田陵谷任遷移。
要知煉養還丹法,須向家園下種栽。不假吹噓並著力,自然丹熟脫靈胎。
休施巧偽為功力,認取他家不死方。壺內旋添延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漿。
雪山一味好醍醐,傾入東陽造化爐。若過崑崙西北去,張騫始得見麻姑。
不識陽精及主賓,知他那個是疏親。房中空閉尾閭穴,誤殺閻浮多少人。
萬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復命即常存。知常返本人難會,妄作招兇往往聞。
歐冶親傳鑄劍方,莫邪金水配柔剛。煉成便會知人意,萬裡誅妖一電光。
敲竹喚龜吞玉芝,鼓琴招鳳飲刀圭。近來透體金光現,不與凡人話此規。
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赫赤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若言九載三年者,總是推延款日程。
大藥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積行修陰德,動有群魔作障緣。

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陰符寶字愈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詮。
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只為丹經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
了了心猿方寸機,三千功行與天齊。自然有鼎烹龍虎,爭奈擔家戀子妻。
未煉還丹須速煉,煉了還須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須將死戶為生戶,莫按生門號死門。若會殺機明反覆,始知害裡卻生恩。
禍福由來互倚伏,還如影響相隨逐。若能轉此生殺機,反掌之間災變福。
修行混俗且和光,圓即圓兮方即方。顯晦逆從人莫測,教人爭得見行藏。
五言律詩一首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練。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恍惚裡相逢,杳冥中有變。一霎火焰飛,真人自出現。
西江月一十三首
內藥還同外藥,內通外亦須通。丹頭和合類相同,溫養兩般作用。

內有天然真火,爐中赫赫長紅。外爐增減要勤功,妙絕無過真種。
此道至神至聖,憂君分薄難消。調和鉛汞不終朝,早睹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修煉,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藥非遙,說破人須失笑。
白虎首經至寶,華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尋常藥品。

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依時採取定浮沉,進火須防危甚。
若要真鉛留汞,親中不離家臣。木金間隔會無因,全仗媒人勾引。

木性愛金順義,金情戀木慈仁。相吞相啖卻相親,始覺男兒有孕。
二八誰家奼女,九三何處郎君?自稱木液與金精,遇土卻成三性。

更假丁公鍛鍊,夫妻始結歡情。河車不敢暫停留,運入崑崙峰頂。
七返硃砂返本,九還金液還真。休將寅子數坤申,但要五行成準。

本是水銀一味,周流遍歷諸辰。陰陽數足自通神,出入豈離玄牝。
雄裡內含雌質,真陰卻抱陽精。兩般和合藥方成,點化魄靈魂聖。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變龍形,雞餐亦乃化鸞鵬,飛入真陽清境。
天地才經否泰,朝昏好識屯蒙。輻來湊轂水朝宗,妙在抽添運用。

得一萬般皆畢,休分南北西東。損之又損慎前功,命寶不宜輕弄。
冬至一陽來復,三旬增一陽爻。月中復卦朔晨超,望罷乾終姤兆。

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宵。午時姤卦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朱汞鉛銀。修丹火候未曾聞,早便稱呼居隱。

不肯自思己錯,更將錯路教人。誤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始合神仙本願。

虎兕刀兵不害,無常火宅難牽。寶符降後去朝天,穩駕鸞車鳳輦。
牛女情緣道合,龜蛇類稟天然。蟾烏遇朔合嬋娟,二氣相資運轉。

本是乾坤妙用,誰能達此真詮。陰陽否隔即成愆,怎得天長地遠。
丹是色身至寶,煉成變化無窮。更於性上究真宗,決了無生妙用。

不待他身後世,現前獲道神通。自從鍾呂著斯功,爾後誰能繼踵。
七言絕句五首
饒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拋身卻入身。何以更能修大藥,頓超無漏作真人。
投胎奪舍及移居,舊住名為四果徒。若會降龍並伏虎,真金起屋幾時枯?
鑑形閉息思神法,初學艱難後坦途。倐忽縱能遊萬國,奈何屋舊卻移居。
釋氏教人修極樂,只緣極樂是金方。大都色相惟茲實,餘二非真漫度量。
俗謂常言合至道,宜向其中細尋討。能於日用顛倒求,大地塵沙盡成寶。

相關焦點

  • 修行這些事|道教居士在家如何修行?
    本文摘自上海欽賜仰殿道觀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圖文無關,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有很多居士弟子皈依後,也只是多了一個皈依的證書,並不知道在家應該如何修行?
  • 道教怎麼修行?佛教的修行方法有什麼不同?
    道教理論大師抱樸子葛洪主張只要修命就行。這很容易理解。葛洪出身於貴族,對人世間的一切頗為留戀。因此對長生不老非常感興趣。在葛洪的著作《抱樸子》內篇中,各種煉丹、長生的方法均作了詳細介紹。這些竅門後來傳到了茅山祖師陶弘景手上,陶弘景還真燒制出了金丹。可遇不可求的金丹煉製出來,可陶弘景死活不敢吃。從後來那些服食金丹的皇帝們的遭遇來看,陶弘景的選擇無疑是明智的。修命也需謹慎啊!
  • 道教小知識:道教的禁忌有哪些?遇到修行之人記住這四點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已在我國紮根數千年,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同時,道教在民間也有一定數量的信眾,道教的神職人員也會與民眾保持一定的交流。然而,道教並非百無禁忌,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道教的禁忌。一、稱呼不可隨意1.
  • 道教常識普及:妖怪的修行
    如果難產,道教又有催生的符令和催生的咒語等,能夠化解難產,並且把導致難產的鬼怪遣走(當然,肯定是不及現在的西醫剖腹產救治率大的,但是大出血可以用道法止血,這個比西醫快)如果遇到邪精,道教則會先查明原因,然後差遣兵馬神將,隨帶道法去收治捉拿,要麼定罪囚禁,要麼斬草除根。。。就是看依律而行了。
  • 道教的拜師收徒與傳法要求嚴格師父不會虧欠徒弟(入道修行必看)
    道教拜師收徒,非常繁瑣和慎重。說其繁瑣,在於道教師父收徒必經諸多程序,焚香奏表、誦經禮懺,另有弟子宣讀拜師帖表明入道修行之決心,而師父亦需奏表書符,讓入門弟子起誓、焚香,跪拜三清道祖以感恩道祖慈悲、得聞正法,跪拜歷代宗親以不忘祖宗恩德,跪拜師父以承法脈使道門昌隆。
  • 道教修行:陰蹻穴的奧秘
    ☯清風老師微信號:13521132213   茫茫人海,相識便是善緣☯本文節選《中國道教
  • 道教內丹、外丹之比較
    外丹術與內丹術這二者的相同之處在於出發點相同,都具有道教的修道成仙的宗旨。而且在修道過程中都有「煉丹」的過程,目的為的是追求長生不老。不同之處在於修煉的方式不同。煉丹為作丹砂水法:治丹砂一斤,內生竹筒中,加石膽、消石各二兩,覆薦上下,閉塞筒口,以漆骨丸封之,須幹,以內醇苦酒中,埋之地中,深三尺,三十日成水,色赤味苦也。——《黃白篇》認為丹砂可以反覆變化,黃金可以永久,因此用他們製成的丹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 此心一切念,皆當作修持:請問修行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道教講說的修行,涵蓋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指通過一些特殊的煉養方式,通過保持人體精炁神的充盈不竭,首先實現身體上的康泰無疾,進而達到長生久視、乃至得道成仙的境界。此等修行,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大凡修為有成者也多已避世不顯,所以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範圍內很難見到。同時,因為對各種修行條件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也註定其不可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 六祖慧能大師曰:開示悟入「覺」之知見,才是修行的正道!
    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六祖慧能大師這裡直接將「佛」釋義為「覺」,那麼「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更為明了的成為了「開示悟入覺之知見」了。禪宗的修行惟以「覺悟」為根本。開悟也好,明心見性也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究竟的,根本的,於佛無二無別的「覺悟」!這個「覺悟」無有定法!我們怎麼覺悟也可以。
  • 修行這麼久,可你知道道教裡「正法」是什麼?(陳景展道長專輯)
    本文摘自道學苑公眾號,作者為陳景展道長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所謂正法,即元始之慧光。元始即道,道即元始。
  • 上輩子是修行人,這輩子怎麼修行?有仙緣的幾個特徵!
    究其根源,自然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抱樸子內篇》卷十二《辨問》:按仙經以為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氣,自然所稟。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識,則心好其事,必遭明師而得其法,不然,則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玉鈐經主命原曰:人之吉兇,制在結胎受氣之日,皆上得列宿之精。
  • 九字真言,道教護身闢邪秘術!(內含詳細手印)
    「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口訣源自道教經典《抱樸子》。道家九字真言出自我國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樸子內篇登涉》,原文書中是這樣敘述的:「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闢。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 初入道門的居家信士,該如何奉道修行?
    和家人相處,一定要和睦慈愛,清靜真一,共同修行,締造幸福。3、選擇時間去道觀裡朝禮聖真。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的時候,可以選擇時間去道觀裡朝禮聖真。朝禮之前的晚上,要齋戒沐浴,清潔身心,持齋吃素。入觀之前,要注意著裝,不能穿得太暴露。女居士不要穿短裙、短褲。男居士不能打赤膊,穿拖鞋。
  • 道教法術是如何修煉的!
    道教在修身養性認為人體各部位中都有神存在其中,為元神真我,神存在身中身體安康,魂不守舍疾病纏身,甚至出現生命危險,要求通過守靜、寡語、內觀、坐忘、存想,守一、吐納、專注靜身守神守氣於身中之丹穴,守一使神不外遊,若能修虛靜至虛極自然無極大道之體,肉體之身自然百病消除,災厄不現,可避災保體延年,虛靜是修道者去修行守一歸根復命回復混元無極大道之體的修行方法。
  • 學道修行中的六種歧途,幾乎每個人都步入過!
    本文摘自上海欽賜仰殿道觀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懶一些學道的人變得懶散,對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做,且不知道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 山房集|一篇悟真 千裡參聖
    從門入者 具非家珍一篇悟真 千裡參聖說來也妙,與常春山人在終南山打過同參,當時同吃同行個把月光陰,說長不長,卻甚為難得,那會正是冬季出家眾禪七,大家在鉗錘中熬過了四個七,降伏了疼痛難耐的腿子,常春山人正當此時空降堂內
  • 《心經》和《清靜經》,佛教與道教中兩部異曲同工的經典!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道教徒日常諷誦修持的重要功課之一,以其言簡意賅、義理深刻而被道教人士重視,視為道教性功修持的準鵠。誦讀經典,最關鍵的應該是透過詞句領會其蘊含的原理和教義。四百零一個字,道盡修行至純至精義理之外,更重在探索作為人自身的實修,眼界至廣,闡理至深,實修更為細化具體。佛道之爭,由來已久,可是如果靜心領悟《心經》和《清靜經》,你會發現,作為佛教和道教中頗有代表性的經典,兩部經雖然言辭不同,義理卻相通,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道教史》《道教簡史》《道教概論》《左道》。說完世界三大宗教,我們來說說道教。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廣泛吸收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香港林正英的殭屍片以及蜀山武俠片,至今仍然是70、80、90後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網絡上的修仙玄幻小說,也與道教有關。魯迅先生甚至認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 張道陵並非「道教祖師」?多數人不知的六個道教冷知識!
    本文我們就來說一下,不為人知的道教冷知識。一、張道陵為「道教實際創始人」而非「道教祖師」對道教有一定了解的小夥伴,會覺得張道陵開創道教,那麼他就應當為道教祖師。可見,道教的祖師當為黃帝和老子二人。二、「拿手指月亮會爛耳朵」的說法來源於道教小時候,我們常常會被大人嚇唬「拿手指月亮會爛耳朵」,其實,這一民間的說法來源於道教。《太上感應篇》有言:「對北涕唾及溺,對灶吟詠及哭。又以灶火燒香,穢柴作食。
  • 悟到了實相,隨拈一法都是佛法,所以「修行」離不開這一念心性
    做事情不要拖延,修行也是如此。一個是漸修,一個是頓悟。漸修,就是漸次修證、慢慢來;但人命無常,沒辦法等待漸修,想要趕快契悟,就要頓悟。禪宗這個法門,就是頓教法門,例如《六祖壇經》所講就是頓教法門。「相應」,就是與我們這一念本心本性相應;本心本性就是實相,就是無為法,也就是一真法界、一合相,內外一如。要很快與這念無上菩提妙明真心相應,唯有這個方法、這個道理──「不二」,就是當下這念心不落兩邊,所以禪宗法門又稱之為「不二法門」。要想很快契入這個不二法門,就要直下承擔,只有當下這一念心,沒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