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道門的居家信士,該如何奉道修行?

2020-12-23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很多信眾對如何在家修持都比較疑惑,畢竟有各種各樣的瑣事,不能像廟裡的道長一樣,每天都沉浸在濃濃的道教氛圍裡。其實,在家修持,從本質上講和住廟道士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今天就來說說,對於在家的居家信士如何修道奉行呢?

簡單來說,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居家信士要注意養生,愛惜自己的身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為家庭和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居家養生,首先就是要妥善安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合理的飲食習慣。早上起床之後,打一套太極拳,舒展筋骨,活絡氣血。中午可以適當的午休。晚飯儘量少吃,尤其是老年人。

晚上最好是在十一點之前休息,臨睡之前,可以適當的靜坐養神,這樣有利解除一天的疲勞,提升睡眠質量。

逢初一、十五,最好吃齋。如果能夠吃素,也很有利於養生與積福。

居家信士在家裡也可以虔誠供奉神明,如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玄天上帝、媽祖、呂祖、關公、土地公等。

居家信士由於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不能像住廟道士那樣,有系統的修行。那麼要如何去做呢?

1、可以持誦祖師經典;如《道德經》、《清靜經》、《玄門早晚功課》等;持念天尊聖號;如「玉皇赦罪天尊」、「三元赦罪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

2、持誦祖師經典、持念天尊聖號,可以獲得祖師的護持,積累福德。和家人相處,一定要和睦慈愛,清靜真一,共同修行,締造幸福。

3、選擇時間去道觀裡朝禮聖真。逢初一、十五、祖師聖誕的時候,可以選擇時間去道觀裡朝禮聖真。

朝禮之前的晚上,要齋戒沐浴,清潔身心,持齋吃素。入觀之前,要注意著裝,不能穿得太暴露。女居士不要穿短裙、短褲。男居士不能打赤膊,穿拖鞋。在大殿裡禁止抽菸,也不能對著神像拍照,去朝禮時可攜帶供品供奉,結三界福緣。敬香禮神後,要抱拳稽首,行三拜九叩禮。道教宮觀裡供奉的神明,稱為天尊、祖師。如果有道長敲磬的時候,叩拜完畢後,給道長抱拳行禮,以表謝意。

去宮觀裡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掃清潔,印經塑像等功德,虔心護持祖師道場。見到道長,抱拳行禮時,稱念「慈悲」。有的居士希望對道教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學習,想要跟道長請教的,抱拳行禮後,不論男女修道人,都稱「師父」或「道長」。相談的時候,要言行有禮。道教有三不問,一不問年齡;二不問籍貫;三不問俗事、是非。

居士之間,要互相尊重和包容,稱呼對方為師兄,沒有大小分別。可以互相交流修行心得,有難處時要盡心合力幫助。不可閒論是是非非,破壞修為。逢犯太歲或需祈福超度的時候,可以去宮觀裡,經由道觀內的高功經師舉行道場來祈告神明賜福化解。

奉道居士,還可以擇機緣去朝拜仙山洞府、祖師道場等。洞天福地,名山仙府,靈氣匯聚,神仙護持。虔誠朝拜可獲神仙加持,廣結仙緣。

居家修行適合誦習哪些經書呢?對於初學者來說,習誦經典學《太上感應篇》、《玄門早晚功課經》就可以了。為什麼要選擇這兩部經典呢?

首先,這兩部經典是道門最常見的,它基本涵蓋了道教基本教義思想。其次,對於大多數善信來說,居家修行沒有師父指點,往往會陷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困境。例如:我們讀《清靜經》就會遇到,經文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道教也說,修道在於修心,唯有心靜才能得入道門。

雖然從經文中知道:心靜,要遣除欲望。但是知道歸知道,我們居家修行沒有師父提點,根本無從下手。如果去尋找師父,又不太現實,因為好的師父難找,對初入道門的人來說,無法辨別師父的好與壞,假如遇到騙子就得不償失了。那該怎麼辦呢?道門祖師說:「道教經典是通向成道的路徑。」所以,就要在經典中去尋找。然而,《太上感應篇》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因為在經文中,它已指出了方法,我們照做就行了。

居家修行該如何習誦經書,分三點來講:

1、在習誦經典前,應該齋戒沐浴,嚴整衣冠、在一個清靜的房間然後朗誦,切忌不要被人打擾;誦經一定要虔誠,這樣才能直達心田,心口如一,就能字字有神,這樣能保養我們的元氣達到平和,不僅能增生智慧,還能與天地結緣。《玄門早課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2、對道經要反覆持誦,這樣就可以達到妙理自明的習誦經書的目的,對後學來說,在通讀全經掃除文字障礙以後,學經的秘訣就在於反覆持誦,在反覆的過程中,不斷領悟經文的含義,並按它的意思腳踏實地去修證、踐行。

3、除了以上的兩部經典,另外,我們要抽出時間看一些道門高道對經典的註解,例如:《呂祖道德經注》、《黃元吉道德經注》、《李道純道德經注》、《太上感應篇新注》等。我們看這些注經著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經義,使我們少走彎路。

居家修行,不必像住廟道長一樣樂誦或敲法器,只誦讀經文就可以了,需要注意:誦讀的速度不要過快,需要句句清晰,字字分明。如果誦讀得很快,在誦完後可能連自己在誦什麼也不知道,更不用談從中領悟出什麼了。

相關焦點

  • 居家信士奉道須知!
    居家信士要如何修道奉行呢?這也是大家想了解的問題,我們現在就對此問題做一些講釋。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居家信士要注意養生,愛惜自己的身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為家庭和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居家信士在家裡也可以虔誠供奉神明,如太上老君、玄天上帝、媽祖、呂洞賓仙師、關公、土地公等。居家信士由於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不能像出家修道人那樣,有系統的修行。那麼要如何去做呢?
  • 道家道門玄門
    這時候已經到了西晉永嘉年間,正是五胡亂華初現端倪之時。張盛於是將天師道遷回江西龍虎山,形成中國道教的兩大支派之一:正一道。龍虎山張天師之位世代相傳,一直傳到解放前的第六十三代天師。 從張天師一系的脈絡,可見早期的道教以及正一道這些道門,道士修行都是不需要出家的。可是宗教家們也意識到了不妥之處。道士之所以稱為道士,是因為道教修行者具備舍凡出家、居住道館、誦經持戒、修齋行道等條件。
  • 《道門法則》:公務員穿越道法世界,建設有道門特色的新大明王朝
    《道門法則》,是一本官場元素與修仙元素結合的小說,既不是純官場升遷,也不是傳統的修仙世界。因此,本書可謂是自成一派,筆者絞盡腦汁都想不出有啥與本書是同類題材的作品。說回本書,在這個平行世界,和尚道士等佛道修士是真的能修行,能飛升。但飛升需要民眾的信力,於是佛門扶持西夏,道門扶持大明,展開對峙的同時,各自教化民眾搜集信力。由於修士殺人會大量增加業力,是以兩國交戰仍然是以軍隊為主力,修士們主要是做輔助或進行特種作戰。
  • 在家居士應該如何修行,倘若做到這幾條,比出家功德大的多
    記得初信佛時,熱情滿滿,喜歡跟著老居士們進寺入廟,也對義工這種事情非常的熱忱,在忙碌的同時,朗朗的誦經聲,不住的流入耳中,香華燃燒時的香味,隨風飄入鼻中,看著這莊嚴的大殿和佛像,中午過堂的時候,能夠吃到美味的素食,下午又不用那麼忙碌了,就可以到為工準備的廂房中休息,每每回憶起這些,真的好羨慕這些出家的僧人。
  • 道教的拜師收徒與傳法要求嚴格師父不會虧欠徒弟(入道修行必看)
    說其繁瑣,在於道教師父收徒必經諸多程序,焚香奏表、誦經禮懺,另有弟子宣讀拜師帖表明入道修行之決心,而師父亦需奏表書符,讓入門弟子起誓、焚香,跪拜三清道祖以感恩道祖慈悲、得聞正法,跪拜歷代宗親以不忘祖宗恩德,跪拜師父以承法脈使道門昌隆。道教門派眾多,各門派皆有道術傳承,多師徒口傳心授,秘而不宣,因而道教師父收徒必定審慎,須量才授術,且「寧可道術不傳,不願所授非人。」
  • 初入大學、初入職場,該怎麼化妝?
    那這些初入大學、初入職場的妝容怎麼化呢?1:初戀臉學生妝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話「大學是座整容院。」好好打扮一番,顏值上上上哦~說起初入大學的女學生,人們心中首先想起的就是初戀、青春、元氣,因此可以來一個人畜無害的初戀臉學生妝。學生妝容的秘訣是乾淨。白皙的肌膚總是讓人沒有抵抗力,只要粉底選的好,分分鐘獲得偽素肌。
  • 佛道修行,真正的傳道弘法人!
    道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佛門雖大,不潤無根之草!有錢能使鬼推磨。 無錢也能悟真道!花錢買法學道,那也是小鬼推道。道門講~無為而行無不為。 這兩句話, 真明白的人少, 能做到的更少, 因為境界達不到。 其意是說, 只要內心無為無所住, 那麼行動上,沒有什麼是不能做的。 就如(卐)字,中點不動,四大自轉。
  • 道門五秘 - 太極、丹鼎、玄真、劍仙、符籙
    「道門五秘」,就是指教外別傳的五派守洞塵技,歷代被列為非上根上德大器不授的秘傳奇術,俗稱「五門」,它們是「太極門、丹鼎門、玄真門、劍仙門和符篆門」。道家劍仙門在道門很是隱秘,有神劍,慧劍,丹劍青霞,中條玄女,峨眉,天山,華山,九華等流派,到了清時期,蜀山劍派最出名,近代,逐漸合流為南北劍門,其方法以齋心守候,煉神鑄劍,凌空運御,出入無形為超脫至境。分物劍、氣劍、心劍。
  • 為什麼《清靜經》是道門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課!
    最後指出,「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所以《清靜經》,是教人遣欲入靜的修煉要領,是道門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課之一。 道教徒認為:「常清靜設教,導俗輔正,扶宗務化,民以歸根,使含真而抱一,體洽玄元,煉神合道,羽化飛仙,不為乖謬……乃至千真萬聖鹹不出於此矣。」
  • 唐朝佛法大興,僧眾、寺院數量暴漲,唐朝後期為何寺眾居家「修行」
    其中新羅,日本等地的僧人也多入唐修行,求法。但在唐後期,多地卻出現了僧人居家現象。這其實是僧團嚴重膨脹,寺院的建造無法同僧人數量同步,唐後期寺院經濟不景氣,經濟逐漸衰退,還有各個地方的僧人或與世俗家庭的關係分割不清等多種原因所導致。
  • 道教怎麼修行?佛教的修行方法有什麼不同?
    其實是因為這兩家修行方法各不相同導致的。中國人的修行,無論道家、佛家、儒家,大體上都是分為兩途:修「性」或者修「命」。基本可以說,修性是精神層面的修行;修命則是肉體方面的。但到底如何個修法,各門各派爭論紛紛。先修性還是先修命,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爭論了一千多年。
  • 「道門五秘」簡介!
    「道門五秘」,就是指教外別傳的五派守洞塵技,歷代被列為非上根上德大器不授的秘傳奇術,俗稱「五門」,它們是「太極門、丹鼎門、玄真門、劍仙門和符篆門」。道家太極門認為:太極者,絕對之始終也,故凡一切事物,皆難越此規。空以無,無以靜,靜生動,動則化,化則極,極則變,變則復,復則靜,靜歸無,還其本來面目。
  • 修行這些事|道教居士在家如何修行?
    本文摘自上海欽賜仰殿道觀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圖文無關,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有很多居士弟子皈依後,也只是多了一個皈依的證書,並不知道在家應該如何修行?
  • 攝心入聖斷生死:《修行道地經》數息守意,由止入定
    其修行者,從初數息,隨息遲疾,而觀察之。視忖其趣,知出入息,限度知之,是為息長。數息短者,亦復如是。於是頌曰:    數息長則知,息還亦如是;省察設若此,是謂息長短。何謂數息動身則知?悉觀身中,諸所喘息,入息亦如是。何謂數息身和釋即知?初起息時,若身懈惰,而有睡蓋。軀體沉重,則除棄之,一心數息。
  • 淺說狐仙修行和轉世為人的特徵
    狐狸是一種奇特的動物,擅長修行,狐狸的性格好記仇,但又好報恩,有一個成語叫睚眥必報,用這個成語可以來形容狐狸的性格再合適不過,所以狐狸雖好修行,縱是千百年苦修卻仍然難化秉性。善惡分明,有仇必報,有恩也必報,這也許是人們敬畏狐仙的原因吧。
  • 真正的修行口訣其實很簡單,只怕你信不過!
    此文本是我授弟子的手機簡訊整理而成的,本來我不想公開,但見很多人修行數十年,總在浪費時間,所以我送幾句真正修禪定真口訣與眾人!          要入禪定的真口訣就是隨便坐!以上偈所說,其實是禪門丹法的起手法:一念不生,三際託空,保持保持再保持,候口中甘露滿口咽入,即是道門所說的玉液還丹。         故法華經偈云:白玉齒邊流舍利,                                    紅蓮舌上放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