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集|一篇悟真 千裡參聖

2020-12-13 南山子

從門入者 具非家珍

一篇悟真 千裡參聖

說來也妙,與常春山人在終南山打過同參,當時同吃同行個把月光陰,說長不長,卻甚為難得,那會正是冬季出家眾禪七,大家在鉗錘中熬過了四個七,降伏了疼痛難耐的腿子,常春山人正當此時空降堂內,坐我旁邊,成了我的臨單道友,一日晚間,與他在架房打了照面,搭了句話,問我怎麼參,我搖搖頭,雙目相對,互相提攜。自次後面三七日中,皆不曾講話。直至解七,各歸故裡。

後來,得知他一直在打理自家書院,八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前不久他帶著書院的學生來西安參學,正好我從大理匆忙趕回,短暫的時光裡相處了兩天,我內心甚為慚愧,未能周顧大家,卻依然欣慰,大概緣於在常春山人身邊有一些謙卑的好學生,亦或是我們同參道友聚會共處,別有洞天。

匆匆一會,臨別前我寫一個句子:「此一相逢,更無別離,制心當處,是為圓滿。」與同參道友們共勉。

後,一夜晚,偶夢正在山房寫字,周圍有幾位訪客我並不認識,時有一人見我寫字,便走近圍觀,說他在成都做文玩,要我給他寫一個「真」字,我開玩笑說「真字」寫不出來。就那就這個「悟」吧,他說就這個,我邊調墨邊說紹雲老和尚給我寫「悟」字的故事,才寫完這一字,就被鬧鈴叫醒了,醒來我在禪凳上坐起,想起一句古話「世人皆欲悟真,而悟之不真非悟也,真之不悟非真也。今即字義解明之,悟者,覺也、求也;真者,實也、正也。夫人知之也,豈知悟真二字書義亦深乎?」便於當日給常春山人發消息,讓安排兩天時間給我,我想講分享一下紫陽真人的《悟真篇》,正好給上次大家來參學一個圓滿的句號。很快,同參給我安排的妥妥的,處理完瑣事,首次入川,直奔書院。

晚間抵達,常春山人招呼晚飯,並細緻入微的介紹了書院,儘管我沒有問書院名字的由來,但在我心裡已經給它定義了一番,甚為明了。

「吾與日月參光,彼教所言耳根圓通亦此意,耳順之謂聖。《說文》:參,商星也。《說文》:聖,通也。」

就這樣,晚上我熄燈後躺下來,感受著成都溼潤的空氣瀰漫在書院的夜晚,眼前看到到投在窗前的一點光,似千百年前一位老人俯在案前挑起的燈燭,細緻入微的寫出了《悟真篇後序》:

「……奈何凡夫,緣業有厚薄,性根有利鈍,縱聞一音,紛成異見,故釋迦、文殊所演法寶,無非一乘,而聽學者,隨量會解,自然成三乘之差。此後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見聞此篇,則知伯端得聞達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法也。如其習氣尚若餘,則歸中下之見,亦非伯端之咎矣。

時,元豐改元戊午歲仲夏月戊寅日,張伯端平叔再序。」

真人今此一寫,時隔三年,是為後序,叮嚀囑咐後學,為道當如屢薄冰,亦要手眼一處。

不覺中,又秒睡,明早起,為來人解說日月,於書院目前參聖。

待續

庚子年十月廿四晚 於參聖書院 拙山 小記待續

相關焦點

  • 蘇東坡的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這首詞作於東坡貶居黃州的第四年,是蘇東坡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最有名的是篇末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一句,常常被當作對聯書寫在書法作品裡。但這首詞裡,還有太多值得學習的東西,我們該細讀這首詞:張偓佺,就是張懷民,又字夢得,這一年,他也謫居在黃州,此時的他,不但坦然自適,在他住宅的西南長江邊上,建了一個亭子作為他陶冶性情之所,就是蘇東坡筆下的「快哉亭」,這個亭名是蘇東坡給取的,蘇轍還寫了一篇《黃州快哉亭記》,描繪亭子周圍的山光水影,這首詞算是那篇散文的姊妹篇
  • 書法創作:千裡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以如此,行之貴日新
    #不拖更挑戰賽「千裡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以如此,行之貴日新」出自《續座右銘》,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收錄在《全唐文》。《全唐文》是清嘉慶年間官修唐五代文章總集。全書一千卷,並卷首四卷,輯有唐朝、五代十國文章共18488篇。
  • 道教修行悟真篇
  • 我下載了1.2G的《繪真·妙筆千山》和3.45G的《千裡江山圖》電子版
    的確,《繪真·妙筆千山》是以故宮博物館館藏宋代名畫《千裡江山圖》為創作藍本,作為中國十大名畫之一,豈能簡單的用「美」來形容?據《繪真·妙筆千山》製作人吳迪表示,《繪真·妙筆千山》中有兩個重要的元素,一個是劇情,另一個是通過互動的方式讓玩家感知《千裡江山圖》的獨特魅力。《繪真·妙筆千山》目前共有五章劇情,如果單純當作解謎遊戲來玩的話,估計三個多小時就能完全通關。不過很多玩家都表示,這款遊戲因為太美,隨便截圖都是壁紙,完全捨不得通關。
  •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到了什麼?
    他悟得了聖人之道,也就是「聖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簡單說就是所謂的「道」與生俱來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能分清善惡的「良知」,「良知」與生俱來,「良知」無所不能,有了他人們可以解決任何事情,不需要依靠外界的幫助。王陽明龍場悟到的總結來說就三個字「心即理」。這個「理」就是儒家所謂的天理,王陽明稱之為「良知」,道家稱之為「道」,佛家稱之為「性」,所謂「見性成佛」。
  • 咒術回戰:五條悟壽命有限,咒靈為何不等他死了,再執行滅世計劃
    咒術回戰:五條悟壽命有限,咒靈為何不等他死了,再執行滅世計劃?【前言】前段時間在找話題的時候,看到一個很水,但是也很有趣的問題(就是懶想水一篇)。有網友提問「既然五條悟那麼強,咒靈為什麼不等他死了再出來搞事情?」筆者仔細一想好像又是那麼回事,可以說目前除了五條悟之外,還真沒有咒術師可以以一敵四,壓制住這4名特級咒靈,。而五條悟身為人類,本身壽命是有限的,可是咒靈不同,只要不被祓除就能一直活下去,等到五條悟嗝屁了,四個特級咒靈繼續養精蓄銳,尤其是真人不斷升級,何愁大業不成?人類不滅?
  • 揭秘早發白帝城:千裡江陵一日還,真有這麼快?是寫實還是浪漫?
    「千裡江陵一日還」是李白的著名詩句,這首詩的題目叫做《早發白帝城》,全詩如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是在李白被發配的路上,忽遇大赦而寫下的,詩人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延禧攻略:壞人千裡來相會,袁春望和爾晴竟是夫妻?真般配!
    導語:《延禧攻略》:壞人千裡來相會,袁春望和爾晴竟是夫妻?真般配! 18年於媽的這部《延禧攻略》火熱播出之後,劇中的好多明星都隨之紅了起來。主角們就不用說了,連配角們都火起來了,於媽肯定也是笑的合不攏嘴。《延禧攻略》這部宮鬥劇無疑是18年夏天最厲害的贏家。
  •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所以要問他在龍場悟了什麼道?若是簡單回答,其實再容易不過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自然是悟了「陽明學」,現實意義就是將「心學」、新儒學往前推進一大步,取代了已經開始衰微的經學、理學、打開了儒家學派的新局面,讓這門自先秦創立的學問流派適應時代和思想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臺階。 不過若是想真正搞清楚內裡乾坤,就得有點耐心了。
  • 佛教:明心見性,悟後起修
    什麼是悟後起修?一提到明心見性,從古至今都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就連見性的場景,歷代祖師都是用偈頌方式留給後輩參悟。當前佛教界之所以不出人才,主要原因在於學教者多實修者少,正所謂通教不通宗,如水灌竹筒,不管法師怎麼講怎麼說就是不通。當然,見性開悟的修行人也不是無師自通,只不過學習教理時容易上手,容易悟懂經文中的甚深法理。
  • 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善知識,既皈依自三寶竟
  • 一個「悟」字,篩盡書法無緣人,「悟」是成為書法家的終極要素
    一個「悟」字,篩盡書法無緣人,「悟」是成為書法家的終極要素學習書法,貴在「悟」。俗話說,只學不悟,難得真諦;只練不悟,難得筋骨。「悟」是一種天賦。對於書法的學習,一個「悟」字,滲透書法之玄妙,一個「悟」字,也篩盡世上學書的無緣人,「悟」成為通往書法家之巔的終極要素悟性是天生的,又不是天生的。有位書法家曾說,天賦在書法創作中佔相當重要的位置,有悟性,才能彰顯才華和性情,才能創作出書法精品。
  • 小說推薦:《死亡萬花筒》有點恐怖,女裝大佬阮南燭才是真優秀
    因為在現實中遭遇各種原因,為了能繼續活下來,就得通過不同的門,如果在門裡能活到最後,那麼在現實中就能繼續活多一段時間,倘若在門裡死了,在現實中也會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死去,還真別說,門裡雖然遇到的都是一些恐怖的事,但比起來,在門外如果一個人突然呆住,然而一醒來就當著所有人面死去,還是更有心理陰影的。
  • 人海漂泊,邊走邊悟邊省,年華似水,汲汲奔走,一生悟,悟一生
    08時間在變,人也在變,生命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有些事,不管你如何努力,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就算真回去了,一切已經面目全非,唯一能回去的,只是存於心底的記憶!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9人海漂泊,邊走邊悟,邊悟邊省,年華似水,汲汲奔走,悟一生,一生悟。人這一輩子,不管你風光還是平凡,不管你有錢還是沒錢,只要無病無災,平平安安健康就好。
  • 吳官正:達悟的女兒
    故事的主人公是尼姑達悟,祖籍河南,大約與我同年代出生。達悟在北京長大,小時候姨媽常給她講些佛教的事情,使她年幼的時候就有了對佛教的嚮往。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一位從廬山到北京雲遊的師太。或許是年幼時積累的對佛教的認識,或許是生活上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加上與這位廬山師太的機緣,年輕貌美的達悟來到了廬山,在一個叫做木瓜洞的地方開始了修行。
  • 經典作文點評:一點青春氣,千裡快哉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二)經典作文及點評寨主點評:這篇作文有如下亮點:第一,語言靈動,富有文採;第二,內容豐富,十分充實;第三,一些句子頗有韻味,耐人尋思,比如,只有社會更多地用一水婉轉的眼神給文學更溫柔的注視,才能以一點青春氣息引領千裡快哉風!
  • 北千裡 ——《侍魂》和《火焰紋章》背後的女畫師
    初代《侍魂》娜可露露主場背景到了次年《真侍魂 霸王丸地獄變》開發的時候,北千裡終於獲得了繪製插畫的機會,雖然只是遊戲說明書中使用的形象,但比起1代時枯燥的像素圖繪製,這已經算是非常大的進步了。NEO-GEO版《真侍魂 霸王丸地獄變》遊戲說明書,圖中人物形象就是北千裡繪製的在當時,日本的大多數插畫家還停留在手繪的階段,雖然也已經有諸如Painter之類的專業繪畫軟體,但由於成本價格和使用習慣等原因,使用電腦繪畫的畫師並不多
  • 證悟之後,就要弘法普渡,不是什麼都沒有
    為什麼說證悟之後菩薩者:梵語菩提薩埵,釋為已經證悟菩提道的修行者。什麼是大乘法?菩薩以普渡眾生為己任,即是大乘法。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系縛。是故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
  • 保持覺知,走著走著就了悟了!
    了悟你的生命和死亡同時存在顯示:此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彼。如果彼不存在,也就不可能有此。了悟到生命與死亡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基礎。了悟到你同時既是你的生,也是你的死,這兩者並不敵對,而是同一實相的兩面。然後,專注在這雙重顯示的結束點——B,它總是被誤稱為「死亡」。了悟到到A這前與B這後,其實沒有任何差別。
  • 人 都 愛 五 條 悟
    本以為五條悟的風頭這麼過去一波就沒了,院辦發現這個令人聞風喪膽令人揮金如土的男人,最近又製造出了新的風暴——五條悟幻視現象。以前看垃圾桶是垃圾桶,現在看垃圾桶是悟;看花椰菜金針菇是悟(沒有罵人的意思);有生命體無生命體,都是悟,五條悟無所不在,五條悟陰魂不散地承包了你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