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之後,就要弘法普渡,不是什麼都沒有

2020-12-21 鴻無道人

為什麼說證悟之後,就要弘法?

這就是菩薩行大乘法。

菩薩者:梵語菩提薩埵

釋為已經證悟菩提道的修行者。

什麼是大乘法?

菩薩以普渡眾生為己任,即是大乘法。

而不是知者不言(此乃病句)。

《道德經》原句是講(知者弗言)。

弗者:應解釋為沒有,非是不,非是

言無所言,無言而言,是謂弗言

知真道的人,無言而言,言無所言。

如佛祖說法四十九年,而實無所言。

《達摩悟性論》曰:

一切言語,無非佛法。

若能無其所言,即盡日言是道;

若能有其所言,即終日默而非道。

是故如來

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離默。

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

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

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系縛。

是故

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

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

夫文字者,本性解脫。

文字不能就系縛,系縛自本來未就文字。

達摩此論,不知你們看沒看懂?

佛祖所言,皆為空義。

真空之義,本不可得。

故說,實無少法可得。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所得也!

所以說,

你若開悟了,就自然知道經中聖義。

你若沒有開悟,那都是在強猜瞎解。

如果不識空義,無言無說,那也是著相。

如果真解空義,天天言說,那也不著相。

《大品般若經》

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

無滅之法及一切種智,

而使人歡喜信樂者,稱為善知識。

此即是菩薩說善法,行大乘,普度眾生。

作者:鴻無道人!

相關焦點

  • 沒有開悟證悟之前,不要去評說、判斷別人
    1.沒有開悟證悟之前,不要去評說、判斷別人達真堪布講述我也經常給大家講:不能輕易地評說他人,這樣容易造業。不要認為自己明白了一些道理,就什麼都懂了。其實,精通佛法非常困難,精通詞句與精通含義是不同的。生命本來就是無常的、短暫的,而慧命就不一樣了。我們的學問、智慧都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認為自己都明白了。明白了一些詞句和表面上的東西很容易自以為是。真正開悟證悟,明白真理的時候,不是這樣的。沒有開悟證悟之前,不要去評說、判斷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資格。因為你無法能夠解讀他人內心深處的東西。以前給大家講過,修行人有四種類型。
  • 明心、見性與證悟
    眼見空性之光像太陽一樣耀眼,連身體、我、眼,都分辨不出來,也無暇分辨,我只是光,無限、照耀。體驗了見性之後,人的能量會比以前大很多很多倍,可以用那股能量了。然而,無論是明心,還是見性,空性的力量仍然是客人,陳舊的自我才是主人。我仍然是我(自我)。「我」見到了一個無限的世界。在證悟之前,生命仍然是自我主導。
  • 解脫的原理就是要證悟緣起
    如果不想墮地獄,不想痛苦,就要去斷除痛苦的因緣。因緣都毀滅之後,果就不可能存在了。  比如說,如果曾經墮過胎,那是非常嚴重的罪過,按理說是要墮地獄的。但如果能勵力懺悔,就能斷除墮地獄的因緣。因緣不存在了,就不會墮地獄了。同樣,如果想成佛,也要創造成佛的因緣。  在內外所有的因緣當中,沒有一個是因緣自己去思考、設計、創造出結果的。
  • 悟了的人跟不悟的人,氣象不一樣(淨空老法師)
    《壇經》裡面說:不取相叫「禪」,不動心叫「定」。無論在什麼境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不著相就叫做「禪」;不起心、不動念叫做「定」。由此可知,要不要打坐沒什麼大關係,真正高明的定沒有跡相,行住坐臥都是禪定,嬉笑怒罵也是禪定,哪有那麼呆呆板板的!佛法是活活潑潑的。釋迦牟尼佛與華嚴會上諸菩薩,哪一個不是活活潑潑的?所以學佛最怕學成佛呆子,這個事情麻煩!念書念成書呆子,學佛學成佛呆子,這個錯了。
  • 普渡大學不給國際生I-20?假的!
    看到這張不知道什麼問題的回覆郵件,確實很讓人擔憂。然而,現在也並沒有很好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據家長說,一些機構和學生家長都在說:普渡大學不給被錄取的中國學生郵寄I-20包裹。甚至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開始腦補普渡大學不接受中國學生了。還有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報導:普渡不再是中國留學生的最愛....
  • 【法訊】慈誠羅珠堪布【2017亞洲弘法行】
    圓滿次第的氣脈明點修法也是一樣,當氣脈明點的修法修到比較高的程度——自由自在、任運自如的時候,如果沒有證悟空性,那就和外道的氣脈明點修法差不多,一樣不能獲得解脫,所以,一旦離開了證悟空性的境界,所有的修法都失去了最終的意義。
  • 弘法寺文殊菩薩聖誕日誦經法會為眾生消災祈福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頓輝) 鳳凰佛教通訊員頓行深圳報導:2016年5月10日(農曆四月初四),深圳弘法寺隆重舉行文殊菩薩聖誕日誦經法會。僧俗兩眾在大雄寶殿內誦讀闡揚文殊菩薩不可思議的《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為眾生懺悔滅罪,廣開智慧,祈願世界和平,國家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是日一早,大雨傾盆,參加法會的居士和信眾們早已聚在大雄寶殿內等待法會的開始。
  • 普渡大學——名字裡沒有理工二字的理工牛校
    而在這6所分校中,西拉法葉分校最為有名,所以我們說的普渡大學一般指的就是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這裡走出的理工科大牛,舉幾個例子了解一下?普渡大學的名字雖然沒有出現理工兩個字,但卻是名副其實的理工科牛校。我們從它星輝熠熠的校友錄中就可以窺見一斑。普渡大學的校友錄中,鄧稼先這個名字同學們一定聽說過。
  • 海外高校足球探秘 | 普渡大學
    2001年10月,清華大學以年薪10萬美元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學工業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開啟了外國一流學者任清華系主任的先河。 二.與足球相識相交閻言對足球的熱愛全憑感覺。沒有驚天動地的原因,沒有刻骨銘心的故事,僅憑熱血一意孤行。
  • 祈福大亞灣,果藏法師在獅子山觀音寺暢想:法界行走,弘法利生
    2008年10月18日,本老衣缽弟子印順大和尚榮膺弘法寺第二代方丈,正式升座。師答:「法界行走,如來如去,如如不動。」問法師:「為什麼本煥長老只有四個腳趾?」師答:「那是長老慈悲,不忍心踩痛了那泥土,只輕輕的踩了一下下而已。」眾人齊曰:「真慈悲,真讚嘆!」
  • 佛教:明心見性,悟後起修
    什麼是明心見性?什麼是悟後起修?一提到明心見性,從古至今都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就連見性的場景,歷代祖師都是用偈頌方式留給後輩參悟。當前佛教界之所以不出人才,主要原因在於學教者多實修者少,正所謂通教不通宗,如水灌竹筒,不管法師怎麼講怎麼說就是不通。當然,見性開悟的修行人也不是無師自通,只不過學習教理時容易上手,容易悟懂經文中的甚深法理。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句話,悟透受用一生!
    佛陀弘法四十九年,用了二十二年的時間講般若,《金剛經》則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此經蘊含宏大,教化世人如何消業、修福、開慧,有四句經文,悟透受用一生!其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諸法因緣生,緣生之法,無有自性,唯獨證悟「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妙明真心,才是究竟涅槃。其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中的「金剛」二字,意為金中之精堅者,它能斷世間萬物,破除對一切相的執著。
  • 創巴仁波切:證悟的心如何才能誕生?
    菩提——證悟的心——如何才能誕生?
  • 普渡大學宣布第九次連續凍結學費
    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市—普渡大學總裁米奇·丹尼爾斯(Mitch Daniels)周六(2月15日)宣布,該大學旗艦西拉斐特校區的學費將保持2012年的水平,直到2021-22年,這是連續第九年不增加學費。
  • 證悟到四禪以後,還要進行哪些修行,才能得到最終的解脫
    舍利弗對所有念頭不跟隨,不執著而得到解脫。舍利弗通過對自己受想行識的變化,一一進行確認,實證到了沒有念頭的狀態。內心沒有任何念頭的狀態已經出現,有眾多念頭的狀態已經開始去除。舍利弗對所有念頭不親近、不攀緣,讓自心解脫而安住。每當證得一個境界時,他深知還有更好的解脫境界,就更加努力修行並確認它們。
  • 修行人先滅三縛結,進而證得涅槃
    執著戒的人往往是對戒不明白,比方說,有些外道認為吃牛糞、受苦能夠幫忙解脫,甚至於有很多佛教徒認為沒有吃素,不能修行,不能解脫,這一類的執著就是戒禁取見。不管什麼宗教,其教徒都應該知道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一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如果他們不明白而執著,就是戒禁取見。
  • 異鄉好居——普渡大學留學生租房攻略
    初到美國,面對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大學,衣食住行都與國內有很大的差異,想必很多小夥伴都不知所措。今天,異鄉好居就給大家帶來普渡大學留學生的租房攻略。這麼好的條件,租金自然不便宜。兩人間的房子租金大約為每月$700-$800,並且這個房子是一年起租的,所以同學們要考慮仔細。     2.Granite    Granite旗下的房子在遍布整個西拉法葉,這裡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民房,設施略顯老舊,但是最大的優點是距離學校很近,並且房租價格合理,但是房屋內不提供家具。
  • 《悟學.第112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悟學.第112篇》論語. 子罕第九.新解讀(十五)悟學.十八子 20200330 亥-子9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皇疏:「孔子更引疾貪惡之詩證子路德美也。忮,害也。求,貪也。臧,善也。言子路之為人,身不害物,不貪求,德行如此,何用不謂之為善乎。言其善也。」南懷瑾解讀:「而不恥者」,他沒有自卑感,絲毫不覺得不如別人,這種氣魄不容易養成。通常穿一件蹩腳的衣服,到一個豪華的場所,心理上立即會覺得自己扁了。
  • 地藏菩薩是證得果位的法身大士,為什麼又會在地獄之中呢?
    說起地藏王菩薩可能還有很多人並不清楚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但是相信大家都看過《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在《西遊記》裡有一集真假美猴王精彩片段,在這一集裡面就出現過地藏王菩薩,真假美猴王為了證明自己是真的,向許多神仙求助過,而地藏王菩薩的坐騎諦聽也是知曉了猴王的真假,卻沒有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