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好篆書

2020-12-22 百家藝壇

篆書是一種非常美觀的書體,形體修長,結構對稱,線條圓轉流暢且有韻律,婉麗瀟灑,氣魄宏大,是書法藝術的瑰寶。這麼漂亮的書體,我們又如何練好呢?

要想練好篆書,必須學會筆筆中鋒,筆畫粗細均勻。篆書筆畫以圓畫為主,多圓轉而無方折,圓勁細挺是篆書筆畫的基本審美特徵。學篆書必須從基本筆畫入手,循序漸進,掌握好偏旁書寫技巧及章法的運用,是學好篆書的關鍵。

秀美典雅

一、基本筆法

篆書貴婉通流麗,其點畫最為簡單,只有「點」 「直」 「弧」三種筆法,用筆與楷書略有區別,追求的是圓勁,纖穠一致,曲和直都要有合度。

1.點法:篆書的點必須渾圓而沒有稜角,要求平穩而不攲側。其筆法是:自點的中心落筆,揭鋒外旋轉筆右回,像畫螺旋一樣。收筆時,筆鋒左轉,彎行向上,使收鋒藏於點的腹內,這樣寫出的點筆力凝聚於中心,水墨飽滿而精到。

2.直法。篆書的直畫必須首尾渾圓而藏鋒不露,筆畫中間和首尾粗細一致,不可忽粗忽細,不能斜和曲,落筆時和點的寫法相同。

弧的寫法

3.弧法。篆書的弧畫,運行方法和直畫一樣。只是在過筆時改直為曲罷了。弧筆的彎曲處,無論曲度大小,都要做到曲束折釵,圓融有力。中鋒行筆,且過且轉,如車輪和車轍,不可頓筆側鋒,導致出現稜角。弧的形狀比較複雜,有上弧、下弧、左弧與右弧之分,運筆規則是一致的,但順行逆行各不相同。

二、基本筆畫寫法

1.起筆、收筆要藏鋒,豐潤飽滿無折筆。

2.行筆要平穩,筆畫要寫得均勻。自始至終一筆寫成,中途不駐筆停頓,須流暢自如。

橫平豎直

3.橫要寫平,豎要寫直,迴環處可略捻筆桿,使筆鋒且行且轉,寫得圓轉勁健。

4、筆順寫法: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等。

三、基本結構

1.橫平豎直

2.左右對稱

左右對稱

3.上下正直

4.分布均勻

四、篆書的章法

端莊古雅

篆書作品通常要寫得端莊古雅,章法講究工整統一。一般情況下文字的排列都是豎成行橫有列,字與字的距離基本上是相等的。作品是由一個個字組成的,所以講章法首先要求把每個字的大小、長短、寬窄寫得適當,而各個字的筆畫也要粗細相當,這樣才能確保整幅作品有統一規整的感覺。章法講求結構嚴謹,追求對稱,縱橫有度,氣韻統一,秀美典雅的藝術風格。

最後,敬請各位大師留言許論,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練好中鋒
    要想寫好中鋒,必須心手合一即心正則筆正,筆正則鋒易於正。所謂中鋒是指書寫時,將筆的主鋒保持在字畫的中間運行,筆毫鋪開,筆畫兩邊如界,不攲不偏,書寫出來的線條秀美、流暢、圓潤飽滿。中鋒是書法的根本筆法,也是學習書法的基礎。由於筆鋒在點畫中間,易形成「錐畫沙」 「印印泥" 「屋漏痕」均為中鋒之筆。
  • 小學生初學書法,書法老師讓練篆書,這樣可行嗎?
    小學生初學書法,書法老師讓練篆書,這樣可行嗎? 現在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越來越多的書法老師選擇讓初學書法的小學生練習隸書或者篆書,這雖然不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歷史上就早已有之,但在當代卻明顯更多一些,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 從篆書起源到各時期的發展,從篆書欣賞到篆書的學習:雜談篆書
    篆書書法是中國書法的五大書體之一,它和楷書、行書、草書、隸書一道構成了獨特的中國漢字書法藝術。篆書的很多書法經典佳作,千百年來廣為流傳,至今仍被書法愛好者所學習和欣賞。在書法的五大書體之中,篆書恐怕是最神秘,最不為人所了解的一種書體。它如何的起源與演變?又在歷朝歷代各個時期如何發展?我們應該如何欣賞篆書?又如何學習篆書?當代篆書發展現狀?
  • 初學篆刻,我們為什麼要學好篆書書法?
    我是強烈主張學篆刻一定要練好篆書書法的。今天就來詳細說說這個問題。我的看法跟有些朋友的看法不一致,他們態度堅決並且持之有據:你看,漢代的工匠們,他們甚至可能都不認識篆書,更談不上篆書書法家,但是漢印卻成了千年之後的經典!
  • 《書法問集》725、有人不練楷書直接練行書,能練好嗎?
    生活在一個主要是楷書和行書環境下,一個書法家楷書寫不好,行書能寫好嗎?那麼我也可以練練篆書和隸書啊,這兩個好也可以寫行書?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書法家還挑這挑那嗎?上圖就是我們當代某個書法家寫的篆書和隸書,是不是怪怪的。【一人有感】理論上當然可以不練楷書,直接練行書。可是書法家不就是比其他的人字要好嗎?
  • 篆書筆法「三要」,如何具體寫出來?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吳昌碩篆書唐詩一首王澍在《竹雲題跋》中說:「餘常說篆法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言恭達先生以多年的篆書實踐和書學思考對「三要」進行了闡釋。孫過庭曾說:「篆尚婉而通」,其義簡潔而深邃,既闡述了篆書線條圓轉之形狀,通暢之氣韻,又強調了其中鋒用筆所表現出的線條形態,即飽滿、圓轉、通暢。劉熙載認為孫過庭的觀點不夠辯證,補充道:「餘謂此須婉而愈勁,通而愈節,乃可。不然,恐涉於描字。」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篆書篇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書法五種字體的練習方法,以便於使那些想學書法的人,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這個書法之「門」如何走進。篆書是漢字之「祖」、書體之「源」。篆書屬於古文字,自隸書等今文字出現以後,篆書的實用性就降低了,但藝術性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仍然是人們從事書法藝術的創造時重要的一種字體。象其他的如隸、楷、行、草等種種書體均是由篆書繁衍派生出來的。
  • 篆書委員會副主任高慶春,書法估價2000元,網友驚訝篆書能這樣寫
    篆書委員會副主任高慶春,書法估價2000元,網友驚訝篆書能這樣寫!中書協是書法家隊伍的頂尖組成人員,在這個書法系統內,又按照書法理論、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類別,分成了一些不同專業的委員會。事實上,這種分法有科學性,也有非必要性。
  • 書法名家石開篆書非驢非馬,網友批其鬼畫符,專家:篆書的大貢獻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領域都有其必須要遵守的規章制度,如果踐踏了這些東西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書法也如此。學習書法必須要遵守書法的基本法度,包括書法的用筆、取勢、結構等。石開篆書因此,石開教授在書法界的地位也是如泰山般巍巍,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 淺談篆書的發展
    圖6:秦朝李斯嶧山碑局部篆書被認為是中國文字的鼻祖,故碑額的題詞或冊頁的封面題詞,古人都習慣用篆書,以示莊重;而真行草等書法作品是絕不能用篆書落邊款的。因此,篆書有萬佛朝宗的說法,說他最古老是毫無疑義的。
  • 篆書書寫的筆畫順序(組圖)
    學過書法的人都應該知道,篆書比較圓滑,簡潔明了,看著簡單寫起來難,其中是蘊含著一定道理的。怎樣才能寫好一筆篆書呢?篆書的許多筆畫看似一筆完成,實則靠若干搭接筆而寫成的,要使接筆處不留痕跡,主要是前一筆的盡處無須回鋒,後一筆勢插入,兩筆重合正好將搭接處掩藏於筆畫之中。搭接筆是篆書筆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環,掌握了這一環節,就能使字舒暢婉轉,遒勁自然。
  • 李建軍篆書作品:明德守道,篆文煥彩
    篆書創作在先秦時期達到鼎盛,經過唐代的中興,到清代又重上巔峰。循著這一歷史軌跡,李建軍先學秦代的李斯和唐朝的李陽冰,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靈動之勢。唐代的李陽冰被譽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其篆書繼承了李斯的瘦勁風格,線條更加婀娜多姿,「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而對李建軍影響最深的,還是清代的著名篆書大家吳大澂。
  • 學篆書,從識篆字開始
    篆書是最早出現的漢字書體。學習書法不單是要學習寫字,還要了解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和與漢字書寫有關的知識,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一方面了解篆書基礎知識方面的內容,包括哪些主要的字體樣式,發展變化的基本過程,了解篆書的用筆、結字和章法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徵。
  • 它讓漢字有了標準——篆書
    篆書的來源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況。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篆書的特點大篆中形象字很多,表現方法千變萬化,結構法則無規律,因此比較難認。
  • 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字體-篆書
    篆書的來源 篆體,又稱為「篆書」, 是小篆、大篆的合稱, 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 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 練習篆書,什麼樣的毛筆更適合初學者
    並且隨著練習內容的調整與書寫水平的提升,對筆的應用和選擇也會隨之調整,本文就和初學篆書的朋友,一起探討一下筆的選擇。篆書線條的特點,之前在【篆法三要】的文章中分析過,主要就是「圓」和「瘦」,也就是要寫得富有筋力而且飽滿,因此用筆以中鋒為主。再加上筆畫特徵,主要是直畫和弧畫,長線條很多,和楷書有很大的不同。
  • 張旭光:寫好草書的秘密:必須學習篆書
    當代著名書法家張旭光在一次訪談中說:「人們想要寫好草書,就必須去攻克篆書,尤其是小篆書法。」對於他所說的這一句話,曾經出現了兩種形式的爭辯:一種認為,張旭光說有是風馬牛不相及,草書和篆書相差甚遠,學草書沒必要去浪費時間而去學小篆。
  • 迎合了評委的「好色」,這件篆書在書法國展獲獎
    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首屆小品書法展上,書法家張紅傑的篆書作品獲得優秀獎。這件作品取法清人篆書,氣息純正,也體現了較高的書寫水準。張紅傑首屆小品展獲獎作品對於這件獲獎作品,好的地方不多說了,來看看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注意。
  • 篆書尋出路!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篆書,在我國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書中,位居首位,充分說明了它與其他四種書體的關係。亦即是說,其他四種書體均由篆書衍變而來,從中可看出篆書在中國書體發生、發展中的首要地位。
  • 書法學習中如何正確掌握線條練習?別讓盲目瞎練害了自己
    首先,要明確練習的目的,自己要知道這樣練是為了什麼?例如在我們的篆書學習班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中鋒用筆的駕馭能力,會採用「拉線」等方法來練習中鋒行筆,這是非常好的辦法,因為小篆用筆基本就是中鋒,不會有隸、楷那麼多的提按變化,所以練習「拉線」,配合小篆臨寫是特別有幫助的。其次,是解決怎麼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