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的飲茶文化,大多都是以熱開水來衝泡,既可享受茶葉散發的優雅香味,又能品嘗茶湯中甘甜味醇的滋味。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冷泡法」——一種突破傳統的喝茶法開始流行起來。尤其是在夏天,越來越多的人用「冷泡法」泡茶,不僅方便,還清爽祛暑。
那什麼是「冷泡法」?「冷泡法」怎麼泡茶?
今天茶小鳳為大家介紹一下。
冷泡茶,即以冷水來衝泡茶葉,可以說是顛覆傳統的一種泡茶方法。
而此處的冷水並非指冰水,是指涼開水或常溫的礦泉水。與傳統的熱茶泡法相比,冷水泡茶,茶葉的滋味會較難滲出,因此常需將茶葉泡上好幾個小時方可飲用。
☞ 準備:茶葉、冷開水(或礦泉水)、玻璃杯等容器。
☞ 比例:水跟茶葉比例約50毫升比1克,這樣的比例口感最好,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減。
☞ 等待:靜止室溫時間2~6小時後,即可將茶湯倒出飲用,茶味甘醇可口(或過濾茶葉後放冰箱再冷藏)。綠茶的時間短一些,2小時就出味了,烏龍茶、白茶的時間要長一些。
小貼士:
⒈ 冷泡法泡茶玻璃杯最好。
⒉ 冷泡茶做好後,儘量在短時間內喝完,即使沒喝完也要放冰箱冷藏,但不要超過24小時,但如果身體虛弱,不能吃生冷,那麼建議不要放,室溫冷泡2~6小時候就可以喝,也不要加冰塊、薄荷和菊花這些性寒的東西。
⒊ 如果喝慣了溫熱的水,可以先用冷開水泡茶,將需要的營養物質獲取後再加溫水,這樣茶裡的多種健康成分都喝著了。
茶葉富含700多種物質,具有極高營養價值,但經沸水衝泡後,很多營養物質被破壞。近年來,茶學專家紛紛嘗試用各種辦法來解決既保留茶葉的口味,又保留茶葉營養成分的雙重問題。冷泡茶便是其中成功的一個方法。
整體而言,冷泡茶茶湯各化學成分含量會隨浸泡時間增長而增多,在浸泡兩小時之內變化量為最大,但一定時間後,溶出量變化不大。浸泡8小時以後,除咖啡因含量外,其餘各成分均高於熱泡茶茶湯。
當熱水衝泡後,茶葉中有降糖作用的多糖類物質會被嚴重破壞,且熱水很容易將茶鹼和茶中的咖啡因泡出,這都無助於降糖。而冷開水泡茶因為需要較長時間,這樣茶葉中的多糖成分能被充分泡出,對糖尿病患者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茶葉中的咖啡因具有一定的提神效果,這是為什麼很多人喝了茶晚上失眠的重要原因。而將綠茶在冷水中浸泡4-8小時,對身體有益的兒茶素便能有效地泡出,而咖啡因只有1/2以下,這樣的泡法可以降低咖啡因的釋放,因此不影響睡眠。
一杯好喝的冷泡茶,不加糖就有自然的甜香,口感甘醇。但並不是每一種茶葉都是適合冷泡法。
1、用冷水泡茶最好選用新茶,這樣才能喝出香醇滋味。
2、發酵程度較低的茶葉,發酵越輕、越生的茶冷泡起來口感更為芬芳甘美。比如:綠茶、發酵較輕的烏龍茶、白茶中的白豪銀針和白牡丹都比較適合冷泡。
一般來說,除了綠茶,其他那些時間越長久的茶,就越不適合冷泡。而紅茶雖然屬於全發酵茶類,但對於一些細嫩的紅茶,尤其是高檔紅茶,用冷水衝泡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它相比綠茶的浸泡時間會有所加長,一般要3小時左右。茶葉冷泡在2小時之後水可浸出物質會增加許多,但紅茶因發酵程度的關係,所以還可以適當的延長浸泡時間,浸泡時間越長口感又會不一樣了。
紅茶是包容性很強的一種茶類,熱泡冷泡甚至冰水泡都沒有問題。其實冷泡紅茶的時候有很多種方法,有人還是會用熱水將茶葉泡開,然後加冰水放進冰箱;也有人直接用涼白開直接泡好然後放進冰箱裡,還有人直接用冰水泡紅茶,其實這些都可以。但它們的差別在於水溫的不同,紅茶的物質揮發的程度就不同。一般溫度越低,紅茶的香氣物質難以揮發出來。
可能會有小夥伴問到如果用涼水泡紅茶會不會傷胃的問題,其實茶小鳳認為,假如一個人的體質不好喝涼水都會不舒服,那喝冷泡茶肯定也會不舒服,這取決於個人體質的問題。
如果某種熱茶的口感是你的菜,那麼,茶小鳳也不能保證冷泡茶能泡出你最滿意的口感。So,用品嘗新茶品的心態去試試冷泡茶,這才是正解啦。
茶友們在選擇正確的喝茶方式的同時,也可以偶爾嘗試一下新穎的泡茶方式。炎炎夏日,快給自己泡一杯清甜的冷泡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