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春日般的躡手躡腳,夏天幾乎是以鑼鼓喧天的方式到來了,驕陽拼命炙烤,鳴蟬放肆喧叫,天地間蒸騰起的暑氣,爭搶著向人的衣衫裡鑽。
從古代的冰鑑、蒲扇、玉枕,到現代的空調、西瓜、奶茶,人類在對抗夏天的道路上,已然招式百出。即使愛茶之人,也開始琢磨如何讓熱騰騰的茶水,變得和夏季更搭。
於是,一種新興的飲茶方式流行開來,健康且非常適合炎熱的夏日飲用,那就是「冷泡茶」。與香濃的熱茶不同,冷泡茶的滋味是清甜涼爽,配著悶熱的空氣,咕咚一口下肚,讓人瞬間從炙熱中逃離。
「冷泡茶」不是近期才興起的新風尚,它最早流行於日本,在夏天,許多日本的家庭主婦們會拿冷水泡一大壺綠茶,放置2-6小時,即可供家人及客人隨時飲用。二十世紀傳於臺灣,並迅速風靡全臺,藉由兩岸的文化交流冷泡茶也逐漸擴散至內地。
冷泡茶,顧名思義,冷水泡茶。這裡的冷水指的是涼開水、礦泉水或冰水等。冷泡茶做法簡單,500毫升的水加2~3克茶葉,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減,泡完後靜置2~6個小時,即可飲用。
冷水不似熱水會將茶葉內質迅速逼出,低溫狀態下,散發苦味的單寧酸和咖啡因不易析出,因此相比傳統茶來說,會相對清甜鮮香,一口飲下時茶湯的衝擊力並不會太強,卻在不知不覺中溢滿唇舌,令人回味無窮。冷泡茶的情調,是一種欲語還羞的內斂,不俗不空,恰如其分。
臺灣作家林清玄也是冷泡茶的偏愛者,他在《吃茶的方式》中這樣描寫自己對冷泡茶的喜愛:
在夏天,我喜歡喝冷泡茶。市場上的冷茶,像開喜烏龍茶、御茶園、茶裡王、就是茶……都只是掛著茶名的水,一點也稱不上茶。真正的冷泡茶,是把最好的茶葉泡在礦泉水中,冰入冰箱,泡上一夜。或者將冰透的礦泉水,放入一把茶葉,等茶葉張開,即可飲用。
好的冷泡茶,與熱泡茶不同,熱泡茶是逼出茶葉的氣息,香比味盛;冷泡茶是使茶葉甦醒,味比香美。好的冷泡茶,能甜入每一個味蕾,甘美沁入胸腹,進入每一個毛孔。
在夏日的午後,把一杯五百CC的冷泡茶一飲而盡,觀想著:「我喝的不只是一杯茶,這杯茶裡有山林的雲氣,也有生命的能量;這杯茶裡有美好的陽光,也有愛和幸福。」這時,就會感覺到自己多麼柔軟和盈滿。
——林清玄《吃茶的方式》
冷泡茶現在成為了很多人的夏季新寵,但並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冷泡。冷泡所用茶葉要特別講究,大致而言有四個原則:一選新茶,不選老茶;二選生茶,不選熟茶;三選好茶,不選劣茶;四以礦泉水浸泡為佳。
白茶工藝天然,有著解暑、降溫的功效,胺基酸含量豐富,極易在冷水中溶解,因此,茶湯分外清甜,耐泡度高,非常適合冷泡。
鼎白茶業的新茶銀針以其清鮮甘甜著名,素來有「鼎白針好」的美譽,最適合冷泡。冷泡的白毫銀針茶湯透涼,白毫顯露的嫩芽中可溢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鮮香,茶湯入喉,口中會留有清鮮甘甜之感,餘味悠長,是夏日解暑的一味良藥。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食品成份與分析雜誌》)上的一篇科研文章,研究了不同衝泡溫度和時間對不同類型茶葉(白茶、綠茶、黑茶、烏龍茶)抗氧化活性影響,結果發現白茶是唯一一個用冷水浸泡依然具有高氧化活性的茶葉。由此可見,冷水衝泡白茶作為日常飲品對於健康是有益處的。
溫度給予茶湯不同的味蕾體驗,習慣了熱飲的口感,夏日炎炎,不妨探索感受下冷泡帶來的別樣滋味。早上泡一壺冷泡茶,從早喝到晚,讓茶葉在低溫下慢慢變濃,等待著它浸出甜,透出鮮,好好享受一番曼妙的慢生活、慢滋味。
閒時也可以試著在茶中加入蜂蜜或牛奶進行調味;或是加果汁、酒類等調製成花式飲品;加入青梅、檸檬等配料試調果味冷泡茶說不定也會有一番驚喜。趕快去嘗試吧!如果你發現冷泡白茶的新方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