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2020-12-13 綠楊夜話

青春期是什麼?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

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

2020年12月9日下午,由揚州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婦聯指導,益智教育基金會、邗江區教育局、立智微教育主辦,廣陵區教育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業局協辦的「2020年家庭教育年度公益講座的活動」聚焦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話題,主講嘉賓王玉新在會議中心階梯教室為200多位家長做了《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讀懂青春期孩子,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的專題講座。

嘉賓名片:

王玉新,曾任揚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現任揚州市旅遊協會會長、揚州益智教育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從事教育工作多年,致力於踐行家庭教育,首倡「三方攜手、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推廣模式,在國內外做過多場家庭教育報告,2017年作客揚州講壇,主講「如何當好孩子的第一老師」。

「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同頻共振,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王玉新開篇先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將家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0—9歲早期家庭教育,10—19歲青春期家庭教育以及成人階段的家庭教育。

青春期是什麼?

王玉新表示,一般女孩10歲以後,男孩在12歲前後就進入青春期。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定義在10-20歲,而人腦的發育要到25歲才能完全成熟。青春』的大腦,導致了他們種種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半幼稚半成熟,半兒童半成人的特點。生理和心理成長不匹配。」

對於孩子青春期,王玉新認為家長要有清晰、明確和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他認為,青春期是一個人的成長期,關鍵期、特殊期。青春期是加速器,是分水嶺,是裡程碑。「青春期的孩子有的健康勃發,綻放生命的活力,成長成熟;有的則有網癮、早戀、厭學、出走、煩惱、自閉……青春的花朵,有的結出碩大的果實,有的卻凋謝了。」

孩子們有成長的煩惱,家長為此更是生出各種煩惱,他們常會問,我們的孩子怎麼了,他們不再如小時候那般可愛,進入青春期後,與我們反抗、對立,甚至常常鬧情緒。可是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既不能推卸責任,更要有使命感,幫著孩子度過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

他們的需要有正當的,也有非正當的,如何教育他們進行區分。

青春期孩子正面的需求,希望被發現,被認可,被尊重。王玉新說,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中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安全、社會、尊重及自我實現。「這個階段,青春期孩子對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迅速上升,引導好會激發活力,使他(她)蓬勃向上,引導不好就會自暴自棄。」

在這個階段,青春期孩子還有許多不好的負面需求。王玉新歸納出以下四條。一、尋求過分關注:性別特徵的出現,情竇初開的萌動,吸引異性的冒險,是否被關注的敏感,在這個階段不時地表現出來。二、尋求「權力」:希望自主決定,渴望自由空間,喜歡自我表現。三、尋求報復:不願示弱,受到委屈即謀求報復,無奈時就自我摧毀。四、尋求自暴自棄:沉迷遊戲,尋求成就感,厭學出逃,尋找新的世界。五、尋求興奮:集中的表現在玩手機,無法控制自己。

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

王玉新表示,作為家長,首先要關心和愛孩子,但是這種關心和愛,並不是一切依他(她),一定要克服三個過度。過度關心、過度期望以及過度培養。了解孩子的外在,了解他的內在,走近他的內心。如果心與心相通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王玉新認為,教育青春期孩子,其次要堅持「和善而堅定」核心教育理念。所謂和善要「尊重孩子」;堅定要「堅持原則」。既不要和善而不堅定,又不要堅定而不和善。

他分別又從四個關鍵點進行闡明。一、平等——孩子同樣也是人,作為父母不要居高臨下;二、互愛——讓孩子學會感恩;三、有節——讓孩子學會節制,一個沒有節制的人,如果沉湎於某一個愛好中,是無法自我走出泥潭的。四、引導——引導孩子憧憬未來,面向未來。分為三個方面。人生目標的引導,生理心理的引導,和學習生活方面的引導。就生理心理的引導,王玉新認為,比如性成熟這方面。學校雖然有,但這一課更需要母親給女兒,父親給兒子多講講,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們男女之間如何相處和把握。

教育青春期孩子,王玉新認為,要講究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歸納總結三個關鍵點是「愛有原則,教有方法,家有溫暖」。分別闡述是:愛有原則要做到「不溺愛、不濫愛,有原則的愛」;教有方法要做到能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共同學習,探討問題,排除煩惱」;家有溫暖,則家庭氛圍要「平等、互愛、和諧、溫馨。」

演講的最後,王玉新以路遙的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作為結束語。「青春期就是每個孩子成長緊要處的那幾步,作為家長,我們要陪孩子平穩快樂地度過。」( 網友 萍荷相依 撰稿)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 家長要做的8件事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
  • 孩子青春期「情竇初開」,家長堅持三步曲,避免孩子「偷吃禁果」
    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係發展。而當我們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我們家長一定要做好這幾步,避免孩子「偷吃禁果」↓一:平常心看待早戀用平常心去面對對於孩子早戀,其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 孩子青春期「易燃易爆」,家長如何逞強與示弱?
    兒子迪迪15歲了,處於易燃易爆青春期,正是「豆腐掉到灰堆裡——吹不得打不得」的狀態。大道理都懂,小事情做不好。比如體重超標,又不喜歡吃青菜。早餐時,故意對青菜視而不見。作者:辛上邪王金輝 製圖中午坐在餐桌上,迪迪說,和爸爸一起做飯的時候,爸爸剛引經據典地教育完他。我問:「怎麼引經據典了?」迪迪說他背不下來,要爸爸背。
  • 家庭教育心理說:孩子青春期性教育、孩子初三了,家長怎麼做?
    如何正確引導,防止青春期孩子的性行為呢?聽聽金尚中學心理名師李遠怎麼說01首先,青春期孩子身心發育還未成熟,性行為會給女生心理帶來極大壓力,心靈備受煎熬。其次,給女生身體健康特別是生殖健康造成嚴重傷害。
  • 青春期孩子常有心理偏執現象,為避免教育失控,家長需掌握這些
    不願意被管教,成了青春期孩子最常見的現象。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他們常會有一個看似很充足的理由,如認為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事,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可是到頭來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很多事上並沒有做好管理,只不過是單純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甚至以玩兒為主。
  • 青春期孩子上課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千萬別輕視,可這樣解決
    當家長越來越讀不懂自己已經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時,在很多時候不要說無力教育了,就連正常的溝通交流都變得非常困難。正如一些青春期孩子家長常對我說:「老師,我現在真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聊天,我生怕一張嘴就人家給怒回來。」像這樣的家長,顯然與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出現交流障礙。
  • 怎麼說青春期的孩子才會聽
    可能青春期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很頭痛,就是覺得青春期他是一個叛逆期,怎麼說孩子都不會聽,對嗎?那我們現在啊先來看看青春期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青春期呢?一個很通俗的說法就是當孩子不再認為爸爸媽媽能上天摘星星的時候,當他不再完全聽從父母的意見的時候,那他就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候似乎家長碰到了很多的挑戰,因為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然後他還會頂嘴,他不聽他也不做,他不再盲目的崇拜家長了。
  • 青春期孩子秘密多愛鎖門?家長強行拆了門鎖,卻給孩子安了心鎖
    有次自己想進去想給孩子送點水果,孩子就打開了門縫,自己接了過去,根本沒讓我進去。"小陽媽媽還表示,說也說不得,每次考試都在退步,勸說小陽好好學習,回應的確是摔門聲。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更要注重與之的相處方式。許多家長存在一個誤區,孩子處於青春期不聽話就一定等同於叛逆。其實不然,這類家長並沒有從根本上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特徵表現,所以造成這樣錯誤的認知。
  • 青春期孩子瀏覽不健康網站,家長該如何引導?
    學校對於青少年性教育不重視,教材內容枯燥乏味;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該在這方面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農村留守女孩更是得不到關心和教育。孩子遇到性問題或性知識方面的需求,往往不知到哪裡去諮詢。有些家長自身沒有做好榜樣,對性持錯誤態度,會影響孩子對性的態度和與異性的交往方式。在上海社科院發布的《上海社會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中,有針對上海青少年性健康做的調查。
  • 給父母老師的建議請收好!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
    這篇文章從腦科學、心理學的角度對青春期孩子的行為進行比較通俗的講解,文末附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技巧,一起來看。 01青春期可能要到30歲才能結束 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
  • 對待孩子青春期?90%以上的家長都做錯了,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
    其實,家長要想更好地處理好孩子青春期問題,關鍵要了解孩子青春期期間的心態。很多人都說,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個三歲的小孩,說翻臉就翻臉,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這就是青春期發育應該有的特點。因為青春期孩子生理急劇在發育,引起心理上的變化。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比較壓抑,其寓意引人深思,作為家長要充分重視這個特殊時間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就像《一僕二主》裡的楊樹苗,滿18歲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跟自己喜歡的人浪跡天涯,但父親說模特不是正經職業,浪跡天涯就是要飯,可當她倔強的邁出自認為能夠證明長大的那一步的時候,卻茫然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裡。
  •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這位媽媽含淚告誡,千萬不能這樣做!
    這位媽媽說,每次挨完打,孩子並沒有改正,也不會認錯,反而會更加敵視地看著她,不和她說話,成宿成宿地泡在網吧裡。其實她也能意識到,這樣打孩子對教育孩子沒有任何幫助,打完孩子以後更加惡劣的母子關係也讓她無比後悔,但是每次孩子叛逆地不服從老師和家長時,她就控制不住滿腔的怒火。她抱怨孩子不爭氣,不學好,更抱怨自己運氣不佳,「怎麼就攤上這麼一個難搞的孩子」?
  •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定這樣的溝通,才不至於失去他
    最近小柔也接到了不少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諮詢 大部分是家長反映孩子性格叛逆不愛學習 十七八歲的年紀,說什麼也聽不進去,甚至一句說不對,孩子就要和父母吵起來
  • 「解碼青春期」煙臺北大青鳥教質部夏怡寧老師青春期父母情商課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有同樣的感受:孩子小學、初中的時候非常聽話,歲月靜好,但如果孩子走進了青春期,相信你一定體會到了「叛逆」的厲害,那個原本讓你省心的孩子開始有意疏遠你,嫌你嘮叨,嫌你愛管閒事,動不動就和你爭吵,甚至故意和你「對著幹」。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是門技術活,我們在家裡家用電器都有說明書,那我們的孩子其實也是有說明書的,接下來夏老師就帶領家長們去學習怎麼去用我們的智慧和孩子相處。
  • 【青春期訪談錄音】阿木老師青春期心理訪談系列
    當孩子一年年成長,一日日高過父母的肩頭,每時每刻都要展現他們的與眾不同時,我們才恍然一驚:孩子,終究是走到青春期了。原來青春期就象一座活動的火山需要表達、需要展現它的生命力!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基本已人到中年,好似河流漸漸寬廣亦漸漸平緩,這河流也許忘記了自己也曾經激流澎湃,肆無忌憚的衝刷過巖石和峽谷。面對這些孩子,父母有太多不解、太多失落、甚至憤怒。感謝阿木老師與我們一道讓歲月流轉,我們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孩子,這寬闊的河道就會有更多包容,與激流碰撞時更多的會是溫暖是關懷。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莫及)
    排在第一位的是6歲以前,第二位的是青春期。孩子只要對成人是仰視的,心理上就有一種不得不服從的感覺。而當孩子已經對成人是平視、俯視的時候(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在身高上,對很多女老師基本上就是俯視了),他會覺得老師、家長現在說我得掂量掂量了!有的爸爸打孩子,孩子說你別打我,再打我也動手了。他已經跟你平起平坐了,身高會決定他的視線,視線會影響他的心理,他會開始不服了。
  • 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請家長一定要為孩子做這5件事!
    父母看到青春期孩子如臨大敵,老師遇到青春期孩子頭疼不已,孩子們自己到了青春期則需要面臨四面八方的戰鬥,這一切都在訴說著青春期的不易。環顧四周,發現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們常常為此苦惱不已、無計可施。《為什麼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或許可以幫父母們解惑。
  • 青春期孩子叛逆、暴躁、不好管……超實用的溝通技巧來了(家長必看)
    短短幾句話裡分別用了「小心翼翼」「一不小心」「惹到」等詞,到最後乾脆說自己「活得像孫子一樣」。語氣之卑微,把青春期孩子父母的「難」表現的淋漓盡致。除了這位媽媽,後臺也有不少家長跟虎媽吐槽,明明是想心平氣和跟孩子來一場親子交心,可孩子的反應卻往往讓人心寒:要麼「裝聽不到」,要麼「一點就炸」。本該是世上最親密的親子關係,最後卻處得像仇人一樣。
  • ...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引發悲劇,家長謹記,孩子青春期叛逆的20個表現
    父母無不愛其子女,但家人之間的相處方式也值得認真思考,不要因小事釀成大禍,尤其要關注、關心青春期裡的孩子。孩子進入青春期,大多會展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很多父母會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不要總是找孩子的問題,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下列這20個細節,父母必須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