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情竇初開」,家長堅持三步曲,避免孩子「偷吃禁果」

2020-12-23 湯小米育兒

青春期是一個人生必經的、自然的階段,這個發展的重點,是讓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從家庭走向社會,從父母走向朋友。青春情從身高變化到心理變化,對待父母從仰視變成平視。

所以青春期,孩子非常叛逆,避免不了跟我們吵架。除了心理變化外,青春期也是性意識覺醒期,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

但青春期還有一大難題擺到了我們家長面前,那就是——早戀。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春心萌動的時候,很容易對異性產生好奇、愛慕、崇拜的心理,導致了早戀的發生。大多數家長聽到早戀這個詞,都感覺束手無策。

早戀的危害

早戀荒廢了不少優秀學生的學業,毀了不少孩子的前程。早戀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績優秀、出類拔萃者,但因為早戀,使他們過分好奇、興奮、痴迷,過分沉醉於愛的幻想中,再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青少年學生要珍惜青春年華,不要被異性的撞擊弄昏了頭腦,特別需要的是冷靜理智和。「早戀,像是一枚包著糖衣的苦果!」早戀是一朵帶刺的玫瑰,我們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觸摸,又常常被無情地刺傷。

孩子會早戀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早戀,是很多家長都糾結的問題。

一:虛榮、好奇、愛面子,認為別人有異性朋友,在這種虛榮心、好奇心的驅使下也會找異性談戀愛,模仿大人,認為自己長大了,來贏得別人的關注。

二:叛逆期,青少年在兩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的幹預所產生的早戀現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係發展。

而當我們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我們家長一定要做好這幾步,避免孩子「偷吃禁果」↓

一:平常心看待早戀

用平常心去面對對於孩子早戀,其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做家長的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在孩子上初中後就要不時的跟孩子交流這個問題。沒事問問他們學校是不是有搞對象的,讓孩子在心理上覺得你對這個事不是很在意。同時,說的次數多了,他也可能就不那麼好奇了。

二:建立適當的原則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陷入愛情中,管不住自己的心,父母再怎麼「苦口婆心」都難以奏效。此時,你可以告知他一些正常交往的原則,要求他告訴你他們交往的情況,做一點交往時間和地點的要求,做一些交流話題和接觸的要求。只要你們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他會答應的。

三:告訴孩子責任

教他去規劃未來。試著詢問他的感覺,而不是跟他說談戀愛這件事本身不好。談戀愛本身是沒有對錯的,重要的是看他有沒有意識到並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比如你問問他喜歡那個女生哪裡?他對未來是怎樣規劃的?指出他的觀點裡有哪些是不妥的,他的規劃裡有哪些不現實的。

讓他去做一些承諾,承諾他要取得怎樣的成就,承諾他要有怎樣的品行。如果他能做到那就放開他吧,現實能給他答案。最後如果沒能改變他的想法,然後期間他沒能達到他的承諾,你可以正當地終止他們的關係;要是他受挫了,不要去指責他,給他依靠安慰就行了,那時我想他已經學到了很多。

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家長也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有事沒事向孩子大吼大叫,爆粗口也是不能有的。還有就是要跟孩子多溝通、尊重孩子。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家長不能夠「較真兒」。

我們家長如果過於跟孩子較真兒,對孩子心理上造成過多壓力,孩子很可能會做出很多更極端的行為,所以,我們父母該怎么正確的教導青春期的孩子就非常重要了。

這本《別跟青春期的孩子較勁》裡面的方法對於處理孩子青春期的問題很有用。

從書中讓我們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拆掉隔閡的「牆」,跟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陪孩子度過「危險」青春期。

書中記載了關於青春期孩子的問題、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孩子青春期的特殊行為和心理、孩子青春期的早戀問題、孩子青春期網癮問題。

多個角度,全面幫助家長應對孩子的青春期。這套書的創作者就職於首批「四川省示範高中」資中縣第二中學,對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有著深刻的見解,業餘為教育專欄寫文章,讀者群體廣泛。

青春期的孩子並不像「洪水猛獸」一樣可怕,我們家長只要找對方法,照樣可以輕鬆度過青春期。

對這套書感興趣的家長,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了解詳情購買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心理說:孩子青春期性教育、孩子初三了,家長怎麼做?
    構築青春期性教育的三道防線如今,中學生談戀愛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一些少男少女由於受到社會環境和流行文化的影響,視戀愛乃至偷吃禁果為酷,極容易產生嘗試性行為的強烈欲望,「勇敢」地偷吃禁果後,卻無法面對導致的後果,不少少女因此走上歧途甚至絕路。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青春期是什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2020年12月9日下午,由揚州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婦聯指導,益智教育基金會、邗江區教育局、立智微教育主辦,廣陵區教育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業局協辦的「2020年家庭教育年度公益講座的活動」聚焦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話題,主講嘉賓王玉新在會議中心階梯教室為200多位家長做了《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讀懂青春期孩子,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的專題講座
  • 青春期孩子常有心理偏執現象,為避免教育失控,家長需掌握這些
    一、青春期孩子心理偏執現象面面觀。1、我說對就對,這就是我的看法,我就堅持我的看法。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從心理成長變化上已經不再是幾歲小孩子,而是把自己置於一個大人的地位,他們總認為自己並不比父母懂得少。
  • 誰偷吃禁果?禁果是什麼?
    傳說亞當夏娃受毒蛇的鼓惑偷吃了禁果,才從盲人,變成了擁有眼睛的智者,我不信任何教派,只是聽後好奇,分享一下供大家參考。聽說創世紀,是神創造了一切,人從受造之日,即是完美的,萬法具足的,如果沒有雙眼?人還完美嗎?
  • 禁果效應丨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是人類的天性
    這就是心理學的「禁果效應」,也叫「亞當與夏娃效應」。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中,家長與老師都會有意或無意地使用「禁果效應」,但其導致的後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如果能了解禁果效應的發生機制,就能避免「禁果效應」中消極因素帶來的惡果,讓「禁果效應」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前進的動力,並讓孩子找到更好的前進方向。
  • 青春期孩子秘密多愛鎖門?家長強行拆了門鎖,卻給孩子安了心鎖
    有次自己想進去想給孩子送點水果,孩子就打開了門縫,自己接了過去,根本沒讓我進去。"小陽媽媽還表示,說也說不得,每次考試都在退步,勸說小陽好好學習,回應的確是摔門聲。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更要注重與之的相處方式。許多家長存在一個誤區,孩子處於青春期不聽話就一定等同於叛逆。其實不然,這類家長並沒有從根本上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特徵表現,所以造成這樣錯誤的認知。
  • 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現早戀怎麼辦?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內心也慢慢開始有了變化,會對某個心儀的女生送花。那麼各位家長,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們家的孩子也出現早戀的現象呢?也許還有很多爸爸媽媽被蒙在鼓裡,對於孩子在學校有沒有早戀的情況渾然不知,覺得自己家的乖寶寶肯定不會早戀的。早戀這種現象,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無論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或者是學校的老師來說,都是一個很反對的現象。
  • 初中女孩脖子出現「草莓印」,父母沒打罵,一招解決孩子早戀問題
    文|文兒愛情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情感,孩子長到一定年紀情竇初開,有愛戀的感覺,父母不必如臨大敵,而是應該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正確地處理。關於這一點,我大哥大嫂對侄女的教育就很好。哥哥和嫂子考慮到如果粗暴地制止侄女戀愛,比如採取打罵手段,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就採取了更加溫和的手段——寫信,最後成功解決了侄女早戀問題:先設法告訴孩子,父母已經知道她早戀,並恭喜她我哥和我嫂子,與多數中國的傳統父母一樣,內斂、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交流,所以一開始商量怎麼跟侄女討論早戀的問題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比較壓抑,其寓意引人深思,作為家長要充分重視這個特殊時間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01 叛逆不是孩子的樂趣,孩子自己也很痛苦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其實像一個無頭蒼蠅,他們迫切想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想要證明長大的意義,想要得到尊重和理解,這些複雜的情緒糾纏在一起無處宣洩的時候,就會被無限放大,繼而表現為家長口中的各種「不懂事兒」,其實他們自己也在痛苦的掙扎。
  • 未成年人的性與愛:那些偷食禁果的孩子,都在想些什麼?
    01  好孩子們的秘密總有些父母認為,只要小孩好好念書,成績優秀,就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了,因為好孩子是不可能偷食禁果的。她說,如果能跟父母早有交流,或許就能避免那次衝動的行為,至少不會發生得那麼早。
  • 養育孩子的禁果效應,99%的家長對此一無所知
    但家長們看見孩子擺弄電腦和手機時,心中總是警鈴大作:糟了,孩子要染上網癮了,必須嚴令禁止強行幹涉。殊不知越禁止,越有誘惑。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禁果效應,也稱潘多拉效應。它來自希臘神話,完美的女人潘多拉有一隻魔盒,諸神告誡她不要打開,但這反而引發潘多拉的好奇心與欲望,她終究忍不住打開了,罪惡與災難通通被釋放出來。
  • 青春期孩子上課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千萬別輕視,可這樣解決
    4、管理好孩子的手機,避免孩子寫完作業後不馬上睡覺而是玩手機。為了防止青春期孩子晚上寫完作業後,關上房間門玩手機而不睡覺,家長需要在平時給孩子立下規矩:晚上睡覺時必須要把手機交給爸爸或媽媽管理。只要通過家庭會議形成決議,家長也能給孩子講明這樣做的原因,就是為了保障孩子有穩定的睡眠時間,避免第二天上課犯困,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一般來說,只要家長持較好的態度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時,青春期孩子是能夠理解父母的苦心,也能夠遵守規矩。
  • 孩子青春期「易燃易爆」,家長如何逞強與示弱?
    兒子迪迪15歲了,處於易燃易爆青春期,正是「豆腐掉到灰堆裡——吹不得打不得」的狀態。大道理都懂,小事情做不好。比如體重超標,又不喜歡吃青菜。早餐時,故意對青菜視而不見。作者:辛上邪王金輝 製圖中午坐在餐桌上,迪迪說,和爸爸一起做飯的時候,爸爸剛引經據典地教育完他。我問:「怎麼引經據典了?」迪迪說他背不下來,要爸爸背。
  • 更年期女性遇上青春期孩子怎麼辦?
    這個年齡段的女人恰巧遇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很多女人都處理不好母子(女)間的關係,通過各種資料了解到這個階段女人該如何面對孩子的問題。1、首先作為母親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情緒。明白自己面對的孩子不再是小孩子了,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發生了變化,已經長大成人到了青春期了,不再是那個聽話的孩子了,是有獨立思維的青春期孩子了,認識到這點,作為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就會有所改變。
  • 男孩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家長要管好,不然別怪孩子叛逆
    家裡生了兒子的家長,大多都很苦惱。那就是當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各種問題就隨之顯現。尤其是孩子叛逆和比較敏感的性教育話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所以說,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要重視並且管好孩子,不然以後難管教,就別怪孩子叛逆:1.適當地性教育為了避免孩子做出錯誤的舉動,父母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
  • 對待孩子青春期?90%以上的家長都做錯了,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
    孫卿表示,對於孩子青春期問題,90%的家長都做錯了!孩子在青春期期間,需要的是尊重和認可,而不是謾罵和指責!提示:解決孩子青春期問題,家長要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孫卿表示,原來孩子非常乖也很聽話,突然間變得不聽話;孩子突然變得不願意與家長溝通、不讓家長看日記、不讓家長進自己房間;孩子不願意上學等等都是青春的常見的表現。
  • 「禁果效應」告訴我們,為何越是被反對的情感,越表現地火熱?
    更有甚者,教育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孩子不能與異性獨處,不能觸碰對方的身體,不能盯著對方看,我們有民族傳統美德的束縛,男女授受不親等等」於是只有極少數乖巧的同學就會選擇乖乖讀書,避免家長和老師說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 老師讓家長突擊檢查孩子上課設備,引發爭議,如何看待孩子早戀?
    近期,一張某家長群的截圖在網上瘋傳,引發網民熱議,具體內容為:各位家長,從此刻到今晚24點之前,請突擊檢查學生使用的上課設備(包括手機),包括瀏覽器歷史記錄、朋友圈贊記錄、聊天記錄,結束後需要跟老師通報檢查結果。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 家長要做的8件事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
  • 跟青春期孩子相處,家長要懂得「放風箏」,這才有助於化解矛盾
    而在這樣的一個階段,家長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教育方式去管教孩子的話,就容易引起家庭矛盾。案例:朋友最近就遇到了同樣的困擾,朋友的孩子現在正在上初中,剛剛進入青春期。以前放學回家的時候,孩子都會把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告訴給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