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民太能生,擴建首都勢必行。要問此事怎麼辦?基建狂魔來搞定!
今天咱們來聊聊埃及的首都開羅,埃及這個名字相信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什麼尼羅河,什麼金字塔,什麼蘇伊士運河等等。其實,如今的埃及早已不是我們歷史課本中的古埃及了。雖然古今的埃及基本都生活在尼羅河沿岸。但如今的埃及可以說是今非昔比了。隨著科技的提升,人類的出生率也大大的提高。那這一點在埃及這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開羅市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咽喉處。大體來看,開羅和其它國家的首都一樣,都有著非常強的輻射能力。比如周邊有著非常多的衛星城市。咱們再拉近一點鏡頭,去一看這座城市具體的樣子。大家可以看到這裡的建築,基本處在一種十分無序的狀態。我買房那會知道一個詞叫容積率,簡單來說,容積率越低,生活的舒適度就越高。那鏡頭下的開羅,不知道有沒有專業人士來幫忙算一下,這裡的容積率大概是多少。我個人覺得,好像數據會比較爆炸。
更重要的是,一般在我們中國人的印象中,一個大城市,如果想要留住更多的人,那就一定要建造更多的高層建築,這樣才能保證在單位面積內,承載更多的人口。可是,鏡頭下的埃及,似乎很少會看到高層建築。如果大家體會不是特別深刻,我國高層建築的容積率一般在5以下,而就算是這樣,北京的高層住宅看上去都有些擁擠。有了比較,大家是不是對這裡建築的擁擠有了切身的體會了?
事實上,開羅市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口從360萬,一路爆漲到如今的1800萬。據估計,到2050年,開羅市更是需要容納4000萬埃及人。當然,埃及政府也沒有袖手旁觀。可以說從上個世紀的60年代開始,開羅附近就已經開始大量建造衛星城市了。而且這裡衛星城市基本都是建在沙漠之上的。哎?那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感覺,是不是很有咱們中國的特色呢?咱們隨意挑選一個衛星城來看一看。(齋月十日城)
在這裡你不但可以在東南方向找到工廠也可以看到住宅區。很明顯這個叫齋月十日城的新區,比舊開羅要更加宜居。當然,這裡的開發與建設自然是少不了咱們中國的影子。從2000年開始,我們中國企業就大量參與了類似於這樣衛星城的建設。而中國中鐵更是中標了開羅到齋月十日城之間的輕軌修建合同。國家電網也獲得了總長超過120公裡的電網改造合同。有了如此良好的合作經歷。那新首都的建設我們中國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埃及的首選。最後鏡頭再來到埃及的新都!這裡並沒有正式命名,畢竟這裡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不過,介於中國基建速度,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路基本都已經修個七七八八了,而且,飛機場也是初具規律。其它與生活相關的姥比如比如一些教堂、購物廣場、兒童樂園等設施也都開始投入運行了。最後的最後,再來看一下埃及新都的CBD。這個埃及斥資450億美元建造的新首都裡,最重要的當屬這個CBD了。整個區域佔地50.5萬平方米。埃及政府更是想將這個高386米的建築打造成埃及新時期像金字塔一樣的標誌性建築。那你猜這個建築是誰參與合作的呢?
而這個建築右邊的兩個圓柱形建築,其實,同樣是出自我們中國之手。當然啦,我們的中建公司主要出的是技術骨幹,真正參與一線工作的以當地的埃及人為主,大家仔細想一想:有人出技術幫埃及建新都。在整個新都建造的過程,還能增加就業。新都建成,還能緩解舊開羅的人口壓力。這樣的美事,換成是誰不都得屁顛兒屁顛兒的同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