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前段時間阿根廷交通部和鐵路運營公司與中國的三家企業籤訂4項鐵路合作的協議,中國企業這次一舉拿下阿根廷的46億大訂單,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肯定。據悉,此次合作事項包括中國企業對阿根廷鐵路的改造以及後續的車廂採購計劃,看來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聲果然名不虛傳,預計雙方的這次合作能夠給阿根廷創造2.8萬個工作崗位,鐵爐建設的紅利可以惠及到13個省區。
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對此特意發文稱感謝中國企業對阿根廷鐵路系統的發展提供幫助,未來雙方將創造更多的合作可能。然而對於這樣的一件大好事莫迪卻酸了,現在好像國際上所有的國家都願意和中國企業合作,而不是和他們一直吹噓有強大實力的印度企業,在合作夥伴的選擇上,印度正在逐漸被排除在外。而且印度自己的高鐵都已經拖了五年了,現在才開始慢慢地動工,而且成本還非常的高昂。
阿根廷和中國籤訂46億鐵路訂單
老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阿根廷位於拉美地區的東南部,地勢平坦且幅員遼闊,但因為國內交通等基礎設施的限制,導致其經濟發展一度落後於世界各國。根據阿根廷人口調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9年底阿根廷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4800萬,但其2019年GDP總量才勉強達到4487.83億美元,人均GDP還不足1萬美元。與2018年全年約5300億美元的GDP總量相比,實際上阿根廷已經開始了連續兩年的GDP負增長。
阿根廷的經濟發展不起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拉加經委會認為,拉美地區的國家每年最少要投入本國6%以上的GDP,才能滿足其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平衡,阿根廷總統隨後響應這一號召,開始積極對外尋求合作的可能。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前來自中國的企業表示願意幫助阿根廷完善其國內鐵路系統的發展,為其基建目標的實現提供一份助力。
在經過幾個月的協商後,雙方終於籤訂了關於鐵路建設的4項基本協議。屆時中國企業將會按照協議的要求,派出工程團隊趕赴阿根廷完善其國內的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聖馬丁貨運鐵路以及北巴塔哥尼亞走廊鐵路的改造項目。這項工程預計改造時間在2030年前完成,但也可能會出現不可控的因素導致改造時間的延後,不過以中國的基建實力來看,這並非什麼難事。
印度想藉助美國的影響分食國際市場
據悉,此次阿根廷和中國企業籤訂關於鐵路系統建設的合作協議引來了印度總理莫迪的「妒忌」,在莫迪來看,這些年印度企業正在朝著高速發展的目標奔去。「印度製造」根本不比「中國製造」弱太多,但讓莫迪想不通的是,世界各國卻完全沒有想要和他們達成合作的意思,反而這些年印度企業走上國際還碰了一鼻子灰。後來在美國的牽頭下,印度終於和日本籤訂了一份高鐵建設協議,不過不是印度企業去幫助日本,而是日本企業來幫助印度完成其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僅是速度慢,成本還非常的高昂。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莫迪這些年在國際上大肆吹捧他們的「印度製造」,但實際上印度本身的基礎設施建設都存在缺陷,又怎麼去幫助其他國家呢?
其實在早前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曾想就印度關於高鐵方面的建設達成協議,但卻被印度政府狠狠拒絕了,雖然此舉不排除有美國在後面搞鬼的原因,但這也說明中印之間的合作存在一些問題。如今印度正在竭力開闢國際市場,並且想通過美國方面的幫助撼動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但是短時間來看,這個目標恐怕並不容易達成。而在基建方面印度落後的也不只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