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才」的誕生是非常珍貴的,但「天才」墜落於「凡間」的時候會摔得更疼。起因僅僅是這位「天才」沒有長好可以飛翔的翅膀——一個人的自理能力。
魏永康,就是這位「神童」。他1983年出生於湖南的華容縣,他的「神奇」地方在於,當其他孩子還是小學生時,他13歲就考上了重點大學本科。此後的求學之路,一路開掛,17歲高分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
造就這位被號稱為「東方神童」魏永康「神奇」之路的,除了他本身智商以外,絕大部分取決於一個關鍵的人物——他的媽媽曾學梅。
魏永康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父親魏炳南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因受傷而癱瘓在床。母親曾學梅是百貨公司的一名員工,而早早展現過人天資的魏永康,就成為了改變家庭處境的全部希望。
早教,出現在每個現在的每個家庭,為了開啟孩子的智力,本也無可厚非。
但魏永康的早教,似乎來得更「早」了一些。就在他生下來兩三個月時,還只能稱其為一個小嬰兒時,母親曾學梅就開始教他識字了,這時候其他嬰兒還只會吃奶、睡覺和哭鬧呢!
1985年,僅僅只有兩歲的魏永康,已經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基本等於認識了漢語常見的所有漢字。母親的早教在本就聰明過人的魏永康這裡,似乎發揮了巨大的效果。
4歲時,魏永康就已經學完了初中階段的所有課程,其他同齡孩子卻還沒到上小學的年紀。
13歲,他「不負眾望」得高分考取了湘潭大學的物理系,一時間成為全湖南省最為年輕的大學生。17歲,他已經成為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的研究生。
這樣的「神童」造就的「神話」,沒想到卻在他20歲時,突然隕落了,一下子從「天上」墜入了「凡間」。
20歲,他被中科院以生活不能自理、知識結構不適合中科院物理研究,勸退了。
而這這一句「生活不能自理」成為了魏永康由「天才」淪落為「怪才」的緣由,也是他的母親曾學梅「過分早教」的禍根。
他的母親曾學梅,不僅僅「過分早教」,還「過分陪學」。
為了讓擁有天資的魏永康,將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曾學梅於是包攬了所有本該讓魏永康自己所做的事情;包括洗衣、端飯、洗澡、洗臉、起床。在魏永康讀到高中時,母親曾學梅,還端著飯碗餵著魏永康吃,這簡直達到一種病態的、苦行僧式的學習。
為了不讓魏永康分散精力到別處,曾學梅阻斷魏永康的一切人際交往,只準他在屋子裡關著門看書。為了魏永康不胡思亂想,曾學梅不斷給他灌輸「女人是妖,是蛇精,」的思想,讓魏永康不善溝通的心更加對女生沒有任何興趣。
魏永康生活不能自理到什麼程度呢?
在他北京讀研究生時,大冬天,他就穿個拖鞋、單衣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轉悠,路人紛紛投來一樣的眼光,這次的眼光不再是看「天才」的眼光,而成為了看「怪才」的眼光。
在他被中科院勸退之後,他小學老師張錦平的帶他到她家裡,想多多鍛鍊一下他的生活能力。在哪裡,他依然只會手不離書,上下樓梯也是捧著書看。在餐桌上吃飯時,他只會悶頭吃也不說話,吃完碗一推就回去看書了。對於別人問他的任何問題,他永遠只回答「不知道」。
號稱「東方神童」的魏永康就這樣成為了眾人眼裡的「怪才」,而望子成龍心切的母親,也從這巨大的落差中感到羞愧又憤恨,曾說魏永康說下「恨不得他死!」的狠話。
跌落神壇,是因為成長的天平一歪再歪,使魏永康的人生發生了極端的偏激和空洞的缺陷。也可以說是用極端的求學方式毀了本該用在生活上的時間和精力,其結果必然是偏激的、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這個「神童下凡」事件的結局是,魏永康終於回歸平凡,甚至娶妻生子,在家人及社會人士的幫助下,魏永康生活慢慢恢復正常,慢慢向社會靠近。
而他最喜歡的事依然是看書,他的夢想依然是想當一名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