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會上又湧現出不少少年天才,古有方仲永,現有岑怡諾,讓大家羨慕的不僅是孩子優秀,更讓大家追捧的是神童背後的教育方法。
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得那個1歲多就能認上千漢字的魏永康(想想咱們娃五周歲了還認不全100個字),13歲就上了大學,專業還是頗具學術氣息的物理系。
那時的他沒有像方仲永那樣,止步於學習,而是一如既往兩耳不聞窗外事,在17歲時考上中科院:國家創新人才的聚集地。
天才講究天資,更講究父母的正確引導,兩者合二為一,勢必天時地利人和,神童即出世。
但當大家都期待神童為國家做貢獻時,魏永康卻接到了中科院的退學通知。原因是:魏神童生活不能自理,離開了母親什麼都不會。簡單概括:學術上的高材生,生活上的低能兒。
他之所以變成這樣,離不開母親從小灌輸給他的思想:除了學習,其他都是小事。生命是拿來學習的,不是用來玩的,玩就是浪費生命!
魏永康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念,才能夠一路考進科技的最高學府,但也正是因為這個信念,導致他社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甚至影響到他不記得考試的時間、論文不達標等等。
明眼家長都知道,孩子廢了,廢的原因是母親的過度保護和嚴格。但當得知兒子被退學時,好強的母親第一反應就是:你給我丟人了!
直到魏永康用各種方式抗擊母親的這種做法,母親才徹底醒悟,慢慢教孩子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照顧自己和他人,魏永康這才慢慢融入社會,成為一個正常人。
電視劇《最美逆行者》中,奶奶被輕微感染了病毒,但擔心自己被隔離無法照顧孫子,一直謊報體溫。直到孫子在媽媽的電話指導下,「你現在是個男子漢了,你要來照顧奶奶。」奶奶看到懂事的孫子,才願意接受及時的治療方案。
為人父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天才世間能有幾個?班級裡有人做了第一,就一定會有人做倒一。
家長要教給孩子的是獨立自主、良好的心理素質、高情商。
畢竟沒有一個人能夠一直陪在孩子身邊,魏母曾經認為:「只要會讀書,就能賺大錢,就能有保姆在身邊伺候。」可中科院連門都不讓魏母踏進,高校要的不僅是學術人才,更是全面發展的人才。
聰明的父母,一定懂得要放孩子外出去闖、去飛、去感受這個人間的是非善惡。同時又永遠敞開大門,當孩子在外感到疲倦時,永遠有個避風港等著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