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喝法全書。
威士忌在國內越來越受歡迎了,僅僅幾年間,就出現了數量繁多的威士忌酒吧。每一個從業者都在積極傳播、分享威士忌知識,但在這中間,難免還是會有良莠不齊的半吊子專家,用道聽途說的片面之談誤導大眾,這就很氣人了。
比如最簡單的「威士忌飲用方式」,多年來還在纏鬥於純飲和加冰之爭,略有了解的愛好者則認為加純淨水(即「點水」)才是最專業的飲用方式。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作為一個酒類知識分子,我負責任的說一句:僅僅知道加冰,純飲和點水還是太簡單,威士忌喝法的可玩性之高,跨度之廣,絕對不亞於調配一杯雞尾酒!
今天我就來幫你梳理一下威士忌所有好玩有趣且絕對專業的飲用方式。下次去酒吧點威士忌,讓 Bartender 對你肅然起敬的機會,就靠它了!
毋庸置疑,純飲是專業人士最推崇、最建議的喝法,這種不加冰、不加水、啥都不加的鐵血真漢子喝法,在艾雷島(Islay)是被當作人生信條一樣在踐行的。
喜歡純飲的人認為,這樣的飲用方式可以更好地觀察威士忌的本色,不管是聞香還是品飲,你都可以更明確地捕捉到它最原始的風味。如果去到蘇格蘭一家專業的威士忌酒吧並自如的說出:「Neat 或 Straight」,Bartender 都會對你更尊重一些。
的確,如果你連一款威士忌最原始的形態都沒有體驗過,未免有點遺憾,但說它是「最好」的飲用方式,倒也言過其實。畢竟,威士忌的強烈口感和高酒精度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接受。所以,純飲可以作為專業品鑑或飲用老年份、名貴威士忌的一種方法,但在日常的飲用中,可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冰割
On The Rocks
加冰塊是我個人最推薦,也是最常飲用威士忌的方式。在日本酒吧,冰塊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每一家專業的酒吧,Bartender都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冰塊的製作上。
其中,最講究的莫過手鑿老冰球了。想要凍出一塊老冰來就很費事兒,店家得保證凍出來的冰塊乾淨透明,並且沒有一個氣泡。常見的方式有開水凍冰、二次煮沸或震動除泡,無論是哪一種,都是極其消耗時間成本的。
▲ 點擊圖片,詳細了解手鑿冰球
制出了沒有氣泡的大冰磚後,還需切割與手工鑿型,這是需要鑿冰師傅日復一日的練習才能達到的技術,然而這樣的大費周章也不只是為了保證冰球的顏值,沒有氣泡的手鑿冰球化水較慢,也不會產生冰裂,可以在降溫之餘,最大程度的降低對威士忌風味的影響。
我最喜歡的日本酒保鈴木隆行有一段話:「在大自然裡,河床裡的石頭會因為水流常年的衝刷而變成圓形,在杯中的冰球不只是單純降低溫度和稀釋酒精度而已,它也代表著流逝的光陰。」
這一段話既解釋了冰球在威士忌的作用,也詮釋了飲用之外的人生詩意,太適合背下來出去裝逼用了。
雖然在國內很多專業酒吧也可以做到手鑿老冰球,但更多的調酒酒吧和KTV依然是機器製冰,這種情況就不能體驗威士忌風味了嗎?當然不是,2-4塊機器冰加威士忌,適當的降溫和稀釋酒精,依然是專業的飲用方式。
水割
Half Rock Half Water
水割的做法是先在裝了30-45ml 威士忌的威士忌杯內加入大冰塊,最好也是老冰,攪拌以冷卻威士忌後,按 1:2 的比例加入純淨水即可。這種半冰半水的方式來源於日本的一種烈酒文化——燒酎。
燒酎的製作工藝與威士忌極為相似,在日本被稱為威士忌的兄弟,於是這兩種飲酒文化在發展中產生了交集。
1970年代,人們把喝燒酎的方式同樣運用在威士忌身上,沒想到竟出奇的適合。而對於酒吧老闆而言,這種只需要冰塊和水的飲用方式,則完全可以交給客人自己調製,不僅讓Bartender不用在調酒的同時還要應付每個客人的點單,還讓客人有了更多參與感,一時間在日本大受歡迎。
湯割
Oyuwari
湯割也可以理解成「水割的冬季版本」。根據字面理解,就是把冰塊與水換成了熱水。首先需要把熱水倒入杯中加溫,然後將水倒掉,然後再以 1:2 的比例加入威士忌和80度左右的熱水即可。
關於它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三得利託利斯威士忌廣告,在廣告中寫到:「熱是美味的(Hot ga umai)。」而到了1994年,三得利推出了一個新版本的Suntory Old,在它的廣告裡出現了「Old is hot」這樣的廣告詞。
這樣本身有點性暗示含義的標語,卻被富有幽默感的日本民眾當作了飲用方式,而這樣的誤會竟就這樣發展至今。
我曾看過一段對京都知名威士忌酒吧 Bar Keller 的記載:說是這個酒吧的老闆有一套獨特的湯割方法。他會先將一定量的威士忌倒入調酒師的燒瓶中,再加水讓酒精度降低到13%,然後再將杯內的調和液體倒入茶壺慢慢加熱,當達到80度時,將茶壺移至有蠟燭底座的器皿中保溫,非常講究。
而到了今天,湯割威士忌在全球演化出了更加多樣的喝法。我自己偏愛的,會先用威士忌混合搗碎了的黃糖方糖,加入熱水後再依次加入少許丁香、檸檬片,最後用肉桂棒攪拌。天氣冷的時候喝上這麼一杯湯割威士忌,別提多治癒了!
半水半威士忌
Twice Up
關於這種飲用方式,可能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是「點水」,只需在威士忌中加純淨水即可。雖然簡單,但卻是大部分威士忌專家用來評測威士忌的方法。
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威士忌本身的刺激度,還可以放大威士忌本身的風味,可以說是傳播範圍最廣、最被推崇、最易操作的飲用方式。
最早的點水法,是只在威士忌裡加一兩滴純淨水,專家們認為這一兩滴水的作用對威士忌香氣的釋放有著巨大的作用。
但只加一兩滴水可能只對聞香產生變化,喝起來其實和純飲差不離,所以我更推薦以 1:1 的比例加入純淨水,既不會肆意篡改威士忌原本的風味體系,還降低了刺激度,讓威士忌更易入口。如果有威士忌小白想要入門,用這種方式就最好不過了。
嗨棒
High Ball
嗨棒的做法同樣簡單,基本上就是威士忌加冰塊再加蘇打水。
在1950年代中期,嗨棒可以說主宰了日本各地的酒吧。原因很神奇,其實是因為日本在那個時候掀起了電器化的熱潮,冰箱、洗衣機和電視被當時的日本人稱為三大神器,變成了日本家庭的必備品,自家製冰變得更加方便,於是嗨棒便應運而生了。
但嗨棒熱潮並未一直流行。到了1980年代初期,嗨棒變成了「上班族歐吉桑的飲料」的代名詞,年輕人鍾情於帶著水果口味的飲料。直到2008年,三得利開始推廣「角瓶」,年輕人才發現,嗨棒原來和啤酒一樣清爽,於是又掀起了新的一輪嗨棒熱潮,持續至今也未見衰退。
當年的角瓶嗨棒配方如下:先擠一些檸檬汁到杯內,再把擠完的檸檬片連皮一起丟入杯中,加入大量的冰塊,再以1:4的比例加入角瓶威士忌和蘇打水慢慢攪拌。
至於使用單一穀類威士忌調配的嗨棒,三得利建議的比例是1:3.5,不加檸檬。這樣視威士忌的不同風味而調整配料的方法也被很多調酒師的靈活運用。
其實威士忌的飲用方式又何止這些。當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飲用威士忌,它的可能性也就變得不可估量。
在調酒師的手裡,各種各樣的品牌威士忌被製作成優美且耐人尋味的雞尾酒。除了眾所周知的Old Fashioned、Manhattan、Whisky Sour、Sazerac,威士忌始終發生著新的、不同的變化。
所以啊,喝威士忌不用照本宣科,正如我一直跟大家灌輸的觀念——威士忌是生活中一部分,你怎么喝著舒服就怎麼來,不用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