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百度正在考慮生產屬於自己的電動汽車,或將組建一家持有多數股權的合資公司,目前百度已與包括浙江吉利、廣州汽車集團和中國一汽在內的汽車製造商就可能的合資項目進行了初步談判,但未達成任何協議。
受此消息影響,昨夜美股百度(BIDU:NASDAQ)股價一路大漲,截至收盤,上漲13.83%,報收185.5美元,創下2018年12月4日以來的收盤新高。市值也重回600億美元,當前總市值達632.7億美元。
盤後百度股價繼續上行至192.5美元,上漲3.77%。
造車新勢力正處風口之上
今年以來,造車新勢力成為了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作為新能源汽車龍頭的特斯拉市值屢創新高,當前市值已經超過了包括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本田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以及標緻等9大汽車製造商的市值之和,年內股價漲幅超600%。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股價都已翻倍,市值遠超國內傳統汽車龍頭。
因此,如此爆發的行業風口之下,各大科技巨頭也都紛紛加入布局,與傳統車企開展更為深度的合作。如,騰訊在5月份一口氣與寶馬29家車企達成了合作;11月長安汽車宣布將與寧德時代、華為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也在11月聯合宣布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等。由此看來,百度加入造車也在情理之中。
12月8日,百度剛與廣汽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資源互補、技術互補等方式,共同進行智能駕駛、智能車聯、數位化營銷方面相關技術及產業的開拓,繼續深化在自主泊車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以及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運營等領域的合作。
市場分析,造車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新公司永遠有機會。當前特斯拉、小鵬這些公司漲幅是階段性的,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佔比例還是個位數,造車新勢力仍將持續湧現,行業也將面臨新的技術革命。
隨著巨頭們的深度布局,預計市場也將呈現更多變數。
百度在智能化、車聯網等領域布局已遙遙領先
雖然百度還未親自加入造車行業,但是此前與車企的合作已非常密切,在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智能化領域也布局已久。
百度從2013年開始便發力汽車領域,包括了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四大模塊,並陸續推出了包括CarLife戰略、Apollo計劃等。
車輛網領域,百度合作的車企和車系在市場上市最多的,與車企的關係保持始終較為密切。截止目前,搭載百度車聯網功能的汽車品牌共計超過60餘個,上市車型達到300餘款,而達成合作意向並將在明後兩年的上市車型總數將達到500餘款以上。
2017年百度成立了自動駕駛子公司Apollo,主要提供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技術,並與吉利、大眾汽車、豐田汽車和福特汽車等汽車製造商展開合作。當前Apollo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和城市智能交通運營商。
12月8日,百度Apollo宣布無人駕駛測試裡程已超過5.2萬公裡,並發布了L4級純視覺方案Apollo Lite。另據其發布的全球首個多場景無人駕駛運營報告顯示,Apollo Go接待乘客已超過21萬名。
數據顯示,2019年—2025年,中國L1到L5級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實現33%的年均增長率,並於2025年達到約71億美元。
此外,地圖也是百度在汽車領域布局的一張王牌。第三方機構預測,高精地圖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在2030年突破200億美元,未來十年有十倍成長空間。而國內參與其中的主要廠商是四維圖新(騰訊投資)、高德(阿里收購)、百度三足鼎立。
由此可看出,百度本次將與車企合作造車,不僅是在資本端的投入,更是在車聯網端和智能化領域都有著強大的基礎注入。而無論傳聞是否為真,百度在智能化汽車領域的潛力都是無窮的,隨著未來智能化技術與新能源車的結合,百度或將憑藉在此領域的強大積累迎來爆發。
此前,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財報發布後表示,2020年三季度是百度今年增長最好的一季,並表示這只是個開始,要以歸零的二次創業心態為未來去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