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日漸成為大家的必需品,汽車製造商更是卯足了勁,千萬「豪車」百花爭豔。「無框車門領頭羊」奧迪A5,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氣車型。「科爾維特」五菱榮光,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車型。在「眼花繚亂」汽車大世界裡,汽車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才能獲得成功。正如英菲尼迪Q50L。提到英菲尼迪Q50L,我們得把兩位用車者的感受說一說,請聽車主為我們全面剖析!
車主一:26萬狠心提了英菲尼迪Q50L,60天後,車主:這駕駛感受真沒想到
顏值:吸引我的是外觀,不需要多說。真的很喜歡這輛車的前臉,看上去特大氣,美觀。尤其那對人眼大燈,一下深深吸引了我,讓我一下愛上它。尾部是雙出排氣,運動感十足。內飾設計的挺時尚的。但是雙屏幕的設計看似很高科技,但導航系統基本是沒有用。比較滿意的就是內飾,感覺用料比較好,檔杆附近都用真皮包圍。聽說行駛一段時間後雜音會從四面八方出現,但是我相信。
這個車最滿意的是他的空間了,既寬敞,坐起來又舒服。定位是B級轎車,軸距接近2米9的水平。這個可算是第三個配置了後排座椅不能還不支持放倒,有些掃興。尾箱的話還行吧,和我以前的別克凱越也沒差多少,算著點用吧。舒適度真的相對差了點。車子定義運動,懸架略硬,再加上防爆胎,就更硬了。整體設計格調簡約大方,坐起來相當的舒適。皮質沙發的座椅很柔軟,坐上去包圍性還是相對不錯的。
要有好強的推背感那也是沒有,動力很平穩,不會有遲疑的感覺。正常用也夠了,渦輪介入加速很強,動力猛獸。但是我可以劇烈駕駛,運動模式下,油門反應靈敏,加速更有自信。除了起步有點肉,其它時候提速都很好。要是跑高速的話更省油些,街區9個上下。
總結:我覺得,英菲尼迪Q50L之所以成為同級車中的「明星」,外觀很亮眼,除了划算外,我第二個買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它的車型。符合當代車型的內飾主流設計,偶爾拉朋友出去玩。這個車最滿意的就是他的空間了,既寬敞,坐起來又舒服。舒適性真的相對差了點。與凱迪拉克CT5相比,英菲尼迪Q50L更強,可知英菲尼迪Q50L在同級別車中有不錯的性價比。
車主二:手握30萬,開過凱迪拉克CT5又開英菲尼迪Q50L,車主:想說八個字
先來看凱迪拉克CT5的外觀,高回頭率,你說外表好不好看。前臉改過之後我更喜歡,車屁股特別圓潤豐滿。前車燈組的設計格調還是比較喜歡的,唯一遺憾的是日行燈。尾部車燈帥啊,辨識度回頭率槓槓。
再看英菲尼迪Q50L,就是衝著他的外觀,我才選它的。整個車都有線條感,看起來大方簡潔。鷹眼大燈特別酷炫,忘了晚上拍張照片讓大家領略下它的風採了。車漆很薄,車漆很薄,車漆很薄。
進入凱迪拉克CT5車內,內飾也是自成一派的格調。新升級的體系和屏幕,簡單實用。很良心了,用料十分好。新車我感覺沒異味,真皮座包沒有難聞的味道。1.中央控制臺接下來的儲藏空間很大也是按鈕換擋的好處之一。6米和小孩坐後面空間還是足夠的,和SUV肯定沒的比,但是使用還是可以的。5米的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儲物空間非常豐富。尾箱絕對夠大,放四個行李箱沒問題,居家旅行特別方便。
再看英菲尼迪Q50L,其實最喜歡奔馳S的內飾窮。內飾漂亮,雙屏設計新穎,有科技感。內飾大面積採用軟性材質,很高檔。除真皮的味道外,沒有那種不能接受的異味。空間寬敞,有次出去吃飯後面塞了四個人竟然沒有喊擠。第二排長度空間不錯,由於後驅車中部有凸起,所以只能舒服的坐兩人。手套箱也挺小的,後半箱也不大,可能都壓縮到搭乘空間上了吧。尾箱空間不錯500升,幸好屋頭的嬰兒推車可以摺疊,不然還是具體。
先開凱迪拉克CT5,操控要求舒適,這輛車是最好地選擇了。指向精準,轉彎半徑略大。底盤細節處理相當結實,厚重,且原車帶有底盤裝甲,磕了幾次底盤,均無大礙。即使在高速也特別穩,不發飄。特別舒適調舒適模式以後過小坑之類的無感。上了高速,關閉所有車窗。空調冷卻功效很快,但是2檔起風聲有點大,只能開大歌曲音量蓋過。美式座位厚實,包圍性強,遠途駕駛不累,感覺比a4舒服些。
再開英菲尼迪Q50L,操控感不如寶馬,其他科技配置感覺也不多,一般吧。指向精準,駕駛起來得心應手,轉彎特別的輕鬆。家裡還有輛弗神車H2託貨用,底盤也不錯。高速上方向盤相當輕,不能打馬虎眼。舒適性挺不錯的,沙發工廠出身的,這方面做得很到位。懸架很不錯,過個坑窪啥的很乾脆,兩下就過去了,不拖泥帶水。胎噪聲還是很大,主動降噪功能應該可以給我們過濾很多噪音。大沙發沒話說,座包很軟,包圍性很好,比家裡客廳沙發還舒服。
總之,我更喜歡英菲尼迪Q50L,原因有二,這臺MKZ的外觀也是讓我一見傾心的原因之一,整體轎跑車的風格,操控比較靈敏,只是偶爾D/R切換時會稍微頓一下,(是不是要求太高了),認真對比兩車之後,我想說只有八個字:沒有缺點的車是不存在的適合就好!那麼,大家是否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