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灣這個百歲大廠家屬區,如今還保留著老重慶難得的生活氣息

2020-12-23 重慶購物狂

重慶是一個工業城市,兵工廠眾多,以前基本上每個區都有一個。謝家灣的建設廠產槍械,楊家坪鐵馬整裝甲車和軍用重卡,五裡店長安出炮,空壓搞坦克,鼎盛時期大大小小有四十多家。老一輩重慶人到這些大廠工作,就像現在年輕人講的騰訊、阿里、華為一樣,都是香餑餑。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大廠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那種一個廠區就是一個小社會的景象已經逐年減少了。近幾年時不時會聽到關於建設廠拆遷的消息,不管是真是假,我都想去看看他現在的樣子。而關於廠區生活的回憶,你還記得多少呢?

PART 1.

· 謝家灣建設廠 廠房子弟抹不掉的記憶 ·

說到建設廠,老重慶人都知道,原廠區就在楊家坪謝家灣鵝公巖大橋邊。從直港大道口開始,一直到袁家崗田家炳,綿延百裡,都屬於建設廠區範圍。100多年的歷程裡,民主村、勞動村、電影院,第三食堂...一個個無比熟悉的名字組成建設廠子弟永遠忘不掉的回憶。

重慶建設廠橫跨19、20、21三個世紀,歷經了4次大的搬遷。到1938年才遷移到重慶,到2009年結束了一個世紀的運轉。時光如梭,曾經的建設廠不復存在,舊址上冉冉升起的高樓便是現在的萬象城。而在街的背面,建設廠的家屬區還尚存於此。

家屬區是國有大廠專門為職工修建的住宅、生活小區。在家屬區裡,不僅有市場、商店,甚至於學校、派出所都有。住在家屬區裡,基本可以解決一切生活娛樂需求。所以現在一些房地產開發商講,我們小區配套多齊全,環境多獨特,在老一輩廠子弟人看來都不過如此。

建設廠的家屬區出入口太多,勞動一村社區便民服務點算是有代表性的一個。現在這裡已經成了美食匯集的好吃街,而這裡也是連接繁華都市與隱市淨土的重要通道。

PART 2.

· 家屬生活區 一片獨立的小天地 ·

穿過此地,走進家屬生活區裡,昔日無限風光雖已消失,但目光所及之處還是充斥著濃厚的年代感和生活氣息。古老的榕樹根扎得到處都是,屋頂、牆角、地面,樹冠枝繁葉茂、相互交錯,蔓延在家屬區每一寸土地上空,夏不被曬冬不被吹,把這裡包得像一個神秘的空間。

主幹道上有各種人氣店鋪,家常菜館、早餐餅店、小吃炸串、燒臘滷味等應有盡有,住這裡的人隨便穿著拖鞋睡衣就出門了,然後不慌不忙地走在買菜的路上,反正就跟我們平時在小區溜達一樣的。

而越往裡走的店鋪就顯得越破舊,賣得東西也都是更生活化的柴米油鹽,低矮的街鋪、臨時的攤位、手推的小車、枯樹古木,泛黃舊樓,完全就是一個原汁原味的老重慶小集市樣貌。

菜市場附近,也是老家屬區比較熱鬧的一帶。這裡的物價要比外面便宜一點,冰糖柑2.5一斤,西紅柿2元一斤,另外還有很多買佐料調料的店鋪,看上去整整齊齊的陳列有神奇的治癒效果。

在菜市場的樓上,被隔成了一個個小格子,用水泥磚在陽臺搭建起的獨立衛浴,和一層只有幾公分厚的牆壁,就組成了迷你單間配套啦,租給在這個城市無所依靠的打工人。

在屋簷下看到貼著白色的小廣告,寫了單間出租,出行、購物、輕軌、公交站都方便,家具家電齊全,拎包入住,WIFI免費,長租短租均可,還可月付,在萬象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只要350-600,確實難得。

一個守著街邊的老縫紉店,機械上有斑駁的鐵鏽,角落裡還有最原始的木質腳踩縫紉機,那個時候手藝人的技術都是實打實的好。

一群老人圍站在小區某一處石凳旁,或是雙手插兜、或是背著雙手,低頭聚精會神地看著眼前正在棋局上鬥智鬥勇的倆人,各自站好隊形,與桌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物價飛漲的年代,這種老重慶的露天理髮店也在這裡被保留下來,價格依舊和多年前一樣,男女都只要5塊錢。老闆沒有貪心的盈利,而是實實在在的為大家理髮,並且很有個性的為自己安排了工作時間和午休時間。

老區裡的很多生意人經商都很佛系,小賣部的老闆擺起了桌子和朋友們打牌,開推拿店的老闆在店內和老友下著棋,賣毛毯的孃孃翹起腳在對麵館子裡搓麻將,也沒有人擔心生意好不好,日子倒是過得很安心。

下午三點過,路邊的棉絮加工作坊裡,站著些為過年準備新棉被的孃孃。開修腳店的叔叔到了旁晚,只用兩張板凳一壺開水就可以營業,白天這裡很多鋪面都是關著門的,到了晚上大家齊刷刷的開門營業,宛若兩個世界。

四點多的時候,九龍坡實驗二小的學生放學了,實驗二小是以前的建設一小和天寶小學的整合,從學校側門出來就是家屬區,住在裡面上下學不要太方便了。

家屬區裡的路多且複雜,或是早已坑坑窪窪的石板路,或是長了青苔在邊緣的一大坡彎道,或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長梯,或是凌空搭起的長廊,第一次去裡面肯定找不著北,若想把這裡走遍,得花上好幾個小時了。

穿梭在街巷裡,無意間看見了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紅色字體,計劃生育、利國利民的大字已被歲月衝淡了,拱形的門窗讓這裡顯得很有味道。一眨眼仿佛回到了那個炊煙四起,孩子們在院壩裡嬉戲打鬧,父母在家燒飯的場景。

家屬區裡還有很多紅磚搭的矮房子,還是用的木質的窗戶,房前的大樹,牆邊的青苔,全都是歷史的痕跡,由於房子早已年久失修,線路老化,為了安全期間,門口時時備著滅火器箱。

新修的活動場所很受人歡迎,大家聚集在此聊天鍛鍊,建設廠家屬區裡至今依然居住著很多老工人。他們這一代人是離不開這裡了,這裡就是他們最後的歸宿,周圍每棟大樓裡都住著曾經的同事,生活區裡堆積著無數家庭的故事。

大廠的父母算是這個世界上最盡職盡責的父母,孩子從小到大,都被帶在身邊護在自己的羽翼下,從小過著不愁吃穿,也不愁教育、醫療的生活,廠區裡還有很多陪別彼此長大的夥伴,大廠子弟的生活可謂是完整童年的標準。

他們都有著在同樣的生活經歷,那些配套完整的小學,技校,活動中心,放電影的場地,以及家屬區裡瀰漫的回鍋肉的味道,放學時林蔭道邊嬉戲的身影…只要拎著小板凳在燈光球場佔過位子的,都是兄弟姐妹。在三線人的眼裡,佔座位,看露天電影,已經成為一種符號,一個標識。

PART 3.

· 巷子裡的美食撐起了九龍坡「半壁江山」 ·

如今建設廠家屬區的老味道已經悉數散盡,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就是家屬區裡的人間美味。說廠裡的美食撐起了九龍坡的半壁江山,放在以前一點都不為過。從小面到火鍋,小吃到家常菜館,每一家都像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寶藏。

聽廠裡的老人說起,以前第三食堂的飯菜是陪伴建設廠人幾代的記憶。每到下午4點聽見樓下喊涼粉涼麵酸辣粉豆腐腦時,廠子弟就激動得不行。而如今綻放在廠裡各處的美食,依舊是不變的味道。

- 國林涼糕 -

國美支路上的國林涼糕和秋雨豬腳飯,最近幾年逐漸開始熱鬧起來,也成了來建設廠可打卡的一項選擇。

他家最受歡迎的當屬檸檬涼糕,檸檬汁的酸爽加上濃稠的紅糖水,正好中和甜膩感,簡直是完美搭配。

而建設廠最聲名在外的就是火鍋啦。之前有人說過:「想吃火鍋,就鑽進建設廠裡隨意尋一家,味道一定不會差」。實事求是,廠裡的火鍋是真的很能打,三步一個火鍋店,五步一家小吃館,這是對建設廠最好的詮釋。這些隱藏在建設廠家屬區的美味,都是記憶中最熟悉的老重慶味道。

建設廠棒棒、蓬蓬老火鍋,據傳是楊家坪地區隱藏最深的傳奇火鍋店,雖隱藏在居民樓裡而且還是個蒼蠅館子,但是依舊吸引眾多人前往。坐在綠樹林蔭的小路旁吃火鍋不要太安逸,比一般的老火鍋更有味,剛開始還覺得正好,吃到後面就感受到渾身冒著熱氣。

- 耙牛遊 -

耙牛遊,喜歡吃火鍋又喜歡吃牛肉的小夥伴不能錯過這家,在建設廠老家屬區裡面已經開了12年了,12年來物價在漲,現在價格也偏高,但是分量依然旺實,經常超建設廠的吃貨基本都來耙牛遊打過牙祭,呼朋喚友來這兒,點一鍋牛肉肥腸,再來二兩白酒,越吃越有勁。

- 弟兄老火鍋 -

弟兄老火鍋在楊家坪算是比較出名的一家了,位置比較難找,從楊家坪國美電器旁的勞動村進去一直走,邊走邊問就能找到~

他家的牛油有各式各樣的造型,味道屬於重慶地道老火鍋,牛油味比較重,麻辣吃起也舒服~菜品都比較新鮮。

- 牧馬人火鍋 -

除了上面這兩家,建設廠還藏著無數經典美食店,牛雜、門將、弟兄、小地方、牧馬人、小斌,這些火鍋每逢飯點永遠都在散發著該死的魅力。這裡就像千與千尋的電影一樣,白天毫無人氣,一到傍晚就開始燈火通明,所有店裡同步熱鬧起來。

- 歐婭面莊 -

歐婭面莊,早在1995年就開在了建設廠二號門外,位置大概就是如今王品牛排的下面,除了擁有大批的「工人粉絲」,它還在計程車司機群體中擁有極好的人氣,因為是通宵營業,而且位置在主幹道邊上,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當年計程車司機的「深夜食堂」。

- 回龍米線 -

回龍米線也是一絕,份量多得遭不住,周圍人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吃,十幾年了一直堅守在原地。典型的老式居民樓旁,門面小小的,擺著兩張長桌,不打導航是真的難找。招牌三鮮米線裡的配菜有木耳、火腿、豬肝、鵪鶉蛋、酸菜頭,番茄煮得軟爛入味。

- 秦雲老太婆攤攤面 -

說起秦雲老太婆攤攤面,可謂噱頭十足,但很多人不知道,20多年前,一位老太婆在建設廠家屬區內支了個攤攤煮麵,漸漸被大家喊成了老太婆攤攤面,香濃的芝麻醬、爽脆的榨菜粒、焦香的花生粒,讓建設廠子弟經常拿起搪瓷盅盅去打面。

- 黃記粽子 -

每年一到端午,建設廠裡的黃記粽子,就到了每年最忙碌的時刻。無數建設廠人一定要吃上這一口,才算是真正過了端午節。店裡的頭牌是蛋黃肉粽,醬肉鮮香可口,而蛋黃則是顆顆飽滿,沙酥流油,20多年依舊如初。

建設場的老磚房、老街巷、各種美食

引發了網友們的集體回憶

▼▼▼

回憶起小時候在這裡居住的場景

當年的建設廠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建設廠的美食念念不忘

放眼現下,建設廠曾經的光輝雖早已不在,但如今留下的東西卻成為了重慶人心中的「寶藏」。正是這些地標和街巷,留住了重慶的工業記憶,同時也讓引發我們小時候無數的回憶,喚起了曾經青春年少的美好。

在時代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它好像一位長者,平凡且低調著。仿佛沒有了那個拼勁再去和年輕人爭,安靜的在萬象城對面躺著,可有誰會想起,曾經的它是如此的耀眼和叱詫風雲。大隱隱於市也不過是如此,前面是潮流時尚商場,後面便是市井生活…

你去過建設廠嗎?

你對於建設廠的記憶是什麼?

歡迎留言區分享給GO妹噢~

相關焦點

  • 重慶九龍坡美食的半壁江山 都藏在這個百年老廠的家屬區裡
    重慶是一個工業城市,兵工廠眾多,以前基本上每個區都有一個。謝家灣的建設廠產槍械、楊家坪鐵馬整裝甲車和軍用重卡、五裡店長安出炮、空壓搞坦克……鼎盛時期大大小小有四十多家。老一輩重慶人到這些大廠工作,就像現在年輕人講的騰訊、阿里、華為一樣,都是香餑餑。
  • 代表著老重慶、真山城,解放碑旁邊的十八梯,如今變得怎麼樣了?
    如今的它,究竟怎麼樣了? 還有E區則是生活方式中心,重點打造夜經濟以及青年社交。 圖源: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服務號 從整體規劃上來看,業態很豐富,而且各個區域都非常協調,但是具體如何,還需要等到正式與大家見面的時候,才能夠見分曉。
  • 拍完電影《一九四二》,這裡留下老重慶縮影,重拾陪都歷史韻味
    這裡復建老重慶巴渝建築,還原了重慶作為陪都時期的都市風貌。2020年五一長假期間,喜歡近郊遊的遊客,可以去影視城景區體驗老重慶的獨特魅力。    這個高仿版本的民國時期陪都重慶風貌街景,是當年老重慶的縮影:無論是十八梯、解放碑、國泰戲院,還是新華日報、小什字,還復刻了當時的鄒容路、民權路,你都能夠在這裡,重拾獨具民國風情和歷史韻味的老重慶解放碑一帶的記憶。
  •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與工作》喜新厭舊在未來會是一種美德
    這個標題是不是讓你很不爽呢,別著急,下面的六個預言會讓你痛並快樂著。你很可能會活到一百歲甚至超過一百歲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最新權威數據顯示,從1840年開始,人類的壽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約三個月的速度遞增。也就是說每十年,人類的壽命就會整體增長2-3歲。
  • 沒有上下課鈴聲的重慶謝家灣小學帶來的啟示
    沒有上下課鈴聲的重慶謝家灣小學,在近些年來頻頻成為北上廣等區域教育同行前來取經、尋找教育密碼的地方。謝家灣小學提出沒有課堂的變化就沒有學生的變化,沒有學生的變化就沒有未來的變化。他們對學習方式進行變革創新,始終強調關注學生。
  • 他是《咱們的牛百歲》中牛百歲,曾飾演張金玲丈夫,如今境況如何
    麥香飄萬裡,歌聲隨風傳,雙腳踏上豐收的路,越走心越甜……」不知你還記得不記得這首歌?這是1983年上映的電影《咱們的牛百歲》片頭、片尾曲《雙腳踏上幸福路》,由李雙江、王作欣演唱。說起《咱們的牛百歲》,大家有可能會想起著名導演趙煥章,是的,這部影片是趙煥章農村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三部分別是《喜盈門》和《咱們的退伍兵》。
  • 不一樣的重慶,工業氣息下卻隱藏著小文藝!
    哪知巴蜀大地富饒的土壤和養人的氣候,還讓重慶人多了一份慵懶和安逸,文藝這個詞也逐漸融入進人們的生活中,這也是為什麼說重慶人懂生活的原因了。大隱於市的老街磁器口 | 千年古鎮的文藝轉身磁器口,千年古鎮,是外地遊客來重慶必去的地方之一。在這裡,古老的街道印證著巴渝文化曾經的繁華,青石板路訴說著這裡斑駁的過往,成群的吊腳樓記載著上千年還經久不衰的故事。
  • 保定這個小區:曾被稱「富人區」,如今20年過去,已被遺忘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好面子,有錢了都會給自己改變生活,對於富人們來說,他們買百萬豪車也是為了給自己撐面子,而買豪宅更是展現自己身份的一張名片。自從20年前颳起商品房的風暴後,幾乎每個城市都出現了那些高檔的小區,他們都被稱為「富人區」,並不是當時房子有多麼貴,而是因為當時有閒錢的人也不會把投資房子作為首選,雖然如今也造就了許多遺憾,但當時確實是這樣的情況,買新房子的大多都是那些有錢人。
  • 實探南京兩大重點工程,江北大廠將全面開掛!
    大廠,將迎來一個依山傍水,具有江南地域特有的山水成林的景致園區!大廠-高新組團,2020年商業、產業、文體配套全面爆發!接下來,大廠在公園和產業配套方面迎來升級,桃湖公園、1934產業園兩大項目「老樹開新花」,迸發出驚人的活力!這個曾經孕育中國現代工業文明的搖籃之地正在蛻變!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重慶發布消息,龔灘、郭家沱、童家橋、詹家溪、覃家崗、陳家橋、曾家鎮、楊家坪、謝家灣、陶家鎮、蔡家崗、童家溪、李家沱……在重慶,以姓氏為名的地方較為普遍。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學生時代 MP3,如今的手機大廠,這個牌子一直都在
    「我願變成童話裡,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相信不少80或者90後的小夥伴聽到這首歌,思緒已經飄回到那個智慧型手機還沒有普及,人手一個MP3/MP4的純真年代了吧!而說到 MP3 播放器,就不得不提國內隱秘的音頻大廠 OPPO 了。(隱秘的音頻大廠 OPPO)自 2005 年 OPPO 正式入局播放器市場以來,直至播放器業務終止,OPPO 一直穩居國內播放器市場份額第一名,以出色的音質和精美的外觀設計獲得大量用戶的喜愛,穩坐中高端播放器市場的頭把交椅。
  • 重慶有條老街,代表著真正的老重慶,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走紅
    老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位於較場口,是從上半城通到下半城的一條老街道,全部由石階鋪成,將山頂的繁華商業區與山下江邊的老城區串聯在了一起。據說,在明朝的時候,這裡本來有口水井,附近的居民都飲用這口井裡的水。由於這口水井距離居民的住處正好十八步石梯,故而得名「十八梯」。
  • 謝家灣定製婚紗照價格表
    謝家灣定製婚紗照價格表外景:重慶重慶雷鋒塔,重慶山,重慶花園,楊公堤,北山路,太子灣,狀無坊,蘇堤,長橋,花港觀魚,錢江重慶,錢塘江,九溪,西溪溼地,湘湖,保叔塔等等?員工都很熱心,細節做到好的,禮服師幫老公選的衣服也特別合適,還挺時尚的,他們的服裝很不錯,版型和料子方面都蠻好的。 一天時間下來很融洽,都說拍照累我們不覺得,這一天拍得開心了。當然,拍攝出來的效果也是非常地好,很滿意,哈哈~
  • 「長亭外古道邊」,你知道老重慶人送別的長亭在哪裡嗎?
    那麼,老重慶的長亭在哪裡呢? 老重慶城三面環江,只有西邊和陸路相接,除了走水路,人們進城出城都走通遠門。 純陽洞是供奉呂洞賓的神龕,並不大,但在旁邊有一座觀景的高樓,名叫「觀闌樓」,重慶老地圖上有標註,如今,在原址修了一個住宅小區,名為「純陽洞小區」,和菩提金塔緊挨著,不到20米。
  • 長春百歲老人每頓飯必吃1根蔥 玩麻將精神十足
    百歲老人閆鳳雲  「山中難尋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昨天是長春市中環十二區56棟的老壽星閆鳳雲的100歲生日,老人一早就起床梳洗,挑了件自己最喜歡的衣服穿上,還簡單地收拾了屋子。這天,兒女和親屬二十多人都要來為她祝壽。  1915年生人,大女兒都已經78歲了  閆鳳雲是老長春,1915年生人,目前和小兒子一起生活。昨天是她的農曆生日,正好100歲。
  • 百歲老人的生活之道
  • 軸承工人文化宮拆遷,見證「文化宮時代」落幕|有一種青春,叫大廠...
    他回憶,由於三家文化宮都在老動力區,距離也不太遠,當時三家工程設計人員偶爾聚在一起探討工程設計方面的問題,「改造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擴充物理空間,並增加相關設施,滿足群眾更進一步的精神與文化生活需要」。王忠學清晰地記得,軸承文化宮的工程師來自清華大學。如今,當年的一起探討的工程師大都故去,只剩王忠學在世。
  • 湘鄉也有位百歲老人,楊龍香,104...
    田龍玉是湘西鳳凰縣官莊鄉新民村人,生於1893年,在風風雨雨中橫跨了三個世紀,在當地生活了113年,直到2006年,才搬進了鳳凰縣城。2008年,田龍玉被評為全國十大壽星,成為湖南省唯一一位入選「全國十大壽星」名單的百歲老人。湘鄉梅龍山下的百歲老人楊龍香老人(右)與鄰居們在聊天。
  • 舌尖上的老重慶---蔥油餅與桂花糕!
    今天小編搜來城中好味中式點心,還貼心為你附上適合搭配的茶水,其中不乏重慶的獨有記憶喲!    推薦搭配:紅茶    地址:渝中區解放碑英利大融城負二樓    人均:蛋黃酥10.5元/個、喜餅10.5元/個、老婆餅5元/個桂花糕:老重慶的新味道推薦地:小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