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相關皮質醇不足管理指南

2021-02-07 急診醫學資訊

翻譯:張斌,陳夢飛,劉孜卓,劉麗麗,姜生茂,洪作佩,曾蘭蘭,吳穎,李瑞傑

初校:蔣守銀,江利冰

火鳳凰翻譯組出品


一、引言


危重病相關皮質醇不足(CIRCI)的概念是於2008年由危重病醫學會(SCCM)責成國際多學科專家組首次提出,它被描述為一種危重病期間下丘腦垂體軸的損害(應激反應)。CIRCI的特徵是危重症患者其細胞內皮質類固醇介導的抗炎活性不足導致的全身炎症失調。CIRCI的症狀列於表1。CIRCI與循環血炎症標誌物水平增加及與凝血、發病、重症監護病房(ICU)住院時間、死亡率均有關。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皮質醇不足可廣泛出現於各種危重病中,因此了解CIRCI的發病機制與治療對於所有危重病相關醫師來說都較為重要。而在危重病人中廣泛使用皮質類固醇急需一個有效、可靠與透明的評估過程,以支持一些關鍵性的決策。


表1. CIRCI體徵和症狀

臨床

全身

發熱,乏力

神經系統

意識模糊

譫妄

昏迷

心血管系統

對液體復甦無效的低血壓

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

高心臟指數

消化系統

反胃

嘔吐

不耐受腸內營養

呼吸系統

持續缺氧

實驗室檢查

低血糖

低鈉血症

高鉀血症

代謝性酸中毒

嗜酸細胞增多症

影像

下丘腦,垂體腺或腎上腺出血或壞死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SCCM和歐洲危重病醫學會(ESICM)責成全球18名相關領域的專家對2008年CIRCI診斷與處理指南作了更新。除了嚴格應用GRADE(推薦評估分級,發展和評估)方法,本文中的推薦意見側重於患者方面重要的預後及臨床醫生日常工作的實用性。該指南涵蓋兒童與成人重症患者的CIRCI,但不包括慢性腎上腺功能不全,且不適用於新生兒,指南小組認為此方面的指南應由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制定。本指南重點介紹大多數臨床醫師會遇到的與CIRCI相關的三類疾病:膿毒症/膿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及嚴重創傷。


二、診斷


1.診斷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刺激試驗中的總皮質醇是否優於隨機血漿或血清總皮質醇?


推薦意見:究竟是使用ACTH(250 µg)後的△皮質醇水平(60分鐘時的皮質醇的基線水平改變<9 µg/dl),還是使用隨機血漿皮質醇水平<10 µg/dl用於診斷CIRCI,專家組不做推薦。


原理:2008年指南表明,CIRCI的診斷最好是在靜推二十四肽促皮質素(250 µg)後的△總皮質醇水平<9µg/dl或隨機總皮質醇<10μg/ dl 時。然而,迄今為止,臨床醫生在其常規實踐中尚未採用上述診斷標準。此外,最新的「拯救膿毒症運動」指南不建議使用ACTH刺激試驗確定膿毒性休克是否可以進行氫化可的松治療。 然而,內分泌學會最近的一項指南證實,在確定是否存在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的診斷時,高劑量(250μg)ACTH刺激試驗優於其他現有的診斷試驗,皮質醇峰值水平(在第30或60分鐘)低於18μg/ dl(取決於不同檢測方法)則表明腎上腺功能不全。


一項59例成人膿毒性休克患者的單中心隨機試驗比較了低劑量ACTH(1μg)刺激試驗與總隨機皮質醇在診斷腎上腺功能不全的差別。與總隨機皮質醇相比,低劑量ACTH試驗能夠更好地預測更長時間的血管加壓素治療和對皮質類固醇的血流動力學反應。 類似地,在膿毒症及多發傷患者的兩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CIRCI患者[總皮質醇水平<10μg/ dl或△皮質醇<9μg/ dl]的結局比沒有CIRCI的患者更差。同樣地,一項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在低劑量ACTH刺激試驗後,△皮質醇<9μg/ dl的危重兒童需要更高劑量和更長時間的兒茶酚胺治療,需要更多的復甦液體,並具有更高的死亡率。


但是,由於研究設計中存在潛在的偏倚風險,只是單中心的隨機試驗,以及少量的前瞻隊列研究,甚至因為樣本量少致使結果並不是很準確,所以我們降低了證據的質量。經過兩輪投票後,專家組成員無法就ACTH刺激試驗是否優於隨機皮質醇用於CIRCI的常規診斷達成一致(> 80%)。由於引起CIRCI的各種疾病範圍較廣,專家組認為單個的試驗不太可能可靠地單獨診斷CIRCI(而不管其機制,即皮質醇合成或代謝的改變,或組織對皮質醇的抵抗等)。


2.診斷時,血漿或血清游離皮質醇水平是否優於血漿總皮質醇水平?


推薦意見:我們不建議使用血漿游離皮質醇水平替代血漿總皮質醇水平用於診斷CIRCI(條件性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原理:游離皮質醇是皮質醇的生物活性形式。危重病人常伴有低血清皮質醇-結合球蛋白(CBG)和低白蛋白血症。在血清皮質醇結合蛋白含量較低的患者中,血清總皮質醇水平可能無法預測血清游離皮質醇水平,血清中游離皮質醇水平與總皮質醇水平之間的相關性僅為50 - 60%。


目前還沒有隨機試驗比較血清總皮質醇水平和游離的皮質醇水平在診斷CIRCI的差異。2008年版指南發表後的一項納入112例治療不敏感性的低血壓危重患者的前瞻性研究發現,在250μg ACTH刺激試驗前後,血清游離與總皮質醇濃度之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該發現表明,危重病人進行ACTH試驗後使用總皮質醇水平是足夠的。另一項對69例危重病人進行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評估了血清皮質醇水平的時間進程,發現游離與總皮質醇水平可以預測臨床結局。另一項對29例膿毒性休克的成人患者進行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1μgACTH的反應,游離和總皮質醇水平的血清濃度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血清游離皮質醇水平的檢測涉及繁瑣的技術,因而不太可能在所有醫院都具備相應條件,而且不太可能快速得出化驗結果。雖然有少量的低質量觀察性研究,但研究結果不盡一致。因此,專家組不建議對可疑CIRCI的患者使用游離血漿皮質醇水平替代血漿總皮質醇水平。


3.診斷時 唾液中游離皮質醇水平是否優於血漿總皮質醇水平?


推薦意見:我們不建議使用唾液皮質醇水平替代血漿皮質醇水平用於診斷CIRCI(條件性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原理:唾液中發現的皮質醇是非結合的。因此測量唾液皮質醇水平可能提示游離皮質醇水平及腎上腺功能。然而,唾液皮質醇水平可能受到許多混雜因素的影響,如性別,年齡,時間和取樣部位以及唾液體積。一些研究評估了使用唾液皮質醇來衡量腎上腺功能不全。例如,一項納入88例肝硬化患者的研究發現,游離皮質醇水平與唾液皮質醇水平的相關性比與血清總皮質醇水平的相關性更強(Spearman係數分別為0.91和0.76,p<0.001)。而在一項納入57例膿毒性休克患者的研究中,游離血清皮質醇與唾液皮質醇水平之間無明顯差異(p = 0.28)。此外,唾液皮質醇與血清總皮質醇水平之間的相關性非常好(80%)。未結合的血漿皮質醇可以使用總血清皮質醇和CBG測量進行計算。


使用唾液皮質醇優於血清皮質醇的證據有限。雖然與總皮質醇相比,唾液皮質醇可能與游離皮質醇更緊密地相關,但沒有研究表明,使用唾液皮質醇來診斷危重患者的CIRCI可以改善患者的結局。此外,使用唾液皮質醇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可能是有問題的,因為它是通過酶聯免疫的方法進行檢測,大多數醫院不大可能進行常規開展。另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例如,在Estrada-Y-Martin研究中,57例患者中的19例被排除,因為三個初始樣本沒有提供任何唾液,16例因唾液不足或血液汙染而被排除。因此專家組認為,使用唾液皮質醇不具有成本效益、實用性或可行性。


4.診斷時,1μg ACTH刺激試驗是否優於250μg ACTH試驗?


推薦意見:我們建議高劑量(250μg)而不是低劑量(1μg)ACTH刺激試驗用於診斷CIRCI(條件性推薦,低質量證據)。


原理:高劑量(250μg)ACTH刺激試驗仍然是腎上腺功能不全最重要的診斷試驗。然而,這種超生理劑量的ACTH可能導致在已證實的腎上腺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對腎上腺皮質細胞的顯著刺激。因此,為了提高該診斷測試的靈敏度,建議使用低劑量(1μg)ACTH。高劑量ACTH試驗易於實施和安全。低劑量ACTH試驗需要在床旁重新處理,因為商業試劑每安瓿瓶含有250μgACTH。最近納入30項研究的Meta分析提取了1209名成人與228名兒童的數據,發現對於繼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高劑量和低劑量ACTH試驗具有相似的診斷準確性。對於成人和高劑量ACTH試驗,陽性似然比分別為9.1和5.9,兒童分別為43.5和7.7。然而,這兩個試驗敏感性都較低,陰性似然比在成人高劑量和低劑量ACTH試驗分別為0.39和0.19,兒童分別為0.65和0.34。對74例成人膿毒性休克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使用低劑量和高劑量ACTH試驗的皮質醇在預測血管加壓素依賴和死亡方面具有同樣的準確性。而且,在危重兒童的前瞻性多中心隊列研究中,低劑量和高劑量ACTH試驗在臨床結局預測中表現出相似的準確性。由於高劑量ACTH試驗在臨床上更方便實施,而且高劑量與低劑量ACTH試驗的準確性相當,專家組建議使用高劑量而不是低劑量ACTH試驗來診斷CIRCI。


5.診斷時,對氫化可的松(50-300mg)的血流動力學反應是否優於250μg ACTH刺激試驗?


推薦意見:我們建議使用250μg ACTH刺激試驗而不是對氫化可的松(50-300mg)的血流動力學反應用於診斷CIRCI(條件性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原理:早期關於人類感染性休克中使用低劑量皮質激素的報導中,推測血流動力學改善掩蓋了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研究發現,氫化可的松改善了膿毒血症患者對去甲腎上腺素的血管加壓反應,這種效應在皮質醇不足患者中更為明顯。動脈低血壓可能是皮質類固醇活性不足的有用標誌物,儘管並非所有的膿毒性休克患者都可能有皮質醇不足。


目前還沒有任何研究可以直接解決這個問題。在兩項研究中,250µg ACTH刺激診斷CIRCI與更快的逆轉休克相關。相比之下,CORTICUS試驗發現,在有或沒有CIRCI的患者中,皮質類固醇的血流動力學反應類似。此外,氫化可的松用於預防膿毒性休克(HYPRESS)試驗中,也沒有發現在有或沒有皮質醇不足的情況下膿毒性休克發生的差異。 然而,在HYPRESS試驗中,僅有少數患者被篩選為皮質醇不足,影響了這些數據的可靠性。


早前的抗休克解決方案已經被證明可以降低死亡率。但是,沒有研究比較對氫化可的松的血流動力學反應的預測價值與250μgACTH試驗對CIRCI的診斷價值。Meta分析僅考察了具有和不具有CIRCI的患者之間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死亡率差異。因此,專家組只能推薦使用250μgACTH刺激試驗來診斷CIRCI。


6.診斷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是否優於250μg ACTH刺激試驗?


推薦意見:我們不建議使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進行CIRCI的常規診斷(條件性推薦,低質量證據)。


原理: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取決於垂體前葉的釋放(至全身循環)。正常情況下,血漿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皮質醇的濃度變化是相反的。在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時,血漿皮質醇水平較低,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較高;在垂體功能減退症時,血漿皮質醇水平低,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低下或正常。危重病時,血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被認為是低的、正常的或高的,並且可能存在動態變化的模式,即在初次打擊後先短暫升高,隨後在幾周的時間內均下降。我們沒有發現任何研究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與ACTH刺激試驗的診斷準確性進行比較。


由於測量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的複雜性,專家組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在足夠短的時間內獲得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不足以影響危重症患者的急性治療。

三、危重病情況下關於皮質類固醇使用的建議


1.膿毒症


A.成人膿毒症住院患者無休克時是否應使用皮質內固醇?


推薦意見:我們不建議在沒有休克的成人膿毒症住院患者中使用皮質類固醇(條件性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B.膿毒性休克住院患者是否應使用皮質類固醇?


推薦意見:膿毒性休克患者對液體復甦無反應及其使用中至高劑量血管加壓藥時,我們建議使用皮質類固醇(條件性推薦,低質量證據)。


C:成人膿毒性休克住院患者若使用皮質類固醇進行治療,其推薦劑量與治療時間是多少?


推薦意見:如果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膿毒性休克,我們建議使用長療程和低劑量:氫化可的松iv<400mg/d,療程≥3d,而不是短療程和高劑量(條件性推薦,低質量證據)。


原理:促炎細胞因子或通過抑制皮質醇對ACTH的反應,或與細胞內糖皮質激素功能相競爭從而導致膿毒症相關的CIRCI,後者反過來引起器官衰竭,並使血管加壓藥治無反應。因此,皮質類固醇治療膿毒症的潛在獲益在幾十年的觀察研究和試驗中得到了驗證。


對納入3176例伴或不伴休克的膿毒症患者的27項隨機臨床試驗的分析顯示,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28d死亡率為29.3%,安慰劑組患者死亡率為31.8%,相對危險度0.87(95% CI :0.76-1.0)。由於結果的不一致和不精確,證據質量是低的。


對納入826例伴或不伴休克的膿毒症患者的6項隨機臨床試驗的分析顯示,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28d死亡率為33.8%,安慰劑組患者死亡率為30.6%,相對危險度1.11(95% CI:0.91-1.34)。


最近,HYPRESS多中心試驗對190例膿毒症患者(不包括休克患者)接受連續注射200mg氫化可的松5d,然後逐漸減量直到第11d,另190例患者接受安慰劑治療。主要觀察終點是在14d內發生的膿毒性休克,結果顯示與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氫化可的松治療的患者在14d內進展為膿毒性休克的比例沒有差異(差異−1.8%;95%CI:10.7-7.2%,p = 0.70)。此外,在氫化可的松組和安慰劑組之間,使用機械通氣(53.2和59.9%),28d死亡率(8.8 vs . 8.2%),180d死亡率(26.8vs22.2%),ICU住院時間[中位數(四分位間距)] 8(5 - 15)vs 9(6 - 17)天),或醫院住院時間[中位數(四分位範圍)] 26(16 - 46)vs 25(16 - 40) 均沒有明顯差異。氫化可的松組對比安慰劑組,出現二重感染為21.5%vs16.9%,機械通氣脫機失敗為8.6%vs8.5%,發生肌無力為30.7% vs23.8%,發生高血糖為90.9% vs81.5%。根據這些結果,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不伴休克的膿毒症患者不能從皮質激素治療中獲益。


2.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成人ARDS住院患者是否應使用皮質類固醇?


推薦意見:我們建議中~重度成人ARDS住院患者(PaO2/FiO2<200且發病後14d內)早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有條件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理論基礎:ARDS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儘管在治療方面取得進展,ARDS病死率仍高(35-45%)。此外,ARDS增加住院治療費用、發病及資源利用。ARDS患者長期機械通氣也增加了1年內致殘和死亡風險。


9項試驗研究了ARDS長時間皮質類固醇治療。其中一項試驗是因社區獲得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另一項是膿毒性休克初始皮質類固醇試驗的亞組分析。這些試驗一致發現皮質類固醇治療與全身炎症標誌物(炎性細胞因子和/或C反應蛋白水平)的顯著降低有關,機械通氣持續時間減少約7d,並且中重度ARDS患者住院死亡率降低7--11%(中等確定)。除了兩項試驗之外,所有研究都對在ARDS早期治療進行了調查。與晚期(≥7d)開始治療相比,早期(<72h)開始甲強龍治療與更快的疾病緩解相關(如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縮短)。


最新基於4項大型試驗的個體患者數據(n = 322)分析發現在ARDS早期和後期(發病後7d及以上)延長甲強龍治療與機械通氣時間減少及生存率提高有關。


除了高糖血症(主要是在初次推注後36h內),延長皮質類固醇治療與神經肌肉衰弱,胃腸道出血或院內感染的風險增加無關。高血糖與發病率增加無關。 兩項試驗報告顯示,發生休克的風險明顯降低。


專家組成員認為,鑑於少量結局事件存在嚴重的不精確風險與置信區間提示無影響,皮質類固醇對死亡率的影響證據的質量為中等。一些納入的試驗採用了盲法,兩項試驗未設盲法,四項試驗少於60例。


總之,專家組建議,在早期(發病7d內,PaO2/FiO2<200)使用甲強龍,劑量為1mg/kg/d;後期(發病後6d及以上)的ARDS患者使用劑量為2 mg/kg/d,然後在超過13d的時間裡逐漸減量。建議使用甲強龍是因為其肺組織內穿透力更強和有效濃度保留時間更長。此外,甲強龍應緩慢停用(6-14d),而不是快速停藥(2-4d)或突然停藥,這是因為可能因為停藥導致炎症反應再次產生並導致病情惡化。最後,皮質類固醇會減弱發熱反應,因此,建議進行感染監測,以確保及時識別和治療醫院獲得性感染。


3.嚴重創傷


成人嚴重創傷住院患者是否應使用皮質類固醇?


推薦意見:我們不建議在成人嚴重創傷住院患者中使用皮質類固醇(條件性推薦,低質量證據)。


原理:嚴重創傷是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SIRS)的主要原因。組織壞死、出血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觸發炎症級聯反應的主要因素。CIRCI可能在嚴重創傷患者中是常見的,並且與未控制的炎症、對血管加壓素依賴和臨床療效差有關。文獻提示已有19項試驗(n=12269)研究了皮質類固醇對成人多發傷患者短期死亡率的影響。皮質類固醇治療組中有1691/6286 (26.9%)例患者死亡,而安慰劑組中則為1401/5983(23.4%)例(RR=1.00, 95% CI 0.89–1.13)。基於皮質類固醇劑量不同(小劑量VS大劑量)的死亡率的分析沒有發現顯著的劑量效應(p=0.73)。10項小劑量皮質類固醇試驗組中,死亡RR值為1.03(95% CI 0.86–1.22),而9項大劑量試驗組中,死亡RR值為0.98(95% CI 0.81–1.18)。皮質類固醇治療並不增加胃出血(12個實驗;RR=1.22, 95% CI 0.90–1.65)和感染(7 個實驗; RR=0.93, 95% CI 0.80–1.08)的風險。兩組試驗對比了氫化可的松和氫化可的松加氟氫可的松對創傷相關CIRCI的效果,創傷相關CIRCI定義為給予促腎上腺皮質激素(250ug)後60分鐘基線皮質醇水平的改變<9 µg/dl。在第一項試驗中(多發傷合併CIRCI的患者病例數n=113),氫化可的松預防了28d醫院獲得性肺炎 [危險比(HR)為0.47,95% CI 0.25–0.86 ],且患者機械通氣脫機時間增加了6d(95% CI 2–11)。在第二項試驗中(多發傷合併CIRCI的患者病例數n=267),使用皮質激素和安慰劑治療醫院獲得性肺炎的HR值為0.80 (95% CI 0.56–1.14)。在這項試驗中,皮質類固醇治療的反應和CIRCI狀態並沒有相互影響。見證據支持4。


以死亡率結局為主要驅動的大型臨床試驗存在低風險偏倚,並且分層分析發現不存在劑量效應。雖然患者的類型和皮質類固醇的劑型、劑量和持續時間在這個試驗中差異很大,但沒有證據表明結果存在顯著的不一致性。雖然皮質類固醇對創傷患者的死亡率無影響,但混合結果的不精確性不能得出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是潛在有利的還是有害的可能性的結論。專家組成員認為這個問題的證據總體質量是低的。鑑於臨床上潛在的重要副作用,專家組條件性不推薦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嚴重創傷,直到出現進一步的數據支持它的使用(完)。


獲取文內諸多引用研究依據,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PDF原文。


關注急診醫學資訊

天天有料

彈指間技能提升!

急診醫學資訊:繼承於原有同名新浪微博|從事國外最新指南綜述翻譯|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會員|建立國內第一家雲編輯部|創建實時急重病指南系統|創作醫學急救科普與人文|推送專業會議與學科資訊|提供專業諮詢與課件服務

相關焦點

  • 皮質醇的前世今生,您了解嗎?
    來源:裝備公園皮質醇是一種糖皮質激素,也可以說是一種氫化可的松。在人的身體或精神感到緊張的時候,腎上腺皮質會分泌皮質醇,並會根據自然循環使其與晝夜節律進行關聯。皮質醇是由膽固醇轉化而來,它的合成和釋放都是由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控制,皮質醇會幫助我們早上按時起床並每天正常作息。在早上,皮質醇升高直到八點左右達到峰值,我們會覺得精力旺盛,世界美好。
  • 這些具體的方法降低皮質醇,可以有效管理抑鬱情緒
    皮質醇皮質醇(Cortisol)是由腎上腺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腎上腺是位於腎臟頂端的內分泌腺體。當人體處於緊張狀態的時候,腎上腺應對壓力分泌皮質醇。皮質醇和戰鬥或逃跑的反應相關。皮質醇對身體使用葡萄糖(糖)、調節血壓和免疫系統功能等各個方面都發揮重要作用。 短期內皮質醇大量分泌有許多好處。
  • 危重患者連續性和非連續性腸內餵養的研究進展
    1、摘要危重病人營養管理的最佳策略是多年來一直爭論和討論的問題。這種情況反映出缺乏一致和高質量的數據,正如最近的指南所示,其中57條建議中只有4條被評為「A」。在危重病人中,這種腸促胰島素效應已被許多研究者研究過。首先,Llompart-Pou等人報告血漿GIP和GLP-1分泌增加。Nielsen等人和Jamaludin等人證實了在危重病期間腸促胰島素效應會減弱。Jamaludin等人還證實一旦停止腸內營養,計算得出的胰島素敏感性會降低。間斷餵養可增加血糖變異性,這反過來又與死亡率增加有關。
  • 危重病與休克中的器官交互作用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更準確地說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症候群(MODS), 反映的是器官損傷程度的級別,是危重症的特徵性表現之一。MODS常常是循環性或感染性休克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或者是大手術過程中器官低灌注和全身炎症反應的嚴重併發症。
  • 2020年美國SCCM指南:重症監護室成人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
    急性肝衰竭(ALF)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發生危重症風險較高,一旦出現危重症,病死率極高,通常肝移植是最終的治療方法。肝臟疾病特有的病理生理學特徵導致危重症患者在不同器官系統具有獨特表現。用於其他危重症器官併發症的管理策略並不總是適用於肝衰竭患者。
  • 非黑即白的皮質醇,難道它真的對增肌減脂有害無利?皮質醇的真相
    皮質醇,對於增肌減脂的你應該並不陌生,類似這樣的言論有很多:「皮質醇會分解你的肌肉,皮質醇會導致你肥胖!」等等,皮質醇在健身中出現的頻率,不亞於睪酮。往往皮質醇在健身這件事情上,扮演著不好的角色,壓力性肥胖,過勞肥,肌肉的流失都和它有關,雖然皮質醇常常在一些不好的情況下被提及,但其實它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種激素,皮質醇也有很重要的功能,也並非對增肌減脂有害無利。
  • 皮質醇有利於減脂?帶你了解皮質醇真正的作用以及功能
    絕大部分健身文章會告訴你皮質醇會抑制肌肉生長,讓你的訓練效果大打折扣。雖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它忽視了皮質醇的作用以及功能。當你了解皮質醇的作用和功能以後,你會發現皮質醇是一種很好的激素。皮質醇的功能絕大部分人知知道皮質醇是壓力過高產生的荷爾蒙,其實皮質醇是為了抵禦身體出現意外而產生的荷爾蒙,讓身體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適應外界幹擾。1、皮質醇升高時會刺激腎上腺素提高,當人體腎上腺素處於較高水平時,心理狀態就會變得興奮,在訓練時更加專注和持久。
  • 什麼是皮質醇?皮質醇水平,會影響你的增肌減脂進度!
    但是,很多人會忽略的一點,成年人開始慢慢變胖的一個關鍵:皮質醇水平。當你的壓力開始變大,身體中的皮質醇分泌就會開始異常。皮質醇的主要功能包括調節血糖,發炎,代謝,細胞內液,血壓以及輔助記憶等等。一般來說,皮質醇在早上6點——8點的時候分泌是最高的,它會讓我們早上的時候非常有精神,非常有能量以及動力來應付一整天的工作需求。
  • 你了解過皮質醇嗎?
    皮質醇與我們的壓力狀態息息相關,長期過剩的壓力可能會使我們的身心都處於疲勞狀態,皮質醇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無法維持在正常的數值間。但是,皮質醇的數值過高又會怎麼樣?過低又會怎麼樣呢?長期壓力下皮質醇上升,人體血糖一直維持高檔,從而導致身體分泌胰島素來回收血糖,血糖過剩就可能轉存為體脂,而且大多儲存在內臟,形成所謂的「蘋果型肥胖」。如果你體脂主要集中在小腹,可能就是皮質醇在作祟。同時皮質醇也對增肌也有很大的影響,它會促進胺基酸分解,抑制蛋白質合成。
  •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介紹抗疫工作相關情況
    5月8日上午,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聶國輝參加深圳廣電集團新聞頻率「民心橋」節目,介紹市第二人民醫院抗擊疫情相關情況,並回答聽眾提問。  馮永文及他的團隊作出的貢獻主要有:提出重型/危重型患者"四集中"的管理模式;建成了市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救治平臺;訓練了一批能處理重型/危重型病人的專業隊伍;形成了深圳特色的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指引;實行輕型/普通型病人篩查預警管理。
  • 串聯質譜法檢測尿皮質醇和唾液皮質醇在庫欣症候群診斷中的研究進展
    表1匯總了免疫法、串聯質譜法和GC-MS測定UFC和唾液皮質醇的差異,串聯質譜法檢測尿液和唾液皮質醇具有較明顯的優勢,詳細闡述如下。2.1  UFC的檢測方法  免疫法可自動化操作,檢測快速、成本低,過去的20多年裡,免疫法一直是臨床實際應用中測定UFC的主流方法。
  • 新領域 新挑戰:中醫參與危重症搶救
    因中藥介入早,該病例雖然病情加重,但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下,病情很快穩定且逐漸向好,沒有轉成危重型。「這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的非常好的效果」。  由於中醫的介入,相對降低了重型向危重型轉變的患者比例。對於危重型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同時,給予中藥湯劑鼻飼「佑安新冠危重方」進行「回陽救逆」「通腑存陰」治療,但汪曉軍坦言,由於ICU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處於鎮靜鎮痛狀態,神志不清,呼吸機、血濾機、ECMO等輔助生命支持設備下,氣管插管令醫生難以全面地看到舌象,脈象也與病情的自然狀態下有區別,又沒有太多前人經驗可循,對於中醫來說,參與危重症搶救是一個新的領域,「是挑戰,也是一個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 證件剩餘有效期不足怎麼辦丨換證指南
    ;(四)申請人手指傷病痊癒後可以採集指紋的;(五)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機構認可的其他情形。【換發情形】(一)往來港澳通行證有效期不足6個月,或者短於擬申請籤注有效期的;(二)個人身份信息變更的;(三)其他確需換發往來港澳通行證的情形。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推薦救治重型/危重型COVID-19方案
    針對重型/危重型患者病情進展迅速的特點,多學科團隊的醫生和護士需要形成立體的管理模式,密切觀察、及時評估;以主要疾病所屬專科醫生為首席專家的多學科團隊早、晚隔離病房內集體查房和夜間危重患者重點查房的「24 h 全天候查房管理」,以準確預判病情進展,迅速幹預,及時阻斷疾病的快速惡化。
  • 皮質醇,一個被大多數人忽略的類激素
    皮質醇也可通過11-β-羥類固醇脫氫酶(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的作用變成皮質素。鼠類無皮質醇。有時皮質醇用來專指基本的「應激激素」。作用機理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皮質醇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如果沒有皮質醇。
  • 華山醫院鬱金泰臨床團隊解讀阿爾茨海默病循證預防指南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團隊聯合該領域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專家組,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了全球首個阿爾茨海默病(AD)循證預防國際指南,美國CNN、合眾國際社、新聞與世界報導、英國的泰晤士報、太陽報等國外頂級媒體也大篇幅地採訪報導。
  • 麻醉醫生「插管敢死隊」,如何為危重症患者保駕護航?
    對此,2月26日,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CSA)氣道管理學組公布了《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氣管插管安全實施專家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針對插管指徵、氣道評估、氣道管理工具、困難氣道應對等方面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氣管插管進行了說明。 COVID-19患者有哪些氣管插管指徵?
  • 皮質醇到底是個什麼鬼? ——淺談皮質醇過量的危害(一)
    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皮質醇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如果沒有皮質醇,身體將無法對壓力作出有效反應。若沒有皮質醇,當獅子從灌木叢中向我們襲來時,我們就只能嚇得屁滾尿流、目瞪口呆動彈不得。然而藉由積極的皮質醇代謝,身體能夠啟動起來逃走或者搏鬥;它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升你組織中葡萄糖、蛋白質和脂肪流量,讓它們進入循環系統,輸送到血液裡充當能量使用。
  • PRP科研協作模式助力慢阻肺患者全程管理|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下稱同濟醫院)利用PRP(臨床問題P:Problems,臨床研究R:Research,臨床實踐P:Practice)科研協作模式,以臨床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臨床的全面發展,通過臨床研究的實施建立慢阻肺規範化管理信息平臺,構建了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