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捕獲一塊約100公斤重的太空垃圾

2020-12-13 騰訊網

【歐洲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捕獲一塊約100公斤重的太空垃圾】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8600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清潔太空-1」(ClearSpace-1),並於2025年發射,捕獲一塊約100公斤重的太空垃圾。這將是全球首個捕獲和處理軌道太空垃圾的任務。(界面新聞 YX)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歐洲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計劃捕獲100公斤重太空垃圾
    IT之家 12 月 3 日消息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 1 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並於 2025 年發射,捕獲一塊約 100 公斤重的太空垃圾,這將是全球首個捕獲和處理軌道太空垃圾的任務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nbsp&nbsp&nbsp&nbsp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nbsp&nbsp&nbsp&nbsp投入8600萬歐元 擬2025年發射太空飛行器&nbsp&nbsp&nbsp&nbsp科技日報北京
  • 太空也要講環保?歐洲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IT之家 12 月 3 日消息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 1 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並於 2025 年發射,捕獲一塊約 100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捕捉方式有點可愛
    我國的「傲龍一號」曾進行過在太空中抓取目標的試驗;歐空局的「清理碎片」計劃,以國際空間站為試驗平臺,成功測試了網式和魚叉式的太空垃圾清理手段。不過,以往開展的試驗,都人為釋放了「靶星」,並沒有清理實際存在的太空垃圾。「清潔太空一號」也採取主動抓取後帶離的清除方式。然而,它的目標卻是已經在太空中飄蕩了7年的一塊太空垃圾——2013年發射升空的「維斯帕」上面級。
  • 太空垃圾開始清理!歐洲掏腰包8600萬歐元,與瑞士公司合作清理
    據報導,近日,歐洲空間局和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籤署了一項合同,這份合同造價8600萬歐元,合同內容是歐洲航天局委派「清潔太空」公司研發的一款特殊衛星——「清潔太空-1」,去太空中清理太空垃圾,這塊目標太空垃圾的重量大約為100公斤,大約在2025年發射並將它銷毀掉。什麼是太空垃圾?
  • 花8600萬歐元清理一塊112公斤重的太空垃圾!為啥?
    不幸的是,將這些大傢伙發射到太空會留下很多垃圾,往往會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漂浮幾個月,或者在某些情況,漂浮很多年。 太空垃圾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問題與日俱增。廢棄的火箭部件、老舊的、不復存在的衛星的碎片,甚至是廢棄的空間站,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密集地凌亂在地球周圍的區域。
  • 地球周圍充滿垃圾,太空清理該怎樣進行?專家:當然是用AI
    據估計,目前有3.4萬個直徑超過10釐米的垃圾正以大約10倍於子彈的速度環繞著地球運行。如果其中有一個撞到太空船,損害可能是災難性的。今年9月,國際空間站不得不躲避一塊未知的碎片。隨著太空垃圾數量的迅速增長,碰撞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歐洲航天局(ESA)希望清理一下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
  • 擋住月亮的六便士:太空垃圾那些事
    我們知道,太空垃圾的飛行速度約為7.8千米/秒,如果撞擊到太空飛行器表面,質量輕的可能只是留下撞擊的凹痕,質量重者則可能穿透太空飛行器,造成部分系統失靈,甚至會使太空飛行器脫軌。阿麗亞娜號火箭的殘骸在軌道上陰魂不散,甚至在28年後迫使國際空間站調整飛行軌跡,以避免與其中的一塊碎片相撞。而2009年發生的第一次重大衛星碰撞事故更是凱斯勒現象的不幸應驗:2月10日,兩顆衛星(銥星33號和已經退役的蘇聯宇宙2251號)相撞,相撞速度約為11.7公裡/秒,僅僅4個月後,碰撞產生的太空碎片就已經幾乎布滿大半個地球上空。
  • 日本企業發明新型太空飛行器 幫助清理地球軌道上的75萬塊太空垃圾
    該假設認為當在近地軌道的運轉的物體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將讓這些物體在碰撞後產生的碎片能夠形成更多的新撞擊,形成級聯效應,意味著近地軌道將被危險的太空垃圾所覆蓋。由於失去能夠安全運行的軌道,在之後的數百年內太空探索和人造衛星的運用將變得無法實施。Astroscale說,它的任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其交會和磁捕獲機制在軌道上捕獲和清除碎片的示範。
  • 1億個太空垃圾將被清除,歐洲航天局研製清理器,2025年發射!
    截止到目前,全球執行了近5000次的發射任務,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也將近5000噸,其中超過1億個太空垃圾碎片,對於地球、太空環境等來說,都是不小的威脅。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地球上每年都有很多太空垃圾墜入大氣層,幸運的是,這些太空垃圾都是小塊的,它們並未抵達地面,而是通過和大氣層的摩擦,直接消失在高空之中了,但是,一旦未來有大塊的太空垃圾墜下,還是非常危險的。
  • 它已被太空垃圾包圍,歐洲航天局欲前往清理
    人們常說,人是垃圾的製造者,沒有人的地方不一定沒有垃圾,但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垃圾。太空沒有人,少了人類這個「垃圾製造器」,太空垃圾應該不多吧?可事實上,太空垃圾也不少,主要原因就是鮮少被清理,畢竟時間的魔力是很大的。據統計,到了2012年,軌道上還漂浮著超過4500噸太空垃圾,科研人員憂心不已。
  • 太空垃圾堆積成山,以2.8萬公裡/時速度飛行
    太空垃圾可能是太空飛船的殘骸,可能是星體碎片、星際粉塵,也可能是太空飛行器、運載火箭等發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自人類發射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以來,人類執行了超4000次太空發射任務,期間給太空帶去了許多垃圾。雖然大部分太空垃圾被燃燒殆盡,但截至2012年仍有超4000噸垃圾未得到妥善解決,依舊飄浮在軌道周圍。
  • 太空垃圾堆積成山,人類還能清除嗎?
    太空垃圾與其他垃圾相比有什麼不同?首先,太空垃圾與其他垃圾的第一個不同,就是兩者之間,所產生的位置不同,太空垃圾的是在太空之中的垃圾,而我們肉眼所看見的垃圾則是在我們地球上面,我們人為產生的垃圾。除此之外,兩者的產生方式可能也不同。那麼產生方式有什麼不同呢?
  • 太空垃圾如何影響地球的環境和大氣?
    自從斯普特尼克1號於1957年進入太空以來,人類已經向地球軌道中發射了大量的人造衛星。當這些衛星報廢之後,它們將會成為太空垃圾,不斷繞著地球旋轉。隨著太空垃圾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它已成為環境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 太空行走鏡子飄走 外媒:製造最新太空垃圾
    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導外媒稱,一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當地時間26日新添了圍繞地球旋轉的垃圾:他剛剛走出國際空間站打算更換電池時,就丟掉了一面小鏡子。據美聯社6月26日報導,指令長克裡斯·卡西迪說,這面鏡子是以每秒約1英尺(約合0.3米)的速度飄走的。美國太空飛行地面指揮中心說,這面鏡子不知何故從卡西迪的太空服上掉了下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丟掉的鏡子對太空行走和空間站都未構成危險。
  • 地球軌道上的大量太空垃圾已接近「凱斯勒事件」的標準了
    在太空中擦肩而過,幸好沒有相撞——否則會製造出大量更加危險、難以監控的高速軌道垃圾。 使用雷達跟蹤太空中衛星碎片的企業LeoLabs周二表示,它正在監視「非常高風險」的交匯點——兩個物體繞地球軌道的交點。
  • 為減少太空垃圾拼了!日本用木頭製作衛星:計劃2023年發射
    據外媒報導,為了有效解決太空垃圾問題,日本京都大學和和住友林業株式會社將進行合作,計劃在3年內用木材製作出一個衛星。眾所周知,一顆衛星往往價格不菲,受制於外太空的苛刻條件,目前人造衛星的首選材料大都是堅固耐用的輕型合金。雖然這些材料有效保護了衛星,但也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
  • 日本科研機構開發用雷射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衛星
    人民網東京6月23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在地球的周圍,使用壽命已經結束的人造衛星和火箭的零件等太空垃圾不斷增多。為清除這些垃圾,日本SKY Perfect JSAT和物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日前發布消息稱,將研發一種能用雷射照射垃圾讓其掉落到大氣層的小型衛星。
  • 太空中的危機越來越多,美國太空人操作失誤,製造了太空垃圾
    對於這項舉措,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進行垃圾分類有利於環保,能使城市變得更加整潔,是好事。也有人認為,垃圾分類的初衷是好的,意在幫助人們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也能使城市變得更乾淨、更美麗。但是,其中包含的罰款條例著實讓大家痛苦,稍有不慎便會被罰款,心理負擔並不輕。說完垃圾分類,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懂得對太空垃圾進行分類嗎?
  • 耐克新球鞋太空嬉皮士來了,真的很垃圾
    耐克新球鞋太空嬉皮士來了,真的很垃圾如果它們看起來有點古怪,那是因為它們是用垃圾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