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揚子晚報】;
近日,一張「慈禧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在朋友圈中廣為傳播,朋友圈裡還發出了一波「慈禧太后年輕時有多美」的討論。有營銷號稱這張照片是「故宮的鎮館之寶」,還為此杜撰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對此,故宮博物院官網近日刊發了專門的考證文章,明確表示「這張慈禧太后彩色照片可以認定為偽造照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張「照片」其實是畫出來的,作者是南京小夥居旭東,一位29歲的插畫師。
慈禧彩照事件
畫作被杜撰成歷史照片,插畫師發文道歉
「慈禧年輕時候真漂亮」「慈禧年輕的時候看面相就知道是個狠角色」「不愧是慈禧,眼神很犀利的樣子」。
這些議論源於最近一張彩色照片,照片上的慈禧太后大約是三四十歲,衣著華麗,表情端莊。和照片一起在網上流傳的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大意是說在1980年,一位陳姓收藏者在家中發現了一張慈禧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是一百年前一位法國人贈與他祖先的。後來經某位「專家」牽線,該收藏者就將這張照片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
此事引起故宮博物院的關注。7月25日,故宮博物院官網專門刊發了考證文章稱這張照片是偽造的。在故宮博物院四萬餘張老照片收藏中,檢索慈禧太后照片,並沒有發現這張彩色照片的蹤跡,現有的照片無一例外都是她的老年樣貌。
文章中還寫明直到1868年,法國人迪奧隆(Louis Ducos Du Hauron 1837-1920)才將三色攝影法註冊專利,彩色攝影術才誕生,以19世紀80年代的普及程度不太可能進入中國。且專家們遍查19世紀60-90年代的史料,沒有找到任何一位曾經進入紫禁城或者在其他皇家空間裡為慈禧拍照的確切記錄。所以,專家們認定該照片為偽造照片。
對於故宮博物院的闢謠,南京插畫師居旭東7月26日在微博上發聲,稱沒想到自己的作品鬧出這麼大的誤會,「希望向公眾表達自己的歉意。」
畫慈禧源於自己的愛好,前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居旭東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張被網絡瘋傳的「慈禧年輕時的彩色照片」是自己在2018年年底畫的一幅作品。居旭東是做寫實繪畫的,偶然看到慈禧的老照片就想嘗試畫畫看。「因為看過很多資料記載說她年輕時挺美的,我就想看她年輕時是什麼樣?於是就嘗試去畫她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樣子。」居旭東根據自己對人物面部結構的理解,加上自己的美術基礎畫了這張畫。
對於這幅畫延伸出來的各種故事,居旭東表示很無奈,「其實這兩年一直有營銷號拿這張圖編了各種版本的荒誕故事,我也很莫名其妙。這次都驚動了故宮博物院,所以我不得不站出來。」
居旭東稱自己的初衷是想把作品分享出來,讓大家對歷史人物有一些關注,想讓大家更有興趣去了解相關內容。但作品發布之後進入了公共領域,很多事情就變得不可控了,「營銷號杜撰一些故事以及傳言,對我們原創作者沒有太多的尊重,這是我比較氣憤的地方。」
居旭東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那張慈禧年輕時的彩色照片」前前後後花了一個月時間,「當然我不是做歷史研究的,知道的東西有限,我也是盡我所能,參考了將近一百例人物年輕和老年時照片的對比,研究他們五官前後的變化,畫慈禧三四十歲畫像時就結合了一下。」居旭東說,畫像改了好幾版,最後的成品是在一周的時間內繪製出來的,主要使用了Photoshop圖像處理軟體和手繪板。
居旭東說,自己這兩天情緒已平復,一直都在創作,「進入到藝術領域之後,外界的一些評論我就不太關注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畫歷史名人年輕時的畫像是我的愛好,我還是會繼續創作的。」
插畫師的故事
網友「點題」他作畫,人工復原老照片更有溫度
紫牛新聞記者在居旭東的社交媒體上發現,他不止繪製了慈禧年輕時的畫像,還繪製了恪順皇貴妃珍妃、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光緒帝等歷史人物年輕時的畫像。他還精修了林徽因、霍元甲、黃飛鴻等近現代人物的老照片,使原來有些模糊的老照片變得清晰。「這是我的個人愛好,我把作品上傳到網絡後,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種表現形式。」
居旭東說他的帳號下日常會看到很多網友留言,「他們會跟我說想看哪個歷史人物年輕時的樣子,大家會很期待,如果我畫了他們喜歡的歷史人物年輕時的樣子,他們會很感動。」
居旭東告訴記者,有網友提議讓他畫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但自己對於沒有歷史畫像記載的,真的沒辦法。「宋朝或者元朝的資料我還能找到,唐朝以前寫實畫像的資料真的找不到,那都是後人自己想像畫出來的,並沒有特別大的參考意義。」
居旭東說他的畫以寫實為主,在有歷史考證的基礎上創作的。「我儘量找一些經過論證的,確實是符合這個人物相貌的資料。但歷史畢竟是一個謎團,有些東西也不是特別準確,我儘量找有說服力的資料。」
也有人問還原老照片為何不用AI修復,用手繪的方式不是費時費力嗎?居旭東以前段時間很火的AI修復林徽因畫像為例說道:「AI修復的優點是能夠強化邊緣、保留光影和增加細節。缺點是不能很好地判斷人物長相,無法達到完美的上色效果。好好的一張有標誌性的臉,成了一張標準的網紅臉:韓式一字眉,高鼻梁,微笑唇,v字臉,看起來似乎還順便開了個眼角。對比那些稍清晰的舊照,似乎完全不是一個人。」
在居旭東看來,人工復原老照片「更有溫度」。
自學插畫開工作室,打算出個歷史人物系列
居旭東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網絡工程專業,大學時對插畫感興趣,於是在網上看教程自學了插畫。大學畢業後,居旭東在南京某網絡公司做了幾年的設計總監,因為想要更自由的創作空間,2016年他離職自己創業,開了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三十幾人,主要做歷史照片修復及古畫還原工作。日常他還負責一些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工作,教大家如何修復老照片。
居旭東告訴記者,一些網友看到他的作品後,會來找他修復老照片。「有人拿著父母以前的照片來找我,因為年代久遠,基本上已經看不出容貌了,我會根據他們的描述,然後參考他們的長相,最後幫他們復原出來。」居旭東表示,自己是按照經驗去創作的,中間還摻雜著自己的想像、審美以及合理的推測,並不能作為真實的依據,「我這畢竟不是科研機構,不可能做到那麼精確。」
之所以堅定做老照片修復工作,居旭東說和一個暖心故事有關。「有個姑娘的父親過世多年,有一天她拿著老人的照片來找我,那張老照片超級模糊,根本看不清五官。」他們前後溝通了半個月,之後居旭東幫那姑娘把照片修復好。「收到照片的那一刻,她哭了,一直盯著看了好久,用顫抖的聲音跟我說『謝謝』。」居旭東說,「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動力,我不止要繼續做,還想做得更好。」
居旭東和妻子都在工作室做照片修復工作,最近手頭的「訂單」特別多。忙過這陣子,居旭東考慮出一些清朝或者民國時期的人物系列畫像,「希望我們的行業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大家一起加入進來,畫一些歷史人物,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