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專業的麵包師,純粹是因為喜歡,記錄並分享這一款湯種法麵包,是自已慢慢摸索之後總結的配方,適合家庭操作,希望熱愛生活的廚娘們,能得到一點啟發。學會這款麵包之後,所有的造型麵包,甚至披薩餅底,都可以參照這個配方完成麵包胚。
湯種其實是為了增加麵團的水份,讓麵團變得更加的鬆軟,基本上,我任何花樣的麵包胚都是按照這個配方來完成的,做麵包,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套自已的配方,很多時侯,我們做出來的麵包,可能沒有店裡的漂亮,但是家人朋友的一句讚賞,能給廚娘帶來巨大的滿足感,製作的過程,也充滿了愉悅感。
在學習做麵包之前,可以在網上多做些功課,做麵包一般使用的都是高筋麵粉,做蛋糕使用的是低筋麵粉,建議還是使用廚師機進行和面,因為做麵包的麵團比饅頭包子的麵團要稀很多,手工和面會比較粘手,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成光滑的麵團,做吐司、歐包要求要揉出手套膜,但我們做普通的甜麵包,其實不用太糾結有沒有揉出手套膜,盡力就好了,我這款配方,即使沒有出手套膜,口感也是非常鬆軟的。
湯種麵包胚(參考份量8個)
湯種:20克高筋麵粉+100克清水
麵團:
高筋麵粉 300g
雞蛋 1個
糖 50g
鹽 2g
酵母 5g
淡奶油 50g
牛奶 50g
黃油 10g
湯種的製作:
將20克粉和100克的清水放在不粘的小奶鍋中,攪拌成均勻的麵漿,放在小火的煤氣爐上,用木鏟不停的攪拌,不要著急,看著麵漿慢慢變成奶白色的麵糊,就像給小寶寶吃的米糊一樣,湯種就製作好了,晾涼備用,可以放在冰箱冷藏。
麵團的製作:
為了方便,我經常用麵包機和面,順便和好就放在機子裡發酵了,用廚師機也是一樣的。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順序:
(1)先加入雞蛋、牛奶、淡奶油、糖。
(2)再加入麵粉、鹽。
(3)麵粉裡挖個小洞,把酵母埋在裡面。
(4)最後倒入晾涼的湯種,啟動和面程序。
(5)麵團成型後,把室溫軟化好的黃油捏進麵團裡,繼續和成光滑的麵團,和出傳說中的手套膜。
(6)發酵一個小時,麵團發至2倍大。
(7)將發酵的麵團拿出切割成均勻的8份,輕輕的揉圓,稍微按壓排氣,如果做漢堡胚,到這一步麵團的整型就可以結束了,如果要做造型麵包,繼續進行下一步。
(7)均勻分成8份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靜置松馳後的麵團,會更加容易整型,不容易回縮,尤其是編辮子麵包。
(8)整型,這一步可以參考網上各種各樣的樣式,或是辮子式、或是玫瑰花式、或是拿根香腸一卷……你的麵團,你做主!
(9)烤箱裡放一碗熱水,把整好型的麵包放在墊有錫紙的烤盤裡,放入溫暖的烤箱進行二次發酵,耗時約30-40分鐘。墊的最好是錫紙,不要用油紙,麵包底部上色會比較合適。
(10)二次發酵後麵包白白胖胖,用刷子輕輕刷上蛋液,還可以灑上芝麻,造型麵包在刷完蛋液之後加上奶酪等配料,放入預熱180度的烤箱,烤20分鐘。
需要特別說明這個溫度及時間,烤箱品牌的不同、烤箱大小的不同,都會影響溫度與時間的關係,所以,第一次製作,一定要關注麵包的變化,一般都需要15-20分鐘,麵包表面上色過快說明溫度過高,上色太慢導致烤制的時間過長,也會影響麵包的鬆軟,熟能生巧,學習過程中,誰家麵團沒偷偷扔過垃圾筒呢?
(11)完成到這裡,做麵包的程序就基本完成了,如果是做奶酪麵包,剛出爐就吃最好,但如果是做漢堡胚,或純麵包、吐司等等,剛出爐的麵包,其實並不是最好吃的,將剛出爐的麵包,立即離開烤盤,蓋上保鮮膜,我一般都會過上一夜,不可放冰箱,室溫放置即可,讓麵包充分回油,第二天用微波爐加熱一分鐘,麵包又松又軟,用這個配方做的麵包,就算放上兩天,再加熱,依然是非常鬆軟的。如果沒有微波爐,只能用烤箱加熱時,可以在麵包表面噴些清水,烤箱140度,加熱1分鐘即可。
(蓋上保鮮膜回油的麵包)
碎碎念:一次不要製作過多的麵包,如果需要過夜的麵包,不可放冰箱,會流失麵包的水份,室溫保存即可。
(漢堡胚)
(奶酪火腿麵包)
(辮子麵包)
(咖啡味菠蘿包)
(菠蘿包)
(鮮蝦披薩)
(羅宋甜麵包)
記錄廚娘的廚藝小心得,謝謝你們愛我!也歡迎專業人士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