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人來說,刮痧就好像是自虐一樣,根據外力作用方式的方法,就是讓自身皮下組織的血外滲到表層,看上去十分恐怖。但熱衷刮痧的發燒友,反倒對其十分依靠和鍾愛。所有熱衷刮痧的人都會認為,出痧越多、皮膚顏色越紅 = 排毒效果越好!然而,刮痧到底排的是毒還是血呢?
刮出「一背紅」讓人害怕
此前,眾多歌手或演員都在其個人社交帳號上發布過自己刮痧的戰績,包括楊冪、劉濤、阿嬌(鍾欣潼)等都十分鐘愛刮痧。不過,也有粉絲對此表示擔憂,特別是在阿嬌曬出「一背紅」的刮痧照後,紛紛提醒她注意安全,小心出問題。
女星阿嬌(鍾欣潼)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刮痧照
粉絲的擔心也不假,近些年時不時都有因為刮痧後出現健康隱患的報導,早在今年 4 月份,廣州增城的張先生(化名)就因按摩刮痧後出現腦梗,雖說沒有必然聯繫,但也存在一定的誘發因素。事實上,大多數人會認為,刮痧刮出來的所謂「一片紅」,不過是刮痧工具對我們的背部和頸部皮膚進行垂直和平行方向的雙重擠壓,在受到強烈擠壓頓挫之後,皮下黏膜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瘀血。簡單來說,刮痧刮出來的印記,和我們平時不小心磕磕碰碰出現的瘀血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
「痧」確實是身體裡不好的東西
那麼,刮痧在中醫看來又是如何起到排毒作用的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曲崇正表示,刮痧,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療法,通過對身體相應部位刮痧,有宣通氣血、發汗解表、疏筋活絡、調理脾胃等功能,刮痧的好處主要有提高機體的防禦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淋巴循環,從而達到改善新陳代謝的作用。
「痧一刮就會出現一些紫色或者紫紅色的『斑塊』,這些斑塊有些看上去甚至呈暗黑色,所以不少人會覺得是把不好的東西都排出來了,事實也確是如此。人體五臟的俞穴皆分布於背部,刮治後可使臟腑穢濁之氣通達於外,促使周身氣血流暢,逐邪外出,讓身體不好的東西隨血液流動,浮出皮膚,所以才會出痧。」曲崇正表示。
專家提醒:刮痧下手別太重
聽說刮痧可以通經絡,不僅可以防治乳腺增生,還有豐胸的效果,市民李小姐在朋友的推薦下在番禺區一美容院做胸部刮痧。據李小姐表示,刮痧時美容師的手法相當暴力,痛得她幾次都叫了出來。刮痧過後,胸前一大片青一塊紫一塊,像被暴打了一頓,美容師解釋說「出了很多痧是溼熱的表現」。沒想到,第二天李小姐的胸骨隱隱作痛,忍耐了幾天後去醫院看病,才發現是骨膜輕微發炎,全因美容師下手太重了。跟推拿按摩一樣,很多人認為刮痧時,刮出的「痧」越多越好,覺得經歷死去活來的疼痛後感覺很舒服。所以有些人在刮不出「痧」的時候,甚至會加大刮的力度,以求刮出更多的「痧」。
曲崇正提醒,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只是自己在找不舒服,如果強刮出瘀,可能會導致疏洩太過,反而對身體不利,刮痧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只能造成皮肉之苦。一般來說,有適應症、有問題的部位刮痧才會較痛且很慢才出現紅瘀,褪色速度也慢。而正常部位紅得快褪色也快。一般來說,用刮痧板刮拭部位出痧後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
刮痧,不是百無禁忌
刮痧需要的工具簡單、操作便捷,且幾乎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平時出現一些不適,若不想去醫院,人們很可能自己拿起刮痧板進行「治療」。很多人將其視為養生方法而非治療方式,覺得可以隨便做。其實,刮痧並不是百無禁忌。即便對沒有基礎病的人群而言,刮痧也不是絕對的安全。過重的刮痧手法可能造成肌肉擠壓傷,對一些人而言就可能誘發橫紋肌溶解症候群。
1.刮痧過程中,手法不宜過重,不能強求「起痧」,也不是所有人體部位都能進行刮痧。比如對頸前部神經血管分布的地方就應避免刮痧,以免刺激到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引起突然的血壓下降,甚至造成暈厥。頸部的組織柔軟,操作不當也可能造成咽喉軟組織損傷,導致急性腫脹引起氣道阻塞。
2.刮痧過程中如果要「起痧」,就會損傷皮下毛細血管網而造成機械性的皮下出血,因此有出血傾向的人群,比如糖尿病晚期、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都不宜刮痧。
3.對凝血功能正常的人來說,皮下出血量不會很多,多在幾天後就會消失。對有出血傾向的患者而言,在刮痧時不僅皮下易出血,出血也不易被吸收。過多的出血會引起大量血紅蛋白從被破壞的紅細胞中游離出來而引發急性腎小管損傷,甚至壞死。
4.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刮痧也是禁止的,以免刮痧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 接觸性皮膚病以及體表有瘡癰、創口和不明原因包塊者都不宜刮痧,否則不僅有可能引起傷口惡化,也可能引起交叉感染。對於過飢過飽、過度疲勞、醉酒者則不可接受大面積刮痧,以免引起虛脫的情況。
曲崇正
針灸推拿科主任,副主任中醫師
運用傳統的推拿針灸治療頸腰腿痛等脊柱及其相關疾病,四肢筋傷、神經系統疾病;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骨質疏鬆症。出診信息
總院:周二上午 周四下午
骨傷科分院:周一 周三 周五
總院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261號
骨傷科分院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號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在繼承中醫傳統針灸推拿的基礎上,與現代診療技術及理療手段結合,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針灸推拿科目前開展的診療技術全面而綜合。其中針灸方面包括:針刺、點刺、挑治、放血療法、穴位敷貼、艾灸、埋線、平衡針法、穴位注射、岐黃針法、切脈針法等;推拿方面包括:傳統推拿手法、正骨推拿、脊柱整復推拿、關節鬆動技術、神經鬆動技術等。
來源:老人報 蔡衛楊
責任編輯:葉美琪
校對編輯:李鎵洧
初審:曲崇正
審核:王劍
審定發布:範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