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標緻這個車一直在中國不溫不火的,像508這樣的中級車在今年1~9月份累計賣出了3112輛,還不足那些暢銷中級車的一個零頭。但是也從側面說明,如果不是對這個車有真愛,誰又會買一輛相當冷門的車。
這個坑是在後備箱蓋的稜線旁邊,凹得不是很大,但是看到了挺影響心情。只從後面看感覺稜線沒怎麼受損,但是放上凹陷修復專用的檢測燈看就不一樣了。這種稜線已經變形的凹陷收費肯定是要比平面貴一些的,像這麼大的一個凹陷在稜線上大概在300遠左右。
在後備箱蓋的上方也能看到有一點凸起,稜線位置也稍微有一點變形。本來光看這個凹陷不是很大,我打算從外面拉拔的方法復原的,這樣就不用拆裡面的護板,也讓車主安心不少。但是這個稜線有一點變形,從外面拉肯定是無法徹底復原了,只好拆內護板從裡面頂出來。
車主對於拆裝這部分還是很牴觸的,總擔心拆壞哪裡,在我的再三保證下才同意拆掉護板修復。這也是所有愛車之人的一個共性,如果不是非常地愛護自己的車子,這種小傷肯定就無視了,也不會找到我這裡來了。
拆護板還是很簡單的,雖然法系車的設計一直很反人類,總喜歡在一些你想不到的位置藏幾個螺絲,不過對經常拆的人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拆開護板後就可以放手大膽地修了,先拉一遍試試,能拉出多少是多少,剩下的就要從裡面頂出來。
因為是一個點一個點地修出來的,很多人總會擔心修得不夠平整,像上圖一樣坑坑窪窪的。這個是不用擔心,修復的過程都是這個樣子,後面會修到看不出來,這也是業餘和專業的最大區別。
經過一番頂起敲落之後,剛剛還有的桔皮已經修到看不出來了。這個坑也變淺了很多,繼續再頂幾次這個平面就修復完成了,但是要先把後備箱蓋上面的凸起和稜線的變形給復原。
修凸起和修凹陷步驟差不多,不過是反著來的。凹陷是頂平,凸起是敲平,需要注意的是敲擊時每一下用到的力都相同,不然就會敲出一片麻醉一樣的小點。
先把坑修淺,然後再把凸起的鼓包敲平,再繼續把淺緩的凹陷修平,按照這個流程走一遍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