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企業通過科創板,光谷軟體園已走出超20家上市企業

2020-12-21 武漢發布

6月2日,「路德環境」在上海交易所科創板審議會議上獲得通過,這是武漢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第一家科創板企業上市獲通過。

這是光谷軟體園又一家上市企業。據不完全統計,該園走出或駐有超20家上市企業,在這裡成就上市夢的武漢根生企業有三特索道、中電光谷、鬥魚、國電武儀、博晟安全、興圖新科等。另外,還有進入上市「金種子」和「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的中科通達、光庭信息、綠色網絡、慧聯無限等。

儘管這些企業上市的腳本不同,但追夢題材十六載未變。

光谷軟體園隨處可見朝氣蓬勃的員工。 記者高勇 攝

承載400多家企業 這個「園子」傳奇一沓

武漢路德材料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在武漢大學創立,從土木工程的建築材料起步,目前在淤泥處理、酒糟飼料等2個細分市場佔據了國內領先地位,目前企業總部在光谷軟體園E4棟3層。

在這個「園子」裡,不乏各種「傳奇」故事。

1988年,一個叫黃立平的27歲青年,主編一本沒有編制與經費的自負盈虧的《青年心理諮詢》雜誌,後來又參與紅桃K的創業、做地產開發、主題產業園……2014年,他創立的光谷聯合在香港掛牌上市,總部就在他一手打造的光谷軟體園內。

1999年,30歲的研究生程家明離開原單位,下海在漢口開了公司,為度過資金瓶頸期,也曾做代工,軟體被盜版卻無法交涉,這讓他痛下決心集中力量做自己的產品。從漢口輾轉搬進了光谷軟體園,這家叫興圖新科的企業,在他50歲這年登陸科創板。

2008年前後,24歲的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生張文明和發小陳少傑來到光谷,他們最初只有4個員工。他說:「別看光谷軟體園現在是人擠人,當初那一帶都是黑燈瞎火。」去年鬥魚直播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那夜,企業總部所在的光谷軟體園F4棟燈火通明,員工一邊吃著小龍蝦等宵夜食品,一邊等到21時30分敲鐘才陸續回家。

「在這裡打出的每一個代碼,都可能成為公司上市的最重要的墊腳石。」負責光谷軟體園開發及運營的中電光谷武漢公司負責人姚華說,已走過16年的光谷軟體園,已成為武漢網際網路崛起地標,可以說是光谷觸碰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的萌芽。16年時間,承載400多家企業的園區,經過多輪騰籠換鳥,成了迅速成長期企業的一個「鳥巢」。

光谷軟體園朝氣蓬勃的企業員工。 記者高勇 攝

產值從幾百萬到幾千萬 與攀登者識於半路並見證登頂

「一粒紐扣,利潤微薄。但瞄準細分市場,規模化生產,做紐扣也能孕育出規模化的企業。」6月5日,武漢國電武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秘王鵬飛,在光谷軟體園向記者介紹。這家企業從事電力系統智能化記錄分析和時間同步系統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是國內最早從事故障錄波裝置和時間同步系統研發的企業之一。一套該系統價格在2萬元到8萬元之間,對動輒投資數億元的變電站來說,相當於衣服上的一粒「紐扣」。

小而美,專而精。2005年時,國電武儀搬入光谷軟體園,2012年「新三板」擴容後,國電武儀成為首批掛牌企業。王鵬飛介紹,企業發展壯大主要在這一時期。他說:「企業初創時,因場地原因被迫搬了幾次家,最終在這裡找到了生產基地和研發空間,從最初的一層樓到現在買下的兩層樓,企業產品從初代產品到成熟的擁有自主產權的第五代產品,從入園時產值幾百萬元到現在已突破4000萬元。」

另一家「科創板種子」企業慧聯無限,4年前剛進入園區時只有40人,如今增長至250人,辦公空間從最初一層樓到4層樓。疫情發生後,這家物聯網企業陸續推出了系列測溫系統、防疫助手小程序、防疫門磁系統等多個產品,實現逆勢發展。

「許多企業並非在這裡創立,但關鍵期在這兒。」姚華說,除杭州海康威視、深圳同洲電子、北京精英智通科技、招商銀行等外來上市企業入駐,該園區成為武漢企業上市「鳥巢」,一方面是因為園區定位以軟體研發與服務外包為主,產業集聚度高,另一方面距離包括華中科技大學的高校不遠,同時周邊有10多家銀行,近10家律師事務所,以及長江證券等投資機構,非常適於成長擴張期的企業找人、找錢、找合作機遇。

光谷軟體園俯瞰,光谷軟體園裡聚集著眾多科技企業辦公。 記者高勇 攝

源源不絕的人才 4萬年輕創業者在這書寫青春

6月4日,來自武漢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羅同學,接受了在武漢的武漢光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黎經理的面試,通過在線平臺求聘「嵌入式開發工程師」一崗。今年上半年,這家從事智能網聯汽車軟體研發的先行者,一直緊密圍繞汽車網聯化、智能化、電動化、共享化的發展趨勢,業務持續增長,不斷放出崗位需求。這家湖北省 「科創板種子」企業,目前在光谷已有1300餘名員工,多為本土招募。

「企業是湖北工業大學的實習基地,公司於各高校進行科研項目研發、人才招聘等全方位的交流。」王鵬飛介紹,企業搬入軟體園後,在掛牌的前兩三年,企業創新上了一個臺階,關鍵產品通過業內專家鑑定、打開市場,而這與源源不絕的人才資源息息相關。

據統計,七成以上光谷人在35歲以下,而在活躍著4萬多人的光谷軟體園,這個年齡還會更小。

軟體園的企業隔幾年就會換一撥。已「裝」不下的鬥魚,慢慢「溢出」到了對面的光谷新發展國際中心,還有些不斷長大了的企業離開了軟體園,也有一些初創企業搬離學校的孵化器或民居,搬到這裡。(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李佳 通訊員杜鵑 程銘)

相關焦點

  • 湖北153家企業入選上市後備名單,59家來自光谷
    近日,湖北省正式發布2020-2021年度上市後備「金種子」「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153家企業進入重點上市後備梯隊。其中,本次共選定「金種子」企業100家、「科創板種子」企業53家。100家「金種子」企業中,武漢市佔48家,東湖高新區20家;53家「科創板種子」企業中,武漢市47家,東湖高新區39家。據了解,此次發布的上市後備企業名單是經各地推薦、專家評審,徵求各地地方金融工作部門及省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後確定,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 科創板審核企業本周「滿百」上市公司家數已過「半百」
    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板在扶持科技創新型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這類企業數量龐大,藉助資本市場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之一。  根據上交所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上周末,科創板申報企業的數量是175家。其中,已受理10家,已詢問49家,暫緩審議1家,通過8家,提交註冊15家,中止11家,終止14家。
  • 科創板日報:上市企業擴容至200家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
    今日科創板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跌0.53%,尚未盈利醫藥股跌幅居前;33家科創板公司提前預告2020年業績;科創板企業擴容至200家,總市值規模近3.2萬億元;華大基因兄弟公司「報考」科創板;亞洲矽業開啟科創板上市之路,擬募資15億元擴大多晶矽產能。
  • 光谷有家民營孵化器是國家級,在孵企業百餘家
    在中國的科技創新進程中,數量龐大的中小型科創企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支持中小型科創企業的成長,孵化器應運而生。1987年,中國的第一家孵化器,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誕生於丁字橋路108號。自此之後,武漢乃至中國的孵化器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
  • 4家企業進入IPO輔導期:中車時代電氣計劃科創板二次上市預計募集...
    據證監會官網顯示,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浩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光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啟動上市輔導工作。具體來看,光谷信息系新三板掛牌企業,浩德科技曾於2016年12月15日向中國證監局報送IPO申報材料,中車時代電氣已在港交所上市,此次計劃於科創板上市。
  • 今天,無錫又一家企業上市!
    今天,無錫又一家企業上市!這是高新區(新吳區)第五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截至今日我市共有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通過不斷提升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自我更新迭代,航亞科技在高性能製造方面形成了較強技術儲備。本次在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總額5.28億元,主要用於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產能擴大項目及公司研發中心建設。
  • 廣東科創板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三
    南方日報訊 (記者/王佳欣 見習記者/彭正子)12月11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廣東科創板上市企業智慧財產權藍皮書》和《廣東科創企業上市智慧財產權工作指引》發布會,通過南方+客戶端以網絡直播的形式集中發布科創企業上市智慧財產權問題研究工作的成果,助力科創企業上市發展。
  • 業績如何,誰最亮眼……讀懂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半年成績單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根據上交所今日消息,截至2020年8月31日,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通過中期報告、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
  • 上市工作「不能慢」武漢力推三年50家企業上市——專訪武漢市金融...
    截至目前,武漢市共有77家境內外上市企業。科創板點燃新機遇今年擬實現20家企業上市「跑企業、做沙龍、出政策,全方位為上市企業服務。」劉立新把「全方位服務」作為推動武漢市企業上市工作落地見效的關鍵詞。但在經濟增速放緩、部分相關政策有待明朗的大背景下,三年新增約50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的目標顯然頗具挑戰性。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 | 科創...
    從上市發行審核情況來看,天合光能、金博股份本周通過審核,三友醫療註冊生效。科創板已連續兩周沒有新股上市。  上周科創板有哪些大事件,大家又最關注科創板哪些方面?全景輿情中心啟動「大案牘術」,從海量數據(603138,股吧)分析出一周科創輿情走勢,來一起了解一下!
  • 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應將偽技術企業擋在門外|科創...
    從上市發行審核情況來看,天合光能、金博股份本周通過審核,三友醫療註冊生效。科創板已連續兩周沒有新股上市。本周科創板有哪些大事件,大家又最關注科創板哪些方面?全景輿情中心啟動「大案牘術」,從海量數據分析出一周科創輿情走勢,來一起了解一下!
  • 最新版「金種子」「科創板種子」名單發布 153家湖北企業向IPO邁進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陽春)5月25日記者從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上市辦)獲悉,我省近日正式發布2020-2021年度上市後備「金種子」「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153家企業進入重點上市後備梯隊。據了解,經各地推薦、專家評審,徵求各地地方金融工作部門及省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本次共選定「金種子」企業100 家、「科創板種子」企業53 家,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除神農架外,各市州均有企業入圍。100家「金種子」企業中,48家來自武漢,其餘52家來自襄陽、宜昌、黃石、荊州等15個市州。
  • 報告:科創板、港交所將成為中國獨角獸企業上市首選地
    報告全面闡述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最新進展,分析了500強基本格局和發展態勢,並對未來五年500強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報告指出,未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將繼續引領科技和產業變革,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美兩國在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雙強鼎立格局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展望2025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將呈現以下發展態勢。
  • 科創板運行將滿一年:募資超2000億科創成色鮮明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記者吳黎華)《經濟參考報》7月20日刊發題為《科創板運行將滿一年:募資超2000億科創成色鮮明》的報導。文章稱,科創板即將迎來開板「一周歲」。去年7月22日,科創板鳴鑼開市,首批25家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交易。
  • 包容性強 科創板成TMT企業IPO上市首選
    證券時報e公司訊,普華永道發布的《2019年下半年中國科技媒體通信行業(TMT)IPO回顧與前瞻》顯示,科創板的設立以及註冊制的試點為科創類企業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首次允許科創類企業帶虧損上市、允許紅籌結構直接上市等包容性上市政策的推出,對TMT企業極具吸引力。
  • 小米第三家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271.12元/股
    藍鯨TMT頻道2月21日訊,石頭科技(688169)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格為271.12元/股,為科創板企業所定發行價中第一高價股。石頭科技成立於2014年7月,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智能家電研發製造商。
  • 12月藥企上市動態: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多家排隊中
    【製藥網 行業動態】強調科技創新屬性和「硬科技定位」、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的科創板正成為我國醫藥生物公司上市的選擇。12月以來,多家藥企敲鐘上市,其中有2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深交所,還有多家排隊中。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12月14日,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藥物和微生態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
  • 鉅派參與投資上市企業擴容 科創板陣營新增3企業達23家
    >投資企業捷報頻傳,近日新增廣州安必平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市企業,分別於2020年8月20日、2020年8月28日、2020年9月3日在科創板上市。
  • 科創板一周年「成績單」:半導體陣營持續利好加身,14家晶片企業總...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對中國半導體行業而言,科創板可謂天降甘露,開板一年以來,半導體行業到科創板上市的熱情高漲。據公開數據統計,截止2020年6月30日,科創板已上市企業116家,半導體企業14家,佔比12%,合計市值達到5228億元;其中11家企業均在百億市值之上,中微公司和瀾起科技市值過千億,分別約為1173億元、1149億元。在科創板總市值前10名公司中,半導體企業佔4家,近半壁江山。
  • 165家科創板企業半年成績單:研發投入佔比均值18.53%1/4淨利潤增幅...
    截至8月31日,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通過中期報告、上市公告書等形式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總體看,科創板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外部環境變化的種種困難,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業能級,業績保持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科技創新企業的巨大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