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經組織部批准,我被選派到江東鎮半山村擔任網格員,負責蔣家組和蔣家衝組。
初到半山村的一大早,我搭乘同事的車來到江東鎮人民政府臨時辦公房,在這裡我見到了其他5位網格員,扶貧路上我們聚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苦,道不盡的樂,寫不完的故事。
在半山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且語言不相通,除了熟悉的鳥叫聲,一切都是那麼陌生。老支部書記楊志舉為我當嚮導,我們冒著似火驕陽,翻山越嶺逐戶走訪。在走訪過程中,我不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著走訪路線,以便下次的走訪。
政府投入幾十萬元資金,在半山村大坪組修建了太陽能提水泵房,為高坡、老屋、舒家等村民小組提供安全乾淨的自來水。幫扶幹部和單位為貧困戶送去了米、油、鞋、衣服等物品。網格員帶頭發展產業,自己出資,開闢荒山,在坡上種植辣椒120畝。附近村民到我們的辣椒基地務工,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政府給低收入家庭提供公益性崗位。半山有護林員16人、保潔員11人。此外,政府還發放各種補貼或救助,生態補償(公益林補償)、產業直補、耕地力補貼、臨時救助等,保證農戶收入穩步提高。
串戶路修建圖
產業發展
有人說網格員是千手觀音,我說網格員是萬能超人,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從明白欄到人臉識別再到扶貧雲等,無所不通。網格員是泥水匠,我們不但會拆、還會砌。為了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網格員親自上陣,幫助農戶砌廁所、修串戶路、打院壩。網格員是園丁,挖土復墾不嫌累,驗收復綠忙不停。網格員是電工,修電視、修電腦是強項,群眾隨喊隨到不花冤枉錢。網格員是勸說家,輟學生勸返很是行。
總之,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網格員在那裡大有作為。
幫助村民務農
到半山一年多來,我有了非同尋常的經歷,現在即將要離開半山了,感謝半山的山、半山的水。是這些山和水在我心情低落的時候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我不會忘記松樹林裡的菌子,紅山水庫裡的魚,還有半山坡上的楊梅、李子、枇杷、金竹筍,是它們讓我品嘗到人間的山珍滋味,更感謝江東黨委政府對我工作的肯定,授予我「先進個人」的稱號。
【人物小傳】
龍厚賢,天柱縣江東鎮半山村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德玉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