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珍的《思凡》的確與眾不同,別具一格,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清音雅韻」,欣賞時如果點一支清香,聽起來感覺就更佳了!
崑曲《思凡》聽的不多,買過片子上昆的小姑娘唱得實在是快,聽起來非常著急,簡直不是「思凡」而是要去「私奔」!下載的歐陽予倩的《思凡》由於是早期的唱片翻下來的,實在是雜音太多刺耳得很,沒辦法聽。其他的在《痴訴·點香》裡算命瞎子諸葛暗,倒唱過兩句「小尼姑年方二八……」一是片子裡梁谷音和繼字輩的,一是現場的王如丹和朱雙元,都唱得蠻好,只是只有一兩句,聽著實在是不過癮。
張國榮的《霸王別姬》以前一直沒看過,主題歌倒是聽過,李林的《當愛已成往事》果然已成往事,唉,歌讖!
劇照
片子是前些時候下的(哥哥死了都兩年了),看了兩遍,老片子拍得不錯。裡面居然也有《思凡》。只不過不是唱的,是念的「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可憐的小豆子開始的時候怎麼也入不了戲,詞總是念錯,「我本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對呀,沒錯他本來就是男兒郎,可是演戲要他變成女嬌娥,師傅打罵也好總是記不住,班子裡生意不好,沒人請,好容易來了個大主顧,想試試看的,誰知道他還是念錯,好好的機會幾乎就要攪黃了,小石頭夠狠的,銅菸嘴搗嘴!血和淚只好都咽下去,要吃飯沒辦法,終於念出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終於入戲了。此後幾近人戲合一,用段小樓的話「不瘋魔不成戲」。楊《西廂》對「瘋魔」的解釋「比發痴好一點」。可憐的人呀!一出《霸王別姬》把自己真的當成了虞姬,把段小樓當成霸王。為了虞姬更美,為了霸王更威,犧牲自己和袁士清結交,行頭和寶劍!完全是戲人不分,連自己的性別角色也錯位了。「戲人合一」這種情況確實很多,遠的不說《紅樓夢》裡的十二伶官中的兩個;玉菡和寶玉……
劇照
暴風雨過後,兩個人又重新合作,小樓的一句玩笑話,把程蝶衣拉出了戲外,回到了現實生活。「出戲」了,如何再「入戲」,寶劍一橫,去了。
說書的卻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說書時一會跳進,一會跳出,不至於陷得太深。不至於象哥哥一樣,拍了最後一部鬼片後,沒有「出戲」,終於一越而下!
斯人已去,空留小尼姑在《思凡》,所謂風華絕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