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經典臺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2020-12-13 南風言夢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第一次看《霸王別姬》的時候是在2007年,那時候在石家莊學習編導。那時候老師讓看一些比較好的電影,像什麼《黃土地》《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霸王別姬》等等,也就那時候才剛剛注意到這樣令人深省的電影。

在那之前看的電影基本就是動作片或者喜劇片。雖然之前也看過張國榮演的《倩女幽魂》《縱橫四海》和《英雄本色》,但是,那時候哪會在乎演員的演技和電影的劇情深度的問題。直到看了這《霸王別姬》之後,才發現原來電影可以這樣有深度,張國榮的演技這麼厲害,而且他在開拍的前半年就到北京生活,學戲。就像劇裡說的,他是個戲痴,真的是不瘋魔不成活。

這兩天又重溫一遍這部電影,摘錄了一些個人認為比較經典的臺詞:

1. 別介。都是下九流,誰嫌棄誰呀?他祖師爺不賞飯吃,誰也沒轍。

2. 他是人啊,就得聽戲,不聽戲的他就不是人,什麼豬啊、狗啊,它就不聽戲,是人嗎?它是畜牲,所以啊,有戲就有咱們梨園兒行。

3. 要想人前顯貴,您必得人後受罪,今兒個是破題,文章還在後頭呢!

4. 傳於我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自古人生於世,需有一技之能,我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以後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

5. 想俺楚羽乎,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6. 您倒是真入了化境了,連雌雄都不分了啊。

7. 哎喲,我的角兒,您這可是星宿下凡啦,您今兒個就是一聲噴嚏,都得是滿堂彩兒,今天不擠出幾條人命,就上上大吉了。

8. 人縱有萬般能耐,可終也敵不過天命。

9. 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10.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11.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為何腰系黃絛,身穿直裰,見人家夫妻們灑落,一對對著錦穿蘿,不由得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

12. 您說這虞姬她怎麼演,她也得有一死不是?

13.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

14. 有那麼一二刻,袁某也恍惚起來,以為虞姬轉世再現了。

15. 不行!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16. 你可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呀。唱戲得瘋魔,不假,可要是活著也瘋魔,在這人世上,在這凡人堆兒裡,咱們可怎麼活喲?

17. 我告訴你,那窯姐兒永遠是窯兒姐,你記住我這話,這就是你的命!

18. 姓袁的他管得著姓段的嗎?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19. 我姓段的就會唱戲,戲你不讓我唱了,不玩蛐蛐你讓我幹嘛去啊,我抬棺材,掏大糞去。

20. 老爺們兒的事,沒你說話的份兒。

21. 看看什麼是蓋世英雄?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22. 京戲是什麼,就是八個字「無聲不歌,無動不舞」。

23. 楚霸王都跪下來求饒了,京戲能不亡嗎?

24.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看完之後還是如當初一樣的感慨,深刻地詮釋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就像程蝶衣一樣,唱的是虞姬,最後便成了虞姬。就像我們在生活裡,演好自己的角色,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每一個角色賦予我們不同的選擇。

只是我們的戲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悲喜交加,在紅塵中起起落落。經歷生活的挫折,經歷歲月的打磨,而後方知我就是我。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從一而終。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劇中的程蝶衣,從戲劇的變化中到人性的變化,從時代的變遷到現實的回歸,展現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經典故事。一、小豆子:人得自個成全自個兒小豆子自小被母親帶在身邊,但因男孩大留不住,所以被母親賣到戲班。初到戲班,小豆子以為戲如人生,始終不肯練習《思凡》「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因不堪師傅的責打而逃走。
  • 電影《霸王別姬》: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01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我覺得這句話很是關鍵,在影片中也是出現多次,從開頭到結尾,作為唯一的女角,他必須唱出女性的柔美,首唱《思凡》:小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髮,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而在小豆子的認知裡,「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所以他唱不出「女嬌娥」,即使是受了不少責罵,依舊不改初心。很多人不理解,不就是一句簡單的戲語嗎?唱對有那麼難嗎?對小豆子來說他的認知他的男兒自尊不允許。
  •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霸王別姬韓國重映
    今日有媒體爆出《霸王別姬》將在韓國重映,並有預告放出。《霸王別姬》是由哥哥(張國榮)主演,陳凱歌導演!這部電影是華語電影的一部經典之作,也是獲得1993年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得這個獎項中國電影。同時也是唯一一部同時是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和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 「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你有沒有入戲太深?
    看了張國榮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令人深思良久。故事是這樣的,主角程蝶衣(張國榮飾)小時候被母親賣到京戲班學戲,並被師父安排飾演霸王別姬中的虞姬的角色,但在背臺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這段,卻總是很不情願的背成「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不知挨了多少打都不肯改,最終,在一次試鏡中出錯,為挽回戲班聲譽,痛改前非,與師兄段小樓(張豐毅飾)一起成為演《霸王別姬》的名角。
  • 《霸王別姬》,張國榮經典演繹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霸王別姬》是悲劇嗎?如果是一個極度討厭京劇,又討厭同性戀的人,在看了《霸王別姬》後他會覺得這是個悲劇嗎?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會覺得《霸王別姬》是無可非議的經典悲劇。我認為悲劇是矛盾衝突可以達到完美和解狀態的否定,就是矛盾達不到雙方的和解。簡單的例子就是,老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再談一個美滿的戀愛,而孩子想邊談戀愛邊學習,這就有了衝突,最好的結局就是倆者達成共識在不妨礙學習的情況下談戀愛,達到學習和戀愛倆不誤。但是現實中這種情況往往是個悲劇。
  • 《霸王別姬》: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身,唱出了張國榮的心聲
    段小樓:「我本是男兒郎」,程蝶衣:「又不是女嬌娥」。在微弱的燈光下程蝶衣揮刀自刎。「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身」唱成「我本是男兒身,又不是女嬌娥」,師傅生氣,便用眼袋把伸進程蝶衣嘴裡讓他糾正。在大師兄多幾次幫助下,終於唱對。在程蝶衣多次唱錯仍然不改,被菸袋把戳破嘴巴鮮血直流,其實程蝶衣是不想唱對,本身自己就是男兒身,為什麼非要說成自己是女嬌娥。小時候的程蝶衣是能分清自己是男是女的。
  • 《霸王別姬》: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不瘋魔怎能成活?
    影片《霸王別姬》講述了段曉樓、程蝶衣、菊仙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的矛盾,通過他們命運的轉折和和情感的糾葛,描述那個時代中國人對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時代的轉換與人物命運的轉折緊密相聯,社會性與民族性緊密相聯,信仰與現實緊密相聯。
  •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品《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
    當我們在看戲時,又何嘗不是在戲中。當人生經歷種種磨難,從一而終成為最美的堅持。虞姬如此,程蝶衣如此,張國榮也是如此。02我本是男兒郎,誰使我成女嬌娥,時代變遷中的悲慘宿命。小豆子初次亮相,是女孩子的打扮。
  • 程蝶衣:「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性別錯位下的悲苦人生
    小豆子本能裡對自己男性身份的認同,總是將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唱反,招來師傅們的不少打罵。小豆子委屈:「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當小豆子在貴客太監張公公面前又唱錯時,一向對他包容體貼的小石頭,憤怒地把菸袋杵進他的嘴裡使勁攪拌來懲罰他,滿口血汙的小豆子含淚開了竅,他這一生的命數就在這聲拔尖嗓音裡,荒了腔走了板……有人認為這種含有「性」隱喻的行為,致使小豆子改變了自己的心理性別,才克服了口誤,清晰地唱完了整段唱詞
  • 奈何我不是女嬌娥,但是卻喜歡了男兒郎,這大概是張國榮一生悲哀
    張國榮離世距今也已有十七年之久,除了在他生日和祭日同一天的四月一日緬懷他,他的故人們也還是有很多改變的,昔日被他提拔過的小角色如今也都成長為一個個巨星,在他們爭相在各自主頁為哥哥慶生的同時,也讓人不禁想起他曾經演過的電影——《霸王別姬》,小編至今都記得這部電影的每個細節:「小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
  • 程蝶衣因為一句「奴本是女嬌娥」詞而吃盡苦頭,唱對後命運改變
    《霸王別姬》的程蝶衣因為一句「奴本是女嬌娥」詞而吃盡苦頭,當他唱對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也就從此改變。相信很多喜歡電影的朋友,都看過張國榮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當年在國內和國際上斬獲無數大獎,本人也復盤多遍,看完總有種淡淡的悽涼和惆悵。
  • 《霸王別姬》他是真虞姬?原本就是男兒身,卻偏偏活成了女嬌娥
    很多時候,我們懼怕孤獨,為了不孤獨,我們不惜失去自我,成為了他人希望的模樣,而失去自我的結果,人生就像《霸王別姬》中的四面楚歌。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講述了京劇名角兒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故事,二人一起學戲、唱戲,成角兒,個人愛恨情仇的矛盾在時代變遷中不斷演化、升級。
  • 金星: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做女人不是我人生唯一目標
    兒時金星在自傳裡說:「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有了性的意識。在三歲以前,我總是跟著媽媽到女澡堂洗澡,我覺得很自然,沒有什麼害羞的心理。」金星也坦言:「我只在意我的父母,我要負責我這個人是原創,如果父母沒有問題,那我怕什麼呢?我甚至連姐姐都不在乎,當時做手術時,姐姐正懷著孕,聽完後就早產了!幸好小外甥出落得很好。有時候覺得自己那個男孩的靈魂跑到小外甥身上去了!」
  • 《霸王別姬》:你是我的全部,而我卻不是你的唯一
    即使在現如今精兵悍將雲集的華語影片軍團裡,想要找出和《肖申克的救贖》相媲美的電影,恐怕還得搬出這位老大哥——《霸王別姬》。原因有兩點其一:《霸王別姬》這部電影長期雄居豆瓣評分的亞軍,和第一名一起實屬當之無愧的豆瓣雙雄。
  • 曾為七尺男兒郎,今是女嬌娥,劉婷活得更自信,因為《我本佳人》
    她曾是一個掙扎在道德與本性之間的易性病人,身為七尺男兒郎,卻渴望有朝一日變成"女嬌娥"。她是曾經的全國道德模範,如今是"中國最美變性人"她是劉婷。母親身重病症,父親離家出走。這些榮譽並沒有讓他"美麗姑娘"的夢想停下來,最終他沒有聽母親的勸阻,而變成了如今的她,她終於可以笑著說"我最喜歡看的就是裙子和洋娃娃那些東西。"劉婷做手術的當天,她母親哭倒在廁所裡,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
  •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1993年1月1日,至今首映27年,被不少人稱為華語電影之巔,哀豔悲烈,文學虛構與國粹經典,個體命運與時代變遷巧妙融合,感動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這部影片就是《霸王別姬》。他在1993年拿下了第46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大獎,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這個獎項的華語電影。
  • 《霸王別姬》——唱不對的獨角《思凡》
    《霸王別姬》的開頭,是進入晚年的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時隔多年再次相聚京劇院一起排練,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二人早就沒有了昔日的意氣風發,寧靜祥和之中歷史的足跡開始展開。程蝶衣在電影中唱過的戲有四出:《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牡丹亭》和《思凡》。前三者常是唱於臺上,使人聯想到臺上雍容華貴從容開腔的名伶。
  • 十分鐘帶你看懂《霸王別姬》,程蝶衣的悽美人生
    電影通過大時代社會背景變換,講述了京劇名伶程蝶衣與師兄段小樓糾葛的一生,全劇貫徹電影名字霸王別姬。程蝶衣與段小樓可不就是現實中的一版霸王別姬?電影可謂完美演繹了一出什麼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小尼姑年方二八,正值青春被師傅削去了頭髮,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幼年時的小豆子唱一曲思凡總愛唱錯,為此被師傅罰了許多次也改不了口。
  • 《霸王別姬》:戲裡戲外的人生。是非曲折,自有後人評說(上)
    眼裡流露的倔強讓同為母親的我心酸不已,眼淚忍心不住地流了下來。 小豆子對師哥的依賴,從師哥漫不經心地扔過來的一床破棉被開始。漫長的、冷醒的冬夜從此有了一絲絲暖意!接下來的日子,練功。因為模樣俊美,師父教他演旦角。「思凡」上有一句臺詞:「小女子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師父剃去了頭髮。
  • 《思凡》入戲和出戲-憶霸王別姬
    崑曲《思凡》聽的不多,買過片子上昆的小姑娘唱得實在是快,聽起來非常著急,簡直不是「思凡」而是要去「私奔」!下載的歐陽予倩的《思凡》由於是早期的唱片翻下來的,實在是雜音太多刺耳得很,沒辦法聽。其他的在《痴訴·點香》裡算命瞎子諸葛暗,倒唱過兩句「小尼姑年方二八……」一是片子裡梁谷音和繼字輩的,一是現場的王如丹和朱雙元,都唱得蠻好,只是只有一兩句,聽著實在是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