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人類體溫普遍在下降,體溫37度恐怕再難實現

2022-01-08 飛奧控股

這段特殊的時間,讓大家格外關注自身以及周圍人的體溫,進出超市或者高速路口,都有相應的人員測量體溫。

大家仔細回憶一下,大部分的正常人群每次測量體溫基本都在36.3度-36.6度之間。很多人都覺得,體溫沒有高於37度是一件慶幸的事。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人體的體溫低於37度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以前在我們記憶中,正常的體溫都應該維持在37度左右,讀書時候生物課本上也是這麼教大家的,那麼為什麼現在大家普遍的體溫都達不到37度呢?

37,這個人體的平均溫度數,是德國醫學家卡爾·溫德裡希,通過統計了25000人的體溫後,在19世紀中期提出來的。

但在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發現,人的正常體溫在35到37.7℃間波動,平均為36.8℃

而就在今年,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又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從37℃降到36.6℃

人類在短短的200年間體溫下降了0.4度又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先從這場疫情的源頭蝙蝠說起。其實蝙蝠的體內有上百種病毒,但是這些病毒對蝙蝠本身並不構成威脅。根本原因很簡單,蝙蝠免疫系統強大,而免疫系統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體溫。當蝙蝠扇動翅膀飛起來的時候,體溫能保持較高的40℃!免疫力比人類高几百倍。

同樣的,在人類這個族群裡,體溫也是決定免疫系統是否強大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顯示,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體溫每升高1℃,免疫力就會提升5到6倍!體溫是和基礎代謝率掛鈎的,體溫每上升1℃,基礎代謝會提高13%。體溫過低,可能意味著代謝不好。

我們的血液中的白細胞具有免疫功能,可以識別體內的異物,並做出相應的免疫應答。體溫高時,血流速度快,白細胞就能更加迅速地發現體內異常,把病原體扼殺在搖籃裡。體溫降低體內細胞隨之變的遲緩,這便導致了人的機體容易感染細菌,最終造成免疫力變差,抵抗力下降。

我們身體內的白細胞能監測到體內的癌細胞,及時把癌變細胞殺死。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常的健康人,每天體內也會產生約5000個癌細胞。體溫下降後,白細胞的運輸速度變慢,如果其中一個癌細胞躲過了免疫系統的監視,倖存下來,很快就會不斷的成幾何繁殖,最終演化成腫瘤。科學家分析,近20年人體的體溫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在離我們並不遙遠的50年前,人們每天都要做很多運動:女人在家需要帶孩子、做飯、打掃衛生、整理房間,男人則需要做些體力上的活,比如砍柴、搬東西。大家出門大多數以走路為主。

現在的人們,吃飯靠外賣,打掃衛生靠心情,幾乎沒有健身的意識,更別說有一個合理的健身計劃了。
空調導致的出汗困難也是現代人體溫下降的一大原因。人們長期在空調屋工作和生活,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機會,久而久之,體溫調節中樞將對外界溫度不再敏感,從而導致體溫降低。

在壓力狀態下,人體處於應激狀態,身體會分泌一種叫「皮質醇」的激素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皮質醇是一種分解代謝激素,不僅會分解肌肉,還會促進脂肪儲存,優先把脂肪存儲於內臟。生活壓力導致皮質醇長期過量分泌,一邊分解肌肉,一邊儲存脂肪,基礎代謝率一降再降,體溫也就隨之降低。

我們的體溫在普遍下降,造成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免疫力大不如前,這就提高了病毒、細菌感染和癌症的發生率。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通過加強體育鍛鍊、不濫用空調、放鬆心態緩解壓力,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等方式,從身邊可以改變的一些小事做起,來嘗試適當提升我們的體溫。

長按下方二維碼

進入活動詳情

點擊「我也要玩」參與活動

相關焦點

  • 37度正常體溫成為歷史,人類體溫出現下降,這意味著什麼?
    37度正常體溫成為歷史,人類體溫出現下降,這意味著什麼?自從體溫這個概念被提出來之後,37度在200多年的時間當中,都是人類的正常體溫,但是近些年來,人類的正常標準體溫卻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如今的36.7度,要知道,我們人類本身是恆溫動物,所以不管是體溫上升還是下降,對於人體來說,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而在過去的200多年當中,人類的體溫在持續的下降,身體的免疫功能也在下降。
  • 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從1851年開始,一位名叫卡爾·溫德裡希的德國內科醫生用了17年時間,分析了2.5萬名患者的上百萬份腋下的體溫數據,他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這個標準被無數醫學文獻引用,逐漸成為人類的標準正常體溫。  一代又一代家長以37度作為標準體溫來判斷孩子的健康狀況。然而至少有20多項研究得出結論:這個數字有點高了。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家人的體溫也很少會高於36.7℃。我就有點納悶了:「我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於是,求知慾旺盛的我馬上去網上查了相關資料。巧合的是,就在一個月前的1月7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3
  • 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怎麼提高免疫力?
    36.2度。」 「 哇這麼低啊?」 「沒事,正常。」 但是,近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體溫在不斷下降,37℃已經成為歷史。 很多朋友都知道,蝙蝠免疫系統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體溫能保持較高的40℃。
  • 深度好文: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就在一個月前的1月7日,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 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 人類體溫已不再是37度!這很可怕!
    這一個月,大伙兒算是把這一輩子的體溫都量了。如果知道體溫低於37度,都鬆口氣,如果高於37度,都嚇到不敢喘氣!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人類的體溫其實是越低越可怕。而據研究證明,人類的正常體溫早已不再是37度了!
  • 你的體溫還有36度8嗎?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
    由於受到相關肺炎的影響,很多人都養成了每天測體溫的習慣,正常來說人的體溫應該是36度8左右,接近37度,但是經過長期測體溫會發現現在人的體溫都有所降低,基本上都在36度3或者4左右。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
  •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一直在下降,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一直以來,無論是醫生還是老師都告訴我們,人類在正常狀態下的體溫為37℃。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調查和研究表明,人類的正常體溫一直在持續下降,我們的身體居然一直在變涼!為什麼人類的體溫會下降?是為了適應氣候變化產生的進化現象,還是另有原因?
  • 人類正常體溫可能不再是37度?這意味著什麼?
    人類正常體溫可能不再是37度?這意味著什麼?沒有想到今年人類的體溫竟然突破了一個新的「高度」,當大家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體溫已經低於37度時,心情是美好的,但是自己的體溫如果高於37度,那麼這也意味著自己將會受到一種特殊的「保護」。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特殊時期,測量體溫成為了家常便飯,只要是去公共場合,幾乎都要先測量體溫,在測量體溫時,聽到體溫是36度多會很放心,但凡聽到是37度,就會比較緊張了,需要再測量一次才安心。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不是以前都說37度是正常體溫嗎,怎麼現在一到37度就懷疑是發燒了?
  • 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可是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無獨有偶,就在一個月前的1月7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 · 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越降越低意味著什麼?
    中學生物和醫生們曾講過,人類的正常體溫應該是在36.0℃-37.2℃之間,我們現在這種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的現象,是正常的嗎?0137℃已經成為歷史1851年,來自德國的內科醫生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通過收集了25000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6-37 ℃,這項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但是,近年來,許多科學家都認為,人類的體溫正處於不斷的下降中。
  • 體溫37度的人,越來越罕見了
    37度是怎麼來的? 1851年,德國內科醫生卡爾·萊因霍爾德·奧古斯特·旺德利希從萊比錫市的2500名患者身上採集了數百萬的溫度數據,得出了37度這個平均值。 此外,我們的體溫也會隨著天氣、身體活動水平和最近是否吃東西而變化。 但為什麼在一般情況下,人體的體溫總是在37度左右徘徊呢? 有證據表明,人體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是為了保持許多器官和化學反應的正常運轉,並有可能防止真菌感染。
  • 37℃體溫已成為歷史:目前人類體溫普遍偏低,這意味著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持續中,口罩、消毒液、量體溫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現在無論出入哪裡都需要測量體溫,但是有時體溫在37攝氏度左右,有時候卻只有35度多,這是為什麼呢?體溫低的原因有是什麼?體溫的高低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
  • 37℃正常體溫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越來越低,意味著什麼?
    對人類體溫,最深刻的印象就是——37度是正常的。但如今因為疫情,每天測體溫時發現基本在36度多,為什麼人類體溫會下降?體溫下降是好還是壞?
  • 人的體溫為何是37度,而不是27或47度?
    但書上並沒寫數字的來源,孩子們不知道,這個37度的標準其實是從樣本中歸納計算出來的。從1851年開始,一位名叫卡爾·溫德裡希的德國內科醫生用了17年時間,分析了2.5萬名患者的上百萬份腋下的體溫數據,他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這個標準被無數醫學文獻引用,逐漸成為人類的標準正常體溫。一代又一代家長以37度作為標準體溫來判斷孩子的健康狀況。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
    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天都要測三次體溫,卻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在36.3℃左右,夜晚略高。巧合的是,就在一個月前的1月7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 涼涼|「37℃」成了歷史,人類的體溫為什麼比一百年前低了?
    37℃是個美妙的溫度,人類在這樣的平均體溫下,活蹦亂跳地生存著。但是如果超出或低於這個溫度太多,那你可能就要面臨「生命危險」啦!為什麼「37」能從無數個數字中脫穎而出,和我們的身體健康緊緊聯繫在一起呢?
  • 黃金體溫37℃已成歷史!人類越來越涼,是壞事嗎?
  • 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體溫降低會讓你百病纏身....
    ,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37℃作為標準正常體溫,已經沿用了近200年,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近年來,許多統計數據表明,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正在降低。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體溫下降到底好不好呢?研究顯示,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體溫每升高1℃,免疫力就會提升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