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7歲女孩騙哭民警:孩子每個謊言背後,都是內心...

2020-12-17 騰訊網

前段時間,一則#小女孩謊稱身世悲慘騙哭民警#的新聞,在網上引發熱議。

在安徽派出所救助了一名離家出走的小女孩,小女孩傷心地向民警訴說著自己的悲慘身世。

「從小沒見過爸媽,跟著爺爺生活,爺爺去世了,被好心人收留後又被拋棄了......」

聽著小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敘述,民警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

▲圖片來源於@環球時報微博截圖

然而,調查後發現,真相竟是小女孩與爺爺拌嘴後負氣離家。隨後,民警聯繫其媽媽,對小女孩進行了批評教育。

新聞一出,網友們不淡定了聲稱,小小年紀就會撒謊,長大了還得了!

的確,孩子撒謊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需要父母及時教育引導。

但也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只看到了小女孩說謊,卻看不到她為什麼說謊?

孩子謊言的背後,

可能是不願表達的真相

記得在綜藝節目《一起出發吧》裡,Jasper因為任務完成的不是很好,不敢告訴爸爸。

陳小春問兒子Jasper剛剛出門去哪了時,Jasper只好回答「去吃早飯了」。當陳小春提醒,有沒有完成其他任務時,Jasper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選擇撒謊來迴避問題。

▲圖片來源於節目《一起出發吧》視頻截圖

面對孩子撒謊,陳小春很生氣地說,你現在5歲就會說謊,10歲怎麼辦?

後來,陳小春心平氣和地和兒子溝通後,才發現Jasper是害怕任務完成不好,遭到批評,才選擇撒謊。Jasper希望在爸爸眼中,自己是優秀的。

孩子的謊言,常常令父母非常苦惱和憤怒。但是,當我們真正了解孩子為什麼撒謊時,可能結果會不一樣。

面對嚴厲的父母,孩子的謊言,可能只是為了逃避責罵,並希望在父母眼中自己依然是優秀的。

每一句謊言的背後都有它的訴求,謊言是假話,但訴求是真的。

在《少年說》裡有一期節目,一個小男孩因為經常說謊,被家人和同學責備。但在演講臺上他吐露心聲稱,自己經常說謊,假裝扮演一個好孩子,只是為了想要被大家關注和喜歡。

▲圖片來源於節目《少年說》視頻截圖

在男孩說謊的背後,是一顆渴望被關注、渴望被愛的心。因為不被看見,才需要急於用謊言去偽裝自己。

電視劇《不完美的她》中,小女孩蓮生慘遭媽媽男朋友的虐待,媽媽置之不理,還想遺棄她。可面對別人的詢問,她總會悄悄用袖子遮住傷痕,聲稱媽媽對自己很好,自己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

▲圖片來源於電影《不完美的她》視頻截圖

蓮生無疑在撒謊,但這些謊言的背後,是她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是現實中求而不得的關愛在心中的美妙投影。

有心理學家指出,撒謊,某種程度上是孩子的一種幻想與自我滿足,孩子用這種方法在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並希望引起父母和外界的重視。

所以,當孩子撒謊的時候,父母先不要急著批評或指責,而是要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了解謊言背後的需求。

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不理解。

說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在CCTV《大家》欄目採訪中,鍾南山曾透露自己小時候說謊的經歷,在讀初中期間,他的爸媽會給他夥食費,讓他買午餐。

有一次母親詢問他夥食費用完了沒有時,他便告訴母親,全部用完了,一點也沒有剩。其實,他偷偷把剩下的夥食費拿去買了零食。

沒想到的是,母親非常認真地去學校核實,最後發現他撒謊了。鍾南山非常害怕,以為父母會狠狠地責罵他。

結果,一向嚴厲的父親只是對他說了句:孩子,你應該好好想想,這樣欺騙如此信任你、如此愛你的父母,究竟對不對。

▲圖片來源於CCTV《大家》視頻採訪截圖

鍾南山後來回憶道,父親的這句話,感覺感覺比打我一頓,對我刺激更大。那晚,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也親身體驗到了謊言被揭穿後的難堪與羞愧。

在今後的成長經歷中,鍾南山稱自己再也沒撒謊了,也明白說話做事要誠實。這段撒謊的經歷,讓鍾南山真正學會審視自己,也開始慢慢長大。

事實上,說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在孩子與外部世界的接觸中,他們內心的需求往往會與現實不符,從而產生心靈上的碰撞,這是他們自我意識的覺醒。

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調查發現:

2歲的孩子中,20%會撒謊;

3歲的孩子中,50%會撒謊;

4歲的孩子中,撒謊則高達90%;

而到了12歲,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過撒謊的經歷。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撒謊的傾向是一種成長的自然傾向,它是自發的、普遍的,是孩子自我中心思維的基本組成部分。

隨著孩子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的發展,他們會根據自己內心的需求,趨利避害,進行虛構事實,這是兒童心理發展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撒謊,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就像成年人的世界,也難免有謊言的出現。孩子的每一次說謊,都是對外部世界的試探,這個時候父母對待孩子謊言的態度,影響著孩子今後的發展。

當孩子撒謊時,父母的態度至關重要

在家長群經常看到,很多家長留言:

孩子總是說謊怎麼辦?

批評教育過,為什麼孩子還是改不了撒謊的壞習慣?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對我講真話?

......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正直誠實的人,那麼面對孩子撒謊,父母到底該如何做呢?

▲圖片來源於pexels.

1.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正確引導

在孩子的成長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撒謊的經歷,撒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給孩子改正的機會。

當發現孩子撒謊時,父母不要一味地批評和責罵,或者給孩子貼上「撒謊精」、「壞孩子」的道德標籤。事實上,很多孩子在撒謊時並沒有明確是道德觀和是非觀,我們需要給孩子多一些的時間和機會,引導孩子慢慢認識到錯誤,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2.看見孩子謊言背後的需求

心理學家曾指出,兒童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自己的心理動機。面對孩子的謊言,父母要做的不是急於拆穿,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內心訴求,真正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

當孩子偷錢請朋友吃飯時,可能他只是需要朋友,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當孩子偷錢買了零食或玩具時,父母要反思孩子的正當娛樂需求是否滿足。只有當我們了解孩子謊言背後的需求,我們才更能夠理解孩子,走近孩子。

3.以身作則,與孩子建立信任感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往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想要孩子不說謊,父母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及時兌現承諾,與孩子建立信任感。如果臨時有變動,無法對應承諾,要及時與孩子坦誠溝通。只有當父母足夠坦誠時,孩子也才能更加信任父母,願意說真話。

4.給孩子足夠的愛與安全感

澳大利亞記者伊恩在《天生會撒謊》裡說:如果7歲以後的孩子依然愛說謊,說明他的內心深感不安與恐懼。

只有當一個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時,才更容易向外界坦露真實的自己。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讓孩子知道哪怕犯了錯誤,只要及時坦白,糾正錯誤,父母永遠都是愛他。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是如何學會撒謊的?

其中有一條回答扎心了:如果真話可以被接受,誰會選擇撒謊?

深以為然,在每一個謊言的背後,實際上是一顆惶恐不安的心。

因為一個被愛、被看見的孩子,是無需用謊言來掩蓋真實的需求和想法。

願每一個父母都能讀懂孩子的謊言,看見孩子內心真實的渴望。

相關焦點

  • 鍾南山自曝撒謊經歷:讀不懂孩子的謊言,你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在安徽毫州派出所,小女孩傷心地向民警訴說著自己的「悲慘身世」。看著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模樣,民警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太令人心疼了!然而,民警調查一番後發現,真相竟是女孩與爺爺拌嘴後負氣離家。女孩一臉天真無邪,卻滿嘴跑火車,網友紛紛吐槽:「這麼小心機就這麼重,家長得好好引導啊。」
  • 女孩謊編悽慘身世騙民警:讀不懂孩子的謊言,永遠成為不了好父母
    前幾日,安徽亳州,渦北派出所救助了一名小女孩,女孩自述「悲慘身世」令民警幾度哽咽。然而,經民警調查一番,真相竟是女孩與爺爺拌嘴後負氣離家。最後,民警聯繫女孩媽媽後,對女孩進行了批評教育。很多父母把孩子撒謊看成了天大的事兒,擔心孩子長大撒謊成性。孩子的謊言就像一根刺,深深地刺傷父母的心。我們的孩子,怎麼就學會撒謊了呢?
  • 坑娃媽媽騙孩子洗棉花糖,如果謊言不可避免,怎樣能不傷害孩子
    昨天韜韜爸爸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視頻,一位新疆媽媽因為不想女兒吃太多棉花糖,騙她「棉花糖要洗乾淨再吃」,女兒乖巧地照做了,結果當然是棉花糖打水漂,一去不回了,可愛的小女孩當場大哭了起來。網友們紛紛表示笑尿了,但是也馬上有部分網友表示這樣欺騙孩子,搞不好孩子以後什麼都不洗了!更有育兒工作者表示這樣會傷害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看似好笑,實則非常不好。
  • 13歲女孩在晉江遭拘禁是謊言 實為花光錢後主動賣淫
    去廈門看演唱會,結果被網友騙到晉江拘禁,還險些被強迫賣淫。【其人】 單親家庭長大 從小就很叛逆3日晚,根據小湘提供的線索,在靈源某工廠,民警抓獲陳某亮、何某、鄒某龍、李某波,郭某則在逃。鄒某龍、李某波交代,郭某跟他們說小湘已經15歲,但小湘長得比較成熟,他們一看,感覺她已經有十八九歲。民警表示,雖然小湘未滿14周歲,但兩人不屬於明知小湘是幼女還與她發生性關係,因此不構成強姦。
  • 孩子說話不自然、眼神飄忽、總有小動作?這是孩子在撒謊的表現
    有的孩子謊言沒有被戳破,於是心安理得地繼續用一個新的謊言去圓前一個謊言,導致養成了愛撒謊的壞毛病。當孩子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往往採用了「撒謊」的方式,將情況轉為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長期以往,孩子嘗到了謊言給自己帶來的甜頭,撒謊就成了孩子的習慣了。
  • 「大人都是騙子」,一個小女孩的心聲受到3400萬關注:你會騙孩子嗎?
    不要再說騙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了。 大人的食言從來都不是為孩子好,而是失信於孩子,無視孩子的自尊。 之後,女孩在父母面前,話越來越少,一天比一天沉默。 被親近的人食言,那種欺騙真的會影響一生。
  • 孩子不聽話,總是撒謊怎麼辦?比起打罵,父母用這3招應對更管用
    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人的一生都撒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謊言,數不勝數。如果是善意的謊言,出發點是好的,那麼則無可厚非。如果是為了一己私利,傷害到別人的謊言,那麼這種行為就必須制止,人撒謊的行為其實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
  • 喜歡對巨蟹座撒謊欺騙的星座,但謊言終會被揭穿
    不知道你們戀愛時,是否會對情人撒謊!如果真有的話,你怎麼能找到一個把謊言掩蓋的方法呢?我們要知道,一個謊言的背後,有無數的謊言去圓,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怕是這張紙抱不住火,等著你的最終會被揭穿。不知道在生活中,當我們面對溫暖的巨蟹時,還有誰會忍心去欺騙它們!
  • 了解撒謊中的玄機,快速識別男人的謊言
    雖然他們覺得自己偽裝的很完美,但是其實妻子往往都能察覺到撒謊的蛛絲馬跡,一旦女人發現了異樣,她們就會變成偵探,通過各種細節來查明真相。 其實,很多女性都是從生活中的小細節發現丈夫撒謊的,比如抽菸的時長,說話的語氣,身體的氣味等等,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時間的久了,就會慢慢被同化,所以當丈夫有變化,妻子都是能夠察覺出來的。
  • 35歲,職業危機,怎麼辦?你認為鍾南山是怎麼解決的?
    01鍾南山誰經過兩次他一出生,就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鍾南山,是這樣的人嗎。鍾南山誕生於南京,他還不到一歲,家就被日軍炸了,母親把他從廢墟中挖出來。當南京不能留下來時,他的家人搬到了貴陽。然而當鍾南山7歲時,他的家在另一次空襲中被炸成廢墟,由於他當時不在,他避免了不幸。俗話說:如果你在災難中倖存下來,你將得到祝福。
  • 《木偶奇遇記》:我們害怕被騙,卻避免不了對別人撒謊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亦是男人或者女人、兒童以及老人,小到簡訊詐騙、大到戰略謊言,騙親情、騙友情,騙朋友、騙同學、騙鄰居、騙戰友、騙老鄉……騙子如蝗蟲般肆虐成災,無所不在,且層出不窮。有人直呼:為什麼騙子這麼多?
  • 孩子為什麼要撒謊,你知道嗎?
    「這麼小就會騙人,長大還不成撒謊精了」其實,撒謊是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種現象,你知道嗎?孩子為什麼撒謊?其實孩子撒謊並不意味著孩子性格頑劣。從「實話實說」到「耍小聰明」,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複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今天的分享就是讓大家應該學會欣賞孩子的「小聰明」,將這種「小聰明」的分享引導成大智慧。
  • 關於性,人們為什麼要撒謊?
    對此,桃子在票圈做了一次小規模的調查,結果發現,人們常在「性經歷」和「性體驗」這兩件事兒上撒謊。  NO.1 性經歷謊言 @kkkky:我說我只有過兩個前男友,也不算騙吧,他明明比我還多,有什麼資格要求我呢。
  • 人啊,為什麼要撒謊?
    很小的時候人就學會說謊,一歲的孩子就學會隱瞞事實了,兩歲的孩子會嚇唬人,五歲的孩子撒謊可以不打草稿,九歲的孩子已是掩蓋真相的高手,到你讀高中、上大學的時候,不說謊恐怕說不了話。 一生中無數謊。從進化的角度來說,說謊是一種生存技能。
  • 孩子開始撒謊?好事啊,千萬別搞砸了
    最近有姐妹「憂心忡忡」的問我,孩子學會撒謊了,怎麼辦啊?
  • 孩子撒謊別急於斥責,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你讀懂了嗎
    :46:59 來源: 甜心奶爸 舉報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
  • 一本關於在撒謊和誠實之間應該如何選擇的繪本《薩拉和她的謊言》
    小女孩薩拉把媽媽的珍珠項鍊弄壞了,心虛的薩拉選擇了說謊,隱瞞了真相,但是之後薩拉發現,每當她撒一個謊,就會有一個小幽靈從她嘴巴裡跳出來,這是為什麼?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薩拉和她的謊言》吧!
  • 隱秘的角落:普普的四個謊言背後,有一個你沒看見的真相
    在劇中,七歲的小女孩普普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只因故事的發展和眾多人物的命運改變,都和普普有關。普普(王聖迪 飾演)最大的特點是說謊和察言觀色。她和嚴良(史彭良 飾演)來到朱朝陽(榮梓杉 飾演)的家借宿。次日一早,朱朝陽買早點歸來,只見家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而嚴良和普普已經不見了。
  • 孩子之「惡」行——謊言、秘密與性
    比如有研究發現,能夠撒謊且騙過他人的孩子,往往是具備一定的心理化能力的,也就是說孩子可以預計對方會怎麼想,用什麼方式可以欺騙到對方。而心理化的能力是孩子共情他人處理人際關係很重要的能力,雖然這樣的方式可能不對,但是其中蘊含的心理能力是不應該一棍子打死的。
  • 孩子撒謊成性?2大招或能教家長分清謊言,讀懂孩子的心
    謊言本質上的意義,是為了逃避某些問題,為了逃避某些答案,甚至是為了逃避自己所做的事情應該承擔的相應後果。撒謊,是人們所忌諱的,尤其是刻意的隱瞞與欺騙。成年人的世界裡,困難重重,好像無時無刻都在因為生活說著違背自己本性的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裡,誠信就是其中一點。而許多家長要求孩子不能撒謊,也就隨著成了理所當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