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是什麼意思?

2020-12-26 土家小小娃

我們的前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農村俗語和老話,教會我們如何生活,怎樣為人處世,可以幫助我們在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過程中不迷茫。雖然這些農村俗語或老話聽起來有點粗糙,但是它們其中蘊含的道理值得我們細細的品味與揣摩。許多的農村俗語或者老話其實都與農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要來談論一下有關於睡覺的農村俗語。

(一)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的含義

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這四大方面,而睡覺則是最重要的。在睡覺方面,每個人睡覺的姿勢大不相同,有的人喜歡仰著睡,有的人喜歡側臥睡覺,有的人喜歡趴著睡覺,有的人喜歡南北朝向的睡覺,還有人喜歡東西朝向的睡覺,但是在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中,卻強調我們在睡覺時一定不要將頭朝向東方,否則很有可能會睡不好覺,導致第二天起來精神不佳。

(二)「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的原因

人們普遍認為這句俗語有兩種解釋:第一,我們都知道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但是由於地球太龐大了,我們許多人都感受不到地球的旋轉,而在睡覺時,我們的身體處在了一個靜止的狀態下,受地球旋轉的影響比較大,所以人在睡覺時,不要將頭朝向東方。第二,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從磁場的關係上來說,磁場的正極為北極,而南極就為負極。在人的身上也分陰陽兩極,人的頭部就相當於一個正極,人的腳底就是負極。所以在以前的人們認為如果人是按照南北朝向來睡覺的話,是順著地球的磁力線的,符合磁場的規律,有助於身體健康的,而且睡覺睡得比較香,第二天起來精神飽滿。

(三)「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的合理性

在我看來這句「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的農村俗語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曾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記載:「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春天和夏天,人睡覺時應該「頭朝東,腳朝西」來順應春夏季節的陽氣。如果在秋天和冬天,人睡覺時應該「頭朝東,腳朝西」來順應秋冬季節的陰氣。這符合中醫藥學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孫思邈的話很好地反駁了這句俗語。另外,我們睡覺的好壞通常與床板的硬度,枕頭以及人的內心活動有著很大的關係,就比如如果一個人在睡覺時思考很多的東西,導致大腦過度活躍,無論他睡覺的朝向如何,也不會輕易地睡著。

影響睡覺好壞的因素其實有很多種,不一定歸結於朝向。所以我們要對農村俗語加以辨別,不要輕易的相信。

以上的觀點僅僅代表個人的看法,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你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下!小編會持續給各位帶來精彩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告知:農村俗語;要想睡的輕鬆,切莫腳朝西來頭朝東,啥意思?有道理嗎
    為什麼立春要吃蘿蔔?蘿蔔的甜味與辣味共存。老一輩認為。它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分氫化的植物油。吃多了這種反式脂肪酸。收到有關農村的文章了。在農村,還有專門的關於睡覺的俗語,農民對於睡覺也有講究,只有睡得好,才能身體好。現在有些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借鑑。 不宜過於油膩。不光不會善變。牛肉平常那麼貴。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妝發、服飾怎麼樣。研究結果表明。便是咬出了老百姓吃得了苦。具有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和改善造血功能等作用。2、增強體質莧菜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大蔥和芹菜都高。不僅解暑熱還能補充營養。
  • 古人:要想睡得人輕鬆,切莫腳朝西來頭朝東。這樣睡助您更健康
    在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睡覺,一個良好的睡眠也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那民間有句關於睡眠的俗語是這樣說的:「要想睡得人輕鬆,切莫腳朝西來頭朝東」,那為何會有如此說法呢?有沒有道理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一下。
  • 俗語「睡覺腳不朝西、頭不朝東」是啥意思?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我國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寶貴財富,其中就包括一些生活俗語,比如「菜不擺三,筷不成五」,意思就是如果要招待客人,最好不要上三道菜,因為「三」在古語中音同「散」寓意十分不好,況且要麼好事成雙兩道菜,要麼更多,三道菜略顯寒酸,而且筷子的擺放要整齊,以顯示對客人的尊重,這都是十分寶貴的文化財富。
  • 農村俗語:要想日子過得好,醜妻薄地破棉襖,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在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也比較匱乏的年代,老人們喜歡用自己的智慧和語言,對一些自然現象和人情事物做出總結,這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雖然現在社會發展了,但是依然有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在民間流傳,比如這句「要想日子過得好,醜妻薄地破棉襖」,這就話說的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睡覺不能頭朝東,腳朝西?還不能朝左睡?有科學依據嗎?
    對經常進行腦力活動的學生黨來說,睡眠還是一天中鞏固記憶的關鍵時期,睡得好才能記得牢。我們身體健康程度甚至壽命,也與睡眠質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睡眠最深的時候,同時也是人體內的免疫物質加速釋放的時期,可以說,睡得好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使身體防病、抗病、康復疾病的能力都得到增強。
  • 農村俗語「房在堂中夾,家敗人丁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臨淵羨魚,不如歸家結網」,在農村俗語一次次向人們訴說著生活的道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俗語這農村悠久的文化,在老農口中薪火相傳!行走在鄉村古道,感慨世事無常,光陰飛逝,曾經懵懂少年,被歲月摧殘了模樣,卻難掩心中對故鄉的依戀!
  • 農村俗語:「睡著的人好喊,裝睡的人難喊」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生活很多城市人是體驗不到的,因為很多東西必須到農村去才可以體驗,因為地域的差異,很多地方的俗語都有不同,但是有一個地方大家是相同的,就是我們對俗語的理解,對智慧的獲取,農村俗語在農村以前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經驗來傳播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的去關注他們背後的隱含的原因和道理。
  • 農村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三寸長壽大家都知道,一寸大約是3.3釐米,三寸也就是10釐米,這個尺寸說的就是枕頭的高度。現在人們用的枕頭樣數比較多,裡面有裝著米殼的,也有蕎麥的,還有矽膠的,但是在以前,人們用的枕頭大部分都是比較硬的。
  • 睡覺時不能「腳朝西,頭朝東」?難怪總睡不好,看完才知道
    睡覺時不能「腳朝西,頭朝東」?有人說「要想睡得輕鬆,切莫頭朝西來腳朝東」。還有人說睡覺要順著地球磁場的方向,頭北腳南最好。這些說法和理論聽起來似乎有道理。比如說,朝南北睡,是順著所謂的地球磁場的節奏,而朝東西睡,是橫著穿插所以會受到磁場影響,甚至引起失眠......睡覺到底應該朝哪個方向呢?睡覺的姿勢有沒有什麼講究呢?今天小編就帶你去了解一下睡覺那些事兒!睡覺不能腳朝西頭朝東?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不僅是我們老祖宗的俗語,還是外國的一些諺語,對人們的起床都有合理的解釋。那麼這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這是真的嗎?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所以來說,在這方面,老祖宗們比我們講究多了。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
    一說起農村人,很多城裡人都會豎大拇指:農村人是真的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甭管什麼天氣什麼日子,每天早上天一亮,準時起來開始一天的勞碌。這點在小編每回回老家過年的時候深有體會。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句俗語,說的就是農村人的勤勞和質樸。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一起來看下吧!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
    不單農村人,絕大多數古代中國人,常常將願望寄託於一些日子,看日子成了古代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凡婚喪嫁娶、動土建房、出門遠行、生老病死,無不看重日子,以此寄託天命,避免天災,求得順達。因此有了這句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下。
  • 睡覺時不能腳朝西、頭朝東?人睡三覺,命比紙薄?有道理嗎?
    睡覺時不能頭朝東、腳朝西,古代人為何這樣說?古人為何這樣說,我們現代人可能還真不知道,雖然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也有專家研究過,說地球自轉的方向,是從東往西,還有一定的磁場,頭朝東腳朝西,就是跟地球的磁場相違背,在磁場的影響下,容易出現失眠的現象。
  • 農村俗語「白露白茫茫,無被不上床」,是什麼意思?要蓋被子?
    農村俗語「白露白茫茫,無被不上床」,是有關24節氣中白露的氣候變化。但在我國地域廣泛,氣候條件相差很大,不適用於全國,只能算是地方的農村俗語。「白露白茫茫,無被不上床」是什麼意思呢?1、白露白茫茫,無被不上床,是什麼意思?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忌諱嗎?現在人很少知道
    文/當年一木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忌諱嗎?現在人很少知道。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雖然簡單直白,但是因為接地氣又好記,並且能給人很好的啟迪作用,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歡。今天,我要給大家講到的俗語是,「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啥意思?年輕夫妻值得一看
    俗語,有稱為諺語。俗語在我國已經歷經兩千年之久,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俗語的存在。俗語大多都是由平凡百姓創造的,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以及生活願望。俗語一般通俗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才會一輩一輩流傳下來。
  • 農村俗語:離家千裡,勿食枸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離家千裡,勿食枸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生活在農村免不了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雖然很簡單,但是仔細想一下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有沒有出過遠門呢?大家遠門的時候,有沒有聽過: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這句話呢?
  • 民間俗語「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什麼意思?吃了會怎樣?
    枸杞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滋補品,是養生必備的一種食物,現在的人都比較注重身體的健康,不少人已經進入養生的行列,保溫杯裡泡枸杞,每天一杯,身體好。枸杞對身體確實不錯,不過在古人看來,外出的男性最好不要吃枸杞,也有了一句俗語「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 俗語「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什麼意思?吃了會怎樣?
    枸杞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不過在古人看來,外出的男性最好不要吃枸杞;也有一句俗語「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02、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在了解了枸杞的養生功效之後,這句話的含義也就很明了了,畢竟枸杞有一定的補腎養精的功效,對於男人來說當然是好的。
  • 農村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種說法有什麼來由?
    俗語反應了當時人們對社會現象的認知,是根據古代人們的喜好習慣總結出的經驗,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有些俗語在現代看來就有些不理解了,但是這些洽洽反映了當時人們所遵守的一些規矩和想法。在農村經常聽到一句比較流行的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很多人都非常不解,本來一提起棺就會讓人聯想到死亡或喪葬,為什麼人們都可以試別人的棺材,卻不能試穿別人的鞋,其實這就說明了古代的一些講究,是民俗禁忌中的一部分,有著一定的社會世情基礎和民眾心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