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印度對於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都是抱有一種憧憬的態度,能夠成為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印度多年來的夢想,不過,從目前的五常國家來看,沒有哪一國是印度能夠隨便挑戰的,這幾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無法撼動,所以,印度如果想要加入常任理事國的話,唯一的可能就是「五常」變成「六常」。
實際上,「入常」這個想法印度已經不是第一回提起了,早前談起這一想法時,英國、法國、美國和俄羅斯全都都表達出了贊同的意見,這樣的局面也讓最後一個國家的表態變得至關重要,畢竟,像加入常任理事國這種大事,必須要五常全部點頭才能夠談成。而最後一個國家的表態就頗為有趣,表示只要日本不加入常任理事國,就支持印度加入。
之所以這樣表態,是由於印度每次都會遭遇「入常失敗」的結果,為了加大入常機率,印度就聯合了日本、巴西以及德國等國家一同組成了一個G4組織,想要相互扶持著加入常任理事國。故而,如果印度為了自己加入常任理事國拒絕了日本入常,那無疑就會背上一個「背信棄義」的罵名,這也是印度完全無法忍受的。
不過,雖然英法美俄全都同意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國,使得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出現了「大洗牌」的可能,但非常顯然,印度並沒有了解到他們的「良苦用心」——目前五常的配置已經呈現出了完整化形態,之所以同意印度入常,完全是因為得到了印度在軍購方面的好處,出於面子問題只能同意。但實際上,這四國之所以齊刷刷投出贊成票,就是想讓最後一國在第一輪就提出反對意見,這樣一來,印度既不會加入常任理事國行列,「不講義氣」的名頭也不會落到美英法俄頭上。
除此之外,雖然印度看起來軍事力量已經發展到了世界前列,但實際上,印度的綜合國力比起幾個常任理事國來說相差較大,這也使得印度迅速崛起,但其影響地區也僅僅局限在南亞地區,與其他五個常任理事國天差地別。如此看來,印度要是想要成功加入常任理事國,首先就要先把實力提升到與五常不相上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