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辣椒中的「愛馬仕」,曾賣出300一斤,如今價格也不便宜

2020-12-15 帶你走進美食世界

它被稱為辣椒中的「愛馬仕」,曾賣出300一斤,如今價格也不便宜

辣椒是南方很常見的一種蔬菜,尤其是湖南地區,基本上大人、小孩都很能吃辣椒。如果菜中不放點辣椒,那真的就沒啥味道,畢竟湖南人都是無辣不歡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在菜園子裡種植一些辣椒,而這個時候辣椒就開始開花結果,並且馬上就要上市了。當然了,有些大棚種植的辣椒已經上市了。其中在湖南就有一種辣椒,人稱「辣椒之王」,曾賣到300多元一斤的天價,如今價格也不便宜,要近百元一斤。那這種辣椒為何這麼貴呢?

其實樟樹港辣椒之所以好吃,跟樟樹鎮優越的地理位置有關,樟樹古鎮處在辣帶上,在這個辣帶上種的辣椒都好吃,這裡的泥土肥沃,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含量高,有人用樟樹港辣椒的種子,種在別的地方,種出來的辣椒味道完全變了。

樟樹港辣椒的品質之所以如此優秀,除了跟當地的環境有關以外,農民的種植方式也是很獨特的,這種種植方式當地人研究了200年了,農民用自留的種子栽培,避免跟別的品種雜交,從而保證了樟樹港辣椒最純正最純天然的品質。為了種植樟樹港辣椒,農民還設立了水電齊全的大棚,不管是從保水性保溫性來看都很強。

諸多因素疊加,促成了樟樹港辣椒「香、脆、甜」的美味。2012年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2013年入選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我們的福氣。」椒農說,他們這裡種植的辣椒,它的辣沒有朝天椒狂放,也沒有燈籠椒淡泊,而是一種內斂的辣,有點像左宗棠的脾氣。

樟樹港辣椒味純不澀,椒香濃烈且明顯高於其他品種,清炒時皮肉不分離,清脆而柔軟,味道十分鮮美。辣椒炒肉這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是湖南人每家每戶必吃的招牌「土菜」,是最具代表性的湘菜之一。主料為湘陰樟樹港辣椒和景倉花豬肉,主要烹飪手藝就是一個字「炒」。獨到的火候,配上足夠辣味的樟樹港辣椒,一盆正宗的辣椒炒肉讓人垂涎欲滴!

相關焦點

  • 曾一斤6000元炒作過頭,今跌下神壇300一斤,許諾的功效都是假的
    在過去的多年裡,有很多藥材被炒到了高價,一斤也賣出了上千元,比如說鐵皮石斛,它就曾賣出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價格,很多人都會瘋狂的購買,將它當成一種神藥,看似保健的價值非常高,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如今已跌落了神壇,一斤也才40-50元左右。
  • 它號稱「植物抗生素」,曾賣到300元一斤,建議收藏,見到請珍惜
    導讀:山裡有種植物1枝3葉,卻能爬上懸崖,曾1斤300元,如今無人挖?02三葉爬崖藤曾賣300元一斤三葉爬崖藤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很貴,價格也幾毛錢一斤,後面漲到幾元錢一斤,也用了很多年野生的三葉爬崖藤不斷減少,價格不斷攀升,高峰期1斤三葉爬崖藤能夠賣到300元。隨後大量的三葉爬崖藤苗充斥市場,很多人跟風種植都虧本了,因為價格從300元一斤慢慢跌落到了如今的30元一斤。
  • 它被稱為舌尖上的「愛馬仕」,一斤賣到4000,是黃磊最愛的下酒菜
    《舌尖上的中國》這道美食節目相信有很多的人也都是看過的,這檔節目也是給我們介紹了中國各個地方的一些特色美食,有一些美食在美上舌尖之前也是不出名的,但在上了舌尖之後也是一夜爆紅,有不少的人也是紛紛前去嘗鮮,在這檔節目裡,還介紹了一種價格很昂貴的美食,它被稱為舌尖上的「愛馬仕」,一斤賣到
  • 300元一斤的辣椒!1500元一斤的野菌!它們都上市了!
    在海外華僑世界裡,很少有人不識「杜阮鎮」;而杜阮鎮之所以出名,又因為「杜阮涼瓜」這個特產。據當地涼瓜協會的負責人介紹,杜阮涼瓜的名號並不是近十年八年才打造出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前就已經很有名氣,據記載,這種涼瓜在杜阮一帶種植已有上百年歷史,是很多港澳客專門帶回家的手信,甚至連米其林大廚都曾拜倒在其瓜藤之下,在杜阮吃罷還不過癮,更偷偷帶出境呢。論身價,千金不換一瓜難求。
  • 這種魚奇醜無比,被稱為「海鬼魚」,肉嫩刺少,價格便宜2元一斤
    這種魚的官方學名叫做安康魚,在有的地區還叫做燈籠魚、醜婆、蛤蟆魚、老頭魚、結巴魚等,別看安康魚外觀醜陋,它可是深海捕獵的一把好手,基本上都是坐享其成,它常常潛伏著不動,用它頭頂上吊著的「魚燈」引誘獵物上鉤,然後出其不意的一口咬住獵物進行吞食。
  • 日本賣出天價的葡萄,我竟然找到了便宜的國內替代版
    每隔一段時間,小編都熱衷於為自己找一樣心愛的水果,慰勞自己。
  • 這魚,價格曾高過牛羊肉,如今6塊錢一斤無人買,拿它燉湯特滋補
    此魚6塊錢一斤,遇到我從不錯過,用它燜一鍋湯,肉質肥美鮮味足。夏季是吃魚的季節,各種海鮮河鮮都能讓你大飽口福,可是在諸多的魚中,有一種卻總是不被待見,如今6塊錢一斤,比四大家魚都要便宜很多,可仍然沒人要,我如果遇到從不錯過,暑天拿它燉一鍋湯,肉質肥美,鮮味十足。這個魚就是鯉魚。
  • 最低6元一斤,為何今年的小龍蝦價格便宜?小龍蝦自由要來了?
    導讀:小龍蝦價格跳水,最低6元一斤,為何今年的小龍蝦價格便宜? 夏季一到,有一個好消息也來了,那就是地攤經濟放開了,允許老百姓在馬路邊上擺地攤了,前提是要不影響行人出行和不會破壞環境衛生。
  • 城裡人稱為「竹燕窩」,過去長在竹林卻無人問津,今賣出40元一斤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家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改善,很多人在飲食上有了更多的追求,總能發掘市場中不一樣的野味食材,就拿刺莧來說,它是一種外來的生物,農村人都會將它當成雜草看待,見到了就會將其清理,畢竟它的生長力非常的頑強,讓大家對此也是頗為無奈。
  • 它是「窮人人參」,價格便宜10元一斤,個頭小但是卻非常補腦
    人參看起來有一些像蘿蔔,但是卻非常的補身體,那麼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窮人人參,價格非常便宜,10塊錢一斤,個頭雖然小,但是非常補腦。今天介紹的食物是泥鰍,很多人都不能接受泥鰍的味道,但是實際上泥鰍是一種高鐵的食物,而且它還可以促進我們身體的血紅蛋白組合,對女孩子補血有很大的功效。
  • 空心菜有4個品種,它堪稱通菜中的「愛馬仕」,有錢也難買到
    本文導語:很多人都不知道空心菜居然有4個的品種,而這一種再貴我也捨得買,因為它堪稱通菜中的「愛馬仕」。大家好,歡迎來到碧碧為食喵的美食頻道,今天碧碧要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空心菜有4個品種,而這一種堪稱通菜中的「愛馬仕」。
  • 它被稱為立夏「水三鮮」之一,曾經經常用它燉湯,才賣3塊錢一斤
    天下美食何處尋,誰人不識大河君。大家好,我是大河君。大河君往後寫美食文章,不僅僅跟大家介紹各種美味佳餚,另外還跟大家介紹這些美味的製作方法,另外把各種美食的營養價值,藥用功能等,也會做詳細介紹,讓大家在了解美味的同時,學會它的製作方法。另外知道它們一些我們不知的藥用價值。
  • 它看似蜈蚣,曾在農村很常見,如今卻靠養殖供應,一條5元
    有一年的夏季,在海灘邊發現不少像蜈蚣一樣的蟲子在石頭上爬行,炙熱的石頭上,它們卻可以肆意的爬行,看著它們十分的害怕,但一些南方的朋友卻說,在他們那兒也有一種類似的蟲子,它可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曾經的農村還是十分的常見,如今卻需要靠人工養殖才可以供應市場,而且價格還非常的貴。
  • 曾是宮廷貢品,如今市場賣20元一斤,被稱為「素燕窩」
    銀耳是日常生活一種普遍的食用菌菌種,價錢性價比高,味兒好,很多人家中常常有備,尤其是來到夏天,銀耳也是涼拌菜中的主人公。以往銀耳的影響力很高,以前是皇宮的供品,現如今被種植近六十年,如今依然賣二十元一斤,敢種的人卻很少。
  • 舌尖上的辣味,300塊錢一斤
    4月28日,「2020湘陰鄉村文化旅遊暨樟樹港辣椒推介會」在長沙舉行,湘陰縣縣長李鎮江成了「帶貨網紅」,而他帶的貨正是湖南本土辣椒界「扛把子」,被譽為辣椒界「愛馬仕」的樟樹港辣椒。    據李鎮江介紹,現在正宗樟樹港辣椒都有電子身份證,可通過二維碼標識進行認證。
  • 還在背LV愛馬仕?最日本這家帆布包火了,價格便宜而且顏值秒殺
    還在背LV和愛馬仕?最近這家帆布包火了,價格便宜而且顏值秒殺說到包包應該是很多妹子們最喜歡的一個東西吧,而它也是每一個妹子們必備的一個東西!作為平時穿搭必備的一個搭配單品,哪一個妹子不想擁有一個漂亮的包包呢?不過好的包包真的都太貴了,比如LV比如愛馬仕,許多妹子們都是買不起的!
  • 日本天價「葡萄愛馬仕」,今天便宜啦!不用吐皮吐籽,甜爆表!
    都算不上我心中的「完美葡萄」,吃得不夠盡興。直到我遇上了它,人稱「葡萄界的愛馬仕」——玫瑰香印青提!它原產於日本,產量稀少,品質絕佳,曾是尊貴無比的客人才能享受的禮遇。上等的晴王香印一串高價580元,都被一搶而空。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句話在過去人們或許沒有什麼太深的感觸,但是近些年,這句話大家應該都會感觸頗深了吧,現在無論是找工作、買東西,還是農產品,外來的總是格外受歡迎,就像進口的車釐子,只是用了英文的譯音,加上精挑細選,就賣出了國內櫻桃兩倍以上的價格。
  • 被稱「國寶級」面膜,卻因價格便宜被無視,喬欣:面膜界愛馬仕
    被稱「國寶級」面膜,卻因價格便宜被無視,喬欣:面膜界愛馬仕。喬欣一直都是我羨慕的女明星,長得好看護膚也有自己的一套,就是行走在娛樂圈的小公主。我扒過很多她的護膚小竅門,偶然一次看到她不小心曬出的「神仙」面膜,據說是「國寶級」的,卻因價格便宜被無視,但喬欣卻說這是面膜界的愛馬仕。沒想到她也用平價的面膜呢!
  • 它被稱為「小人參」,南方3月吃最鮮美,8毛錢一斤,咋吃都不膩
    它被稱為「小人參」,南方3月吃最鮮美,8毛錢一斤,咋都吃不膩!小夥伴們,菲兒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了,但是這次的主角不是我,而是我的東北婆婆哦。老公從這周一的時候就開始去單位上班了,還好單位離家不是很遠,來迴路上只要正確佩戴口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