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筷子的那些講究

2021-02-27 本來生活

吃飯的愉悅,除了擺盤拍照發朋友圈滿足小小的虛榮心,更多時候來自於那些賞心悅目的食器。有人喜歡好看的餐盤,有人喜歡好看的餐墊,但很少有人會關注到筷子上去。

它或許不起眼,但我覺得真正的生活格調就應該體現在這些微小的事物上。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一雙筷子會給餐桌帶來的獨特情趣。

筷子其實是個很簡單的物品,一眼就能看到全部,因此選擇的時候外觀很容易就成為購買的理由。

不過筷子總是要拿來用的,順手才是關鍵。不趁手的筷子再好看你也不會想用第二次。

雖然順手與否是個很私人的感受,但選擇時你很容易就能從筷子的形制上來判斷它是否適合自己。下面我們來詳細說一下。

筷子的形制

筷子起源於歷史悠久的中華古國,先後流傳到鄰國並發展出了不一樣的形態。世界範圍內比較常見的筷子形制主要有中式、日式和韓式。

下面我們來講講他們各自的特點:

中式平頭筷

從形狀上來說,中式筷一般是平頭方柄,筷尖處呈圓柱形。這麼設計主要是因為:

❶中國人歷來都是一家人共食一桌菜,尖頭的筷子容易把食物戳碎影響其他人食用,平頭筷只能用來夾,就避免了這個問題;

❷方柄主要是為了防止筷子在餐桌、碗碟上滾落。同時方柄的稜角一般都經過打磨不會是鋒利的直角,握持感還是不錯的。

中式的筷子我們都是從小用到大,雖然夠長,但可能是筷尖較粗的關係我一直覺得它笨拙,夾魚丸總是掉T-T

日式尖頭筷

日式筷傳自中國唐朝,為了適應以海魚為主的菜餚,逐漸演變成了尖頭方柄並且比中式筷稍短一些的樣子。現代的日式筷子主要有這麼幾個優點:

能輕鬆紮起生魚片、壽司等食物,同樣也方便把魚肉從魚骨上取下;

日式筷除了方柄,還發展出了多角柄(五角、八角)、橢圓柄的形狀,以適應不同人的握持習慣。

日式筷是我個人用得比較多的筷子,主要還是因為尖頭方便,扎食物特別利索。

韓式扁筷

韓式筷細長扁平,因為從前韓國家庭的食物會先放在矮桌上由妻子從廚房端出來,為了避免筷子滾落,所以做成扁的,而且還方便夾泡菜。

此外,為了方便烤肉,韓式筷一般都是金屬材質,因為竹筷、木筷容易變形。同時手持的一端會做隔熱處理,因此不會燙手。

不過縱有萬般好,萌仔是用不慣韓式扁筷的,不但壓手打滑,金屬敲在碗筷上叮叮噹噹的總是很不舒服,每次握起來還都冰冰涼的缺乏溫暖。

總的來說,我比較推薦中式筷和日式筷。使用上更為貼近我們的習慣,而且可選的樣式也比較多。

決定了適合自己的筷子形制,接下來就可以挑你喜歡的樣式了。

筷子的樣式說穿了也就是選材質。因為出於健康考慮,絕大部分的筷子都只上一層清漆來保護表面,材質原本的顏色和紋路顯露無疑,你喜歡的樣式其實就是材質本身的特徵。

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材質可以做成筷子。

筷子的材質

比較常見的材質有:竹子、木質和金屬。我個人比較推薦更為天然的竹製和木質筷子。

竹筷

竹子是最原始、最普及的筷子材料,一般選用成長3-4年的毛竹、天竺、南竹,主要有這麼幾個優點:

木質纖維結構緊密,長期使用不會浸入雜質;

清洗後即便沒有立即風乾也不易發黴;

質地輕盈,使用靈便。

中式竹筷可選的牌子非常多,淘寶一搜一籮筐,我來推薦兩個用下來覺得不錯的款式。

唐宗麻花竹筷

唐宗的竹筷最大的優點是便宜!無漆無臘不用擔心健康問題,筷柄做成麻花狀,手指可以順著麻花旋轉的方向去捏,握持感極佳。

石大宇 清廷竹筷

石大宇是臺灣的設計大師,這款清廷竹筷最大的特點是筷身出突出的竹節,既給線條單一的筷子增加了立體感,又可以充當筷架,逼格瞬間提升。不過設計師品牌的性價比麼就不要太在意了。

日式餐飲一般都是分餐制,所以即使在家裡也有每個人獨用的筷子。而竹筷因為本身顏色相近,所一般都會在筷柄漆上不同的花紋用來區分。

我比較推薦公長齋小菅這個牌子。他們是日本京都有著悠久歷史的竹製品作坊,始於1898年。產品簡單樸素的同時又別具一格。

這套筷柄漆圖很是鮮豔,吃飯時很容易就能分辨屬於自己的那一雙。價格也比較適中,是很不錯的日用選擇。

木筷

木筷的優點和竹筷類似,不過因為木材品種多,所以外形的選擇更多。

常見的有烏木、鐵木、紅木。紅木下又分雞翅木、酸枝木、紫檀木等等。不同的木材顏色、密度都不一樣。

中式木筷我比較推薦國產新銳的烏木筷,質地紮實,拿在手裡很有分量,價格也很合適。

新銳不但有家用實惠款,還有高端送禮款可以選擇,比如極為炸裂的B級蛇紋木筷。

稍微高端一些可以考慮東屋木箸,有櫸木、黑檀、鐵木可選。

最後說說我不太推薦的金屬材質。

金屬筷

金屬筷比較常見的材質有不鏽鋼和銀,大部分都會做成空心的以適應大眾的習慣。

不推薦的理由有這麼幾條:

冷冰冰的缺乏暖意;

和碗碟碰擊聲音太響;

不鏽鋼筷子使用時難免會接觸到酸、鹼、鹽,表面的氧化膜會被破壞並析出鉻和鎳等重金屬,被人體食入後會危害健康;

銀筷雖然好看但不耐磨,很容易出現劃痕、失去光澤,而且導熱性太強,吃熱的食物容易燙嘴燙手。

金屬筷倒也不是全無優點,它們表面光滑清洗後不會有細菌殘留,不過這個優點比起上面的缺點實在有些杯水車薪。

到這裡選筷子其實已經講完了,不過我們今天再多說一點,怎樣在餐桌上體現筷子的格調。

大家在朋友圈發吃的時候,抓人眼球的一般都是美食,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你用的是什麼筷子。花了大力氣選筷子,如何讓它從中脫穎而出呢?

我的建議是,配一個筷架。

從情趣角度來說,它能增添桌面的立體感,成為餐桌上的點睛之筆。從實用角度來說,它可以防止筷子滾落弄髒餐墊、餐桌。

下面我們來看看那些充滿趣味的筷架。

陶瓷做的青翠大白菜:

還有嬌滴滴紅豔豔的小尖椒:

龍貓形狀的筷架真是激萌!

插根牙籤假裝香腸的: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些過於可愛,還可以嘗試下面這幾種: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些過於可愛,還可以嘗試下面這幾種:

返璞歸真的鵝卵石

黑白的素雅搭配

或是這種木質的藕型筷架,也會有一種純天然的趕腳

恩,關於筷子裝逼的話題今天我們就先點到為止,畢竟也是蠻有難度的對不對。

萌仔總結

一雙好筷子必須具備這麼幾個要素:

握持舒適畢竟每餐都要用,順手的筷子總比硌手的筷子用起來舒服;

安全衛生筷子是直接入口的食具,材質健康很重要;

美觀大方好看的物品總是能給人帶來好心情,吃飯嘛,不僅要吃飽吃好,還要吃出風雅,吃出格調!

文章來自調調 BY聲色犬馬

相關焦點

  • 飯桌上關於筷子的規矩你知道多少,筷子的用法很是講究
    從小長輩就教育我們凡事都有規矩,飯桌上的規矩也少不了,像吃飯不能吧唧嘴,碰杯的時候杯壁得低於長輩的,而就吃飯的時候用的筷子就有不少規矩。關於用筷子的忌諱,首先一忌是拿著筷子在飯桌上四處揮動,不知道夾哪個菜好,這叫執箸巡城,顯得目中無人。要是到別人家做客吃飯,拿著筷子在飯桌上遊走不知道夾哪個菜好的,就會顯得非常沒有教養,自然在別人那裡就沒有什麼好的印象。
  • 「三長兩短,當眾上香」,用筷子的5個講究和忌諱,漲見識了!
    吃飯的餐具有很多,但最能代表我們中華文化的餐具,那無疑要非筷子莫屬了。筷子在中國有近三千年的歷史,筷子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在今天的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筷子是人們常用的進食工具,全世界使用筷子的人也佔百分之三十。
  • 選筷子有講究,3種材質不要選,選對好筷子,家人用著更放心
    選筷子有講究,3種材質不要選,選對好筷子,家人用著更放心,在家裡,基本上頓頓飯都要用到筷子。市面上的筷子種類也有很多,例如:竹筷子、彩漆筷、密胺筷、不鏽鋼筷……有很多人買筷子是選擇好看的或者說是隨便拿一種,但是經常會忽略筷子的材質和安全性。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選擇的筷子不好,經常用來夾菜,對身體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 筷子為中國傳統餐具,使用筷子時有什麼禮儀,都有什麼講究
    筷子為中國傳統餐具,使用筷子時有什麼禮儀,都有什麼講究文/@成長新視點筷子,是中華民族傳統餐具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筷子上方下圓,寓意天圓地方,天長地久,體現了中華文化倡導「天人合一」的思想。
  • 吃飯筷子有講究,很多人不注意3個細節,難怪筷子老發黴,學習了
    但在吃之前,我們必須要學會如何用到乾淨的筷子,因為很長時間內,我們吃到的筷子都是不合格的,比如說在連鎖快餐店、小吃店內,有的商家直接把筷子泡著大電飯煲中,覺得這樣就是給筷子消毒,另外條件好一點的,會擺放一臺「筷子消毒機」,上面寫著「消毒」、「出筷」等按鈕,你只要輕輕一按筷子就能直接抽取出來,就可以拿到消毒的筷子了。
  • 古代1斤為16兩,筷子長7寸6分,是如何來的,其中有何講究
    而筷子的長度歷朝歷代都不一樣,直到近代才固定下來的,取一米的四分之一,差不多就是7寸6分。所以,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全都是「約定俗成」。有人提出筷子的長度,有「七情六慾」的講究,這是後來的人「腦補」的。關於筷子來歷、長度和古代的秤為什麼規定1斤為16兩,其實還有更多有趣的說法。
  • 關於床頭的那些講究,提前了解清楚,把床頭裝好很重要
    關於床頭的那些講究,提前了解清楚,把床頭裝好很重要老一輩人是很注重家中的風水的,像房子的選址、房子的朝向或者家中床的擺放朝向都是有講究的,但是風水一說其實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而且有些根據風水的說法選擇擺放的家居在後續生活中會造成極大的不方便。
  • 慶言慶語:規矩和講究還是要講究
    講究,在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注重,力求完美;學問,研究探究;精美;一種風度;比較義氣的人。
  • 筷子的九大禁忌!
    筷子古時又被稱為「箸」,日常隨處可見的筷子,承載了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國人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 筷子是由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不少。 經過長期的文化沉澱,以下是你不可不知筷子的九種禁忌用法。
  • 別用筷子敲碗,農村過年請客都有哪些禁忌?
    說到吃飯,農村的講究可比城市多多了。大人們可能早就習慣了這些規矩,但很多孩子還是需要父母時時看著,不然惹到桌上那些講規矩的長輩可不好玩。那在農村聚會、吃飯,到底都有哪些規矩呢?第一是不能用筷子敲空碗。第三是任何時候筷子都不能插在碗裡。這條規矩主要也是針對孩子的,小孩子懂的事情比較少,就喜歡圖一個省事,所以他們吃飯,吃著吃著要去上廁所或者有其他事情的時候,就會直接把筷子插在盛著飯的碗裡。通常這樣會遭到長輩的訓斥,因為這樣乍一看就像在碗裡插著兩支香,非常不吉利。有些地方把筷子插在米飯上面叫做「倒頭飯」,意思是給去世的人盛的飯。
  • 挑選筷子有講究,7種筷子材質介紹,選擇好筷子,家人吃飯更放心
    筷子是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餐具之一,市面上的筷子種類繁多,竹筷子、彩漆筷、密胺筷、不鏽鋼筷……,很多人都是隨便拿一種,或者選漂亮、顏色鮮豔的,而忽略了筷子的材質與安全性。每天吃飯夾菜,直接入口的筷子,材質非常重要。那麼五花八門的該挑哪種好呢?我們先來看看它們有什麼區別。
  • 筷子有講究,這幾種筷子最「健康」,糊塗選錯當心「致癌」!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與每個人每天都息息相關的東西就是筷子,筷子是我們煤炭都要用到的主要餐具,如今,人們在飲食上越來越考究,不光要色想問俱全更把筷子的樣式發明出了各種各樣,有木質的、塗彩漆的、金屬的、塑料的、骨質的、象牙的等等不同材質,但是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筷子選不對很容易造成腸胃炎
  • 筷子也有講究,哪種材質的筷子最有益健康?原來一直都搞錯了
    筷子最開始大多是以象牙、玉、骨頭、石頭、金銀銅等材料製成的,經過數千年的文化演變,現在我們用的筷子大多用的都是竹木、金屬、陶瓷或者塑料製品。俗話說病從口入,筷子作為入口前先替我們"品嘗"食物的吃飯工具,種類繁多,到底選擇哪種材質好,每種材質的優缺點都是什麼呢?
  • 筷子的由來是什麼?為何筷子「上圓下方」?作為炎黃子孫都要明白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然文化底蘊也綿延深厚不可預測,古往今來,有許多重大發明發現都是由我國最先開創的,比如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還有「筷子」,不說古老的前四大發明,單單這項餐具筷子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常用的飲食工具之一。那麼,你知道筷子的由來嗎?
  • 雙槍合金筷 原來筷子也這麼多講究
    我是想說,我們那邊山城,空氣溼度比較大,所以回去的時候,發現父母的家的竹筷子都有很多斑點。因為孩子們出來工作以後,兩老人在家一人一雙筷子就夠了,筷子筒裡面插滿筷子剩下都是常年不用。平時洗好的筷子不是很乾插上去了。引起整桶的竹筷都發黴了。
  • 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的?該怎麼用筷子?
    這雙筷子很了不起,一則將咱鋼產生的時間推到商,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春秋晚期;二來呢,這雙筷子到底是武丁、帝乙還是紂王使用的又有什麼要緊,已經足以說明, 商朝晚期,咱就已經使用上了比較成型的筷子,距今已經3000餘年,沒有辦法,事情就是這麼尷尬,那麼,筷子產生後就叫筷子嗎,當然不是,古籍當中說的很清楚,它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
  • 超高性價比18/10不鏽鋼筷子,我家同款,告別細菌發黴的竹木筷子
    雄叔好物:好生活,並不貴之前我寫過關於筷子的文章
  • 「筷子敲碗要被罵」——那些小孩無法理解老規矩!
    80後和90後幼時想必都有一個童年陰影:那些莫名其妙的規矩!
  • 關於紋身的禁忌與講究
    它賦予承載者們的不止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圖 更是一種情緒 是紀念 是希望 是渴望…從中國傳統文化看紋身的忌諱和講究 從中國傳統文化上來看,紋身是有忌諱和講究的,不能隨便在自己身上亂紋圖案,要按照自己的五行命理來選擇相生相剋的紋身圖案來紋。
  • 筷子有什麼選購技巧 筷子品牌有哪些
    筷子是我們飲食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方便我們獲取美味。市面上的筷子各種各樣,挑選講究技巧。且市面上的筷子品牌眾多,各有哪些特點?今日我們就來聊聊筷子的選購技巧及品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