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王家衛。(上)

2020-12-14 羅先吉娃娃

在香港電影中有一種另類,叫做王家衛。

他的電影有著很強的個人象徵意義,如眩暈的場景、不停的敘述、支離破碎的敘述、個性鮮明的人物等。

1994年的《重慶森林》是王家衛的標誌性作品之一。有太多地方可以稱之為經典。如果你想了解王家衛,了解香港的人情和失戀,重慶森林是必須的。畢竟,就連國際著名的大師級導演昆汀·塔倫蒂諾也表示,很好地觀看了這部電影。

「當時,我離她只有0.01釐米。。。如果非要加一天,我希望是一萬年。」許多人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周星馳的西部之旅。然而,大多數青年文藝工作者都想到了重慶森林,因為這部電影正是這一段的起源。

「當時我離她只有0.01釐米」,這句話出現在金城武飾演的223名警察分別經過兩位女主角身邊時。

人與人之間有兩種距離,一種是身體距離,另一種是心理距離。儘管223號警察和兩位女主角只有0.01釐米,但這只是一個物理距離。

每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肩而過,卻對他們一無所知,

但也許有一天他會成為你的朋友或知己。

但當有人成為知己時,心理距離只有0.01釐米。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統計數字。當你走在街上時有多少人會經過你。恐怕沒有人有時間計算這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得太快了。

王家衛說,重慶森林的故事真的想表達這個問題。人的速度太快了,找不到很多東西,所以會錯過很多。我們甚至沒有注意到許多珍貴的東西。

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失去這些珍貴的東西。很多臺詞都是關於時間的。

比如,「57小時後」,比如「一萬年」,比如「1994年5月1日」,比如「6小時後」,比如「11點在那邊」。。。8: 「今晚00」等等。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每件事都有日期。秋天的劍魚會過期,罐頭肉會過期,甚至保鮮紙也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不會過期?

生產日期一過,東西就不能吃;愛情期限一過,人就會失戀。

所以四個主角,三個是失戀的人。失戀的人會有很多奇怪的症狀,做很多奇怪的事情。金城武在罐頭前自言自語,梁朝偉在家門前自言自語。電影裡,金城武給易拉罐講了很多笑話,梁朝偉也給家裡講了很多經典語錄。

相關焦點

  • 對比王晶和王家衛,香港電影的兩個極端,兩個關鍵詞說明差別
    談到華語電影,香港電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在一段時間裡,香港電影成為了華語電影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香港,很多華語類型片得以發揚光大,如武俠片、功夫片、無釐頭喜劇等。然而香港電影也非常另類,這個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地方,電影工業在這裡誕生之初,便以極致的商業盈利能力為目標。所以從一開始,流水線、工業化便給香港電影幾乎貼上了永久性的標籤。
  • 從編劇到導演,墨跡拖沓的王家衛,為何能拍出這麼多經典電影?
    說起王家衛,貼在他身上的標籤很多,作為香港著名的導演、編劇,第一位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他在電影上的成就可以說是鮮有人能夠與其媲美。他的電影常常帶有一種哀而不傷的文藝情結,每一個畫面都很唯美,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每一句臺詞都經過精心雕琢,然而卻常常票房慘澹。
  • 「香港電影傳奇」慢工細活王家衛之《旺角卡門》
    王家衛這個導演十分特別,拍的電影名字都是4個字,沒有提前寫劇本的習慣,喜歡慢工出細活,綽號「一剪沒」,可以想像跟他一起拍片有多好玩……1980年9月,黃百鳴、石天和光頭佬麥嘉成立了新藝城影業,三巨頭非常重視劇本創作,很快就憑《難兄難弟》、《最佳拍檔》票房大賣與邵氏、嘉禾平分秋色。
  • 有一種另類叫歐陽娜娜的絲襪,只穿一條腿,看清款式,這誰敢嘗試
    有一種另類叫歐陽娜娜的絲襪,只穿一條腿,看清款式,這誰敢嘗試。大家對歐陽娜娜已經太熟悉了吧,有特別多喜歡和支持她的粉絲,現在歐陽娜娜的發展領域還算是比較多的,都覺得她是很有才的,其實歐陽娜娜已經出道很多年了,她都已經發展很多路線了,包括影視劇、電影還有綜藝上,但是大家都覺得歐陽娜娜不太適合,現在她終於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她上了大學之後,就喜歡上了音樂,還在國外深造呢。
  • 有種「與眾不同」叫伯賢健身,別人都是秀腹肌,而他卻很另類
    有種「與眾不同」叫伯賢健身,別人都是秀腹肌,而他卻很另類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邊伯賢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在舞臺上的他可是相當有震撼力。
  • 香港十大「變態」愛情電影:王家衛有3部,《重慶森林》評分最高
    婚禮上經常聽到一生一世的誓詞,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對戀人能真正的一生一世呢。一年一度的七夕過去了,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份別樣的禮物——香港十大變態愛情電影,願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4、《香港製造》:豆瓣8.2陳果導演和編劇的電影,片中所有的演員包括男女主角李燦森和嚴栩慈,都是陳果在街頭髮掘出的非職業導演,拍出了名副其實的「香港製造」。
  • 農村有種棗叫葫蘆棗,它的樣子很「另類」,長出來就是葫蘆樣!
    農村有種棗叫葫蘆棗,它的樣子很「另類」,長出來就是葫蘆樣!秋天來了,又到了吃棗的季節,前幾天去街上,居然看到有人在賣一種我小時候經常吃的棗,葫蘆棗,而距離上一次吃這種棗,已經過去十幾年了。真的有十幾年都沒有見過這種棗了!
  • 虐遍香港巨星的王家衛,註定成為孤獨的一代宗師
    王家衛出生於上海,五歲時隨母親移居香港。兒時關於上海的記憶,也構成了王家衛電影裡的「20世紀60年代的上海情調」。折射到他後來的電影裡,像《阿飛正傳》裡,潘迪華飾演的旭仔的養母說的是上海話,而旭仔說的是粵語,大抵是添了他自身生活的印記。
  • 「虐演員、懟明星」,亂改劇本的王家衛,為何是華語電影第一人?
    點擊『關注』,讓最具溫度的我,帶你吃最有態度的瓜!文|桂魚秋風鍍喧囂至上的娛樂時代,高產電影成為很多導演的畢生追求。當年,劉鎮偉執導的《東成西就》僅拍攝一個月,就拿下了香港電影的年度票房冠軍。王家衛用自己獨有的視角與角度,細細還原了重慶大廈裡的風俗人情,作為香港融合度最高的地區,重慶大廈裡面充斥著各種暴力與聲色犬馬,而這些正是香港民生百態的縮影。《重慶森林》上映後大獲成功,王家衛一舉拿下了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等諸多獎項,可謂拿獎拿到手軟,一時風光無限。
  • 王家衛代表作,電影畫面背後有哪些攝影構圖元素,愛好者如何借鑑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可以將我們的視線和回憶拉到那個時候,並且緩慢的了解和講述一對婚外情戀人隱秘的故事。導演王家衛出生在上海,5歲之後成長在香港,這樣的生活經歷成為他創作《花樣年華》這部影片的生命體驗的素材來源。以年幼時的上海記憶勾勒了吳儂軟語和精緻的旗袍,以少年時60年代的香港背景導演了一出視覺上美輪美奐的電影。
  • 人見人愛的十大另類寵物
    它們的大耳朵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逐步形成,通過耳朵可以散熱以適應沙漠乾燥酷熱的氣候,同時,這種大耳朵又能對周圍的微小聲音迅速作出反應。現在是一種新型的寵物,看這可愛勁兒,您有沒有性趣去養上一隻呢?在這個星球上的任何一種語言中,這種生物的名稱含義都差不多。
  • 王家衛電影回顧展開啟線下展映,那個戴墨鏡的男人和他電影
    ——《重慶森林》你看,這樣隱晦的臺詞,配合著光影迷離的畫面,不可名狀的曖昧之下很難明白王家衛想表達什麼。王家衛自己也曾經說過:在你眼中這只是一部電影,對我來講是一個世界。可王家衛的世界太難懂了。懂了才知道這個帶著墨鏡的男人始終在冷眼看人間,淌過了孤獨的泥沼。所以,他的電影有著很強烈的個人風格,而且這種風格和情調是別人無法模仿和超越的。
  • 沒想到吧,這些東西還有另類的用法
    每樣東西通常會有其特定的用法,例如書是拿來看的,錢是拿來花的。若無緣參與「本職工作」,這樣東西是會懷「材」不遇的。有時候,某樣東西還會去「兼職」,即探索特定用法外的另類用法。當初,我看到有人將奔馳車標拆下來當飯盒時,真是忍俊不禁,暗自叫絕。由此,我本能地聯想:還有什麼東西會有有趣的另類用法呢?頭盔用來盛水喝——不太意外,當煮飯鍋倒算得上新奇。大家喜歡尋找新鮮感。
  • 另類時尚女孩,敢娶回家,算你有量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說過,穿著打扮比較另類也是時尚文化的一部分,穿著打扮的方向何在,關鍵在於有人不停的探索和追求,時裝文化需要發展,創新,開拓,我們不能一味地循規蹈矩,追求新奇,「另類」,需要勇氣,同時,也需要我們理解。
  • 有種「另類」叫張藝凡的襪子,雖然一長一短,但卻意外顯腿長了
    有種「另類」叫張藝凡的襪子,雖然一長一短,但卻意外顯腿長了張藝凡通過《創造營2020》出道,雖然在名次上有一些爭議,但是長相甜美可愛的她也是收穫了一大批宅男的喜愛,並且已經出道了,其實粉絲還是要放平心態,觀看她之後的一些表現,而張藝凡的顏值長相以及身材,都是非常優越的,雖然她在女團當中,能夠擔當的位置不是特別的重要,但是張藝凡的那一種性格還是很受直男喜歡的。
  • 香港文藝導演王家衛——用精緻的方式給你解讀生活中的愛與罰
    像擅長於拍攝武俠片的徐克,《青蛇》、《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都是他的經典代表;還有擅長喜劇片的王晶、周星馳,兩位頂起了香港喜劇電影的一片天;更有擅長警匪電影的吳宇森、杜琪峯、劉偉強等讓警匪片成為香港電影中的神級代表。
  • 「另類」愛情電影,9.0分的《我愛你》,誰說愛情就要配青春?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電影臺詞:「晚安,我是個膽小鬼,沒有你我不能活下去。」聽懂的人已是淚流滿面,一句話把一輩子的愛情都講完了。愛情這個永恆的話題被無數次地搬到熒幕,從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到美國經典電影《怦然心動》,每一部都燃起了觀眾對青春的萌動。
  • 王家衛:五十年一遇的電影天才,他眼中的江湖,有多文藝?
    王家衛導演的許多作品都喜歡用緩慢的節奏,配上適當的音樂、設計精良的臺詞,帶出電影的氛圍,攝影手法是非常獨特的。老電影的感覺,配上慢搖搖歌曲的調調,有種說不出的味道,能夠讓人想起無數個光和影之間徘徊的別樣瞬間,與浪漫共沉淪。1958年,王家衛在上海出生,他的外祖父是園林設計師,父母是典型的文藝青年。
  • 有一種情懷叫香港警匪電影
    電影《無間道》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鬥,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無間道》電影出世的時候,香港電影已經處於冰河期,雖然「無間道」系列並沒有帶來港片的救市,但是,至少帶來了香港警匪片的希望之光。
  • 對時代的回溯與重視,王家衛電影裡的音樂敘事風格
    作為香港新浪潮第二代電影人的領軍人物,王家衛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身電影創作並形成個人風格。與同時期的香港導演相比,王家衛顯然是其中的異數。他並不刻意且唯一地強調香港,而是在電影中融匯了各國各地的風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