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深刻洞察力?這篇文章告訴你系統思考的方法

2020-12-13 老田聊書

你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擾,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憑藉直覺採取了一些措施,原本以為措施會有效,但是結果卻往往讓你大失所望。

比如對於要怎麼樣提高團隊的認同感的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為,應該要加強引導,在各種會議中向員工強調認同感的重要性。

有的人則認為,認同感來自於員工全力以赴完成一個共同目標,因此要提高大家對共同目標的認同感。

這裡的第二個回答顯然要比第一個回答更有深度,更能解決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認知上的差別呢?

系統思考

這有可能是思考的方式不同?前面的人只是從事物淺層原因出發找解決措施,並沒有從深層次的規律出發,找到系統的關鍵解,措施治本不治標,按下葫蘆起來瓢。

那什麼是系統解呢?要理解這概念,我們有必要來學習一下系統思考的知識。

01 什麼是系統思考

成甲老師在《好好學習》一書中提出了臨界知識的概念,他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學習好臨界知識,並且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深刻理解事物運作的底層規律,就能解決許多看似複雜的問題,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應。

這裡提出的系統思考就是一種臨界知識。

那麼,我們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什麼是系統?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中存在無數個系統,大到宇宙星河,小到芸芸眾生,每個事物本身都是一個系統。

比如,我們生活的太陽系就是一個系統,它是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各大行星規律運行的系統。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由各種生態系統組成的一個大系統。

太陽系

系統思考就是要求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要養成一個習慣,將每一個問題看做一個系統,系統之所以能產生運行,是由系統的結構和系統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決定的。系統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關係。

比如,成甲老師在分析如何打造《成甲說書》這個欄目的時候,就運用了系統思考的方法:欄目的目標是將《成甲說書》打造成為品牌,品牌的影響力又將影響讀者的購買慾望,讀者的購買慾望又可以影響該欄目在整個平臺的曝光度,欄目在平臺的曝光度又能夠影響其品牌的影響力。

你看,在這個系統中,各個因素之間就形成了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循環系統,這個就是一個系統。

02 什麼是關鍵解

我們接著來看,要達到一個系統的目標或者解決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就是要能夠找到系統的關鍵解。

那麼,什麼是關鍵解呢?系統的關鍵解,就是對一個系統的關鍵位置或者關鍵環節,採取一定的措施和變化,就能夠導致整個系統發生顯著的變化,系統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

我們再以上面的《成甲說書》欄目的打造為例來分析,什麼是系統的關鍵解。我們通過分析得到:決定欄目品牌的因素是欄目的美譽度,美譽度又和欄目內容的質量有關;同時,欄目的發布頻率決定了欄目的曝光率;最後,我們分析發現,內容生產能力能夠決定欄目的發布頻率和節目質量。

因此,我們在分析眾多因素的過程中,層層撥開迷霧,找到了整個系統的關鍵解:提升內容生產能力。因此,做好《成甲說書》這個欄目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持續穩定地生產優質的內容。

如果大家覺得這個案例過於複雜,不好理解,我們在看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關於減肥的實驗研究。

減肥的關鍵解

他們為了研究如何能夠更高效地幫助1600名肥胖者減肥,將這些人分成了兩組,兩組人減肥的方法一樣,但是要求第一組必須記錄自己的飲食情況,第二組不需要記錄。

從最後的減肥結果看,記錄了飲食情況的那一組肥胖者,比沒有記錄飲食情況的一組,多減掉了一倍的體重。

在這裡,記錄飲食就是減肥這個系統的關鍵解。雖然只是在這個環節的採取不同的措施,產生的效果卻發生了很大的區別,這就是關鍵解的巨大作用。

03 提升系統思考的方法

系統思考能力是構建深刻洞察力,提升對事物認知程度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種整體的、動態的、連續的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

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從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思考,才能形成自己對事物的深刻、獨立的見解。

但是,大多數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只能看到事件的本身,從是什麼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問題,少數人能夠總結出事物發展的規律、模式,從而能夠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而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從系統為什麼運作的角度出發,探求系統運作的規律,從而能夠設計整個系統。

樹木與森林

大多數人容易犯的錯誤有:

1、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主要表現在缺乏大局思維,想問題、做事情僅僅是從自己熟悉的領域來想方法、想對策。這就如一句諺語所說的一樣「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2、只看現象,不看本質。思維停留在對事件淺層次思考的層面上,即僅僅思考是什麼這個角度,完全不知道分析事件背後的原因、趨勢或者規律。還有就是解決問題不考慮系統內部之間的關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事論事。

那麼,如何提高系統思考的能力呢?《好好學習》一書給我們提出了四個方法:

第一,要從整體出發思考系統內外的關係。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常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喜歡以個體的角度來思考和行動。但是,系統的背後有超越普通個體的規律,在影響系統的運作。因此,我們要有整體觀念,防止片面思考,必須從整個系統出發,去理解內外部關係,理解內部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只有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才能夠跨出系統思考的第一步。

倫敦霧霾

第二,可以從歷史情況入手分析。我們除了從現狀分析問題外,還需要從歷史資料中分析問題,找到系統行為與時間之間的變化趨勢。比如,我們在研究倫敦霧霾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的時候,在研究現狀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查閱歷史數據,研究霧霾和時間的關係。這也可以是一個新的研究視角和切口。

第三,獨立思考,快速試錯。當我們分析了事物間的關係,研究了歷史的演變情況,得出了一些假設的結論以後,我們就要用這些結論做些測試,觀察系統的結果如何,這樣對系統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

第四,要善於找到系統關鍵解。找到系統關鍵解對於提升對系統的認識,促進問題解決有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善於從紛繁複雜的原因中找出影響事物發展的關鍵因素,區分次要因素,從關鍵因素出發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相關焦點

  • 總經理總監,如何構建和提高戰略規劃能力?
    如何構建和提高戰略規劃能力:系統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洞察能力;總結能力;老闆思維;】能力說明:系統思考是一種結構化、深入而有效的思維方法,對於思考的深度、廣度和動態性都有一些拓展。系統思維是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的基本思維方式。只有系統思維,才能抓住整體,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則地採取靈活有效的方法處置事務。
  • 如何訓練我們的洞察力(洞察力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
    上一篇文章我講的是如何系統的學習,來提升我們的知識, 還有我們該怎麼在這個時代中間的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接下來我會著重講洞察力。我相信很多朋友們都清楚這個詞,為什麼要講呢?因為在這個時代中間基本上已經沒辦法說我們來看一個起承轉合的知識結構,而是每天你打開所有毛孔來開始吸收那些知識點,可能它來自於電視劇的,可能是來自於微信的朋友圈,可能是來自你同事閒言碎語的一句話,這些知識點的話是你每天只要開始去羅列開始去寫啊,然後你就要開始去思考給自己提出問題,而這些思考提出問題實際是在提升你的洞察,當你去思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是在洞察它的本質。
  • 如何用書構建攝影體系?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如何用書構建攝影體系?》給國內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部「三十多年攝影評論的微縮版」。全書正文300多頁,除引言共包含17篇文章,每篇文章對應一位影像藝術家或一種視覺現象。
  • 你其實並不懂思考,愛因斯坦:這才是正確的思考方法
    隨著打卡反思項目的深入,我突然間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實際上並不懂如何正確的思考!這說來真可笑,難道思考還會錯誤?是的,而且大部分人都在用著一個錯誤的思考方法,這裡的核心就在於,我們的大腦實際上是有2個系統的,但是很多人都無法區分這兩個系統。
  • 頂級高手,如何進行系統思考?
    而到了後來,你必須在腦海中對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和創業者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統思考結構和判斷邏輯。二、如何提升系統思考能力?無論你想成為一個頂級專家還是一名商業操盤手,系統思考能力的提升都是你的必經之路。那麼,如何向高手學習,提升自己的系統思考能力呢?
  • 點點點測試人員如何升級,這篇文章告訴你方法和方向,速度收藏
    隨著技術的革新,自動化測試還可以結合Jenkins持續集成工具完成自動化測試定時構建的過程,結合Jenkins這款工具對大家有什麼好處?於是如何學習自動化成了大家學習路上的困惑,在這裡我只講兩種學習方法,基於這兩種學習方法,關聯相關技術要點展開討論。那如何學習自動化測試?自動化測試需要學習哪些內容?也就成了大部分初學者的難題。
  • 如何構建一個簡單的系統思維框架,最後的收尾!
    搭建系統思維框架,已經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大家可以把這幾篇文章聯繫起來看,而且是有順序的,按照順序閱讀並聯繫起來,今天是收尾了。搭建系統框架第一步:從更大的視角去看:願景-目的-系統-功能!願景、目的、系統、功能、結構:對它們稍作勾勒,先留下一些印象從系統框架之中單獨拎出「結構與形式」:來談一談它們之間的關係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塑造了自己的心智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
  • 這篇文章,講透「復盤」
    因為成長思維告訴我們: 你的能力永遠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成長的; 失敗並不是否定你的能力,而是告訴你「你可以做得更好」; 無論面對多麼困難的挑戰,只要抱著「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的心態,都可以令你鼓起勇氣。
  • 展臺設計搭建商如何選擇?這篇文章告訴你
    展臺設計搭建商如何選擇?這篇文章告訴你在展會中,很多企業都選擇通過專業的展臺設計搭建商,為自家企業量身訂做一套合適的方案,想要在展會中脫穎而出,就要選擇對的展臺設計搭建商,那麼要通過哪些方面才能選擇合適的展臺設計搭建商呢?今天大黃蜂展覽就給給家敘說一番。1.
  • 《好好思考》,你有幾種思維模型,成甲告訴你他的思考
    讀本書我有兩點深刻體會,一是要從積累經驗的學習走向深度思考型學習,構建思維模型,搜集實用工具,快速解決問題;二是學習不同學科主要是學習學科的思維模式,豐富看待問題的視角,能夠調用大腦分析利弊,得到最優解。
  • 「空、雨、傘」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最強方法,這篇文章教會你
    在職場上解決問題上,我們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法,遇到問題時,我們將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分為空、雨、傘進行思考。「空、雨、傘」理論「空」表示就是「如今處在怎樣的狀況」這一個「事實」。如果「天空中全是烏雲,那麼很快就會下雨」。
  • 《好好思考》:你想充分利用你讀過的書嗎?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其實,這與錯誤的學習模式有關。這種機械式的閱讀方法可以稱為「死讀書」,也就是說,不用思考就可以閱讀。這種學習模式沒有思考,所以沒有辦法獲得靈感和靈感,從這種學習中沒有任何收穫。最好的學習模式是將過去的機械閱讀轉變為深度思維。那麼,什麼是深度思維,我們如何實現深度思維呢?程佳在《好好思考》中給出答案。
  • 這篇文章告訴你!
    環保性關於家庭的健康,美觀實用性關乎衣櫃用的久不久款式美不美觀,所以大家在選擇家具的需要特別注意板材的選擇,下面易高家居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定製衣櫃如何選擇板材?一、看看衣櫃板材膠黏劑。板材存在甲醛是正常的,但是甲醛超標的話會對身體產生危害。有些人在板材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使用到膠水,膠水是甲醛的罪魁禍首之一,所以膠水的選擇要看看是否符合國家的生產標準。
  • 零基礎如何一步步學攝影?這篇文章告訴你
    學習任何技術,我們只有在系統學習後才能取得穩步進步。學習攝影技術也是如此,它要求我們系統地、循序漸進地學習。然而,由於我們工作或學業的原因牽絆,很多人想去報攝影培訓班學習的想法被無情地粉碎,所以只能利用零碎的時間去自學一些攝影技術。
  • ...林洛羽:如何找到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建議你一定要看這篇文章
    原創作者:洛羽2021年第3篇關鍵詞:人生精進系統;目標管理;時間管理作為一名高效能人士,經常有人向我請教時間管理方法,儘管前兩年我在課程以及文章中說過很多次,我們要關注的不是時間,要管理的也不是時間,而是時間背後的東西,但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小夥伴不太清楚底層的邏輯所在。
  • 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來源:舒凡會長雲講堂| 五分鐘商學院文章:如何養成深度思考的能力?細細研究各個領域成績斐然的大咖所做的演講、寫的文章無不是對某個領域深刻思考的結晶,思考的深度及遠見一般人望塵莫及。深度思考能力,決定人生的層次。很多人都知道深度思考的意義,但不是每個人都在認真地實踐。究其原因,是沒有清晰的方法論。
  • 讀完這篇文章,你就能系統掌握商業分析能力了!終身受用!
    那麼,這世界上千千萬萬大大小小的生意背後成功或失敗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呢?這篇文章的意義,就是想和那些真正渴望賺錢的小夥伴們一起,深刻而嚴肅地探討這個問題。😁畢竟,我一個下午就能寫出來《我們這一代人的困惑》(百萬+的演講文),為了這篇文章,卻準備好幾年。不敢說才疏學淺,但必有不足之處,只歡迎有一定深度思考能力的朋友交流指正。商學院一般把商業課程分為會計和金融,戰略和市場,營運和管理幾個大類,它們組成了商業活動的要素,可以說一家成功的企業,必然在每個方面做的都很優秀。
  • 色彩色調關係、用筆、色調構建怎麼理解處理,這篇文章幫你搞定!
    色彩色調關係、用筆、色調構建怎麼理解處理,這篇文章幫你搞定! 色彩中色調關係、用筆、色調構建 一直是前期繪畫中的難點 畫面總是髒,分不清色調 物體沒有體積感面對畫面無處下筆
  • 乾燥的夏天我們的肌膚該如何補水,這篇文章告訴你
    乾燥的夏天我們的肌膚該如何補水,這篇文章告訴你。夏季,空氣乾燥,天氣炎熱。如果您不注意,則會發現臉上的皮膚乾燥甚至脫皮。近距離觀察確實很尷尬,尤其是在塗完粉底液之後。爽膚水爽膚水用在臉上,不一定真的『爽』,這是因為爽膚水也是一種化學合成的補水產品,主要的作用是滋潤我們的肌膚,讓我們的肌膚進行二次的清潔,由於爽膚水能夠降低皮脂腺的油脂分泌,所以對於油性肌膚來說,爽膚水確實會讓這部分女性感到非常舒服,但是夏日皮膚乾燥,非油性皮膚使用爽膚水,非但不舒服,而且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肌膚問題
  • 這篇文章告訴你怎樣提升學習效率
    第二類就是專業技術知識,這裡的專業知識不是指的學校劃分的專業,而是指的在某一個領域裡,你能夠系統解決問題的知識。比如你要解決一個問題需要跨學科思考、解決問題,這時候就需要你能靈活地把各個學科的知識調用起來,從而達到你的目標。第三類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臨界知識。臨界知識指的是事物底層的結構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