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內戰,北朝鮮軍隊為何能打得南韓軍隊不戰而潰,漢城都不要了

2022-01-10 瘋狂的小歷史

1945年,日本已經是窮途末路,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打擊日本關東軍。美國也是在太平洋戰場打得日軍海軍節節敗退,準備登陸日本本土。這兩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都想著日本投降後在東北亞分到更多的利益。而且不僅只是在日本的利益,還包括被日本侵佔的朝鮮。1945年8月9日,美國方面提出了以北緯38°線把朝鮮一分為二美國和蘇聯各自託管南北的設想,蘇聯方面也同意了這個方案。

三八線分割南北朝鮮

就這樣原本一個完整的國家被硬生生的分開,當然這期間南北朝鮮都有人提出反對託管分裂國家,但這些人不是被驅逐、軟禁就是被殺害。所以南北朝鮮逐漸由形成了對立的兩派。1948年8月15日美國扶持了李承晚上臺,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為了反制美國,北朝鮮在9月19日宣布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期間北朝鮮在爭取南北和平統一,希望與李承晚政府和平解決統一問題。李承晚在1949年10月31日公開發表演說提到「南北分裂必須要用武力解決,」同年12月李承晚在記者招待會上稱「新的一年必須實現南韓與北韓的統一,」這些行為一次次的在挑釁北朝鮮。至此南北朝鮮關係迅速惡化。

李承晚就任總統,前排左一

到1949年,南北朝鮮衝突尤為嚴重,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韓在三八線附近發生了2000多起摩擦衝突事件。這一系列的衝突,也表明南北雙方都知道和平統一不可能了,都有武力統一的想法。到了1950年,北朝鮮已經著手準備進攻南韓,雖然北朝鮮對外稱是南韓軍隊先入侵,但是根據後來的解密的蘇聯檔案來看,北朝鮮是在得到了蘇聯政府的支持後準備武力打統一南韓,所以確實是北朝鮮先出兵的,從後面的兵力布局我們也能看出來。

朝鮮人民軍的坦克部隊

我們來看看朝鮮內戰爆發前北朝鮮與南韓的綜合對比。國土面積:北朝鮮、南韓分別是58%、42%,人口:北、南分別是900萬、2000萬。產業:北朝鮮有一定工業基礎,工業資源較豐富,南韓基本沒有工業,只有農業、手工業。軍事力量:北朝鮮軍隊編制訓練都來自蘇聯,總兵力13.5萬左右,編為8個滿編步兵師,還有兩個簡編師,其餘人為二線部隊。坦克150輛,編為一個坦克旅與一個獨立坦克團,主要為t34-85坦克,火炮600門,飛機180架。南韓的總兵力為9.8萬人,共有8個滿編師,裝甲車27輛,飛機32架,火炮89門。這一對比就可以看得出北朝鮮在軍事上是明顯優勢,特別是在重武器方面。

戰爭前夜的雙方軍隊部署

戰爭爆發前南北雙方兵力布局

1950年6月,北朝鮮7個主力滿編師全部集中到三八線附近,蓄勢待發。此時的南韓完全還不知道一場大戰即將到來,南韓第1師部署在邊境的開城、坡州一帶,第二師部署在大田,還在和山區遊擊隊作戰。第三師部署在大邱、釜山一帶,也是在剿滅遊擊隊。第五師也部署在光州負責掃蕩遊擊隊,第6師部署在邊境的春川,第7師部署在漢城以北的議政府。第八師在江陵,最後一個首都師在漢城。1950年6月25日4時北朝鮮軍隊突然發動了全線進攻,此時的南韓完全沒有做好準備,根本不會料到北朝鮮會毫無預兆就突然發動襲擊。

毫無預兆,北朝鮮突然發起全線進攻

左線由北朝鮮第六師14團配合警備旅進攻甕津,駐守甕津的是南韓首都師17團,在面對北朝鮮的人數壓制與火力壓制面前瞬間崩潰,從海上乘船潰逃。開城方面由第6師主力進攻,採用正面牽制,側面迂迴穿插戰術輕鬆擊敗南韓第1師第12團。這不是咱解放軍常用的戰術麼?沒錯,朝鮮第6師大部分都是原中國東北野戰軍166師回國的朝鮮人,師長方虎山在日本入侵朝鮮和中國東北之後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遊擊隊,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8方虎山任166師政委。1949年接到命令率該師朝鮮人員回國。

6月25日北朝鮮軍隊突襲甕津

開成東邊高浪埔裡是南韓第1師第13團駐守,面對北朝鮮第1師主力加上一個坦克團的進攻也是難以抵抗,退守坡州。至此南韓第1師全部退到坡州,但北朝鮮第6師與第1師會師後一起向坡州猛攻,不到兩天的時間,坡州失守,漢城左翼防線全部被北朝鮮攻破。

左線和中線戰局

中線由北朝鮮第3、4師擔任主攻,第3師加上一個坦克團進攻抱川的南韓第7師第9團,第4師加坦克團攻擊東豆川的南韓第7師的1、3團。僅僅一日南韓第7師防線被擊破,主力撤到議政府北面。南韓方面馬上抽調在大田的第2師北上支援中線戰場,但還未等第2師全部趕到議政府,北朝鮮第3師就佔領了議政府,怕被包抄的南韓第7師主力急忙撤退。至此漢城中線的防線全部被攻破。南韓的首都漢城已經門戶大開。

右線戰場局勢

在右翼的春川是由北朝鮮第2、7師負責進攻這兩個師也有大量從中國歸國的朝鮮人組成,比如第二師師長崔賢、參謀長許波這些都是老抗聯戰士了。第7師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9、140、141、156師中的朝鮮人員編成。在春川防守的只有兩個團,一個第7團在春川城區,一個第8團在春川以東的洪川公路沿線。戰鬥一開始,第七師加上一個獨立坦克團迅速就擊退了南韓第8團,但第二師在春川卻遲遲沒有進展,傷亡慘重。因此第七師放棄了原定追擊南韓第8團的計劃,走小道向西支援第2師。27日兩個師發起總攻但沒有坦克等重武器,依舊未能攻克春川。

在東海岸的江陵,北朝鮮第5師乘坐大量漁船小艇從海岸線登陸,配合陸上的摩託偵察團輕鬆拿下江陵。

第五師登陸江陵

北朝鮮勢不可擋,兵鋒直指漢城

雖然北朝鮮在春川受阻,但是左線坡州和中線的議政府都被北朝鮮軍佔領,北朝鮮第6、1、3、4師兵鋒直指南韓首都漢城,與此同時南韓後方的遊擊隊也是紛紛響應北朝鮮,牽制南韓軍隊。這時候的南韓可謂內憂外,患局勢差到了極點。此時的漢城除了從前線撤退下來的南韓第1、7、首都師外,第2、3、5步兵師也紛紛趕至漢城。

朝鮮人民軍圍困漢城

南韓軍隊在漢城擺出一副死守漢城的架勢,所有人都以為在漢城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城市攻堅戰時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6月28日凌晨,漢城上唯一的橋梁漢江大橋被炸毀,而且還是南韓自己的工兵炸的,南韓軍隊是準備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嗎?可惜韓軍既不是項羽也不是韓信軍隊,南韓士兵一看後路被斷頓時軍心大亂,還沒開打就潰敗了,要麼劃著小船,要麼直接遊泳橫渡漢江,什麼武器裝備之類的能丟的全丟了。這還有一件有趣的事,在南韓軍隊大潰退之時,漢城西面的南韓第1師是為數不多撤退比較有序的,可能是美軍轟炸機飛行員看南韓第1師有序渡江,誤以為是北朝鮮軍隊,直接就是一頓狂轟濫炸。

南北軍隊隔間對峙

6月28日上午,北朝鮮第3、4師不費吹灰之力就順利開進漢城,開戰不到三天,就攻佔了南韓首都漢城,北朝鮮軍隊士氣大振。南韓把潰敗渡江的南韓軍隊重新集結起來,在漢江以南重新布置防線與江北北朝鮮軍隊隔江對峙。6月31日,北朝鮮發起總攻,南岸的南韓防線除了首都師堅守陣地兩天外,其它部隊是一觸即潰,南韓軍隊再次向南潰逃至水原。

結語:北朝鮮軍勢不可擋也是必然的,人員上來說大部分主力師士兵來自中國和蘇聯,都是經歷過戰爭的,軍官也是來自中國和蘇聯,都有前線指揮的經驗,裝備上也是清一色的蘇械。反觀南韓官兵大部分是日本佔領時期的偽軍,軍官也是大部分在日軍中服過役的人,裝備上大概只有邊境上的幾個師有美械,但是缺少重武器,既不得民心裝備人員也是劣勢,所以三天丟漢城也不意外。

隨著南韓軍隊的潰退,美國著急了,他不可能讓蘇聯獨佔朝鮮半島的利益。美國正在準備派出步兵支援南韓,遏制北朝鮮的攻勢。

相關焦點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韓戰中的美軍韓戰爆發後,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兵鋒所指,所向披靡,開戰三天就攻下南朝鮮首都漢城,麥克阿瑟派遣的美軍顧問們一手訓練出來的南朝鮮軍一敗塗地。然而在英勇的北朝鮮軍隊面前,美軍參戰卻也連連敗退。1950年7月20日,北朝鮮軍隊取得大田戰役的勝利,隨後發動洛東江戰役。到了8月下旬,北朝鮮軍隊已解放了朝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而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壓縮到洛東江以東只有一萬平方公裡的狹小地域。
  • 韓戰初期,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將韓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1950年6月25日拂曉,韓戰全面爆發! 在戰爭初期,由於當時韓國國防軍的大部分軍隊尚未進入到戰備狀態,因此在面對朝鮮人民軍的猛烈進攻時,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南朝鮮軍節節敗退,僅在三天後,即27日,南韓首都漢城就失守了。
  • 韓戰爆發後,看似強大的南韓軍隊,怎麼就不堪一擊呢?
    一直到1950年,雙方再也不願意偷偷摸摸這麼幹了,直接爆發了韓戰。至於誰先開的第一槍,已經成為了一筆爛帳。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一路勢如破竹,而之前叫囂聲也不弱的韓國,卻表現得堪稱災難,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當時的北朝鮮方面在人數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在整個戰線上北,朝鮮的指揮官們集中使用兵力,在一些關鍵的作戰地點,北朝鮮投入的兵力和南朝鮮投入的兵力能達到6:1的懸殊比例。而且就在這環北朝鮮人所擁有的大炮的數量是韓國人的三倍,並且幾乎所有的大炮的射程都比韓國人的大炮遙遠。
  • 韓戰中,南朝鮮軍隊戰鬥力如何?前後對比反差很大
    當韓戰開打之時,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信息,三大強國力量入主之前,僅憑朝鮮雙方的力量對待,北朝鮮似乎實力要強很多。正如史書所載,北朝鮮發動進攻,南朝鮮頃刻之間居然連首都都沒有了。若非美國以及聯合國軍的及時介入,恐怕南朝鮮就不在了。
  • 韓戰初期,為什麼朝鮮軍隊能勢如破竹,雙方實力對比如何?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朝鮮軍隊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突然越過「三八線」向韓國發動突襲,韓戰全面爆發。讓當時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朝鮮軍隊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僅僅過了三天時間,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就失守了。韓國軍隊幾乎被打得潰不成軍。到了7月末,朝鮮已經佔領了朝鮮半島90%的領土,控制了92%的人口。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世界範圍內打出了凜凜國威、浩浩軍威。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僅僅三天之後漢城(今首爾)就被朝鮮人民軍佔領。漢城戰役中南韓軍傷亡高達4萬多人,而朝鮮人民軍僅有1000多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在隨後的江陵戰役、彌阿里戰役、漢江戰役、水原戰役中人民軍勢如破竹:7月20日朝鮮人民軍佔領大田;7月24日佔領木浦;7月31日佔領了晉州。
  • 北朝鮮派出T34坦克,美國根本不明白:南朝鮮為何輸得這麼慘
    此時的達裡格不會知道,南朝鮮此時失守的城市,可不止開城這一座。因為北朝鮮人民軍拿出了秘密武器——150輛T-34坦克。坦克,如飛機一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的殺戮機器。這個集防護力、火力、機動力於一身的戰爭兵器是二戰中的「嬌子」,其地位早已被無數次戰爭所證明。
  • 一場颱風揭開韓戰前夕南韓當局的罪惡,別不信,美國都承認!
    韓戰全面爆發後,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攻入漢城。此時,成為南韓當局進行第二次屠殺的一個高峰。南韓當局當時的兩個藉口就是:一是北朝鮮人民軍混雜在難民之中,潛入南韓搞破壞;二是北朝鮮人民軍攻入漢城後釋放了大量的罪犯加入人民軍的序列。南韓當局堅稱殺的不是普通民眾,而是北朝鮮軍隊。
  • 中國抗美援朝前,朝鮮已經把韓國打的找不到北了,可惜功虧一簣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突破三八線,分東西兩路突襲南韓,並且一路勢如破竹,經過漢城戰役、水原戰役、大田戰役、洛東江戰役和釜山戰役,直接佔領了南韓90%的面積,把李承晚和美韓聯軍十幾萬人圍困在了小小的釜山。但就在此時,戰局發生了驚天逆轉。
  • 《北朝鮮女子圖鑑》
    不過離職之後,這些女青年可以選擇其他自己喜歡的崗位,或者去讀書深造,兩條路都算不錯。另外,女交警們的的 「福利」 豐厚,她們所用化妝品都是政府埋單。所以,在朝鮮女性所能從事的各種職業中,女交警的待遇算是比較好的。提到平壤美女,當然不能不聊聊空姐。
  • 當年美國進犯朝鮮,新中國舉國支援朝鮮,蘇聯為什麼不敢出頭?
    抗美援朝戰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參與的國際戰爭,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一舉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當時朝鮮的最高領導人是金日成,或許是無法接受朝鮮的分裂,在1950年6月25日這天,金日成策劃了一場襲擊,朝鮮人民軍穿過分裂朝鮮的三八線意圖攻下漢城,韓戰就此爆發。戰爭爆發了,作為南韓的總統,李承晚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危急時刻他只想到做一件事,就是炸了漢江大橋來阻擋敵人前進的腳步。
  • 英勇朝鮮人民軍:曾將美等16國聯軍打的節節敗退,差點將韓國滅亡
    韓戰時期,也是美蘇冷戰時期。美國扶持南朝鮮(今韓國),蘇聯扶持北朝鮮(今朝鮮)。這其實是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爭奪世界霸權的一個悲慘戰爭。其實,志願軍入朝前,北朝和南韓在「三八線」附近就發生了了大大小小約兩千多起的糾紛,直到1950年6月25日,兩國發生大規模衝突。北朝宣稱南韓軍隊跨過「三八線」向北進攻,說這是美帝國主義挑釁引起的,北朝要開展抗美衛國戰爭。
  • 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北朝鮮人民軍卻為何沒有攻下釜山?
    美軍24師下轄的這兩個團,當時都是兵員嚴重不足,只有一個營多一點的兵力,平均每個團大概也就一千人左右。美軍這第24步兵師下轄有三個團,他的第三個團也就是21團,這夥人被臨時部署在韓國部隊身後的一座狙擊陣地上。當時的韓國部隊和北朝鮮著正在為了爭奪東海岸上的贏得進行得非常殘酷的血戰,雙方傷亡都非常的慘重。24師21團就在贏得後面的陣地上,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 同樣都是被美國入侵,為何越南半島與朝鮮半島歷史結局完全不同?
    此說法其實完全不正確,因為如果「南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金九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那麼越南共和國同樣能追溯到早年潘佩珠的反法革命。越南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吳廷琰,則是連胡志明都深感欽佩的民族主義者,甚至還親自出面邀請吳廷琰參加他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希望能共同建立一個以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為宗旨的「民族統一戰線」。
  • 韓戰:朝鮮為何三天就攻佔了韓國首都?只因朝鮮有秘密武器
    與朝鮮人民軍高奏凱歌完全相反的是,韓國軍隊一路丟城失地、狼狽南逃、士氣低落,開戰三天就丟失國都,這與韓國軍隊戰前的表現一點也不相符啊!人們不禁要問,韓國不是有美軍撐腰嗎?韓軍不都是美式裝備嗎?首先要說明的是,當時的韓國沒有美國軍隊,只有美國軍事顧問團。美軍首支援韓軍隊(第24師史密斯特遣隊)於7月5日才在漢城以南約50千米處的烏山首次與人民軍交火。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中國志願發動第三次戰役,漢城以東的南朝鮮部隊的潰逃,李奇微只好放棄漢城,組織十餘萬聯合國軍有序撒退,志願軍拿下漢城,在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部,牆上釘了一件睡衣,旁也還有一行字,「第8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官致意!」這是李奇微親手釘的。李奇微做的第三件事是反擊。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仁川登陸的成功,「聯合國軍」的勢如破竹,眼看即將打到鴨綠江岸的幾乎已不可逆轉的趨勢,使眼前這場韓戰幾乎成了他個人展示軍事天才的舞臺。麥克阿瑟顯然忽視了年輕的新中國和她的軍隊,忽視了這是一支從來不畏懼任何強大對手的軍隊。遲於麥克阿瑟登上戰爭舞臺的彭德懷,絲毫不遜於這位「西方戰神」。
  • 第三次戰役前,李奇微空降朝鮮戰場,李承晚哭訴:就怕你們跑了
    他是抱著「重整第8集團軍」的雄心壯志來的,可就在他到達朝鮮的當天晚上,美軍就給了他一個「驚喜」,司令部的桌布用的是最骯髒的床單,而用來盛飯的則是最便宜的瓦罐。李奇微認為再怎麼說司令部也是集團軍的門面,以前一直把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美軍居然這麼不講究了,可見這個時候軍隊的士氣有多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