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我是如何把小星辰培養成小吃貨的,其實用「培養」這個詞是不太恰當的。我只是尊重了他自我的成長,提供了營養均衡的食物和餐具,剩下的都交給他自己了,他需要的時候,幫忙餵上一口。
以下按月齡記錄我辰是如何一步一步feed himself的。
小星辰一開始添加輔食,預備物品:座椅(費雪搖搖椅,因為當時還不會坐,只能倚靠)、輔食勺(貝親)、輔食碗(Munchkin)、高鐵米粉(禧貝)、水杯(Nuk鴨嘴杯)、牙刷(小綠芽)
第一次接受的非常非常好,幾乎是用搶的,把米粉吃完,沒夠吃!
視頻是第一次吃米粉,第一次吃除了母乳之外的其他食物!哇哈哈~~他好激動,直接就上手夠勺子了~ !
從開始長牙就要刷牙哦,添加輔食之後,最好是飯後都刷刷牙~~~保護牙齒,從乳牙做起~
差不多快七個月的時候,小星辰可以穩坐餐椅了(之前還不會坐,是靠在搖搖椅上吃飯,主要是餵泥糊狀的食物),開始加入手指食物。
如上圖所示,是小星辰快七個月的輔食,一半泥糊狀的輔食,一半手指食物。早早的加入finger food,是為了鍛鍊孩子自主進食——BLW(Baby-Led Weaning)。它的好處是可以鍛鍊孩子咀嚼能力,刺激牙齦,促進乳牙的萌出;以及嬰兒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運動的發育,還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孩子對吃飯的興趣,最重要的好處是,讓家長減少幹預,不影響孩子的自然成長,吃飯是本能,讓孩子自己去吃飯。
我只負責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泥糊類的食物我會喂,手指食物就讓他自己開開心心抓著吃!有的媽媽可能會擔心,寶寶還沒有長磨牙,怎麼吃手指食物呢?其實真的不需要擔心,孩子並不是靠牙齒咀嚼食物的,而是使用牙齦咀嚼食物,這樣也有助於乳牙的萌發。一開始的手指食物,可以煮的軟一些,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逐漸再吃不那麼軟的。
手指食物推薦:
煮熟的胡蘿蔔條/紅薯條/土豆塊/西藍花/煮熟的的水果
煮熟或烤熟或煎熟的三文魚/鱈魚/龍利魚
切成塊或條的水果:藍莓/牛油果/火龍果/香蕉/桃子/蘋果/西瓜等等
小塊的薄餅/麵包/饅頭
自製的動物意面/字母意面
切成小塊的純奶酪
有的老人說,孩子的嗓子眼細,怕噎著,不肯讓孩子吃手指食物,只讓孩子吃泥糊狀的食物,這樣會限制孩子的發展和對食物的探索。有時候孩子被噎了一下,並作出嘔吐或者反胃的動作,其實是孩子努力進食的過程。對於小寶寶,家長當然要在旁陪著吃飯,保持鎮定,多觀察。再多幾次,孩子就會掌握好吞咽的本領。千萬不要在孩子吃飯的時候一驚一乍的,大多數時候,孩子吃飯噎了一下根本沒關係,卻被大人的反應嚇哭!!!
還有的家長,喜歡催促孩子:你快點吃,不要玩了,你怎麼這麼調皮……
我不管你有多急、多累、多煩躁、多嫌麻煩,請不要催促孩子,尤其是吃飯的時候。你越是煩躁,孩子越是不安,你越是壓迫,孩子越是反抗,也許你嘴上說的是:你再不吃飯菜都要涼了,可是你心裡那種情緒(你快點吃,吃完老娘還要收拾!看你吃個飯真是費勁!)你的情緒,孩子能感應到,他知道那不是愛。
如果你真的愛他,就像牽著一隻蝸牛散步一樣,請等他慢慢吃,讓孩子有自我調控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由的感受和體驗。
孩子的心智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請不要催促他長大。
你曉得的,他其實會,飛快的長大的。
你的孩子會教給你,什麼是愛,愛是一種巨大的包容和理解。
如果媽媽的內心是有愛的,那麼不管是孩子吃飯慢還是把飯菜倒掉,都很好;如果媽媽的內心壓抑著怨恨以及對生活的憤懣,無論怎麼做,孩子都會難受。
小星辰第8個月,自己抓西蘭花吃,抓牛肉吃,抓紅薯吃~~~手指精細運動非常超前,抓食物到嘴裡又準又快!雖然每次都搞得一片狼藉,但是媽媽樂於收拾戰場!我的想法是,與其收拾戰場三個月,也不追著餵飯三年!
我從來不會在餐桌上批評他,這段時間他都是會吃幾口就開始玩了,把食物抓起來,捏在手裡,捏的粉碎,或者把食物撕碎扔到地上。
我覺得這時候,一定不可以說孩子、甚至罵孩子!我們談科學育兒,養育孩子,要先去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這個月齡的孩子,正是探索世界的時候,當他坐在餐椅上,他就是要——探索食物、玩食物、捏食物、吃食物、破壞食物、認識食物,這是他們接觸和了解各種食物的過程,他們總不會玩食物到18歲吧?並且玩夠了之後就會發現食物也沒什麼好玩的,食物是用來吃的呀!
還有,關於所有孩子都會有的動作——扔東西!這正是孩子手臂發育運動的時期,就像口欲期一樣,要滿足這個階段孩子的需求,扔就扔吧,不要過於管教,扔夠了,自然也就不扔了!扔東西是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準。如果你理解寶寶此時的心語:我愛扔東西,我的手臂越扔越有力,手眼越扔越協調。也許你就不會責怪他扔東西了!還有就是,因果反應,咦,原來我把杯子扔到地上是這個響聲,原來我把勺子扔到地上聽不見響聲,哦,原來我扔了東西我爸爸媽媽是這個反應。家長當然可以教育孩子不可以扔的哦,食物和餐具是用來吃飯的,語氣要平和,不生氣也不縱容。一定不要管教過度,尊重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這個探索的階段會很短,過去了就不扔了。如果你廢話連篇,囉裡囉嗦,吼叫孩子,過於強化和幹預,只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你的處理方式,決定了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會持續多久。
小星辰有一個很可愛的表現,就是到後期,他已經不怎麼喜歡扔食物了,但是有時候吃著吃著(差不多吃飽的時候),就又想起來了,沒錯,扔東西此時已經不是什麼手臂敏感期,而是玩(果然孩子都是在貪玩中成長的啊),他會看著我的眼睛壞笑,拿著東西把手伸出去,我此時若說:啊、辰辰不要扔呀!辰辰就會哈哈大笑,先擠眼,在扔東西(還沒聽見響就先擠眼!O(∩_∩)O哈哈~小鬼頭一個啊!)有時候,陪孩子玩一下有什麼不可呢?他也並不會因此養成壞習慣!
小星辰自己抓南瓜餅,揉捏、撕裂、放在嘴裡、繼續揉捏、撕裂、放在嘴裡、扔到地上~~~ 考驗的是家長的耐心啊~~
我知道此時,有家長會擔心,孩子只顧玩食物、玩勺子而吃不飽飯,真的不用擔心,填飽肚子是動物的本能,餓一兩頓吃的少一些也並不會餓壞他。讓孩子對自己的肚子有自己的判斷,讓他自己決定吃什麼、吃多少,這一頓吃的少,也許下一頓吃的就多。那些追著餵飯的家長,其實是在扼殺孩子的自我感知和精神生命,是在用自己的判斷代替孩子做選擇。孩子躲躲藏藏,老人強行追著餵飯,這只會讓孩子和食物之間的關係變得惡劣。如果一個人,他連自己吃飯都要別人決定,最終,別人比自己更清楚自己該吃什麼、吃多少,那麼這個人是多麼的悲哀!
成人愛吃的、孩子不一定愛吃;成人認為有營養的、孩子不一定需要;成人喜歡品嘗飯桌上每一樣事物,孩子天性喜歡抓著一樣吃個夠。家長想方設法、連哄帶騙的讓孩子吃進去,孩子勉強的吞咽,或是為了逃避、或是為了敷衍、或是為了安慰家長,結果自己消化不良,對吃飯產生厭煩,家長、孩子、食物三者之間惡性循環。與其這樣,真的不如家長更耐心一些,就儘量叫孩子自己吃飯吧,孩子的身體是能夠感知饑飽的,並且能夠自我調節。如果家長考慮的再深遠一些,「自主吃飯」其實是孩子自我意識實現的過程。因為讓孩子自己吃飯,孩子才能夠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有的家長,掌握不了孩子一頓吃多少,就連餵奶粉都容易過度餵養,何況餵輔食呢?所以,家長總感覺做了這麼多飯菜,孩子應該多吃一點,至少吃一半,於是追著餵飯。殊不知,孩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家長追著自己一勺又一勺的餵飯。追著餵飯,就是一種強迫,他不想吃了,你還要喂,這是對孩子自尊心極大的危害,寶寶很可能會反抗或者拒食。當孩子拒絕吃飯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心理問題?就像「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一樣,吃不飽會餓的是孩子,餓不餓孩子自己知道,你覺得孩子餓孩子未必真的餓,每個人都不喜歡被控制,被強迫。同樣的道理,你覺得孩子需要你,孩子未必需要你。到底是孩子需要你,還是你需要孩子,你是不是太不希望你的孩子長大了?
「吃」對兒童意味著心智的發展,意味著通過口對事物進行認識,意味著自尊,意味著選擇,意味著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兒童量大主要任務。——孫瑞雪《愛與自由》
小星辰10個月,手殘媽媽用盡洪荒之力給辰寶做的豬肉丸子雜疏面,吃的很給力也很深情。 借用忘了從哪裡看來的一段話送給我辰: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好吃的,等待著你去發現、去品嘗、去熱愛。媽媽希望你擁有一顆open的❤,和一顆open的胃,做一個快樂幸福o(* ̄▽ ̄*)o的小吃貨!
小吃貨~ 陪媽媽過生日~
小星辰11個月,坐在餐椅上,開心的等待媽媽做的雞湯香菇面還有~橙香三文魚蔬菜軟餅~~吼吼
這個階段,媽媽努力學習做輔食,一有時間就親手做吃的給辰辰,不為別的,因為我覺得幸福的家庭都有充滿愛意的廚房,我不要我兒子想起家來,回憶起最初的味道來,沒有媽媽的味道。還有就是,家裡的阿姨不會做輔食(-_-||所以我要親手學會,再教給阿姨,我可不想讓孩子吃的每天都是小米粥+雞蛋羹)
我們家的吃貨小王子,一周歲啦!!
自一周歲左右開始練習拿勺子,一開始並不能很準確的放在自己嘴裡,到是能很準確的放到媽媽嘴裡~~ 沒關係,就這樣,慢慢來~~
慢慢的,辰辰就開始用勺子自力更生的送到自己嘴裡了,並且是越來越熟練,越來越手巧~~
第一條魚的故事,媽媽哺乳假結束,有些許的焦慮,早晨六點醒來給辰辰洗淨蒸上,才能放心去上班。均衡的膳食,緩解了媽媽的分離焦慮。有時候分離,真的是媽媽比孩子更焦慮啊~~ 回家給辰辰做抱蛋蒸餃~ 第三張是奶酪蔬菜動物意面~~~
媽媽做飯的時候,小星辰自己吃西瓜~~~ 把盤子從餐廳端來廚房,陪著媽媽~
這個階段,小勺子早已經用的非常溜了~
六月,帶小辰辰去海南看海了。每天玩的很開心,晚上跟哥哥一起加餐,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宵夜,吃嗨了~~~ 唱起歌來~~
這個階段,真真是完全獨立吃飯,勺子、叉子用的手到擒來,附一個吃麵高手的視頻~~~
蒸飯、炒飯、麵條、各種飯菜,全都自己吃乾淨~一口都不需要喂。
媽媽的廚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個階段辰辰最喜歡吃媽媽做的鵝肝炒飯~~~
香噴噴
天生愛擼串~~ 第一張照片是和發小66弟弟一起擼串~~還一手拿一個
第二張照片是和爸爸媽媽去北京,沒有餐椅了,坐自己的小車上擼串~~
在北京朋友家與小狗狗玩~還想把自己的玉米分給狗狗吃~
以後一定給你養一隻~
八月,帶小辰去了烏蘭布統草原,每天吃吃喝喝餵羊駝騎大馬~擼羊肉串~小吃貨自然是開心的不得了了,在草原每天的早飯是小米粥+煮雞蛋,還學習了新技能,剝雞蛋!
九月,在秦皇島海邊的早餐很豐盛~~~ 自己吃飽飽,還和哥哥騎大馬了~
海邊遊玩回來,生病了,手足口,媽媽每天研究可口的飯菜,不吃藥、不輸液、辰辰依靠自身的防禦系統,抵抗了病毒,一周之內完全自愈!
十月一,一家三口自駕遊,蘇州--上海--無錫,小星辰在外的飲食,一點也不需要擔心,上圖是吃早餐,吃麥片,牛奶泡麥片,能喝光一杯
右圖是在蘇州的親子酒店和爸爸一起吃早飯,滿滿一碗的食物,全部吃光。
左圖是在迪士尼,和迪士尼的朋友們共進早餐的時候,和媽媽一樣愛上了酒店的麵條,吃了整整一碗,再加許多水果和小吃
坐在餐椅上,穿上圍兜,放上餐盤,穩穩噹噹、從從容容的和家人一起吃飯,這是從一開始就養成的習慣,一是為了便於他模仿,二是為了飯桌禮儀。小星辰早就像個大寶寶一樣有模有樣的吃飯了。
天氣涼了,給我辰做一碗熱乎乎的雞絲麵條~~果真是親媽,雞肉都快多過麵條了~
肯定會有媽媽問,辰辰現在吃飯是和大人一樣,乾乾淨淨,不貪玩了嗎?
答案是no
他依舊貪玩,只是玩的項目早就變了花樣,從一開始的抓捏食物、扔飯菜、扔勺子、摔碗,變成了——疊高高!!!每次吃飽飯就把桌子上的碗一個個疊起來叫阿姨收走!!!為什麼?因為我家阿姨每次都這樣收拾飯桌……小孩子的模仿能力要有多強,就有多強……
肯定還會有媽媽問,你真的一點都不餵飯嗎?
答案是no
我到現在依舊餵飯,但是我從不追著餵飯。只有在孩子玩的忘記吃飯的時候,我才會餵一口,如果他肯吃,就喂,不吃,就不喂,相當於提醒。有時候,孩子也會犯懶或者撒嬌一樣的,想讓媽媽喂,不想自己吃,我也會喂。如果他拍胸脯告訴我飽了,並且試圖站起來,就不再餵了。一旦孩子表示吃飽了,就抱他下去,洗洗手,該玩什麼玩什麼去。
如何培養一個自主吃飯的寶寶?其實,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幾點:
讓寶寶產生吃飯的興趣,吃食物會取代玩食物的
無條件接納,尊重寶寶意願,鼓勵式的引導
不要追著餵飯,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
孩子厭食的時候,想想是不是心理問題
好的,就醬,還想交流更多,加我的微信吧